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来帝国
字体: 16 + -

第十二章 二次会盟

    孟国国都子都城王宫大殿内,孟西白三王齐聚一堂。由于三国各自门户失守,已经不能在虎牙山会盟了。西白两国各自损失军队近五万人,两国国力大减。孟国在丰都城一役中损失约五千人,但对外确谎称丰都守军基本全军覆没。西白两国对于傲来大军现在是畏惧如虎,他们面对傲来大军基本都是一面倒。在他们看来,丰都城战役中,孟国居然可以灭傲来国三万军队,又杀死左将军郑封。说自己守军全灭也说的过去,因此,西王和白王都对此深信不疑。



    孟王孟天行在大将军桀密的意见下,不做高位,而是在王座下设三副桌案。三王各坐一方。放低姿态诚意邀请西王白王商议会盟。



    三王落座后,孟天行一脸笑意对西白二王道:“西王!白王!此次我胡安三国都首战失利。各自都损失惨重。我以为,非我胡安战士不骁勇善战。而是我三国各自为战,给傲来大军钻了空子。如今我与二位齐聚与此地,共商结盟事宜。此次我提议各自出兵十万,总兵力三十万。联军主帅我推荐我国丞相桀密,不知诸王以为如何?”



    西霸天在来之前就已经知道结盟已是必然,但是盟主之位他也还是想要争取一下。“桀密的实力我和白王自然清楚,只是这盟主之位嘛~”



    孟天行似乎早就预料到了西王会有如此顾虑,“西王白王的顾虑本王自然清楚。所谓盟主也只是个虚职罢了。此次让桀密为主帅只是名义上的。如果有不同异议可在战时设立一督军帅帐。这帅帐我提议设立在西国首都风沙城最为合适。”



    西王一听,这督军帅帐设在自己的地盘,立刻脸上表情缓和不少。在他看来督军帅帐设在哪国,哪国才是真的盟主。至于给桀密当联军主帅那都无所谓了,便不再提出异议。



    白王白飞看到西王拿到自己想要的,他也想要点好处。“不知道这次联军战后的领土分配问题上怎么划分?是按之前的?还是战斗中出力最多的?”



    孟天行看了一眼白王,对于这个脑子里只想着要好处,确不想出力的家伙,他是最看不起的。“白王说的即是。这样吧!就按事战时被傲来国军队占领过的三国土地,在战后按照歼灭敌军的人数大小军功重新分配。我孟国作为盟主,丰都城以南和以东的土地绝不染指。此次出征所缴获的军械物资我国一概不要。二王以为如何?”



    “真的?”白王一时被孟天行的话语,听的有点云里雾里。丰都城以南和以东的土地一直是白王所垂涎的。只是这些土地都是常年三国互相争夺,一直没有归属哪国罢了。这次孟王居然主动退出争夺中的领土,等于减少了竞争对手。孟西白三国各自的丰都城,双子岭,白龙岭外面的土地一直因为无险可守,三方轮流获得。这些土地的大小几乎就是白国的一半了。原来是三国分,现在变成两国分,简直是赚大了。“孟王如此慷慨豪爽,到让本王有些无所适从了。不知道我可有听错。”



    孟天行答:“本王一言九鼎。既然承诺,就不会食言而肥。”



    白王听后,连忙说:“好!既然孟王如此承诺。我也就不在考虑。我白国拥护孟国为此次的盟主。”白王几乎就是抢着说的,生怕孟王反悔。



    “本王也同意推举孟国为盟主!”西王附和道。盟主是虚名,与孟天行许诺的实质好处比起来,他还是更喜欢实实在在的东西。



    三方会盟已经达成,三国君主各自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胡安三国团结一致,联军三十万很快便集结完毕。傲来大军与胡安联军的最终决战拉开了序幕。



    傲来国大军副将郑括的帅帐内,接到斥候密报的郑括看着手中的密信,眉头微微皱起:“胡安三国终究还是要联合在一起的。这点我早有所料。看来只靠这次带出的部队与其正面决战还是有些吃力的。必须马上禀报太子,请天子再发兵二十万来援。”



    郑括召集众将军到帅帐议事。太子丹听完郑括请求援兵的意见后,脸上表情有些不屑。“老将军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了。胡安三国都是蛮夷。就算联合在一起又怎么可能抵挡住我傲来国铁军。老将军未战先怯,岂不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家威风。我以为还是先打一场,摸一摸胡安三国的底细为好。”



    郑括听太子的语气是不打算请援兵了。之前对于儿子郑封的死,要说郑括没有一点心结那是不可能的。但其表面上不动声色道:“太子殿下!我大军还剩二十六万余人。敌军三十万人,又是在本土作战。我军居中目前热疫虽然控制住了,但水土不服依然很多。要打败胡安联军就必须要在军队数量下占据绝对的优势才行。请太子殿下三思!”其他将军也一起上前附议。



    面对大将军郑括那坚决的态度,太子丹心中有些不爽。心道:老家伙!不就是死了儿子吗?现在对我的态度也比之前要差了许多。你的意思是我必须听你的!太子丹面对众将军的附议,他也不好明着反对。于是道:“众位将军说的也有道理。这样吧!我这就准备起草书信上奏父王,让国内速速调拨援兵。但在此期间,我大军依然要继续进攻,老将军以为这样可以吗?”



    面对太子丹的询问,郑括自然是心中有数。太子丹表面上同意他的意见,其实就是在拖延时间。郑括自己又不能越级上奏,不然落了口实就引火烧身了。“既然太子殿下如此决断,老臣定然全力以赴!”



    一旁的几位将军也都是老油条了。哪里看不出太子不是真心实意要去请天子再发援军。但也没有办法,只得假装不知道。点头应是。他们都心里清楚,只能在这样兵力不济的情况下交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