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牧马人
字体: 16 + -

第26章 马王爷的来厉1

    铁锤一看事情败露,场手甩出大铁锥把前面的一个匈奴骑兵打下马,他们调转马头就跑。奔跑中那被在里捆绑着外穿大衣盖着的匈奴俘虏滚下马,他们两人三匹马奔回追上了班师回朝的大军。

    徐迁满脸羞愧的到卫青军前领罪。

    卫青见徐迁还能活着回来,也总算放了心,却喝斥道:“不守军纪,且还丢了一个俘虏,当按军纪当斩。看在你只是军中向导,不是从军人员,虽不依军法处置,却也该重罚。这笔帐暂且记下,待回去面见圣上封赏时再将功折过。”

    徐迁慌忙谢恩,“多谢将军开恩!从今后定会为将军效犬马之劳。”

    凯旋而归的汉军人马,浩浩荡荡来到长安北门城外,老远就见城外一群人迎来。将士们欢呼着,“到家了,喝庆历酒领赏唠!”

    徐迁心忧马场且有心事,快进城时向霍去病告辞,“为兄担忧马场经营,先走一步,就不进城了。”

    霍去病挽留,“大哥何不随小弟一同进城,面见圣上领了封赏再回去不迟!”

    徐迁道:“汗泉马此次能上战场,全靠鲁号外倾其所有相助。为兄随你一同面见圣上,岂不抢了鲁员外的头功!”

    霍去病再三挽留后说,“也好,大哥先行回去。过几天小弟为兄长多讨些封赏送过来。”

    “贤弟一战定乾坤,到时可是要向鲁府邀功的。”徐迁有意撮和霍去病和鲁淑静。

    霍去病试探徐迁,“大哥取笑了,小弟只是仰慕鲁家小姐,岂敢夺大哥之所爱。”

    徐迁怕霍去病误会而耽误了鲁淑静,“我敢向天发誓,从未对鲁家小姐有过非份所想。”

    霍去病赞叹道:“大哥真是重情义之人,到如今还是念念不忘草原上的那个郡主。听铁锤讲那郡主是草原上第二美女,那么第一美女你可有幸目睹?”

    徐迁听是铁锤走露的风声,恨其多嘴,又笑其原来也痴情,因笑道,“那第一美女,在草原因等着一个人,早就向世人表明不嫁人。估计几年过去了还是独守空房。”

    这次没有找到匈奴老巢,一是霍去病的遗憾,“那是何等的美女啊!连大哥看上的女人都在她之下。下次再出征我定要找到她一睹芳容。”

    徐迁道想起托丽小姐的彪悍样就好笑,“恐怕她混在牧马中,你也难看出来,到时候带上铁锤给你找认。”

    霍去病道:“何为美貌出众?那就是浑在人堆中就像鹤立鸡群,还何需铁锤兄来指认!”

    徐迁想起了铁锤所表的志愿,“说起我这位师兄,可让我费了不少心思也没能留住他。他真的对养马不感兴趣,一心想从军打仗,贤弟这次就在军中给他安排个职务吧!”

    徐迁和霍去病正聊着,一群年少的一看穿着就知是达官贵人家的公子迎上前,他们向以前的玩伴霍去病道喜。徐迁便怱怱告辞,去叫上铁锤一同回去。铁锤无奈,恋恋不舍,一步三回头地跟在徐迁后面。

    待卫青和霍去病人等走近迎接的人群,丞相率文武群巨乃长安城中百姓迎上前高呼,“恭喜卫将军,霍将军得胜归来。”随后,敲锣打鼓地把众将士迎进城。

    汉武帝论功行赏,因霍去病勇贯三军封为冠军侯。霍去病自称不敢贪功,禀告汉武帝,此次出征全仰仗鲁匠倾其家产,徐迁尽其养马才学。终训养出八百汗泉马,方才有八百壮士长途奔袭七百里战果。

    汉武帝听言,随要册封鲁匠.徐迁二人,后因二人匀未在朝,也没让人传唤。想那鲁家马场训养的汗泉马,一举改变大汉对匈奴长期被动局面。汉武帝便择日圣驾亲临马场,到时带群巨一并观之,以示朝廷重视。

    汉武帝知道霍去病还寄居在舅父家,便要为霍去病在长安城建造一座府邸,并让霍去病选址。

    霍去病怕建了府邸又要赐婚,忙推辞,“圣上体恤臣下,可匈奴未灭,何以为家!”

    鲁府早就得知捷讯,在府里张灯结彩,酒肉大席的邀请四邻八乡的头面人物庆贺。并派人去迎接徐迁,半道遇见一同回来了。鲁匠听报徐迁回来了,忙偕夫人及女儿淑静在大门外迎接。

    酒席过半,徐迁还是想先去看看马场,向鲁匠告退,“小生先行告退,不放心那马场事宜。”

    “徐公子尽管放心吃席,你走这些时日,小女淑静理的马场是井井有条。”鲁匠像女儿递个眼色道,“来,淑静为徐公子满上一杯,咱鲁家今后能飞煌腾达还得全仰仗徐公子在马场操劳。”

    鲁淑静上前接过秋莲端过的酒壶为徐迁倒了一杯,“徐公子请用。淑静知道徐公子是有大志向的人,不敢强留。但肯请徐公子日后别处高就了切莫忘了鲁府和马场,要常回来看看。”

    徐迁听言忙起身向鲁匠施礼,“我徐迁本是逃难流民无家可归,幸遇老员外鼎力相助,方才有这今日小成就。我哪也不去,也无外可是,马场就是我的家。”

    鲁匠听言放了心,“当初老夫一眼就看徐公子是忠孝仁义之人,可家要有个家样……”

    秋莲在旁边桌上听铁锤说了潜往鄂尔克部之事,为小姐报不平道,“徐公子此去草原,可另有收获?有没有见到匈奴数一数二美的郡主?”

    徐迁瞪了一眼旁边桌上的铁锤,怪他这段日间碎语太多,“别无他为,只是想去救出我那可怜的妹妹。”

    铁锤还在那边桌上大吹大擂他对草原是如何的了解,又顺带兜出了徐迁在草原时的老底,反正师弟不让他去参军,他就故意招他烦,希望师弟把他这个知根知底的人打发到军中。

    席间,见家丁引官府差人进来,告知圣上择吉日要亲临马场。这可炸了锅,席间的客人又都再次贺喜,鲁府上下更是不胜欢喜,赏了官着礼金,又挽留吃酒。

    徐迁借助汗泉马的名头,又给汉武帝上了一份奏折。折中说明,汉朝骑兵骑的马多是河曲马,是先辈用于山川河道之战的马,战场都在中原。如今中原一统,最大的敌人转向了匈奴,而河曲马不适应于草原沙漠之战。而今汗泉马的训养最适应于草原做战,但产出的马匹有限,便何况上战场的马就不能繁育后代。这样很难产出大批的汗泉马。草民有一策,汗泉马应做原系种马,向大汉全境派送。招告愿养马者可领养汗泉马,成年马一年内领着三匹返还一驹。领养马驹者前三年内三返一,以后一年三返一。

    汉武帝看过徐迁的奏章,惊此人真是大汉朝养马第一人,不仅懂养马,还能谋划出无此宏伟的马政。依此政下去,无需几年,大汉朝的良马宝驹就会远胜匈奴。

    汉武帝驾临马场之日,鲁匠携全府人众在马场外跪拜迎驾。为了好让汗泉马向四方派送,封鲁匠河滩令,封地是先皇当年大败项羽的荥阳黄河滩,哪里滩宽草肥,也正是中原腹地,方便向周围派送种马。封徐迁为大汉马丞管理养马政务,可不用上朝兼在荥阳养马。又各赏鲁匠徐迁千金。

    鲁匠和徐迁高呼皇恩浩荡人心所向,不负皇恩全力以赴办马场兴大汉。

    汉武帝巡视马场时,看到马场有一庙宇,便问徐迁,“这马场该敬的是何方神圣?”

    徐迁道:“禀圣上,此处敬的乃是草民以故的师父。这汗泉马就是师父花费几十年的心血配养出来的,并把所有养马本领都传给了草民。只可惜他老人家临离世都没能再回到我朝,草民只好带了师父的白发回来供奉在马场,希望师父在天之灵保佐马场平安。”

    汉武帝听言还有更高一筹的养马师父,非要屈身进庙看看。

    “此一战能扭转战局,多亏汗泉马。你师父立了首功,朕既然来了也该去会一会你的师父。”

    汉武帝走进庙来,只见案上牌位只写师父二字,没有姓氏,便问:“因何独有师父二字,却没有姓氏。”

    徐迁道:“师父从小被掳到匈奴,不记的姓氏。后有随嫁公主的太临为其取名汉忠,可这又不是实名,怕日后找到师父族人后,刻上的名字还要改,故暂且留空白处,以便日后填补。”

    汉武帝感其功高,故有意加封,“连被皇家抛弃的太监,还掂记着大汉朝,真乃我朝之幸。这等屈辱之事朕决不会再让发生,以后大汉朝不会再有对外和亲求太平,也只有武功才能保天下太平。你师父实乃大汉功巨,却只有空白牌位,可怜也。朕封他为马王,宣诏天下养马人的供奉。”

    徐迁拉过铁锤给汉武帝跪拜谢恩,“圣上隆恩浩荡,师父在天之灵定会保佑马场兴旺。”

    汉武帝见铁锤长脸大眼,想起霍去病讲的追匈奴骑兵的趣事,便问道:“这位可是闻马尿就知是匈奴骑兵的人?”

    铁锤想不到圣上会问自己,颤颤崴崴地回家,“正是草民铁锤,可却无封赏。”

    汉武帝喜他直性,也不怪罪,因而笑道“虽说用的是鼻子,也算是大功臣。赏你十金。”

    铁锤少礼不知谢恩,“金钱乃身外之物,草民在草原长大,虽辜负了师父的养马教导,但对匈奴了解甚多,但愿能从军建功立业。”

    汉武帝道:“我朝缺的就是熟悉匈奴对手的人,朕封你闻路先峰,随霍去病军部做先锋。”

    打发了铁锤,汉武帝又让人拿笔墨来,亲笔在牌位空位上写下“马王”二字,又想到好像还缺点什么,“若各地供俸也该有个画像,你择日进朝,朕派宫廷画师凭你所描诉,给你师父画出像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