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纵横家
字体: 16 + -

第32章

    晌午时分,日头高照,昨天下了一场大雪,足足有一尺来厚。洛阳城墙上也披了一层厚厚的白衣,从天空俯瞰,整个城市四通八达的街道都成了一片茫茫雪国。虽然积雪阻道,到街上做买卖的商家客人仍然络绎不绝,热闹纷繁。在这乱哄哄的人群中,有一个身披褪了色的旧貂皮大衣的年轻人,正低着头,落魄伤神的走出高大雄壮的洛阳城门。他走出门口不远处,又回过头来,望了一眼城墙上赫然印刻的“洛阳”两个大字,心中突然如同水滚浪搅一般,不知是何滋味。

    站在城外的荒原之上,苏秦仰头看天,只见天色苍茫,混混沌沌。遥望远处,普天大地上白茫茫一片的积雪中,露出点点青色的麦苗和野草。

    “我该到哪里去呢?”苏秦独自站在郊外的空地上,此刻他显得尤其的孤独。他在洛阳城外漫无目的的游荡,城里似乎已经没有他的去处了,城里任何一个商铺、任何一家旅店都需要钱,而他此刻身无分文,手里最缺这个。官道上行人众多,骡马成群,都是到洛阳城贩卖货物的商贾。

    肚子开始“咕咕”的叫个不停,苏秦用手摸了摸肚子,干瘪瘪的,从早晨直到中午,他还没吃一顿饭。想到这里,他的肚子突然抗议似的一阵疼痛。

    苏秦低着头,缓缓地走着。忽然,背后有人拍了一下他的肩膀。他回过头,脸上愣了片刻,突然放出惊喜之色。

    “是你,”苏秦惊叫道。

    “苏兄,没想到我们又见面了!”张辰拍着他的肩膀,脸上微笑着说道。他刚从楚国经商回来,灰色的外套上还残留着落雪融化的湿痕。他的身后有十多个仆从,每人赶着一辆马车,马车上堆满了从楚国购买的当地特产,准备到洛阳城售卖。

    “是啊,我和张兄真有缘分,总是在这里碰到。”苏秦显然还没从刚才的失落中清醒过来,虽然说着话,精神却似乎魂飞天去了,说起话来有些尴尬。

    张辰自然也看出他的异常,盯着他望了片刻,问道:“苏兄,你有什么心事吗?怎么会在这里?”

    苏秦觉得也没必要掩饰什么,对张辰,他从心里还是非常信任和佩服的。正是他,让自己从心里生出一种原始的想要冲破命运枷锁的冲动。

    “唉,”他先叹了口气,欲言又止,如鲠在喉。

    “怎么了,不妨说来听听。有困难的话,说不定我还可以帮你想想办法。”张辰关切的说。

    “张兄,”苏秦犹犹豫豫的说,“我曾进宫拜见周王……”

    他刚把话说了一半,就把张辰惊得一愣,眼睛瞪得滚圆,嘴巴也张开了:“什么,拜见周王!”

    “是的,我和大王彻夜长谈,与他探讨天下诸侯形势,大王非常信任,眼看就要用我变法,革除国家弊政,重新壮大我周朝国威。但是,不知怎的,大王开始还非常信任我,但是第二天便又下了一道诏命,说我生性懒惰,不事生产,不守本业,妄想以口舌谋取富贵,要将我驱出都城。我想着再多缓几日,大王能够回心转意,只是这一个多月过去了,我连大王一面都没见着。”说罢,不禁连连叹气,“如今我囊中羞涩,实在待不下去了,也不知该到哪里去才好!”

    张辰听他把经过叙述一遍,心中既感到惊奇也觉得有些好笑,没想到苏秦一个乡下穷小子,竟敢单人匹马求见周朝天子,还差点被重用,心里不得不对他另眼相看。周王的诏命却也说的有趣,苏秦可不是不务本业,妄图以口舌谋取富贵嘛!这是他的心里话,当着苏秦的面,也不能说破。

    “既然周王没有任用,苏兄可有什么打算?”

    苏秦叹了口气,眉头紧皱,显然没地方可去。思考半晌,头摇的像拨浪鼓一样。

    “要不然,你先跟我回乡如何,反正我也要回家去,正好送你一程。”

    苏秦望着他,心里矛盾不决,家里的那些事儿是无法对外人说的。

    不容他多想,张辰就拉着他朝洛阳城方向走去。进到城里,两人先找一家饭店吃饭,苏秦的肚子早已经饿得咕咕直叫了,此时见到许多丰盛的饭菜,也顾不得面子,拿起筷子就吃个不停。饭后,张辰带着他到自家开的商店把货物卸下,又来到后院的庭院中歇息一会儿,两人闲聊起来。

    苏秦问道:“张兄这一路远行,在外面可有什么新闻发生吗?”

    张辰喝了一口茶,放下茶杯,咂着嘴说道:“怎么没有,我这趟到楚国经商,就发生了一件大事,差点回不来了!说起来到现在还有点害怕!”

    “什么事?”苏秦上心的问道。

    “半年前,我从洛阳和你分别后,就带着仆人货物到楚国贩卖,当时听说寿春城人口众多,繁华无比,不下于我们洛阳,是齐国和楚国货物交易和人员流动的重要据点。于是我也带着十多辆马车的货物到寿春去了。谁知道,刚到那里,就遇到齐国出兵攻打楚国。”

    苏秦心头一惊,他听说过,齐国和楚国都是当今兵强马壮的大国霸主,怎么突然就打起来了呢!

    “我原本以为只是两个国家边境摩擦,打打就算了,这在各个诸侯之间是经常发生的事,也就没在意,继续留在寿春卖货,毕竟那里距离齐楚边界还有很远的距离。谁知道,齐军兵如火势,速度极快,楚军兵败如山倒,纷纷不战自溃,齐军一月之间就占领了寿春城,一些老百姓提前就逃走了,逃不掉的被关在城内,我也没有逃掉。”

    苏秦关切的问:“那你是怎么回来的?”

    张辰又啜了口茶:“不过,那个齐军主帅倒也非常仁慈,他下令军队不得随意侵扰百姓,不得劫掠财物,我的这条命和这些货物才能保住。只是,城里粮少,我们都饿着肚子。后来楚国援军赶到,齐军不战而退了。我才赶紧跑了出来!”

    “这可太危险了,还是张兄吉人自有天相啊!”苏秦听他说完,自己也觉得有些胆战心惊。

    “可不是嘛,我这一路马不停蹄,只等出了楚国地界才算安心。”

    两人谈了会儿天,歇息够了。张辰站起来,吩咐仆人准备了一辆马车,要和苏秦回乡。此时,他才注意到苏秦面色为难,似乎很不情愿。

    “苏兄不想回家吗?”张辰看着他一脸的苦相。

    苏秦料想瞒也瞒不过了,只得说道:“不瞒张兄,我这趟出来,和家里走闹掰了。我母亲把家里的钱财都给了我,说再也不认我这个儿子。如今我把钱花光了,哪还有脸回去呢!”

    张辰听罢,也替他难过。劝慰道:“苏兄多虑了,尽管你和家里闹得多不愉快,毕竟还是母子连心,你母亲又怎会真心拒你于门外呢!”

    苏秦想想他说的也有道理,只是心里仿佛有根刺一般不舒服。两人坐上马车出城,走了一天路程,这才回到家乡。张辰把苏秦送到村口,自己驾着马车回家去了。

    其时天色昏暗,太阳落入西山,天上不知何时涌起了浓密的乌云。苏秦一步一顿的往家走,他走的很慢,心里似乎有一万个声音阻挠他,他的脚上仿佛钉上了钉子,每挪一步都极其艰难。

    他最终还是来到了家门口,站在停院外,透过泥巴堆砌的院墙往里看,低矮的茅草屋里闪烁着昏黄的灯火从窗户射出来。整个房子看上去比从前更加落魄了许多。屋里很安静,没有一点人声,只有不时从里面传来断断续续机杼织布的声音。

    苏秦在外面站了一会儿,终于下定决心进去了。他进了庭院,推开堂屋的门,门没锁,轻易地就被推开了。屋里三五个人或坐或站,不时地低声聊着天,听到有人推门,都不再说话,一齐朝门口看去。见一个穿着落魄的年轻人站在门口,映着烛光仔细看了看,认得正是苏秦。刘老妇人坐在桌旁缝衣服,仿佛没看见似的,连连咳嗽两声,喊着二媳妇儿吴氏给她拿把剪刀。两个兄弟也坐在旁边的凳子上,呆呆地低着头不敢看他。媳妇儿王氏坐在织布机上也不下来,两脚蹬着踏板,只听见织布机机杼“咚咚”的碰撞声。老三媳妇儿李氏正好也从外面进来,手里端着一锅刚做好的饭菜,走进门来,看到苏秦站在门口,脸上一脸诧异,她把饭菜放到桌上,给刘老妇人等人盛了饭,几个人坐在桌旁吃起来,却没有给苏秦盛饭。

    苏秦满脸通红,觉得羞愧难当,尴尬的站在那里不知该说什么。站了半晌,才张口说道:“娘,我,我回来了……”

    “老三,这个菜太咸了,下次少放点盐!”刘老妇人夹起一根菜叶在嘴里尝了尝,皱着眉说道。

    “是的,下次我少放点。”

    两人说过话,刘老妇人才抬起头,惊讶的问道:“呦,我当是谁来了,原来是你啊。现在在哪儿当了高官,还有时间来看我这个老太婆!”

    苏秦尴尬的站在那里,不知如何是好。

    刘老妇人吃完饭,把筷子往碗上一放,站起身来,其他儿子媳妇儿也赶紧把饭吃完。刘老妇人站了一会儿,这才对几个媳妇儿说道:“把东西收拾收拾,大家都赶紧睡吧!”

    几个儿子媳妇儿赶紧收拾妥当,纷纷回到自己的屋里歇息。苏秦跟着王氏回到屋里,俩人一声不吭的闷坐在床边。

    过了许久,王氏突然起身出门,苏秦不知她到外面做什么,心里怦怦乱跳。片刻后,见王氏从外面回来,手里端着两只碗,里面盛着剩下的饭菜。王氏将碗筷放到小桌上,低声说道:“赶快吃吧!”

    苏秦肚里也有些饿了,拿起筷子狼吞虎咽起来。王氏看着他身上落魄的打扮,好像刚进门的乞丐,眼泪不由的簌簌的往下流。

    苏秦见此情形,有些慌张起来,把碗筷往桌上一放,赶忙站起来,两手搂着王氏的肩膀,将她扶坐在床沿边,关切的问:“怎么哭啦?”

    王氏赶忙擦掉眼泪,但是泪水像是决堤的洪水一样,怎么也擦不净。

    苏秦又哄了好一阵,说了许多话,王氏这才缓过劲来,说道:“你这一去又是大半年,你都到哪儿去了,家里也没你一点音信?”

    苏秦道:“我一直在洛阳找机会,还见到了周王。”

    王氏听不懂什么周王不周王的,在她的印象中,只是听说洛阳很遥远,自己也从来没去过。她只关心自己的丈夫为什么不回家。

    “对了,我这次回来,母亲和几个弟弟弟媳为什么都不搭理我了?”苏秦其实很明白,自己回家还会惹的一家人不高兴,但是他没想到竟然会是如此冷淡的结局。

    王氏望着他,嘴里想说什么,却又仿佛如鲠在喉。想了许久,才理顺思路:“上次你走的时候,母亲非常生气,常常说就当没你这个儿子,以后谁也不许再提你的名字。而且,你走的时候,母亲一气之下把家里所有的积蓄都给你了,两个弟媳看在眼里,其实很有意见。只是当着母亲的面不敢说出来,私下里,她们俩旁敲侧击,给我很多难听话说,我觉得理亏,也只好看她们俩的脸色了!”

    苏秦听她这段时间受了许多委屈,又是一个劲儿的安慰,嘴里只说很快就好了,很快就不用受她们的气了。两人说了许久,这才熄灯就寝。

    苏秦回到家后,平日里虽然照常和两个弟弟一起下地劳动,但是他总觉得和家人之间已经有一堵无形的墙隔夹在中间。母亲对自己极为冷淡,无论自己干不干活儿,她似乎都不关心,兄弟三人在一起的时候,她也只是喊苏代苏厉,似乎老大苏秦是透明的空气一般。两个弟媳妇儿见了自己,像是见到瘟神一样唯恐避之不及,当他走过去时,她们又躲在后面指指点点。苏秦心想,她们俩一定是在猜测他把钱放到哪里去了!唯一让他感到有些轻松的,就是两个兄弟,时常还可以坐在田间地头聊聊天,听他说说外面的大千世界。苏秦能够感觉到,两个弟弟虽然老实巴交的,但是内心中潜藏的对外面世界的好奇心也越来越强烈。

    苏秦第一次求见周王失败而归,回到家后,一家人待他极为冷淡。让苏秦颇觉得有些世态炎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