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林烽火
字体: 16 + -

第117章 放排

    两天以后,一场瓢泼桶倒的大雨如约而至,王之银看着门前的小溪渐渐地从潺潺细流变成了水流奔腾,王之银披上了蓑衣,带上斗笠,他挽起裤脚穿着草鞋就出了门。来到河边,和里的水已经奔腾而下,看到王之银过来,已经有人也和他一样戴着斗笠跟了上来。相互打了招呼,他们来到堆在河边的木头旁,众人合力把那些木头推进了河中,河中的洪水狭万钧雷霆之势卷着那些木头向下游冲去。

    众人顺着小河一路向下,沿途把堆在河边的木头都推进河中,同时也把卡在河边石缝里的木头用绑着抓钩的竹竿给带出来漂走,老把头王重焕已经带着人早就到下游去拦截去了。王之银他们走走停停,除了偶尔挂在河里的木头,其他的早就漂得不见了踪影。王重焕他们在一个水势相对平缓的地方斜拉着一根绳子,木头漂来的时候碰到绳子就改变了方向顺着顺着飘向了岸边,偶有漏网之鱼,被岸边的人扔出了带抓钩的绳子带回了岸边。当王之银他们到达的时候,岸边已经堆着大一堆小一堆的木头了。王之银接过一个人手里的绳钩,把绳子挽在手里,在手里摆了两下对着一根漏网的木头扔了过去,手里的绳子顺手一带,抓钩就挂住了木头,他边收绳子边跟着那木头向下游走慢慢地那木头就来到了岸边。王之银把手里的绳子套了一个圈,兜在木头上两手一用力,借着水的力量那木头就上了岸,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看着上游的木头渐渐少了,王重焕让人在河边的水里打了一排事先准备好的木桩,然后把木头靠在木桩上摆好用准备好的藤条编起来,两两之间用抓釘连起来之后上面再和下面的一层垂

    直摆一层,再用藤条和抓釘相互连在一起,以此类推一共摆四层就算大功告成。众人忙的热火朝天,各司其职,不知不觉已经是夜幕降临。王之银和他的精英队员一起在扎排,趁着大家不注意王之银一摆头,大龙连忙从河边的灌木丛里拿出两个油布包着的包裹放进了木排上事先留好的一个小洞里然后又在上面覆盖上一层木头。

    忙碌了半个晚上,木排全部扎好了,王重焕安排人轮流看管,其他人都到河边的茅屋里休息。原来因为每年都要放排,几个山主一合计就在河边搭起几间茅屋,用以存放工具和临时休息,平时还有一个人在看管。到晚上的时候,雨已经停了,但是河里的水依然不减,看守的人则随着水势收绳或者放绳,以防被水冲走或者搁浅。

    第二天一早,王重焕起来一看,河里的水已经小了很多,已经没有昨天那么急了,他拿起一根长竹竿探到河中央,感觉了一下水的流速,沉吟了一下,他又回到茅屋对刚刚准备起床的王之银说道:“之银啊,我刚才试了一下水流,还有个把时辰我们就可以走了,你让大家都起来,安排人准备早饭,其他人则把行李搬到排上去,我估计吃完饭就可以走了。”“好咧,我马上叫他们起来。”王之银笑着说道,说完他又说回过头喊道:“伙计们的,起来了,还是老规矩,把东西搬到排上去,吃完早饭我们就开拔!”说完他又率先走出了茅屋。

    吃罢早饭,在王之银的要求下,王重焕只带了他们精英小队的几个人以及小龙。,其他的人则让他们回青林寨。王之银提着一根竹篙上了头排,拔掉木排边上的木桩,他用竹篙在岸边一点,木排开始向河中间漂去,木排之间的绳子开始崩直,,其他木排上的人也开始用竹篙点岸,木排开始缓缓地从河中间向下游漂去。木排顺流而下很快就来到了坝坪,他们停了下来,上岸补充了一些必需的生活用品他们开始继续向下游走去。

    从支流进入大河,河面渐宽,河水的流速变得缓慢起来,王之银用竹篙控制木排前进的方向,后面的人则用竹篙控制木排的速度,一溜的木排像一条长龙缓缓前进。夏天的雨下得快停得也快,天空已经放晴,正午时分他们把木排靠了岸,木排上准备的有现成的柴米油盐、锅碗瓢盆,还有一个简易的炉灶,其中两个连在一起的木排上还搭有一个窝棚。他们中间有人开始做饭,其他的人则在树荫下休息。王之银把驱逐虫蛇蚂蚁的药粉洒在地上,很快周围的草丛中就传来:“悉悉索索”的声音,王之银也懒得管是什么东西,拿出一方竹席铺在树荫下的杂草上,然,然后躺在上面和周围的兄弟聊天打屁,也算是苦中作乐。时间不长,一顿简单的午饭就好了,吃罢午饭,王之银和王重焕商量了一下,决定晚一点再走,因为站在无遮无挡的木排上,正午的太阳实在是太毒辣了。

    众人正在休息,远处的一阵争吵声惊动了他们,他们站起来一看,原来理他们大概小半里地的地方有一块瓜田,一个带着草帽的老农正在和几个人争吵。王之银仔细一看,一个穿着一身湖蓝色棉绸夏衣、肩上挎着短枪,手里拿着礼帽边扇风边和那个老农理论,继而那个人就一下子把那个老农推翻在地,一挥手,几个一肩担着箩筐一肩背着枪的人下到田里,放下箩筐和枪,开始在田里摘瓜。那老农一边挣扎着起来一边想去阻拦,那人抽出短枪一下子抵在那老农的脑袋上,老人彻底不敢反抗了,只有眼睁睁地看着几人把瓜摘满箩筐,挑着扬长而去。临走的时候,那穿蓝绸子的人还踹了那老人一脚,然后骂骂咧咧地在田里又找了一个最大的瓜给抱走了。

    看得愤愤不平的小龙就准备跑过去,被王之银一把拉住,又看着还有几个人也想出去,王之银严厉地说道:“都回来!现在不是冲动的时候,收拾那几个人我一个人就够了,可是你们想过没有,收拾掉那几个人我们一走了之,可是那个老人怎么办,他的家人又怎么办?一看就知道那帮人不是维持会的就是鬼子身边的汉奸,到时候我们一走,得到消息的鬼子铁定会找老人家报复,那样我们就好心办了坏事了,你们都坐下休息,我现在就去问问是怎么回事。”众人一听王之银的话都怏怏地走回来重新坐下休息,王之银则向那块瓜田走去。

    时间不长王之银抱着两个瓜回来了,原来是这么回事,前面不远有个小镇,前几天一小队鬼子进驻了小镇,主要督促和看管征收的夏粮,那个穿绸子的人是一个翻译,其他的人则是当地维持会的,其中一人为了讨好鬼子说这里有人种瓜,于是那个翻译自告奋勇地和维持会的人一起就过来了,老人辛辛苦苦种了一点瓜,准备换点油盐钱,那翻译压根就没有给钱的意思,于是二人就起了争执,老人挨了一顿好打不说,基本上好一点的瓜也全部被他们摘走了。于是王之银就买了两个瓜走了回来。他把瓜递给了大龙又对小龙说:“小龙,你到排上去把我带的膏药拿几张给那老人送过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