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长安城下
字体: 16 + -

第410章 战败降敌

    他们只顾一味地向前攻击,完全没注意到已经进入敌人包围圈。

    不一会,崔乾提前埋伏下士兵们仗着自己占据着高地,用滚木石块打击官军。

    那些石块儿足有一米多宽、滚木也有一人抱那么粗;这些东西就跟雨点一样、密集地砸了下来。

    官军虽然戴着头盔,但是这些东西直接往脖子和脸上砸,一时间死伤惨重。

    这原本就是一个峡谷、道路狭窄,士卒们只是进入、就显得很拥挤,更别说是伸展刀枪了。

    哥舒翰赶忙让马拉毡车为前队,去冲击叛军。

    过了中午,东风骤起。

    崔乾把数十辆草车塞于毡车之前,放火焚烧;顿时大火熊熊,烟雾蔽天。

    官军们被烟熏的根本睁不开眼睛,敌我不分、互相冲杀;哥舒翰以为叛军在烟火中,就召集弓箭手和弩机手射击。

    持续到天黑,箭已射尽,才知道没有叛军。

    这时崔乾派已经率领精锐骑兵过南山,从官军后面发起进攻,官军腹背受敌,首尾大乱。

    哥舒翰也乱了阵脚,不知道如何抵挡,因此大败。

    有的丢盔弃甲逃入山谷,有的互相拥挤被推入黄河中淹死,喊声振天动地,叛军又乘胜追击。

    官军后面的将士看见前军大败,也纷纷溃逃,黄河北岸的军队看见了也向后逃跑。

    哥舒翰仅与部下以及数百骑兵得以逃脱,他们从首阳山西面渡过黄河,逃亡关内。

    当时关外挖了三条深沟,都是宽二丈,深一丈;哥舒翰的部下们着急过沟,有的甚至连人带马坠落沟中。

    哥舒翰逃入关内之后清点士卒,只剩下了八千多人。

    六月初九,崔乾率兵攻陷潼关。

    哥舒翰入关后,逃至关西驿,揭榜收罗散兵,想复守潼关。

    其时部下蕃将火拔归仁等人率领一百多骑兵围驿,然后对哥舒翰翰说:“叛军已到,请你上马。”

    哥舒翰上马出驿站后,火拔归仁和众将士叩头说:“您率领二十万军队一战而全军覆没,还有什么脸面去见天子呢!

    “再说,您没有看到封常清与高仙芝的下场吗?

    “如今朝堂之上奸佞当道,我们失守潼关必然难逃一死;还不如向东去归降安禄山。”

    哥舒翰不同意,想要下马。火拔归仁就让人按住他、用毛绳把他的双脚捆绑在马肚子下,对于将领中不愿意投降的,也都捆起来押往东方。

    这时叛军将领田乾真赶到,火拔归仁就投降了他,被一起送往洛阳。

    哥舒翰被送到洛阳,安禄山很高兴,亲自召见了他。

    安禄山坐在高台之上,一脸得意的说:“你过去总是看不起我,现在怎么样呢?”

    哥舒翰居然伏地跪拜,回答说:“我凡人肉眼不识圣人。现在天下还没有平定,李光弼率兵在常山,吴王李祗在东平,鲁炅在南阳,陛下如果能够留我一条性命,让我写信招降他们,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平定。”

    安禄山很高兴,于是就拜哥舒翰为司空、同平章事。

    安禄山又对火拔归仁说:“你背叛了你的主人,是不忠不义。”然后就杀了他。

    哥舒翰写信招降其他将帅,其实他写的信明显就是在敷衍安禄山。

    其他人都复信责备他的背叛行为。

    安禄山早就料到没有什么效果,在哥舒翰的信寄出去之后,他就把他囚禁于禁苑之中。

    潼关失守,河东、华阴、冯翊、上洛等郡的防御使都弃郡而逃,部下的守兵也纷纷逃命。

    长安危在旦夕。

    潼关失守的当天,哥舒翰的部下到朝廷报告情况危急。

    玄宗当时没有召见,只是派李福德等人率领监牧小儿组成的军队开赴潼关增援。

    到了晚上,没看到报告平安的烽火,玄宗才感到惧怕。

    六月初十,玄宗把杨国忠召来商议对策。

    杨国忠因为自己兼任剑南节度使,安禄山反叛后,即命令节度副使崔圆暗中准备物资,以防备危急时到剑南使用,所以这时他首先提出到蜀中避难。

    玄宗赞成他的意见。

    六月十一日,杨国忠召集百官于朝堂,神色惊惧,痛哭流涕地问他们有什么计策,百官都不回答。

    杨国忠说:“人们告安禄山的反状已有十年了,但皇上总是不相信。现在事情发展到这种地步,不是我的过错,我也多次上奏过。”

    但是文武百官依旧不为所动。

    他只好宣布退朝;罢朝后,令卫兵退下。

    这时长安城中的百姓原本就每天都能得到报状、都听到了风声。

    百姓惊慌逃命,但凡能逃命的都跑走了。

    跑不掉那些都在街上晃荡,完全不知道该往哪里躲避;店铺关门,市里一片萧条。

    杨国忠又让韩国夫人与虢国夫人入宫,劝说玄宗到蜀中去避难。

    六月十二日,上朝百官只有不到十分之一二。

    玄宗登临勤政楼,下制书说要亲自率兵征讨安禄山,听到的人都不相信。

    玄宗又任命京兆尹魏方进为御史大夫兼置顿使,京兆少尹崔光远为京兆尹,兼西京留守;并让边令诚掌管宫殿的钥匙。

    玄宗假称剑南节度大使颖王李璬将要赴镇,命令剑南道准备所用物资。

    当天,玄宗移居大明宫。

    天黑以后,玄宗命令龙武大将军陈玄礼集合禁军六军,重赏他们金钱布帛,又挑选了闲厩中的骏马九百余匹;当然,这些事情当时并没有被别人知道。

    十三日,天刚发亮,玄宗和杨贵妃姊妹、众皇子、少数皇妃、众公主、皇孙,以及杨国忠、韦见素、魏方进、陈玄礼及亲信宦官、和少量宫人从延秋门出发;在宫外的皇妃、公主及皇孙完全都不知情,玄宗已经舍弃了他们。

    他们离开时路过左藏库,杨国忠请求放火焚烧,并说:“不能把这些钱财留给叛贼!”

    玄宗心情凄惨地说:“叛军来了没有钱财,一定会向百姓征收,还不如留给他们,以减轻百姓们的苦难。”

    这一天,百官还有入朝的,到了宫门口,还能听到地漏报时的声音,仪仗队的卫士们仍然整齐地站在那里。

    但是,宫门打开之后,则看到宫人乱哄哄地出逃。

    文武百官一看这架势,玄宗肯定是跑路了;他们也不愿意留在长安等着被杀死,也开始纷纷出逃。

    王公贵族看到这种情况,也赶忙收拾细软;老百姓们一看他们都开始跑路了,也开始往外跑。

    整个长城登时一片混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