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歌未央
字体: 16 + -

第1章 迷

    天下之势,分分合合,合合分分,自始皇帝一统六国已有8载。而秦国兵强而民弱,民怨而帝不闻,秦暮世已显。

    “秦”,春秋各取一半,然春无日,秋无火,国亦有所缺,难得长久。曾有一位术士向始皇帝进言,但三个月后,他的尸骨成了雄伟的万里长城的一部分。

    一日,公子扶苏正奉始皇帝之命巡视长城,突闻数里之外有墙倾倒,往视之,得铁书十卷,扶苏阅之色变。

    十日后,秦军大营,将军蒙恬受公子扶苏之邀商谈国事。

    “将军,大秦霸业乃由父皇与诸位能臣武将共筑,父皇以霸道一统天下,亦以霸道治理天下,可霸尤伤民,而国强之本在于民,何解?”问话的是一位英气与儒雅并存的青年,他叫做扶苏,是大秦帝国的第一继承人。

    “公子仁德,恬一届武夫,只晓战场征伐,不通治国之事,但公子仁德之名乃万民共知,公子之才能亦为陛下与群臣所认可,公子只需不忘仁德之心,帝国必将永昌。”这是一句发自真心的话,因为帝国名将蒙恬不擅长说违心话,更不会对帝国的继承人说假话。

    “谢过将军,我日前偶得一物,欲予将军观之。忠贤,取我铁书给将军。”

    “喏。”取来铁书的是一个年轻的,看起来略显阴柔的小太监。

    蒙恬接过铁书,看了一眼那个叫做忠贤的小太监,然后开始认真的看起了那卷铁书,而后眉头越来越皱,一个时辰后他突然间站了起来问道:“殿下,此书从何而来?”

    扶苏看了看香炉“炉香以尽,想来将军是认真看过此书了。这书是我十天前视察长城所得,至于著书之人,将军应该还记得三年前向父皇谏言的那个术士吧。”

    “记得,难道这书是由他所著?殿下切不可轻信术士啊!”

    扶苏不急不慢,饮了一口酒后缓缓说到:“铁书共有十卷,你手持乃为第一卷,另有人心三卷,天工三卷,商农三卷。阅首卷时吾亦以之为胡言,但等全阅后,心乱至极,大病缠身,卧床五日后方有所明。”

    顿了一会扶苏接着说到“苏十余日前曾向父皇谏言焚书坑儒一事实为大错,现苏以铁卷所学推得父皇将责我领兵伐胡,若苏所言成实,苏将与将军会心一谈,望将军不弃。”

    “若公子所言成实,末将将为大秦和公子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蒙恬说完后将酒一饮而尽,转身离开了扶苏的大帐。

    扶苏喝完最后一口酒,对小太监忠贤说到“速将此书送到咸阳聚贤堂景堂主手中,你亲自去。”然后将一丝绸卷轴交给了小太监。

    “喏。”小太监忠贤接过卷轴,退身离去。

    扶苏跪坐在桌后,闭着眼睛不知道在想什么?不知过了多久,他从身后的木箱中取出了另外一份铁卷,认真的看了起来。

    帝国都城咸阳,今天咸阳的百姓都很高兴,因为公子扶苏受始皇帝陛下所召,将于今日回到咸阳。而只要公子扶苏在咸阳一天,咸阳的守备军队和官宦子弟就会少惹事一天。

    咸阳城大门,两个等待着轮班的甲士正在聊天。

    “你说扶苏公子这次回来会在咸阳留多久?”

    “我觉得至少要留一个月吧,扶苏公子奉诏巡视已半年有余,且年关将近,公子苏出行应在年后。”

    “你如此说来挺有道理的,不过这不就意味着将来的这一个月我们除了站岗之外就只能训练了吗?我还是期望公子苏能早日离开咸阳,外出巡视。”

    “嘘,这可不是我们该讨论的。公子苏什么时候离开咸阳该由陛下所做决定,而且你的老父如果听到你这么说定会打断你的腿,他可是很期望公子苏早日回来呢。”

    这时传来了集合的号角声。

    “走吧,看来扶苏公子快到了,打起精神,列队迎接。”

    “公子,再过五里地就到咸阳城了。”

    “我知道了。”扶苏放下手中的竹简,揉了揉眼睛,整了整衣服后走出了车厢。

    感受着守城士兵的注目和城中百姓的欢呼,扶苏不由得紧了紧自己搭在车架上的手。

    宫中,始皇帝正在与群臣谈论国事。

    “报,公子扶苏以在殿门,求陛下接见。”

    “准见。”

    “诺。准公子扶苏觐见。”赵高,他是始皇帝眼前的红人,始皇帝的命令大都是经由他的口和手传达下去的。

    “儿臣拜见父皇,祝父皇千秋,愿帝国万代。”

    嬴政皱了皱眉毛说到“起身吧,你可知道我因何事招你速归?”

    “儿臣不知,愿听父皇教诲。”

    “朕焚书坑儒可有错?”始皇怒问到。

    “儿臣以为有错,学者强国之基也,书者传承之本也,焚书坑儒,实乃弱国之事也。”

    “混账,你是想说寡人错了吗?”

    “是。”

    “好,既然你如此不知好歹,寡人命你领兵北拒匈奴,无令不得返。何如!”

    众大臣一脸震惊与惶恐,一副想要说什么却又不敢说或不知道该从何处说的样子。就在这时扶苏回到“儿臣领命。”而脸上却看不出任何表情。

    始皇帝盯了扶苏两眼,然后挥了挥衣袖让他入列,起身说到“有事启奏,无事退朝。”随后直接转身离开了朝堂。

    大殿门口,扶苏正在和一位颇具儒雅之气的中年男子对话,而其他的朝臣也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谈话并为他俩留出了足够的空间。

    “请问丞相想找扶苏商谈何事?”没错,那位儒雅的中年男子便是当朝的丞相李斯,“若无要事,我便回宫准备北上的事宜了。”

    “公子何须着急?公子又为何如此触怒陛下,只要公子肯低头向陛下认错,得到的结果肯定与今时不同。”

    “谢丞相的教诲,不过如果去颠倒是非,那么扶苏就不是扶苏了。另外此前我一直对丞相的以法治国有所偏见,实属不该。不过我还是认为治国不该单凭法,还应凭礼,最后在依法,苏欲数日后上门拜访,望丞相应允。”

    “凭法,依法;依法,凭法。善,公子大才,卑职李斯期待公子的大驾。”李斯突然间躬身对扶苏说到。

    夜,王宫。始皇帝正在批阅奏折,忽有内侍入门禀报“陛下,大夫蒙毅求见。”

    始皇帝并未抬头,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准。”

    秦国蒙氏,以忠孝闻名,深的帝心,而当代的将军蒙恬,大夫蒙毅,一文一武,皆位高权重,为始皇帝所信任。

    大夫蒙恬,与其兄长的并不相像,并不是那么英武,相反还略显孱弱。他进门后并没有直接向始皇帝请安,而是肃立在一旁看着始皇帝批阅奏折,等待着始皇帝发问。

    不知过了多久,始皇帝突然问道“卿因何事求见?”

    “禀陛下,臣受兄长所托,若陛下将公子发于北地则将此密函呈于陛下。”

    “哦,竟有此事?”始皇帝好像突然提起了一些兴趣“把它呈上来。”

    “是,陛下。”

    时间流逝,蒙毅已经站的腿脚有些发麻,忽然间他听到了始皇帝的一声叹息,他抬头看了看,发现始皇帝露出了一种从前从未有过的表情,欣慰,愤怒,伤心甚至是疑惑。向来擅长察言观色的发现他现在无论如何也无法确定始皇帝内心的想法,他突然间觉得有些恐慌。

    就在这时始皇帝发话了“蒙卿,你明天去见见扶苏,告诉他明天带上东西,晚上入宫和我用膳。”

    “是。”

    “退下吧。”

    蒙毅走出殿门,抹了抹手心的汗。

    第二天清晨。扶苏住所,扶苏正在庭院晨练,这时小太监忠贤过来禀报到“公子,蒙大夫求见。”

    扶苏楞了一下“哦?先请蒙大夫到客厅,我随后就来。”

    “喏。”

    客厅。蒙毅正端坐于客席,这时扶苏进门便抱手说到“望先生见谅,先生来时苏正于庭院习武,未能亲自迎接先生,实乃苏之过也。”

    “万不敢当,蒙毅不请自来,反要请公子谅解。”

    “先生大才,苏盼先生多来才是,何有不请自来的说法。只是敢问先生今日因何事前来?”扶苏边说边落于主座。

    “我因受大兄所托,昨夜进宫面圣,将大兄的一封密函交给陛下。”说到这里蒙毅顿了一会看扶苏的反应,这时他之看到了一张无悲无喜或说是略带笑意的一张脸,然后他不由得在心里感叹了一句“公子扶苏不愧是陛下最看重的儿子。”

    这时扶苏接话到“然后呢?”

    “陛下看了密函之后让我传一个消息给您——今天带上东西,晚上进宫和陛下用膳。”

    扶苏沉默了一会然后应到“知了。敢问先生,父皇昨晚的心情如何?”

    蒙毅同样也沉默了一会然后如同下定决心一般说到“帝心难测,不过陛下昨夜似喜似悲,望公子多多体谅陛下。”

    听到这里扶苏展眉轻笑了起来“谢先生关心,听先生这么一讲苏顿时放心了许多。”

    “陛下所托之事以完,卑职还有要事在身,先行告退,望殿下海涵。”

    “苏送送先生?”

    “谢殿下。”

    夜晚,扶苏入宫,第二天早上才出宫,只是出宫事脸上多了一个红掌印,而始皇帝也罕见的三天没有上朝与批阅奏折。可是除了始皇帝和公子扶苏以外并没有人知道那一晚究竟发生了什么,唯有的两个有可能听到些什么的宫女则在公子扶苏离开之后被始皇帝即刻赐死。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