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朝纪事本末之风雨不同舟
字体: 16 + -

第7章 将军洒泪

    过了一会儿,有个小小的声音喊道:“我不走”

    接着有第二个怯生生的“我不走”,然后是第三个,第四个,第五个......

    仲平看了很欣慰,继续喊到“我知道你们都是精忠报国的汉子,但是,打河罗人,不是一仗能打完的,现在,听我的号令”他举着长枪喊道“身后无子嗣者出列”有几十人人站出来,“家中独子无兄弟者出列”又有几十人出列,“你们往南撤退,记住,好好留着你们的命,将来生了儿子还要给我们报仇!”全军都很悲壮,许多人相互拥着做最后的告别。

    这时候他把自己身边的亲兵卫士叫过来:“肖南宇!”只见一个杀的浑身是血,骑着棕红马的结实汉子下马,走到仲平身前,仲平也下马,把他带到个四下无人的地方,解下自己的白袍交到那汉子手上,对他说道:“你拿我的袍子和腰牌,回朝带一封奏章给陛下,记住,只能交给陛下!”肖南宇推辞不受,想要和他一起杀回去,仲平拉着他流泪说:“我现在这样,既对不起陛下,也对不起家小,但我一死,君恩就算能报了,可是家眷从此就没了依托,我有两个女儿,可只有你这么一个儿子!”肖南宇先是一惊,随后垂泪涕泣,口不能言,扑通跪倒在仲平面前。仲平也半跪着来扶他,把嘴巴凑在肖南宇耳边耳语了几句,肖南宇点点头,依旧不说话。

    仲平拍拍肖南宇的肩膀,站起身来,擦了擦脸,又拍了拍尘土,走回到军前,翻身上马,提枪喊道:“将士们,为国尽忠的时候到了!”说罢,他率先纵马,一骑绝尘。

    很快,白衣白马消失在了夜色里,更消失在了肖南宇的视线中……

    话说林允贞率部突围之后,为了摆脱困境,跳出包围,放弃了葛昀既定的会师光州计划,而是绕开光州,直奔镇北关,期间再也不敢做片刻停留,全军三三两两的前行,等走到镇北关时,带出来的两万南方军经历这段时间的历次血战,只剩五千多人,老弱病残,相偕而行,场面十分凄凉。

    林允贞今年三十有六,与迟峰年纪相仿,比不惑之年的仲平要小一些。他是开国功臣林卫的后人,自小生在军营,长在军营,弱冠之年就已经开始带兵了,也算是少年英才,十多年过去了,他也是顺风顺水,一路受到提携关照,加上个人的智勇,已经在军营中闯出了一番自己的名堂,尤其在南方军中,他带兵时间长,转战的地方多,任职的军队也多,成为南方军元帅陈敏的左膀右臂,在军中个人的威望很高。

    可是,家庭的出身不仅给了他机会,也给他一副权贵公子的脾气,他的脾气在全军都是有名的,而且自尊极强,不容置喙。他自己也曾自况道“平生最好脸面”。先帝在时,曾经说过“允贞之才,只能总领,不能辅弼”,这就是看出了林允贞的正反两面,却还是决定重用他,也算得上是十分知遇了。所以这么多年来,林允贞的职务一直是正职,说一不二的带兵。可陈敏已经年近花甲了,也是有功之臣,又是开国将领陈直的后人,陈直当年可是做过林卫的上司。所以林允贞做他陈敏的副职倒也心甘情愿,并且陈敏早就萌生退意,除了升帐议事,基本不来视事,故此,林允贞名义上是副元帅,其实是他在掌管十万南方军。

    再说此番参战,林允贞调集的都是南方军中精锐,南方军中骑兵本就不多,战马更是至宝,结果这次林允贞出战愣是调来了两万骑兵,这让葛昀都很吃惊,也不得不佩服这个后生的魄力。可是南北毕竟殊异,两万人带过来以后虽然是骑兵,但无论是人还是马,都受不了北方的严寒,适逢此次深秋作战,人马的非战斗的减员非常大,可是林允贞要强,压着不向葛昀报,后来虽然葛昀从其他处知道了这情况也只当作不知道,毕竟他也实在无可奈何。

    此时,林允贞终于拖着疲惫的身躯来到了镇北关,一番与城防兵士的答对之后,他被请进关内,几近崩溃的他谢绝了城中将士的拜访和询问,把自己关进了城内为他准备的客军府邸,简单洗漱一番之后倒头便睡,昏昏而去。

    另一边,肖南宇拿了仲平的白袍、腰牌和仲平先前写好的奏章,擦干了身上的血泪,带着刚才出列的百十来个兵士,一起南下。一路上也遇到一些小股河罗兵的骚扰,但是构不成威胁,南下之路还算顺利。等到过光州时,肖南宇留了个心眼,他让大家愿意进城的进城,不愿进城的就绕过去自己走。最后,他自己没进城,而是直奔镇北关。

    肖南宇,南方人,自幼父母双亡,为了活命,他十六岁就投了行伍,经过两淮新军营的历练之后,因为身材结实,孔武有力,而且仪表堂堂,功夫架势也不错,被两淮新军营分配到了禁晖军中。后来仲平调到禁晖军做统领,在第一次禁晖军全军的考校当中,肖南宇进了三甲,因此得了仲平的青睐,把他调到身边做贴身卫士,后来仲平发现肖南宇不识字,还常常教肖南宇读书明理,勉励他要常怀忠君之志,经略文武大事。私下里二人的感情更似父子,故此仲平才会在分别时说“只有你这么一个儿子”,没想到,胜似父子的二人就这样毫无征兆地分别了,这个将将年满二十二岁的年轻汉子,心里实在是难过。马蹄南归时,他常常想要纵马北去,希望追随仲平,但他克制住了,他要完成将军的军令。这也是仲平教他的“大丈夫行事,要在心中有决断”,当仲平命令肖南宇南下的那一刻,肖南宇的心中已然有了决断。

    话分两头,被困的西路军此刻也有些转机,因仲平率部突袭河罗可汗的汗帐,把尹仓吓了一跳,险些真的把他生擒。惊魂未定的尹仓急调前军围剿的主力将领洛目,率兵回援。葛昀虽然不知道河罗阵后发生什么状况,但河罗兵突然撤开了一个口子,这是十分明显的,此时的葛昀也顾不得河罗人是否有诈,毕竟什么境况也比坐以待毙要好,于是他急令迟峰率部突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