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长安城下
字体: 16 + -

第310章 时光荏苒

    但是天不随人愿。

    那天夜里,李植的奶奶就走了。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她是带着笑走的。

    然后我又参加了李植奶奶的葬礼。

    所有的事情处理完之后,已经到了三月底。

    二月二十六日,吐蕃果然围攻松州;由于提前做好了准备,包括安西军在内的大联军大破敌军。

    吐蕃派人和大唐求和,他们言辞诚恳的表示,绝不再踏入大唐一步。

    他们就是说点儿好听的话,没两天就揭竿起义了。

    —

    时间过得飞快,一转眼三年过去了。

    姚旭爱打瞌睡的毛病越来越严重了。

    已经从最开始时不时打哈欠,变成现在一言不合就会睡着;为了防止他摔倒,常年派人跟在他身边。

    他又是个傲娇的人,觉得这样侧面地在说他没什么用,于是他跟玄宗写了辞职信,告老还乡了。

    这三年里,发生了很多事情。

    郭虔瓘感染了风寒,最终病死军中。

    他下葬的那一天,全军悲恸大哭。

    北庭伊西节度使盖嘉运接任郭虔瓘,担任安西副大都护。

    姚訚中间去考了科举,成功考中了进士;只等今年殿试了。

    他那边据说已经写了百分之八十还多了,名字也改了,不再叫《刘汉演义》;不过新名字很拗口,原谅我没记住。

    今年二月发生了一个很重大的事件,这个事件也算是西征阿拉伯帝国的导火索之一。

    自打开元三年(七一五),张孝嵩救拔汗那王,威震西域之后。

    西域各国纷纷臣服,每年按时上供、定期交租子。

    安西都护府也负责保护他们的安慰。

    总有刁民想搞事情。

    开元七年(七一九)二月,俱密王那罗延(国在吐火罗即汉大夏东北,唐至拔州都督府)、康王乌勒加(康即汉康居国,在米国西北,唐设康居都督府)和安王笃萨波提(安即唐安息州,今中亚布哈拉)联名上书给玄宗。

    在电话、哦不,信里哭得那叫一个可怜。

    —

    那罗延(抹眼泪):“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大大,救命啊!隔壁大食把我们打成狗了。”

    乌勒加(扒拉头发):“就是,你看我这一头的包,就是他们给打的。”

    笃萨波提(“哭哭啼啼”):“我们也很惨的,他们不光偷吃我们的粮食,还抓了我们家的鸡拔毛玩!”

    那罗延、乌勒加、笃萨波提(异口同声):“还请大大给我们做主啊!”

    —

    事实当然不是这样。

    那罗延、乌勒加、笃萨波提三人联名上书。

    他们控诉大食国几次三番入侵,他没想打回去,但是又怕打不过对方团灭。

    于是想来请求唐朝的帮助。

    康国国王乌勒加说的更可怜,他说他已经被大食这么欺负了三十五年。

    但是一直没敢跟对方硬碰硬,依附于唐朝六年以来,感觉自己忽然有底气了。

    于是跟大食交过几次火,可是对方发育的太好,根本打不过。

    前前后后耗了六年,一点儿应得的的利益没争取回来不说,还被对方打了。

    本来是不想麻烦唐朝的,实在是打不过了,才厚着脸皮来请求出兵援助。

    当然,他们也不是空着手来的。

    求人办事儿先送礼,是天朝人们五千年以来传统。

    他准备了十匹上好的汗血宝马、十匹波斯国的骆驼,略表心意。

    希望出兵支援。

    那罗延和笃萨波提的准备的也是些他们特产的礼物。

    玄宗知道消息之后,很重视,立刻派遣盖嘉运率领两千人的队伍前往支援。

    此去三国,路途遥远费时费力,他们回来的时候已经到了六月里。

    据马朔说,打破大食国,把对方杀了个片甲不留。

    他们去支援的时候,又发生了一件事。

    今年三月,渤海王大祚荣死掉了。

    消息传到长安又传回安西的时候,我已经到了九月里。

    据说渤海那里爆发了一种奇怪的感冒,传染性极强;感染者头昏脑胀,咳嗽不止,后期会开始吐血。

    我听到那些症状,怎么看都觉得那是肺结核。

    大天朝的中医们当机立断,他们把所有的感染者隔离了起来,由奴隶们负责照顾。

    及时隔绝病原体,杜绝了疾病进一步传播扩散。

    说起来,天朝历史上一直没有爆发大规模的传染病。

    公元前1100多年前,印度或埃及出现急性传染病天花;公元前3~前2世纪,印度和中国流行天花。

    公元二世纪末,罗马帝国天花大流行,超过四分之一的人口死亡;六世纪,欧洲天花流行,十分之一的人口死亡。

    到了十七十八世纪,天花洗劫了欧洲,死亡人数高达1.5亿。

    但,肆虐欧洲的天花在天朝虽然也有,却并没有出现大规模死亡的病例;可能是因为从汉代开始,医书里都把传染病作为重点项目加以关注。

    天朝文献里,把凡能传染的病通称为“疫”;“瘟”则是烈性传染病,可以在禽畜动物与人之间相互感染。

    特别烈性的瘟病可以朝发夕死。所以中国古代把传染病、流行病通称为“瘟疫”。

    从中国几千年和“瘟疫”抗争有的历史中,流传下了大量的医史文献.“从公元前七世纪年至建国伊始,这两千六百余间,共记载有七百余次程度不等的瘟疫。

    各时代、各地区的传染种类虽不一,但自12世纪以后,史料愈见精洋,连续性与现代疫情资料基本相衔接,内容丰富,可研究性强。

    商代开始就有“瘟疫”的文献记载,由于物侯变化失常,引起疫病。

    各朝正史的“五行志”中都有关于瘟疫流行传播和防治的文献记载。例如《晋书五行志》提出:“旱岁…人则多口喉颏嗽者,故有口舌疴。”

    古代论伤寒的书籍多至二百五十多种,可见天朝古人对传染病的重视。

    天朝曾克服过若干次瘟疫,并留下了抗御“温疫”的丰富文献。

    这都是天朝中医们有生命换来的宝贵资料。

    得知了大祚荣去世的消息,玄宗遣左监门率****谦担任鸿胪卿,前往凭吊。

    并下旨让他的儿子大(姓)武艺(名)继承他老爹的爵位。

    时间一跃来到了七二零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