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声
字体: 16 + -

第3章 将军携子入皇城

    “呜,呜。”

    “咚,咚。”

    西凉王入驻安阳城两日后,安阳城鼓声大振,号响如鸣。安阳城上旌旗翻卷,兵甲三尺一站,把守各个出口入口,极为戒严。而安阳街道内人头攒动,皆是翘首盼望。

    朝廷早已在街头巷脚贴上告示:正月佳节,西凉入京面圣参加庆宴。

    “哒,哒,哒。”一阵疾马踏过安阳街道。

    “城关大人有令,贩夫走卒不得占用街道,违令者,斩。”

    这时,大鼓号鸣之声再次响起,鼓若奔雷,号如狂风,厚重深远。这意味着西凉王的马车就要正式驶进皇城。

    不多会,皇城门前,一队军士簇拥一辆马车缓缓停下,马车两旁是两位骑白马的俊秀公子哥。军士腰间皆配西凉刀,手执西凉大戟,戟头寒光闪闪,一股肃杀之气成形在外。同时最前一军士扛一大旗,旗上大书一个“苏”字,笔画雄健,势如奔马。

    “南儿,二皇子昨晚约你可曾说什么了”一位中年武将打开车窗,对左边一位骑白马的俊俏公子闻道。

    “父亲,是联姻之事。”那位俊俏公子神色黯然但很恭敬地回应道。

    俊俏公子正是那苏南,而中年武将正是那功勋卓著,为楚王朝立下汗马功劳的西凉王苏北骏。但他更被同僚所忌惮的一个身份是那十几万西凉铁骑的主人。

    “我猜肯定是张灵慵那个老不死的笔杆子指使的。”苏北骏摸了摸胡子笑道。

    “皇上准备要把二公主赐婚与我。”

    “那个丫头倒是极受皇帝老儿的宠爱,就是听说很顽劣,不然这个儿媳妇娶了倒也划算。”苏北骏打趣道。

    “看来二弟要入赘皇家了,苏家好久没喜事了。”马车右边公子扭头看向苏南道。

    京城安阳这时天气还不是太冷,但这位说话的公子却身披西凉狐裘,神情略带阴郁,似乎身子骨极弱,特别怕冷。此人正是苏北骏的长子苏烑,也是整个西凉的世子。

    “大哥,你莫取笑二弟。如今整个安阳就像是朝廷洒下的鱼网,就等着父亲自投罗网。咋们西凉这条鱼就看能不能撕咬破这条鱼网了。”苏南望着高大坚实的安阳皇城说道。

    “冷,可真冷,我就不喜这种天气。”苏烑把狐裘拢了拢若有深意地看着马车内的老人。

    “这楚家天子怕是把整个安阳兵力都调到了皇城内,真的是冷,刀霜剑寒啊。”苏北骏搭起马车布帘,眯着眼看着站在皇城之上的甲士,又说道:“安阳原本就是旧韩国都,它自古就是军事枢纽,经济咽喉,占安阳就是执中原命脉,扼南北咽喉。当初我大楚灭了旧韩后,天子就迫不及待地迁都安阳,就是为了占尽地利。刚定国都那会,安阳城还不是如今规模,张灵慵那个老狐狸考虑到安阳如此重要的战略地位,就建议楚家天子聘请墨家巨匠木阳负责设计整个安阳城的重建,从各地征调工匠,以十万旧韩降兵作为苦力,昼夜不停地从各地运输木材石材,在历经三年时日后,完成安阳重建。新建后的安阳城坐北朝南,城楼高拔,占地及广,远处看起来就像是那蛮夷凶兽。”

    “可惜那十万降将没死在沙场,却是憋屈死在了这砖瓦沙砾之间。还有那墨家巨子木阳和那各地征调来的能工巧匠,他们又怎么会想到,这安阳城到最后会变成自己给自己建的坟墓。”苏南叹道。

    “自古战士要么一战功成,受封领赏;要么就是马革裹尸,战死沙场。战前倒戈,或是兵败投降,最为人不耻。你以为安阳城不重建,那十万降卒就能活下来?当年各国混战,大楚与后蜀交兵于姑子山,后蜀最后战败投降,那八万降卒最后还不是被南王张玄虎用麻绳绑缚在一起,然后射杀于姑子涧。那可是八万降卒啊,血水染了整个姑子涧,下游民众一月不敢饮其水,说是阴气太重。还有我西凉与旧韩在贺邕山一役,父亲坑杀旧韩五万降卒,何曾心软了?那十万降卒即便是死于繁重劳役,也算是多活了许些时日。”苏烑轻声笑道。

    “当初为父也是别无选择,贺邕山一役,我西凉军也是损失惨重,要不是赶在旧韩援军到来前面击败旧韩,恐怕被坑杀的就是我西凉军士,当初我军粮草辎重严重匮乏,哪还有口粮给那五万降卒。”苏北骏瞪了一眼长子苏烑说道。

    “可是那墨家巨子木阳和那些工匠有功不赏不说,偏偏捞得一杯楚家天子送的毒酒。”苏南看了看城墙上的两个猩红大字“皇城”,觉得那字体开始变得扭曲,似那血液在墙壁滚动。

    “没人比我更加了解那楚家天子的秉性。你说这安阳城固若金汤吧,其实也不尽然,至于知道这安阳城缺陷的人也只有墨家木阳和那些工匠。楚家天子如何对这些人放心得了,唯有杀了才敢在睡觉的时候打几个呼噜喽。”苏北骏爽朗说笑道。

    “二弟,你这诗人就是这番菩萨心肠,都说你是诗圣,五步能成诗。如今,好不容易来这楚家天子的老巢溜达一圈,不如作首诗如何?”苏烑展开手中玉扇,脸上阴郁又添几分,轻咳说道。

    “那就当为我西凉军士作歌了。”苏南紧了紧马绳,腹有思量。胯下白马嘶鸣一声,诗句已出:

    “旌旗翻卷皇城秋,

    入我西凉手中酒。

    驭马西凉进中土,

    增了天子几重忧?”

    “哈哈,好一个增了天子几重忧,作诗如此豪气,该赏。”苏北骏对次子能随口说出此等诗句,甚是高兴。

    “烑儿,正月过了之后,回西凉给你娘上个坟吧,你在京城求学三年未回家探过一次,你娘在那边肯定又要骂我了。”苏北骏紧接着向长子苏烑问道。

    “这个正月一过,我就回去,三年不归家,都不知道三弟和小妹变了模样没有。”苏烑轻声回道。

    “今日你从皇宫出来来这驿站接我,你师傅张灵慵可曾嘱咐什么?”苏北骏似乎想起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

    “师傅不曾嘱托什么,只是说留着三年前便存一陈年佳酿,等着与父痛饮。”

    “你师傅是个大儒巨匠,你在他那求学,我也放心,只是有件事我得告诉你,学问你大可以学他,但为人处世还是得多学学你许伯伯,三年时间过去了,你身上倒是沾了不少京城的阴寒气,少了几分西凉气魄。”苏北骏皱着眉头,似有所思。

    “父亲话里的意思烑儿明白,只是在这京城不沾点阴寒气,哪天被人害了,都不知道是怎么个死法。”苏烑有意无意地瞥了几眼安阳城上站着的几个穿着与平常士兵不同服饰的士兵。

    “是宫里那个阉人养的谍子?”苏北骏若有所思。

    苏烑不置可否。

    “京城每天都有害人损人的勾当发生,还不如回咋们西凉当个自在的野夫好。”苏北骏叹道。

    就在苏家父子谈话的之际“呜,呜”的号声悠扬入耳,皇城内走出一宦官,身后跟有十名御林兵。

    宦官勾腰小跑到西凉王面前,然后跪拜在地,三跪之后起身宣声道:

    西凉王苏北骏接旨。

    “臣接旨。”苏北骏躬身说道。而苏烑苏南则是下马跪拜在地。

    楚王朝规定藩王接旨不用跪拜,上朝不用躬身,不用着朝服,这是赐予藩王极大的特权。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西凉王入殿面圣不得骑行,不得带一甲士,不得佩器于身。”

    “臣领旨。”

    “西凉王入殿。”宦官朝皇城高喊一声,然后层层传递到金銮大殿。

    “呜,呜。”

    “咚,咚,咚。”

    苏北骏携二子踏着鼓声号声缓缓步入皇城大殿,仪式庄严。

    且看这皇城讲究对称格局,东西两面建筑遥相呼应,突出一个中正浩然之意。金銮大殿位于皇城中心,朱红砖瓦盖顶,琉璃翡翠修边,银光金粉饰彩,长尺红绸作垫,加之门窗绘有滚龙衔珠,殿前两个石狮怒目前睁,整个大殿看起来十分威严辉煌。

    而此时大殿里的文武百官俱是等待着那个让他们十分忌惮的身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