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纵横家
字体: 16 + -

第11章

    自从田忌孙膑二人逃离齐国之后,齐宣王再无大臣掣肘,朝廷上下顿时出现一片阿谀之风,很多大臣都想着取媚邀宠。宣王在这片阿谀谄媚的大潮包围中很快得意洋洋,感觉齐国在自己的治理之下已经是国泰民安,天下太平。此时的宣王已经听不进任何谏言,凡是有大臣觐见,说某地发生灾荒,某地人民生活贫苦的,都被认为是污蔑和吹毛求疵,否认自己的治国能力,从而被惩治处理。如此一来,原本少数几个敢于说话的大臣也闭上嘴了,齐国上下再无敢于觐见之人。齐宣王终于在自己和一帮阿谀之臣所营造的“太平盛世”中远望燕国,蠢蠢欲动,他已经不满足于统治小小的齐国,准备要将自己的不世之才运用于天下了。于是,在满朝文武的一片附和之声中,齐宣王终于心潮澎湃的下达了命令,发兵燕国,拯救燕国臣民于水火之中。

    齐宣王虽然高傲自大,但是并非毫无理由的出兵。原来,此时的燕国内部已经发生了严重的危机。燕王哙信任宰相子之,任用子之治理燕国国政,子之本人也颇有才干,在燕王的支持下,改革国政,革除弊端,治理民生,全国上下出现了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但是,随着燕王年老,在继承人的问题上还是发生了问题。燕王哙自认与子之情同知己,因此,临老之际没有把王位传给自己的儿子太子平,而是把王位传给了子之,自己称臣,北面而立。这一行为使得燕国上下一片哗然,将军市被和太子平心中不忿,认为这是葬送了燕国社稷,于是发动兵变,派兵攻打子之,没想到政变失败,市被和太子平被杀。就在子之以为叛乱即将被平息之际,却听到了齐国派大将匡章率领大军兵临城下的消息。

    齐宣王以燕国发生谋篡为由,派兵攻打燕国,要求扶立燕王之后继承君位。另一方面,燕国素来由召公奭的后裔为王,燕国百姓多少有点怀念旧君。突然间由宰相子之即位为君,觉得有些名声不正。况且,燕国社稷由是燕召公奭传下来的,燕王哙也只是继位之君,怎可能轻易转授他人呢。想来想去,还是有召公后人继位更加合适。更何况现在兵临城下,是起来帮助子之,然后被强大的齐国军队攻破城池,惨遭屠杀。还是帮助齐军,复兴燕国召公社稷。无论是从名,还是从利益的角度来看,都有了一个明确的选择。

    且说匡章攻城多日,都被燕军打退。齐军死伤无数,却始终未能前进一步。就在匡章为战事烦恼之际,燕国大夫郭隗派人趁夜缒城而出,来到齐军营前,声称有书信送上。匡章命将来人带来,呈上书信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道:我召公不幸,燕国罹此大难,子之篡权,社稷断绝。将军秉持大义,扬桓公威灵,奉宣王之命,除奸恶,复兴燕国社稷。燕国上下顿首拜伏,如旱土而望甘霖。望将军于明日夜间,以佯兵攻打东门,另派一支军队潜伏西门之下,西门由我等把守,里应外合,合除奸佞,则召公社稷可复,将军功绩之大,可名扬天下矣。匡章得此书信大喜,吩咐军士如此如此。等到第二日,果然派遣军队佯攻东门,另分出一支军队来到西门,郭隗等人悄悄打开城门,引齐军入城。又集合家将,与齐军从背后合击子之的军队。子之终于抵挡不住,与燕王子哙双双被俘,齐军乘胜迅速占领燕国全境。

    然而,在子之被杀之后,齐宣王却没有退兵的意思,他也并不急着寻找继承燕王之位的人选。如此过了月余,一日,郭隗带领众大夫求见匡章,进入府中,匡章早已在大厅等候。双方叙过礼毕,郭隗不再讲究虚礼,而是单刀直入的说道:“将军劳师远征,帮燕国铲除奸党,复兴社稷。如今我燕国王位空虚,不知将军认为先王诸子之中谁人继承合适?”匡章回道:“大夫言重了,燕王人选,本应由燕国臣民自己推举,我等外人岂能插手。不过,宣王诏命未到,诸位还是再等等吧。”说罢,传命上菜招待众位大夫。又过了多日,郭隗仍不见匡章的音信,于是又带领众人求见匡章,商讨燕王人选,匡章只是声称患病,闭门不见。原来宣王真正的目标就是要占领燕国,扩张齐国疆土,最后再一统天下。现在占领燕国目的达到了,怎么可能还会轻易退兵呢。然而,就在齐宣王以为燕国已经成为自己的囊中之物的时候,他意想不到的后果接连发生了。首先是齐国稷下学宫的诸多学者纷纷求见齐王,要求齐国从燕国退兵,复立燕国社稷。齐宣王不胜其扰,虽不愿答应,但是齐国历来就有尊重贤士学者的风气,若是避而不见,必然有损齐国尊贤的名声。所以,即使自己不愿意,也只能无奈的听凭学者在殿下滔滔不绝,自己还要装作一副细心倾听的样子。

    某日,宣王正在大殿修养,宫人上前奏道:“启禀大王,孟轲先生求见。”宣王听说是孟轲,眉头不禁一皱,心想这个麻烦怎么又来了。于是说道:“告诉他,寡人今日有疾,身体不适,请他改日再来。”宫人又奏道:“大王,孟轲先生说,他是来拯救齐国的,请大王务必接见。”宣王听罢,脸上一笑,自言道:“这帮学者毫无其他能耐,只有一副牙尖嘴利,每每喜欢大言。鸡毛蒜皮的小事儿,也能让他说出天大的事来。今日且看他说什么吧。”于是对那宫人说道:“那就请孟先生进来吧。”孟子进入大殿后,只见他昂头挺胸,见了宣王也不下拜,双手背于身后,在大殿中踱步徘徊,眼睛四处寻望,也不言语。这样僵持了一会儿,宣王终于忍不住,率先开口说道:“先生在看什么?”孟轲一遍四周寻望,一边缓缓言道:“齐国将要灭亡,大王的宫殿就要成为荒草丘墟,孟轲前来,就是要再看一眼这豪华的宫殿的。若是不看,恐怕以后就再也看不见了。”宣王听了孟轲之言,不禁心头一怒,但他仍是镇定的说道:“先生前来,难道不是有所赐教的吗,怎么说这等危言?如今我齐国天下太平,国富兵强,怎会有亡国之险。”孟轲听了宣王之言,不禁哈哈大笑道:“大王难道还不知吗,如今齐国危亡已在目下,大王竟然还不自知。”宣王听罢孟轲之言,心下疑问,于是问道:“先生所言亡国之险,何出此言呢?”孟轲道:“孟轲今日前来,碰到两个村民正在大闹,轲上前询问,得知其中一人的牛踏入另一人的麦田之中,吃了麦田的麦苗。麦田的主人用木棍驱赶牛,把牛打伤了。两人因此发生大闹。孟轲帮助他们调解了纠纷,使两家言归于好。二人为了感谢我,就要送我一件礼物。大王说,我要什么好呢?”宣王笑道:“原来孟先生是来跟寡人讲故事来了,孟先生素来讲求仁义之道,帮人解除忧难,还收人家的礼物,这恐怕不太好听吧。”孟轲笑道:“大王,我对他二人说,既然你们要送我礼物,不如把你们的牛和麦田都送给我吧。没想到他们听了我的要求,立刻恼怒的痛骂我一顿,说我太过分了。敢问大王,我的要求真的过分吗?”宣王听后哈哈大笑,说道:“他们说的没错,先生你真是太过分了,人家两家因为麦田和牛发生矛盾,你虽然调解成功,也不能就因此索要人家的麦田和牛呀。”孟轲笑了笑,拱手下拜道:“大王英明,如今大王平定燕国之乱,燕国百姓欢呼雀跃,歌颂大王有桓公之风。如今大王却占领了燕国,迟迟不肯退兵,燕国百姓已经有人开始猜测大王想要把燕国据为己有了。这对大王的名声可是大有损害啊。”宣王听罢罢孟轲之言,才明白原来自己又进入孟轲的圈套了。于是尴尬的说道:“先生所言,寡人已经铭记于心,只是,只是近来国事繁多,寡人无暇顾及,等到以后再考虑这件事吧。”说罢,就对宫人说道:“寡人累了,扶寡人回宫。”

    空空的宫殿上只留下孟轲一人呆立其中,他仰天长叹一声,自言道:“看来齐国亡国之祸真的不远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