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的兴衰
字体: 16 + -

第4章 兵击九夷

    仲康五兄弟(叔成、季升、少阏、少容)闻国中有变,王兄太康命绝,慌忙逃离卫地,途中乃作《五子之歌》抱怨太康。

    后羿闻太康驾崩,欣喜若狂,将王都迁于阳翟,欲自立为天子,大臣们纷纷劝阻道:

    “天子者,天命所归。其任至重非可欲之物也。今王虽然失政,但毕竟是上天所命。君未得上帝之应允,恐难服国人,况君为臣子。所以愿君勿思天子之位,尽臣子之分而摄国之朝政,并安抚百姓,减轻赋税,则功不可没,万民敬仰。”

    “自三皇五帝以来,未闻自称天子者能长而久之。”

    “即无论其理,但受天命,亦天下人推戴耳!岂可自立?”

    ……

    后羿闻言,道:“那么什么样的人才能做天子呢?”

    叔龙回答道:“天下之人心所向可为王。人心到,天意也就到了。”

    后羿反问道:“那么这样的人又从哪里找呢?”

    众臣纷纷回答道:“今天下诸侯皆以仲康为贤君,欲拥他为王。今国中无主,君当从诸侯之意,迎仲康归国继位。则天下诸侯将对君加以赞许,谅君前时之过。君若不这样做,则诸侯将附仲康以伐君。到时君当如何?望君再思量一番。”

    后羿思索半会儿,对众臣道:“如卿之所言,吾照做就是。”于是派近臣伯熊去迎仲康。仲康见伯熊来,知后羿没安好心,欲推辞。他的四个兄弟劝道:“先王在旧国时,因误用奸佞,以致失国。今后羿派人来请兄长继位,此为复国之大好时机,乞求兄务必前去即位,以将九鼎迁回,重正朝纲。”仲康闻言,潸然泪下,兄弟几个也落泪。

    于是仲康决定归国,请商君子昭明、郏君太廉率领兵马拥立回国。

    仲康至夏都时,告祖先于五庙,会诸侯于钧台,于是即天子位。封后羿为相、太廉为太宗伯,商伯官位不变,辅之以国政;并封东方嶓山国君胤侯为青州牧,为九卿之长,握国之兵权;封其兄弟们为京畿之官。夏王朝渐渐走上复兴之路。

    后羿见仲康将大权交与胤侯,便心生怨恨,责怪伯熊等人道:“我若不是听你们之言,也不致于被架空实权,被人看扁。”

    “君为夏之方国君长,又为夏王之首相,何必在乎那些权力,且都是为了百姓谋福,君臣一心,盛世必出。”伯熊劝道。

    叔龙闻伯熊言,也劝道:“方才伯兄所言极是,君不应为此而心生怨恨,仇视大王。”

    后羿闻他二人如此说,愤愤不乐,日日思量毒计,最后决定借诸侯之手以除胤侯,从而夺取天下。于是他勾结狄夷之帮,以谋其益。并启奏仲康道:“羲和氏自先王驾崩之后,不尽职责,终日饮酒作乐,残害百姓,且大王多次下旨召见他,他也不来,此违背天意之举,臣请命击之。”仲康说:“国相乃孤王之心腹也,一日不在则心不安,怎么能够让去泽国呢?孤王已派遣胤侯前去征伐,卿不必担心。”后羿闻言,自知不得去,称有病回到府里,暗中派人与狄夷交道。

    胤侯奉仲康之命北讨羲和氏,点齐王之六师,命一师保护在王宫周围,自领五师。然后告于宗庙,作誓师之辞(《胤征》):

    “嗟予有重,圣有谟迅,明征定保,先王克谨天戒,臣人克有常宪,百官修辅,厥后为明明,每岁孟春,遒人以木铎徇于路,官师相规,工执艺事以谏,其或不恭,邦有常刑。惟时羲和颠覆厥德,沈乱于酒,叛官离次,俶扰天纪,遐弃厥司,乃季秋月朔,辰弗集于房,瞽奏鼓,啬夫弛,庶人走,羲和尸厥官罔闻知,昏迷于天象,以干先王之诛,《政典》曰:‘先时者杀无赦,不及时者杀无赦。’今予以尔有众,奉将天罚。尔众士同力王室,尚弼予钦承天子威命。火炎昆冈,玉石俱焚。天吏逸德,烈于猛火。歼厥渠魁,胁从罔治,旧染污俗,咸与惟新。呜呼!威克厥爱,云济;爱克厥威,允罔功。其尔众士懋戒哉!”

    誓师结束后,胤侯告别仲康而率师北上。行了数日,王师到达了羲和氏的泽国城。此时的羲和却不慌不忙地在醉乡台上喝酒,闻得王师到来,侍卫中的大多数恐受其害,私自溜走,而他却不去追究,继续饮酒作乐。羲和的谋臣句回向他请旨道:“王师已抵国城之外,臣请带兵守城。”而他却醉醺醺的说:“又什么可守的,放他们进来,我用美酒醉死他们。”句回无奈,只好到城中组织人马守城。然而城中之人,无论年老的,还是年轻的,都如羲和一般嗜酒如命,今闻王师到来,他们全部闭门不出。句回拿他们没有办法,只好带领自己的亲兵去守城。

    胤侯早就闻得句回的才干,现见他守在城楼上,对他婉言相劝道:“吾早闻君之贤明,今为何如此糊涂而助叛臣行大逆不道之事,愿君三思而从明。吾备酒以待君来。”

    句回听完后,仰天长叹道:“唉!侯爷所言,并非我不知。但先王有恩于我,我不能背弃今王而做那忘恩负义之人。”

    “君真乃贞良死节之臣。但君可曾想过,羲和纵情酒色,民生沸腾,他日必定亡国,到那时,君又如何向先王交代?”句回默默无言地站在哪里。

    胤侯见句回不言,又道:“我以为君应立新王而辅政,那样才对得起先王。我在此答应君,若君开城门相迎,我绝不伤城中百姓一毫,只拿羲和问罪。不知君可有意乎?”

    “侯爷所言当真?”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众军听令:进入城中,不得扰民、伤民,违者严惩不贷。”胤侯大声地说。

    “好,我相信侯爷。——开城门。”

    亲兵们将城门打开,句回迎接出去,拱手向胤侯赔礼道:“臣下适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望侯爷见谅。”

    胤侯下马,扶句回之手道:“先生方才所行,乃人之常情,本侯怎么会责怪呢?”于是让句回带领前往醉乡台捉拿羲和。一路之上,王师遵纪守律,泽国城士兵无不弃暗投明,深受百姓热爱。

    羲和喝得大醉,袒胸露乳,斜躺在醉乡台上。见胤侯等来,他叫嚷道:“远方的朋友,快过来饮酒。——来人,倒酒。”旁边与他喝酒的人纷纷跪倒在地上低着头。羲和见胤侯等不说话,叱道:“你等是何人?敢到此处来打扰本侯清净。”

    “来人,将这乱臣贼子给我拿下。”两个士兵向前,将羲和五花大绑,押到胤侯面前。胤侯道:“将他锁在城中刑场上,待明日再行处决。”第二日,羲和酒醒,他发现自己被绑在刑场上,感慨道:“酒者,误事之物也,吾悔饮此而至今日矣。”胤侯见他醒来,令人将他放下,押到刑台之上,判道:“羲和享受天恩,不恤百姓,今废除,立其子眉鸠为君——斩。”刀斧手向前,一刀切下羲和的头颅,胤侯下令将其尸剁碎,其首悬挂于城门之上。

    居半月,泽国安定,胤侯拜别句回及国君,率领王师回朝复命。

    仲康闻胤侯胜利归来,命太廉代以相迎于王都之外的东郊。至宫中,仲康设宴庆功,将迎地封于胤侯,又对从征将士论功行赏,吊死医伤。举国上下欢天喜地,惟后羿闷闷不乐,他对仲康说:“大王,臣离国多时,不知妻儿如何,今想请辞国相之位,回国探望。”仲康恐他回国行乱,危及社稷,因而挽留道:“爱卿为国家之事操劳,且迎立孤王回国,孤王还未曾报答,怎能让爱卿离去;关于卿夫人和令郎,孤王立即派人去接,到时一家团圆,卿也不必辞官归国。”

    “臣遵命,叩首大王天恩。”于是仲康下旨赐后羿豪宅及钱币,派人去接后羿妻儿。

    半年后,北方狄夷首领鬻遣其大将军灥率兵进犯泽国,眉鸠派人求救于天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