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洲称皇
字体: 16 + -

第183章 激将·城关骂战

    函谷关中,守关的士卒也是一宿未安稳,虽然也是轮流守关,不过这城外浩大的声响,却也惹得关内秦军睡不安稳,而一切的起因同样都是因为函谷关兵卒少,众人心中不安稳。

    此刻秦国关内之地,调兵行动亦是如火如荼的展开着,援军源源不断的,浩荡朝着函谷关方向赶去。

    而嬴政离宫的这两天,赵太后也没闲着,反而更加勤快的查阅各地的奏折,以防变故。嬴政不在宫中,赵太后心中时刻萦绕这一种不踏实的感觉,她一出生并不是富贵人家的女子。反而出身贫贱,还曾是吕不韦府上的歌女。直至遇见嬴异人,她的人生才出现转机,不过幸福生活没多久。

    嬴异人回国成为秦国的大王,她独自与嬴政在赵国过着提心吊胆,颠沛流离的生活。可以说她的前半生,二十多年一直是生活在惶恐与害怕之中。经历过动荡不安的日子。

    直至嬴政的父亲也就是秦国的先王,把她们母子俩接回宫中之后,才过上安稳的日子,不过这种安稳的日子也没持续多久,毕竟嬴异人是男人,在她不在的这段时间,也宠幸了其他女人,比如生下嬴成蟜的周太妃。为了保住自己与嬴政的地位,赵太后自然也有过一段时间争宠与其余妃子争斗的经历。这也是身为古代女人的悲哀。

    当然这种宫斗的日子,也未持续多久,大概嬴异人忍不住诱惑,亦是纵欲过度,也是短命,没享多少福,在位没多久就离世了,也幸得嬴政是长子,又深得华阳太后的喜爱,外加也有嬴异人对于嬴政幼时漂泊在外的补偿,更多的原因估计是因为嬴异人也做过一段时间的人质,所以对于嬴政这个长子有些同病相怜的感觉,俗话说就是类己,心中也是喜爱。所以嬴政登基并未有太大的波澜。

    不过由于嬴政年龄太小,赵太后也自然垂帘听政,自此之后,赵太后第一次体验到了从未有过的感觉,身为女人她体验到了权力所带了满足感,这是一种莫大的荣耀与尊重,再无一人可以制约她,再无一人可以控制她。所有的一切都可以由她言出法随。很多事情都可以一句话得到解决。

    权力就像是比毒品十倍令人上瘾的毒药,尤其是对于一直没有安全感的女人来说更是如此。只要沾上,这一生也便再也难以戒掉。

    一直以来她对于周太妃还有嬴成蟜都是放任的态度,心中感觉他们对于嬴政已然造成不了什么威胁。

    但是嬴政离宫御驾亲征的这两天,周太妃经常带着嬴成蟜前往仁寿宫,这极大的刺激了独守宫中的赵太后,一种深深的担忧的产生在赵太后的心中,她清楚的明白自己所拥有的权力来自于何处。如果嬴政发生意外,那么嬴成蟜便是王位的继承人,周太妃会如何对自己?而自己又将陷入何种境地?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得到后再失去,这比杀了她还难受。赵太后由此变得极其的敏感,尤其是对于函谷关和周太妃的动向极其的关注。

    尤其是在晴儿的密信之中说嬴政失踪的时候,她的心紧紧地被触动了,不过现实却并不允许她动身前去函谷关。心中隐约还有点后悔答应嬴政御驾亲征的鲁莽冲动。随后立马又派了几个探子前去探查。同时又不住的催促王翦快点前去支援。

    此时独坐在椒房殿中的赵太后,正在心烦意乱的阅着各地的地方官汇报上来的竹简,虽然心中烦闷,但是只有这样更加勤奋的阅读,才能让她感到一丝心安,仿佛权力就在自己手中一般,她此刻自信的感觉,只要自己的一个命令就可以让某个地方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当然了这种命令轻易也是不能下的,一切都以维稳为主。

    端坐许久,竹简也看了成堆。赵太后终于觉得自己不能再坐以待毙下去。继而继续加派人手持续的打探周太妃的动向,又叫来吕不韦进宫相商议。

    而吕不韦同样也在府上并不闲着,一边忙着著书,一边忙着见向自己送好处,或者进言的官员。送往迎来好不热闹。虽然吕不韦的心中也讨厌这样的热闹,但是只有这样才不会得罪人。

    当官同样是在做人,虽然他是秦国的相国,还是嬴政名义上的仲父,似有天大的荣耀但是若不上下都打点一番。遵循着某种规则的话,他的话语也不会有人捧着。命令便也通行不下去。培植党羽有时候也是很有必要的。不然哪天要是自己出事了,连为自己说话的人都没有。作为一个优秀的商人,他同样也是一个卓越的政客。

    就在赵太后传唤的时候,吕不韦正好送走了一个拜访自己的官员。连口水都没喝,便匆匆上了马车,此时非常时期,嬴政不在其位,稍有不慎便是变局,所以吕不韦对于赵太后的消息非常的敏感,一者二人一直以来便是同盟,虽然联盟很脆弱,但是关键时候却也不得不相互抱团取暖,二来,吕不韦若是想实现自己的治国抱负,也不得不依靠赵太后为自己行的方便。所以纵是匆匆,吕不韦也得以最快的速度赶往。

    终于吕不韦到达椒房殿之时,赵太后神情急切的说道:“大王消失在函谷关了。你可有消息。”

    吕不韦刚进殿中,身型还未稳,听言更是大急:“消息可否准确?”一朝天子一朝臣。若是嬴政有事,他的仕途也便不好说了。

    赵太后蛾眉一簇,点了点头:“当然属实,我派去的贴身宫女传来的密信。说是跟着那里的关令去了某处,然后再也未现出身影。”

    吕不韦此刻也冷静下来,天大的事情如若发生,再着急也没用。解决问题才是正道。“太后你也别急,那函谷关令尹道一世代驻守函谷关,同时与我秦国中央来往密切,若是大王发生什么不测,也必定不会有所隐瞒,大概真的是大王有什么事情被耽搁了,而且需要保密。所以才至今没了消息。”

    赵太后听言,心稍微落了下来,人一紧张,如果听到安慰的话语,也会不由得相信。“希望真的如此便好,对了本宫找你前来,是为了周太妃的事情。”

    吕不韦有些警觉的问道:“太妃有何异动?”

    “异动倒是没有,小动作倒是较为频繁。经常带着小王子朝华阳太后哪里跑。这华阳太后历经三朝,根基深厚,虽然大王登基以来也不怎么管事。不过我担心周太妃会以此来做文章。”赵太后担忧的说道。虽然上次已经商议过了这件事,不过这终究是赵太后的心结。

    “无妨,大王只要无碍,华阳太后不会做出有损大王利益之事。华阳太后是个明白之人,即使不为这天下苍生,仅为这大秦政权之稳固,华阳太后也不会纵容周太妃的。毕竟嬴成蟜小王子年纪更幼,而大王登基以来,我们所做的努力。华阳太后也是看在眼中的。”

    自嬴异人当王之前,便是吕不韦在为嬴异人的王位走动,所以对于华阳太后的心思,也是能猜到一二,这也是为什么吕不韦一直不着急的原因。

    “等大王亲政回来,便把小王子和周太妃掉到他们所在的封地去把。不然以后恐是会生诸多祸端。”吕不韦说道。

    “也好。卧榻之下,岂容他人鼾睡。本宫容她们母子已经许久了。”赵太后点了点头。

    就在赵太后与吕不韦商议的时候,函谷关战役已经爆发许久。

    天刚亮,那六国联军吃完早饭之后,除却最后一批进攻的小队在营地休息之外,二十多万人马又开拔至函谷关前。准备进攻。疲敌战术依旧进行。恶战持续,今天黄歇决定,将持续不断的进攻,不给函谷关中之秦军有片刻休息的时间。

    昨日一夜,盟军共收获了从函谷关中射出的三十万支箭矢。这箭矢储量,同样也让六国大将军震惊,一座城,三十万支箭矢的数量。而且看其样子应该还有,这座城中的远程打击能力让黄歇心惊。

    不过也让黄歇欣喜,万事万物都有两面性,昨晚众盟军身穿厚重可以抵御箭矢的铠甲进攻,并且用木草人迷惑。人数未损之下,却意外获得如此之多的箭矢。这样的收获。不得不说也是一种大捷。

    这一次六国盟军趁着太阳刚升起的时候,站在关前,并未进攻,而是用一种恶心人的战术,那就是激将之法,让六国盟军朝着函谷关中破口大骂练嗓子。二十多万刚吃饱饭的大老爷们儿,在关前骂仗的场景不得不说,很有戏剧性,虽然粗俗,但是激将之术却尤为显著。

    之间函谷关中的士卒们也都是性格暴烈的禀性。那容这般侮辱。纷纷要出城灭敌。倒是引得尹道一极为的头痛。毕竟军中都是一些血气方刚的大老爷们,这古时读书的人很少,那懂得什么叫激将法,有些脾气火爆的就要出城拿战功。颇有些士可杀不可辱之壮志。

    迫不得已尹道一吼道:“嚷什么嚷,大丈夫能屈能伸,他们骂你们,你们也可以全体骂回去啊!犯得着出去以寡击众?弓箭手射箭!”

    倒不得不说,这番话还真的是有效果,关中五万热血男儿似是有了发泄口,纷纷大声破口大骂,弓箭队手中之箭羽射起来也更有力道了。

    就这样双方一个在关墙之上,一批在关墙之外,双方用极其粗鄙的言语相互辱骂着,骂至酣处方言什么的都骂出来了,这也导致了好几种方言充斥其中。骂的久了之后,有的嗓子都嘶哑了。不过这场骂战却也让双方士兵心中的紧张感都消弭了不少。

    双方弓箭手也都激起了暴脾气,箭雨不断的洒落。不得不说,一寸长一寸强的道理是对的,这弓箭手对于双方来说都是有效的攻击手段。箭雨如同雨点,每一波必定都能收割到对方性命。那六国盟军能抵御箭支的厚重铠甲并不多,雨天晚上偷袭使诈可以,要是光明正大的硬仗,还真的是影响战斗力。毕竟虽然防护力强,但是移动速度可战斗时候的移动速度和肢体活动都有点受到限制。

    用来在阵前抵挡还行,要真的是两兵相遇战斗,还真的是说不准鹿死谁手。大概是黄歇觉得太吵,或者骂声太过粗鄙他也听不下去了,直接下了命令停止骂仗。先锋部队进行冲锋。

    不过如此多的盟军士兵也并不能做到令行禁止,只是在冲锋的途中脸上通红,骂骂咧咧的不怕死的朝着关中冲去。大多数的标配都是一手持盾,一手拿着长戟。攻城部队则是身穿厚重铠甲拿着云梯跟随前锋队伍进行冲锋。

    就在盟军冲锋的时候,后方的攻城器械又派上用场,投石车,冲车,云车陆续的上阵。而战车和箭车由于关中秦兵拒不出战,有也排不上用场。只得闲置于后。

    冲车和云车毫不畏惧的奔赴前线。云车是带着楼梯可以登上城楼的车。比之云梯稳定性好,攀爬方便,是墨家研发出来较之云梯更进一步的攻城设备。

    双方城关处厮杀的同时,双方的投石车也在各自的射程之内,投着巨石。不得不说,由于这一战,这函谷关周围大山上的巨石都被双方一扫而空。战斗时候也都用双方用过的时候反复投射。时间长了,有的投石手,也会经常看到自己接手好几遍的巨石。极其的具有戏剧性。

    尹道一依旧站在城关之上,内心阴云笼罩,充满忧愁之感。关内的火油不多了,再加上连夜的大雨地面潮湿。使得火势不会太大,估计只能再应付半天。便会损耗殆尽。至于城中的箭矢储备也是不多。虽然遍地都是盟军射来的箭矢,但是收集也是需要时间。这势必会影响杀伤力。

    尹道一心中猜测,今天这场战役恐怕无法善终,双方必定会发生一场近距离的肉搏战,若没有这城关之陷,尹道一毫不怀疑,绝对撑不到今天,就在昨日那六国联军便可以摧枯拉朽一般剿灭自己这五万兵马。若不出奇制胜,以少胜多终究是少数。

    看着这一夜暴雨之后,冉冉升起的太阳。空气中再也没有往常日出的清新感,浓重的血腥杀气笼罩在关城周围。尹道一眼睛不由的看向西方咸阳城的方向。心中不住祈祷着秦国的援军速速到来。不然函谷危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