赪玉盘:群雄逐鹿孰信呼
字体: 16 + -

第35章 化被草木

    少年却开始胡思乱想了。

    现在很多事情都堆在一起,以至于他老是把想法想偏。

    想着想着便想到闻人元身上。

    加上刚刚得知的情报。

    得丹方者,得天下。

    丹方在万邦。

    这是谁透露出来的消息。

    万邦的城门并不是不开,万邦城的百姓也会上山采药,射猎,宵禁之前回城。

    没有多么严格的律令和繁杂的赋税,这些年风调雨顺,也算快活。

    京城。

    皇宫。

    姚峰带人剿灭山匪,捷报频频,皇帝龙心大悦,免了多日早朝。

    而最近一段时间皇帝呆得最多的地方,无非就是保和殿和锦乐宫了。

    经常有老臣过来规劝,甚至还通报皇贤妃有人求见。

    皇贤妃自是不参与时政的,只是一时间传得沸沸扬扬,皇帝因皇贤妃的美色不理朝政,美色误国。

    杭清最先得知这个消息。

    以太医的身份走了一趟锦乐宫,发现皇贤妃坐得很稳,并没有因为流言蜚语而惊慌失措。

    又过一日,星天监在保和殿前请求面见皇帝。

    之后的时日,皇帝便开始恢复早朝,暂停了提督府衙的事务,全权交由太子陆子晟处理,也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没有踏进锦乐宫。

    谁都不知道星天监对皇帝说了什么。

    老臣只是见皇帝又来早朝,颇为欣慰。

    流言蜚语便也是不攻自破。

    太子在早朝中呈上沈平安的信件。

    国丈,便也是皇后的父亲,匍匐跪地表明自己的忠心和立场。

    只是百官朝臣只有几人附合,倒不同往日。

    皇帝本无心理会国丈,只是国丈最后说皇后最近茶饭不思,皇帝便动了恻隐之心,想着下朝以后前去探望。

    风向总是变动很快。

    第二天早朝照常,老臣汇报国事,太子汇报平灾剿匪已进入尾声。

    皇帝本来挺高兴的。

    只是不知道昨日还静默的满朝文武今天便统统开始称赞太子处事老道有天子风范等等。

    皇帝本就有疑心病。

    众臣这般捧杀,哪里还会叫皇帝觉得开心。

    当下便下令剿匪平灾剩下的事情全部交由六皇子处理。

    太子虽是不喜,心里也有那份压制,拱手表示同意。

    这下好了,事情全部都是太子做的,功劳全部都是六皇子的。

    陆子晟即便是再心有不甘也没有立刻将自己人撤下,反而安排人将活儿做得仔细些,本就是为了黎明百姓,不能朝他们撒气。

    杭清将太子的神情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心里虽是不满也不敢对皇帝妄加评价吧?”

    陆子晟不语表示默认,又起身从座位上走到窗边表示心情不快。

    “你要做的是拉拢老臣,收服大臣。老臣思想顽固却坚定,无论是长子还是嫡子,你都是最应该坐上皇位的人,加上你心系苍生,虽然心软,却修德善治,会是一个好皇帝。”杭清说道。

    陆子晟转身看着杭清:“宫里的每一位皇子都有母亲,连六弟也有皇后的宠幸,只有我,单枪匹马。”

    “虽是单枪匹马,却不是孤军作战,皇贤妃,德音公主,星天监,我,都会站在太子身后。”杭清耐心。

    “星天监是父皇的…”太子呢喃。

    杭清不语,也不解释。

    他是理解陆子晟的,上上下下忙了太久,人力物力财力都投入了太多,本以为能妥善收场,却没曾想在画句号的时候被人抢了笔。

    太子颓然。

    远在万邦城外的闻人元得知消息以后便立刻转告沈平安。

    沈平安捧着情报细想,过了一小会儿,抬头看闻人元:“三哥爱民,定然不会伤害百姓,那没办法就只能从东西上下手了。农业水利频频出错,工部户部革职换人。二哥可有好的人选。”

    “有,把我的人举荐上去怕你不敢。”闻人元也是一脸轻快。

    “没事,那便劳烦二哥了。”沈平安俏皮躬身行礼。

    闻人元斜斜看人一眼,一脸宠溺:“我们快进城了,过来坐我这边。”

    少年看闻人元鬼鬼祟祟的模样,不知道人有何用意,却也不是自己的地盘,只得乖乖跟人坐在一个方向。

    城门口的士兵将马车拦下,沈平安听着外面的车夫跟人交涉:“我送公子到了临安,现在车里没有人,我开门给您看看。”

    车夫说着就去开门,地上的士兵认识马车,虽然嘴上说不用都是自家人,可眼神还是冲着马车推开一条缝的车门看进去,果真没人,才客客气气放行。

    万邦城。

    少年能听到城中的热闹非凡,现在天色将暗,又怎么会这么热闹,少年心生好奇就想推开车窗看看。

    “哎,等等。万邦每个月初十都有灯会,今晚我带你出来看,我们现在小心一点,避人耳目。”闻人元说道。

    少年跟着人点点头,一脸恍然大悟:“所以,我跟二哥是到二哥家里来做贼了吗?”

    闻人元笑笑,轻轻拍一下沈平安的脑袋。

    少平安虽然特别好奇,但是一路上也乖觉无比,马车似乎又走了好一阵子,才停下。

    外面一片宁静。

    闻人元先起身,跳下马车转身去接少年,沈平安扶着闻人元举起的手臂顺着跳下去,又压低声音说:“所以二哥准备这种并不是很通风的马车是为了要躲避城门口的士兵吗?”

    “对呀。”闻人元也同样小声说道。

    这一举动不知怎的就逗笑了少年。

    闻人元也笑笑,隔着面具,只能瞧见人的眉眼弯弯和眸子里的光。

    沈平安从马车边将沙狐抱下来递到车夫手里。

    天还没有完全暗下来,少年微微弓着身子,看着眼前这个门,好像是后门。

    闻人元也满满小心谨慎的神色,看着少年:“我们先从后门进去。”

    少年不说话,点点头。

    车夫站在马车旁边,拼命忍着笑,脸都憋得通红,实在忍不住了,扑哧低笑了一声。

    沈平安急忙转身回头冲人比了一个‘嘘’的手势。

    车夫本来并没有在意少年的手势,却瞧见他主子闻人元也转身冲他比了一个‘嘘’的手势,车夫实在无语,点点头表示知道了。

    闻人元小心翼翼去推那门,却没推开。

    又小心翼翼从腰间拿出匕首,从门缝中把匕首伸进去,一点一点往旁边移着门闩。

    费力移了一会儿,便移不动了,闻人元看少年:“好像方向错了。”

    沈平安看人,一脸嘲笑:“二哥你真笨。”

    闻人元也没回应少年,又换了个方向朝另一边移。

    折腾了一大会儿,少年弓腰弓累了,便直了直腰,随口低声问人:“二哥,我们就不能跳进去吗?”

    闻人元回头看少年,一脸茅塞顿开:“对喔。”

    跟着里面传来‘吧嗒’一声,门闩开了。

    车夫在俩人身后实在觉得无聊坐在地上闭目养神起来。

    沈平安的心还随着门闩传来的声音大跳了一下。

    闻人元轻轻将门推开,少年看见不远处站了一位中年男人。

    少年的心还没稳下来,便看见那人深深弯腰:“恭迎少主回家。”

    沈平安老半天都没反应过来。

    闻人元看着少年的模样开怀大笑,拍了拍少年的头顶:“回家了,傻小子。”

    沈平安不开心。

    拿他当傻子玩呢。

    不过瞧见满桌的水果还是有些动心的。

    “这些少主早早吩咐过我们准备了,就等您了。”管家说道。

    闻人元看着少年吩咐管家:“周伯,您先下去吧。我回来的事情不用给太多人知道。”

    “是,少主。”中年男子离开。

    沈平安一边嘟着嘴一边要伸手拿水果,拿起来的第一把杨梅还是放在闻人元面前的碟子里,虽然态度有些不好。

    闻人元冲少年笑笑:“好了,这几天路途辛苦,你的院子就再旁边,吃饱了,就去沐浴换身衣裳,我带你出去走走。”

    沈平安捏着荔枝点点头。

    沈平安站在自己院子里看天的时候,觉得这里的星星似乎更亮一些。

    闻人元过来接少年,看院中的少年仰头望天,不自觉心疼一下:“平安,走了。”

    沈平安看人,点点头,笑笑。

    万邦的灯会跟临安的有所不同,除了灯的形状和样子不同,观赏方式也不同。

    临安的灯少年在皇城见过,多大红大紫的颜色,各种祥瑞之兆的动物,张灯结彩跟过年似的。

    万邦的灯颜色多淡色,形状样子也是各凭本事,雪人,花卉,虫鸟,兔子灯,等等,每一盏花灯下面都会垂下一张纸条,或诗,或词,或歌,甚至灯谜,也有专门小孩子猜的小谜语,每一盏灯猜对了都是有奖品的,不过每人最多猜三次,所以很多文人墨客都会选择最难的去作答,也算意义非凡。

    少年瞧着有声有色的灯会,四处走动着生动热烈又知书达理的人,偶尔还传来群情振奋,高谈雄辩的声音,偶尔有小孩子因为跑得太快撞到人小声道歉又被原谅的声音,此等太平之景,难道不是那些民间传来传去的小说和戏曲里才有吗?

    沈平安端立良久,闻人元轻轻拍拍少年的肩膀:“你也去答三题,二哥送礼物给你。”

    沈平安点点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