拓愿修仙记
字体: 16 + -

第五章初级念佛三昧

    念佛三昧最低层次为功夫成片,伏住见思烦恼,未断。事一心不乱的初级阶段。更深一层的三昧是真正的事一心不乱,断尽见思烦恼,证阿罗汉果。更高的三昧功夫是理一心不乱,尘沙烦恼断尽,并豁破无明一品,即明心见性,大彻大悟,相当于圆教初住菩萨。共四十一个层次,至等等觉菩萨。若四十一品无明断尽,连最后一品生相无明亦断,则证得与释迦牟尼同等境界。



    



    拓愿目前的境界真不稳定,念佛三昧初级阶段,而且相当不稳定,有点风吹草动就跌落跟凡夫无异。打坐心静时候,眼前一片光明,一片虚空,隐隐约约能听到草屋外的声音,好像也能听到诸天仙家嬉戏声音,隐隐约约看到娑婆世界其他国土的景象,模糊不清楚,时间比较短。天眼通跟天耳通一晃而过。拓愿烦恼不已。



    白天跟云大叔家一起干农活时候,或者在外面走路时候,感觉自己跟平常人无异,只是偶尔眼前光明一闪而过,无天眼通跟无天耳通的迹象。只是佛号树根花王佛不断在耳边响起,白天也是偶尔听不懂佛号时候。晚上睡着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在念佛。境界反复不断进进退退。这让拓愿揪心啊。“不行必须闭关专门念佛号。必须成就!”



    



    于是拓愿在某天吃晚饭时候,跟云家谎说要为母亲打坐念佛念经超度要半年时间,要请假不能帮忙干活了。云大叔是心善的佛教徒,为母尽孝的事又是天经地义,加上拓愿母亲生前给了十两银子给云大叔让他帮忙办理丧事跟照顾拓愿五年,云家满口答应了拓愿,还答应让云根按时送斋饭菜。这让拓愿满眼泪花。



    



    “撸起袖子干”拓愿晚上回到草屋下狠心:“必须成就,不成功便成仁。舍生取义!”,小黑狗阿离急急忙忙跑过来欢迎主人。阿离汪汪叫,还要咦咦咦叫,拓愿竟然不知所云,无比纳闷。



    草屋内,破床上,拓愿双盘打坐上了,闭双眼,心一直默念树根花王佛。刚开始妄念比较多,慢慢慢慢妄念飘去,思绪平稳。佛号逐渐密密麻麻,功夫再一次成片,伏住见思烦恼了,突然眼前一片金光。虚空中传来树根花王佛声音:“善男子,先断见惑,征得阿罗汉初果-须陀洹果,入圣流。然后到我佛土中来。”在定中,拓愿叩首:“南无树根花王佛”...呼吸细微了,佛号不见了,也想不起来要念佛号了,眼前金光灿灿。这金光就是佛啊,定在金光中就是念佛。



    



    第二天清晨,湛蓝的天空像刚刚被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般。那像火一样的太阳,浇灌了一片红彤彤的朝霞。那雪白雪白的云,一会儿像小朋友在欢乐的奔跑一会儿像一群青蛙跟着青蛙王子到处散步,一会儿像一只蜻蜓立在荷叶上,真是千奇百怪、各式各样。当第一缕阳光洒到拓愿的脸上,拓愿慢慢睁开眼睛,眼里充满静谧柔和坚毅之光。发现脚有点麻了。下床出去走走,活动活动筋骨。耳边又响起佛号,拓愿淡淡一笑“真好!”走到大院,逗逗阿离,没天耳通,拓愿有点失落。一个根烟功夫,拓愿又双盘入座,继续念佛号,金光先前。定在金光里。



    



    “源哥,在吗?”云根探出头来,端来斋饭菜“一起午饭了。”拓愿睁开双眼,原来中午了,下坐吃饭。云根多盛了点饭菜,一个跟拓愿吃饭。两个人有说有笑,年轻人相互打骂,一起吃饭,其乐融融。“愿哥,对了,我爸爸在东江边领养了一个6岁的小女孩,因为我是家里独子,你知道的,没有帮忙洗衣服,爸妈都想要一个女孩,没办法。现在是五胡乱华时代,外面多少人妻离子散。爸妈看到那个女孩可怜,就领养了,这个女孩聪明伶俐,人见人爱,抢着帮忙干家务,洗衣服等,取名叫云曦,下午叫她过来玩。”拓愿想:“好啊多了一个妹妹”。云根走以后,拓愿一怔非常懊恼:“坏了,我的



    佛号断了,哎境界全失!”欲哭无泪!修真难啊,哎,难如登天。再难也干。拓愿从小就心志如钢铁坚定。



    



    双盘佛号定金光。再来。做人跟做仙一个样,天不怕地不怕,不服就干。



    



    傍晚晚饭时分,云根送斋饭时候,带来一个6岁小姑娘,真是聪明伶俐。就是不喜欢说话。拓愿看了就喜欢,三人一起吃饭。拓愿发现佛号没有了,境界失掉了,于是跟云根说:“以后就叫云曦送斋饭,修真需要缄默不能说话,不然境界跌落,”云根似乎懂了,喜悦说:“就听愿哥的,叫云曦送斋饭过来放在桌子上就走不说话。”



    



    再来双盘佛号定金光,傍晚继续干。有志者事竟成。云曦也真懂事,送饭过来放下就走,不说话,时间飞逝,一个月过去了。



    一天深夜里,拓愿发现呼吸没有了,好像断呼吸了,已经入初禅。初禅天名叫「离生喜乐地」,就是离开众生所喜欢的境界。在离生喜乐地打坐时,很快入定,在定中,呼吸停止,不入不出,不来不去。佛号也没有了,金光也没有了,一片静谧的虚空。



    



    第二个月某天深夜步入三禅,脉搏停止了。三禅天名叫「离喜妙乐地」,就是离开粗的欢喜,尚有细的欢喜,得到微妙的快乐。在离喜妙 乐地坐禅时,在定中不但呼吸和脉搏停止,而且心念也停止,真像死人一样。这时念停止了,没有一切妄想。呼吸停止,血液没有氧气,停止循环,所以心脏不活动,没有脉搏。这时,一切杂念都没有了,譬如呼吸是风,脉搏是浪,心念是水。没有风,就无浪,水自然平静,所谓「 风平浪静」,就是这种道理。这种情形,在定中是暂时的作用,并不是死亡的断气。可以随时随地恢复呼吸和脉搏的正常活动。



    



    第三个月某天:进入四禅的境界:舍念清净



    进入三禅后,就会发现三禅所感受到的快乐还是一种苦患,他要心无牵挂,连快乐都要舍离。如此,他的意念清净到极点,呼吸完全停顿,心完全不动,因此四禅也称为“不动定”。初禅至三禅的心念一直处在动中,进入四禅后,心如明镜不动,清净明朗;心念不动并不表示心没作用,而是它能停留在一个境界里,观那个境而心不动。在四禅中,唯有意识在产生作用。这四种定都还在色界,没有舍离色身。如果一个人进入四禅,他所修学一切事皆随意成就,乃至他要修神通,立刻就能够修成五神通;定能发神通,然而在四禅中修学是最快有成就的。这里的神通并不是象一些人与鬼神的感应,这是内在自发的能力,因为心定,所以能够发通。



    四禅共有四支,即不苦不乐、舍、念清净、一心。



    不苦不乐:内心不是喜,也不是乐。



    舍:舍掉三禅的乐。



    念清净:已经没有妄念,但动起念头也可以,全由个人做主,称为念清净;



    我们凡夫的妄念纷飞,它时时刻刻生起;妄念生起后,我们的心随境转,做不了主。



    一心:心定在四禅的定境中。



    



    第四个月3天中,拓愿一直在四禅中,几乎不出定,也不吃饭,不喝水,整个人相隔死人一般坐着,身体暖,无呼吸,无脉搏,无心跳。云曦送斋饭时候,总是看到愿哥哥没吃饭,头两天没什么,第三天就跟云大叔说了“愿哥哥3天不吃不喝,会不会死掉。”云大叔跟云根也急了,不能这样死去。急忙过来看,无奈啊,也不懂啊。云曦一直哭,不知道怎么办。云大叔懂一点点佛法,什么入定,可能没死,急忙叫云根跑去里10里的白马寺找主持百叶禅师过来看看,是不是死了。



    



    云根也欲哭啊,这么多年的兄弟,就这样死了,跑着跑着也心善,眼泪不争气,半个小时,气喘如牛跑到白马寺里,平时云大叔也是个信佛之人,经常护持白马寺,所以跟百叶禅师有交情。



    云根跑到百叶禅师面前,就拼命哭,不说话。百叶禅师急切问:“怎么了,出什么事情了。”云根边抹流边说明情况。百叶禅师心惊:“身体暖不暖?这个是关键”云根忙着回答:“身体绝对是暖的,我还摸他的手,是暖暖的,这个可以保证。”百叶禅师一听,心放了下来,微微一笑:“放心,你兄弟没死,他有大成就。”云根急促跟疑惑:“这样了都没死?”百叶禅师安慰道:“绝对没死,老衲跟你走一趟。”百叶禅师为什么要走一趟呢,一佛门有求必应,第二也看看是不是真有修行人,修道什么程度?



    半个小时时间真长,云大叔一直焦急等待,云大娘与云曦都在哽咽。云大娘一直把拓愿当成自己的儿子。所以伤心。



    



    随着百叶禅师脚本,一个矮小的破院子步入眼帘。云根在前面引路,百叶禅师径向草屋,其他人跟在后面。百叶禅师只看到一个约16岁左右少年,衣衫褴褛,双眼紧闭,头像发修长,蓬头垢面,双手弥陀印形状,双腿盘着,走进摸摸手,暖的,摸摸胸口,暖的。百叶禅师微微一笑:“云大叔,你儿子愿没死。”云家一脸鄂然。百叶禅师回顾四周,家徒四壁,草屋土墙,破破烂烂,屋顶还有亮光,明显有破洞,心突然算,仰头呼喊:“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缄默一盏茶功夫,百叶禅师对云大叔说:“你儿子愿将来是个大人物,年轻轻就四禅。别动他,守护他,就好。如果100天没出定,你们在耳朵边弹7小手指头,他必然出定。”“老衲已经60了,才入定,少年修行速度令老衲惭愧。”百叶禅师喃喃自语走了。



    云大叔吩咐云根把院门关了,叫云根早中晚时不时来进入看看拓愿是不是出定了。这样过了30天,拓愿还没出定。云大叔着急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