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人们的绝地反击史
字体: 16 + -

第8章 毛遂篇 大演说家

    经过一夜的快马加鞭的行程,这二十一人终于到了楚国都城郢城城外,而楚国的门卫将众人拦了下来,平原君说明来意,情求士兵通报,士兵此时亦不敢怠慢,直接飞奔皇城通报消息,留下这21人在城外等候入殿的指令。

    此时毛遂,依旧不慌不忙的样子,还在擦拭着自己的佩剑,映着月色,斩下衣服的一角,擦拭着剑柄,剑身,还有剑刃,没有人曾经看到过毛遂的这一把剑,但是看这这把剑的剑锋,就知道这把剑必出自象欧冶子这样的大师之手。但不知为何这样的一把好剑会在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手中。所有的门客都漏出不可思议的神情,包括平原君的脸上也是十分的不解。毛遂此时早就已经注意到了那些人的神情但是丝毫不去回应他们,还是举起剑照着月光,自顾自的擦拭着。

    很快这把剑就被毛遂擦过了三遍,毛遂拿起自己的一根头发,放到剑锋上,拿着剑轻轻的一挥,头发已经穿过的剑身。而此时的毛遂喃喃道:这把剑,应该是可以帮我度过这次难关吧。“”话音刚落,就自顾自的拿起剑来,舞动起来,身姿好像游鱼,跃起更似飞燕,奔腾出剑更若猛虎下山,一招一式都如流星赶月一般,传说中的各种刺客在此看来都不如这个舞剑的人有胆魄,有侠识。众人不禁看的呆了。

    很快这一套剑法便舞了下来,毛遂还是拿着那一角衣服开始擦拭着他的剑。

    这时,原本奔向皇宫的侍卫,已经回来了,向着一行众人说着:“各位赵国的使者,我王将你们今晚安排到驿站之中休息,明日便可入殿咨事。请各位随我来。”此时城门已经打开众人跟随着侍卫走向驿站。

    毛遂一行人都知道,这一晚肯定是楚国上层在进行中央会议来讨论是否出兵的事宜。而现在我们只能期待与盼望的是王龁不会率先带领疲惫的秦军贸然攻城,不给我们喘息与求援的机会。

    毛遂一行人入住到了驿站,还没等着关灯休息,便被平原君召集起来。围坐在平原君那间最大的屋子中。

    平原君此时更加的满目愁容:‘众位知道,求援最重要的就是时间,而如今我们不得不在这件屋子中浪费几个时辰睡觉,明日才能商谈求援的事宜。各位请将明日一定能将楚王说服的方法与手段拿出来!’说完便向众门客鞠了一躬。

    众门客此时都在思考合纵之计,吴老二直接说出:“君主必以利益为保证,以地割让以求援兵。”吴老二此言一出中宾客皆点头称赞。

    此时毛遂站了出来:“你个吴老二真的是书都他娘的读到狗肚子去了,出的什么馊主意,国之社稷,以民为本,小民以地为生息,割地的同时,人民也成为了其他国家的人民,我们的君主又如何能够凝聚人心呢?此计不可行。”说完便用睥睨的眼神投向其他的宾客,等待其他人的反驳。

    这时人群中以黑脸彪型大汉,站起来用雄厚的嗓音说道:“昔日,鲧用息壤,造九仞之墙以救百姓于患水,于危难之际解我华夏之围,此计虽不可为,但此时此计解国难甚妙。”众宾客注视着这名雄壮的汉子,眼神中都表示这认可与赞同。

    “鲧因何身死?”说完后毛遂的眼神中充满了嘲讽。

    “。。。。。。。”此时的黑脸大汉陷入了沉默与深思。

    “数典忘本,吾教尔此典何意,鲧以息壤救人民于水患之中无假,鲧身死于民少智,民重利,民以私利上报天听,尧为平民怒而杀鲧,若此计一出,陷平原君于何地?”(ps:列举典籍却忘了典故原本的意思,我就告诉你这个典故原本的意思,鲧那庄稼的土地去堵塞洪水救了人民没有错,但是鲧却死在了人民的愚蠢与重视自己的利益上面,人民没有了土地,没有了粮食与收入,报告给了尧帝,尧帝为了平息人民的怒火杀死了鲧,如果真的采用这个计策那么平原君又该如何脱身呢)毛遂说完气愤的看向这些人。

    黑脸大汉一脸颓废的坐了下来。

    “先生,吾有一拙计可献,可用张仪欺楚之计否?以大地许,以小地达?”(ps:张仪在当时为了破坏楚国与其他国家的合纵之计,用很大的各地许诺楚国,让楚国破坏与其他国家的盟约,等到兑现承诺的时候,却给了很小的一块地,欺骗了当时的楚王,此计谋也导致了白起后来征讨楚国的胜利,也导致了爱国事情屈原的愤怒投江。)此时一个身材五短,贼眉鼠眼的白面书生从人群站了出来。众宾客此时有的在思考此计策的可能性,也有部分人在观察毛遂,看他是否还能做出激烈的演讲与反击。

    “此计不可,昔秦张仪以势欺楚,解合纵之围,以利后战,今吾国势微,需盟军解城下之围,不可欺,秦亦存卷土重来之力,亦需盟友,不可欺,楚亦在存亡之秋,六国皆存,乃敌秦,不可欺”(不可以,原来张仪仗着秦国的势力,去欺骗楚国,为了之后攻打楚国,与吞并六国。而如今我们国家实力不足,还需要借助他国来解救我们的围城危机,不能欺骗楚国,秦国还会再次进攻我们,我们第二次防守还需要盟友的帮助,不能欺骗,如今秦国势力很大,楚国的存亡也在生死之间,如果单纯为了我们的利益而牺牲楚国,那么我们剩下的国家是打过秦国的。)说完背过身去,等待着其他人的辩论。而此时的毛遂已经主导了这样辩论会议的节奏了。

    “吾二十人皆文武胆智之辈,以吾等之勇力,于大殿之上,迫楚王盟约否?”此时一位身材健硕,满脸胡子的中年汉子站出来用他那粗嗓子说着。(我们这些人都是文武双全,有胆有谋的人,不如,用武力直接逼迫楚王在大殿上签订合约。)

    此时的毛遂露出了一个深邃的笑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