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林烽火
字体: 16 + -

第132章 到达

    进入汉江,水面变得宽了起来,王之银让弟兄们把木排由单排变成了双排,他雇请的排工都是长期走这条水路,经验丰富,在无风或者水流平缓的时候,他们准备了桨板划水,为了协调统一,他们喊起了船工号子,相比他们王之银几人就要差一点,除了王重焕走过汉口其他人都没有走过,包括王之银,他们如果放排的话,一般的终点就是松河,其他的时候如果去汉口基本上都是在坝坪乘船。在那几个排工的指点下他们也很快地学会了操桨。王之银从松河走的时候,青龙帮松河分会的人给了一张纸,上面有沿途青龙帮的据点位置和联络方式,让们在路上也好有个照顾。由于打着青龙帮的幌子,在路上基本上走的顺风顺水。两三天以后王之银的木排停在了青龙帮给他指定的码头。上了岸,迎接他们的是这一带一名堂主,跟王之银是旧识。当年桐九爷在青龙帮站稳脚跟以后,王之银的师父在青龙帮当了几年武术教头,这些人基本上都在肖师傅的手下学过功夫。看到王之银他们过来,他一抱拳说道:“王兄弟,别来无恙!几年不见王兄弟也做起老板来了?”“赵堂主,客气了,我们就是小打小闹,现在到了您的地盘,还望赵堂主多多照拂,我们初来乍到还有很多事情要忙,改天我请赵堂主喝酒,咱们不醉不归!”王之银也抱了抱拳,亲热地和那个赵堂主打招呼。“好说好说,既然来到了我的地盘,就回到了家是一样,有困难随时告诉我,走,先到我的堂口坐一坐。”那赵堂主笑容可掬一脸和煦地说道。“那恭敬不如从命,您稍等片刻,容我安排一下。”王之银答应了他的邀请,又转过头在智武的耳边说了几句,然后和那个赵堂主走了。

    智武听了王之银的话,把那几个排工叫了过来,对他们说道:“几位兄弟,这几天你们辛苦了,我来把这几天的工钱给你们结一下,我们可能还要在这里待几天,就不能和你们一起走了你们请自便。”雇请他们的时候都是已经讲好了的,回程智武不管,他们长期在这条水路讨生活,自然有他们的路子。智武给了他们工钱,他们就离开了。做这一行有这一行的规矩,智武相信他们就是看到什么也不会乱说的。

    王之银随着赵堂主走在路上,赵堂主笑着说道:“王兄弟,恭喜你们了,桐九爷正式成为了我们的总帮主,你们的师父又是我们总帮主的至亲,听说肖师傅的女儿又是你们在照顾,以后你们就是总帮主面前的红人,以后说不定还要王兄弟给我在总帮主面前美言呢。”赵堂主能在青龙帮混到一个堂主的位置,也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对于拉帮结派可是门儿清,有这样的关系如果不结一个善缘,那他真是活到狗身上去了。王之银也是和师父在江湖上摸爬滚打了好几年,应对这样的事情他开始得心应手,反正是花花轿子人抬人。于是他说道:“赵堂主言重了,虽然我师妹和总帮主有那么一层关系,但是我们师父师母都不在了,我们毕竟人微言轻能不能说上话还是两说,今天就冲赵堂主的一句话,以后您若真有事找上门,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王兄弟可真是爽快人,那我在这里就先谢谢你了。”赵堂主笑着回应。

    来到青龙帮的堂口,分宾主落座,已经有伶俐的帮众给他们上了茶。王之银对赵堂主说道:“不瞒您说,自从师父被日本人害了以后,我们就没有打算卖艺了,但是一家人要生活,我们只有靠山吃山,我们弄了几根木头准备在松河出手,谁知松河的木材老板被日本人抓了,我们的木头没人要,实在没有办法我们才冒险走了汉口。赵堂主你们路子熟,还要麻烦您给我们找个老板把我们的木头收了,您看怎么样?”“这一片的码头都是我们青龙帮罩着,听说你们要下来,总帮主已经提前给我们打招呼了,我们已经联系了几个老板,明天我就让他们来看货,应该问题不大。”赵堂主端着茶碗轻描淡写地说道。“那敢情好,那就麻烦您多费心了,说来惭愧这一次就没准备来汉口,两手空空,下次一定给您带点山货,明天我把事情安顿好了以后,我作东请你们喝酒。”王之银一脸不好意思地说道。“王兄弟不要客气,其实这都是总帮主的安排,我们只是执行,那些木材商人还巴不得呢,如果能够和总帮主搭上关系他们就是出双倍的价钱他们也愿意。这是我们应该做的。”赵堂主一改刚才的轻描淡写,郑重地说道。可见桐九爷还是有一定的威慑力的。

    王之银出来的时候,智武他们正在码头的工人的协助下把那些木头打桩系锚,王之银找到智武对他说:“小武,我觉得我们还是去见一见桐九爷,这么大的喜庆我估计九爷肯定给惠珠下了帖子,说不定惠珠就在来的路上。不知道是谁在护送,去问一问九爷也好放心一点。”“我也是这样想的,只是我们这样贸然地过去也不是个事儿啊,现在我估计是非常时期,九爷的公馆肯定是戒备森严,能不能进去还是两说,要不这样你让那个赵堂主陪我们去一趟。”智武想了一下说道。“只是人家现在这么忙,为了我们的事情合适吗?人家已经为我们帮了不少忙了。”王之银有点犹豫,最后他还是说道:“我还是找他试试!”说完又转身回到了堂口。

    王之银在汉口码头忙碌的时候,惠珠和王之青的船已经走到了松河。船是青龙帮坝坪分会安排的,王之青只带了曾经给王之银的自卫队当教官的魏、黄二人。因为他们和王之银他们生活了一段时间,身上的“兵气”没有那么重,他们都穿着便装几乎就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有着小心思的惠珠除了睡觉的时候几乎都缠着王之青和她说话,天上地下只要她知道的无所不谈。船到松河,王之青决定到镇上去吃午饭,一行人找了一个饭馆,在一张桌子边刚坐下就听旁边有人在议论:“听见没有,高朝宗那小子死了还请了唢呐班子,我说就应该吹喜乐,庆祝一下松河少了一个纨绔,一个坏蛋!”“他那叫多行不义必自毙!该死!我说啊新s军就该把那个维持会给端了,免得他们害人。”“莫要说了,莫说了,小心祸从口出,你有人家新s军硬气啊,听说也就几个人就把日本人的粮库给烧了还打死了十几个日本兵。”“日本人到现在自己都顾不顾来,哪有时间管我们,你们看到处都是日本人翻晒的粮食,我们的粮食是他们那么好得的?真他妈解气!”惠珠在旁边听了,在王之青的耳边悄悄地说道:“他们说的我怎么觉得好像大师哥他们做的,别人不知道我还不知道,这一带有个鬼的新s军!”“不知道的就不要说,等你见到他们的时候再问他们得了,说不定真是新s军做的也有可能。我们就不要瞎猜了。”王之青制止了她。“不说就不说。谁稀罕,哼!”说完撅着个嘴赌气地把一杯茶往嘴里灌。惠珠不再说话,王之青则把耳朵集中到四周,听着别人关于这件事的议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