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世志
字体: 16 + -

第15章 老和尚和小和尚

    这日,李常衫、余常辉和韩文松三人正在一路边凉亭中歇息,忽然传来一阵吵杂声音,三人循声望去,只见从凉亭旁的一座无名山上走来一老一少两个和尚,两个和尚一路推推嚷嚷,口中兀自争吵个不停。

    李常衫修行多年,耳清目明,要比身旁两人看得更为清楚,那老和尚法相庄严,身穿金黄袈裟,下巴上还留了一绺白须,而那看起来十四五岁的小和尚则朴素得多,虽然身上也穿有袈裟,可这袈裟样式老旧,细看之下,裙角处还有一块补丁,不过小和尚到底年轻,双目炯炯有神,脑袋上刮得锃亮,一看便极有活力。

    老和尚大喊:“无聪师弟,此次灵隐寺讲经,应当你去。”

    小和尚亦是高声回道:“了智师兄,这次讲经,你才是应当要去。”

    那两个和尚显然也发现了在凉亭中歇息的三人,径直朝着凉亭走来。

    人还未至,那老和尚便率先喊道:“三位施主,还请评评理。”话一说完,老和尚和小和尚争相抢进凉亭之中。

    亭中三人连忙起身向两位和尚还了一礼。

    李常衫礼问道:“两位高僧不知因何故争吵?”

    老和尚先道了声阿弥陀佛,接着说道:“三位施主,这事可得帮我们评评理。贫僧法号了智,这位是我师弟无聪,我们本一同在静禅寺中清修,前几日刚收到灵隐寺的信笺,邀请我俩去灵隐寺中讲经,可如今贫僧已经年迈,实在难以承受舟车劳顿之苦,灵隐寺的邀请又不能拒绝,于是苦心劝说师弟独自前往,哪知他丝毫不体贴贫僧,死活不曾同意。”

    小和尚在一旁说道:“这次讲经了智师兄也必须要去,了智师兄佛法精深,名气远播,倘若他也去灵隐寺,保管灵隐寺里的老头个个吓得屁都不敢放一个。”

    老和尚反驳道:“虽然贫僧佛法高深不假,名头大也不假,可贫僧这一大把年纪了,怎能经受得住车马劳顿,再者说,世间都说养儿防老,贫僧自幼出家,自然没有子女,好歹还是将你这个笨师弟拉扯大,兄长如父,总该体谅体谅贫僧这个做师兄的才是。”

    李常衫首先注意到的不是两个和尚口中所说的讲经一事,而是这一老一少两个和尚年龄之间差了足足两个辈分,李常衫本以为二人是师徒关系,可这两个和尚竟互相称作师兄师弟,当真让李常衫大吃一惊,于是问道:“两位高僧竟是师兄弟?”

    老和尚答道:“这笨和尚正是贫僧师弟。”

    小和尚双掌合十,施了一礼,也答道:“阿弥陀佛,这老头正是小僧师兄。”

    余常辉来了兴趣,围绕着两人不住打量,啧啧称奇:“你们这师兄弟也真是奇怪,不知你们师父可有名号?”

    老和尚呵呵一笑:“贫僧自幼随佛祖修佛,恩师名号自然是大日如来。”

    “啧啧,你这老和尚口气比这书生还大,居然敢自称佛祖徒弟,你可知这书生号称什么?”余常辉怪叫道。

    “在下并无什么特殊名号,只是读遍了天下所有书籍而已,佛教诸多佛经也曾拜读过一遍。”韩文松波澜不惊。

    “还请原谅老僧眼拙,没能看出施主竟有如此学识。”那老和尚居然还一脸正经地和韩文松寒暄起来。

    余常辉兴致愈发高昂,向着小和尚问道:“小和尚,你既然称老和尚为师兄,那你师父自然也是佛祖喽,你可曾见过佛祖?”

    “实不相瞒,小僧还未见过师父。”小和尚老实答道。

    “那你是如何成为佛祖徒弟的?”李常衫亦是感兴趣地问道。

    “了智师兄总说,凡是入了佛门,哪个和尚不是佛祖弟子。我想我应该也是如此。”小和尚一脸天真。

    亭中三人均一脸错愕,虽然这答案不无道理,可未免也太随便了些,看起来就像是小和尚听信了老和尚的忽悠,这才将自己认作佛祖徒弟。

    那老和尚见气氛不对,急忙咳嗽一声,说道:“诸位还请听贫僧解释,贫僧师父确实是佛祖不假,而师弟无聪则是贫僧替佛祖收为徒弟。多年前贫僧刚遇到无聪师弟时,本打算收其为徒,只因这小和尚在佛道一途上的天赋实在是令贫僧叹为观止,将来道行必定远在贫僧之上,要是将其收为徒弟贫僧恐怕糟践了他的才能,于是贫僧想出一策,代佛祖将无聪师弟收入座下,我俩以师兄弟相称。”

    三人听完老和尚的解释,有些明白过来,余常辉问小和尚:“那这么说,小和尚,你也算是得道高僧喽?”

    “应该是吧,小僧至今还没遇到过讲经能说得过小僧的。”这话听着像自吹自擂,可偏偏从这小和尚一脸真诚的脸上说出,让人不忍怀疑。

    余常辉听完小和尚的回答,一脸钦佩,显然信以为真,真的将这小和尚看做了一个天赋异禀的高僧。

    “那灵隐寺为何要邀请你们过去讲经?”韩文松疑惑问到。

    “贫僧和师弟两人这些年讲经辩赢了好些和尚,逐渐有了一些名气,想来是灵隐寺中有人不太服气,这才邀请我俩去灵隐寺讲经,恐怕是想和我俩辩上一回。”老和尚答道。

    “这灵隐寺在何方?”余常辉好奇问道。

    “灵隐寺就在郢京城外灵隐山上,当朝皇帝将这灵隐寺尊为国寺,曾多次上山向寺中高僧请教。”韩文松解释道。

    “了智高僧不愿去倒也罢了,毕竟路途遥远,小和尚,为何你也不愿去?你不是说论讲经没人能说得过你吗?”李常衫听罢,向小和尚问到。

    “小僧倒是愿意去灵隐寺和那里的老和尚较量一番,只是倘若了智师兄不去,小僧只能只身前往,万一路上遇着土匪强盗,他们虽然伤不到小僧,可小僧也不愿伤了他们。”

    “你这小和尚自称得道高僧,竟如此胆小,既然如此,小和尚你可有胆量随我们一起去那郢京城?”余常辉问到,一脸洒脱,竟想拉小和尚入伙。对此,李常衫和韩文松两人倒是没有什么异议,多带一个小和尚,这旅途还能增添不少趣味。

    “小僧看三位不似恶人,既然有心带小僧一程,小僧怎敢拒绝?”那小和尚开心回答。

    “既然这样,你们在此稍候片刻,我替无聪师弟把行李拿来。”那老和尚看起来比小和尚还要开心,跑出凉亭,一路小跑着跑回山上,这精神头实在不像是一位古稀之人。

    “看你师兄模样,不想是经受不住车马劳顿之人啊。”李常衫感叹道。

    “了智师兄身体一向健旺,小僧理解了智师兄想法,他不愿去灵隐寺只是不想离开这里罢了。毕竟静禅寺中只有我和了智师兄两人,倘若他陪我去了灵隐寺,这寺中可就空无一人了。只是小僧实在是不敢一人远行,这才多次哀求了智师兄陪同。”小和尚解释道。

    “原来如此。”

    “其实从进了凉亭起,小僧就有一事憋在怀里,不知当问不当问?”无聪小和尚对着李常衫说道。

    “直说无妨。”李常衫回答。

    “不知施主腰间这是何物?”小和尚伸手一指李常衫腰间径直问到。

    李常衫从腰带上取下藏虚棒,轻笑着说:“小和尚问的可是这个?不过是一根短棒罢了。”

    不等李常衫说完,余常辉便跟着说道:“你这小和尚真有眼光,这短棒可是一件难得的法宝,号称三寸藏虚棒,是我那神通广大的师叔用槐树枝炼制而成,你可是看上了这物?”余常辉心里总是藏不住事,生怕小和尚不知道这藏虚棒的珍贵抢着解释,惹来李常衫一阵白眼。

    “不是,是藏在里头的东西。”

    李常衫一惊,瞪大着眼问到:“小和尚,你能看到里头的东西?”

    “看不详细,只能隐约感觉到,但应该不是活物。不知施主可否放出里头的东西让小僧看个分明?”无聪小和尚双手合十,再施一礼,郑重问道。

    李常衫不清楚小和尚有何意图,只能放出小女鬼辛红,再来看这古怪的小和尚想做什么。莫非是想阻止自己养阴物,李常衫暗自揣测。

    伴随着一阵青烟,小女鬼无声无息地出现在凉亭之中,施施然坐在凳子之上。余常辉自不必说,韩文松也早已见过小女鬼,这几天小女鬼仍会时不时飞到韩文松跟前询问他是否喜欢女鬼,因此韩文松对这小女鬼现身也不感到十分惊奇。

    小和尚看见女鬼现身,骤然间双目放光,仿佛看到了什么百年难得一遇的宝贝,激动地问小女鬼:“女施主,可愿皈依我佛?”

    这句话倒是把李常衫逗乐了,原来这小和尚不是要阻止自己养阴物,而是想将这小女鬼抢过去哩。

    “没劲,臭和尚,老娘才不愿去做尼姑呢。”小女鬼辛红喝骂一声,又在眨眼间消失不见,飞回了藏虚棒中,留给小和尚一脸失落。

    “你这小和尚真有意思,看见女鬼不问这女鬼是怎么来的,也不问我们为何要带着这女鬼,只想让这女鬼皈依佛门。这世间哪有女鬼修佛的道理,你看这便吃瘪了吧。”余常辉哈哈笑道。

    “正是因为世间未曾有过女鬼修佛,几位施主不妨想想看,倘若我能度化这位女施主,让她一心向佛,这该是多么大的功德。”小和尚一脸憧憬。

    李常衫摇头笑道:“好了,小和尚,再大的功德也和你没关系了,小红刚才可是已经亲口拒绝了你。小红虽为鬼魂,但生性善良,上天有好生之德,我们也不愿将其斩杀,多年前就已经跟着我们在齐云山修行,已算是入了道门,小和尚你以后就别想再打她的注意了。”

    小和尚心里不住地可惜小女鬼不肯向佛,嘴上怅然道:“可惜可惜,这位女施主不愿修佛,实在是我佛门一大遗憾。”

    这小和尚稚嫩面庞上流露出的惋惜神色,着实不似少年,反倒更像是一位修佛多年的老和尚,看着这怪异光景,亭中三人不禁大笑起来。

    盏茶功夫过后,了智老和尚又是一路小跑的向着凉亭跑来,也不进凉亭,远远地将一个棉布包裹抛给小和尚,大喊:“无聪师弟,你快快跟着他们走吧,东西都给你收拾好了,这些日子被你吵得心烦意乱,记得在郢京多待些时日,让老头我清静一会。我那无聪师弟就拜托几位了。”喊完,老和尚掉头就跑,这情形活似老和尚强行把小和尚塞给了李常衫三人一般。

    小和尚一脸郁闷,一副刚被大人从家门口丢出的委屈神情,看着三人说道:“阿弥陀佛,小僧今后只能麻烦三位施主了。”

    余常辉一把搂起小和尚,说道:“放心吧小和尚,我辈修士自当行侠仗义,将你捎带些路程,这都不算事。”

    于是,原先李常衫和余常辉的两人队伍增加至四人,先前多了一个举人韩文松,如今又多一个小和尚无聪,再算上那身处藏虚棒中的小女鬼辛红,四人一鬼一同向着楚国国都郢京赶去,一路顺风顺水,再无波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