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洲称皇
字体: 16 + -

第161章 仁寿宫华阳太后

    “寡人知道,母后你就放心吧。”嬴政站了起来,踏着柔软的毯子边说边向车门走去。

    赵太后此刻也站了起来。笑道:“你别着急。不过说起来,华阳太后对你还是很好的。”

    嬴政转头笑道:“真的吗?”

    赵太后点了点头。笑道:“毕竟名义上你还是她的孙儿啊。”

    嬴政心中此刻有谱,对待老人要向小孩一样哄啊。尊老爱幼,自古便是美德。嬴政想着,看着赵太后说道:“母后放心,寡人心中有底了。”说着手一拉门后的机关,厚重的车门也随之打开。

    门外一群盈盈下跪的侍女,倒是颇有帝王般的享受,嬴政大步踏下凤仪车驾。赵太后也紧跟其后。

    嬴政四顾而望,只见入眼的是一个极其巨大的庭院,庭院中楼台阁榭,仿若人间仙境,别有一番独特的韵味。中间一个大大的荷花池环顾庭院四周,一个宽大的拱桥连接着长寿宫的各个部位,荷塘把整个院子分成了四份,每个部分面积非常的大,上面分别种有桃树,桂花,荷花。还有各种各样的植物。生机盎然。其间只有数条曲折的小路供人走路。还有阵阵暗香扑鼻。四个部分都有精致的小塔。四周房子散落而建。美感十足。

    赵太后站在嬴政身侧说道:“这仁寿宫中四季都有花开。极其的漂亮,并且每天都有专人打扫。修剪花草枝蔓。可谓是整个咸阳宫最美的几个地方之一。”

    嬴政点了点头表示认可,嬴政自己的安泰殿都没这个漂亮,不过安泰殿较之这里倒是多了些沉稳庄重。威严霸气。嬴政此时对比着想到。

    看了一会,赵太后催促说道:“好了政儿别看了,咱们快去见华阳太后索要虎符吧。别让王将军等得太久,下午你也该启程了。估计这一趟,华阳太后还得跟你唠叨上一阵子。时间不等人。咱们还是别在这浪费时间了。”说完赵太后迈出步子在前方带路。

    “好。”嬴政答应了一声,然后紧跟其后,一队侍女也在后面跟着,如同众星拱月一般。

    嬴政说道:“这里太美了。寡人以后若是老了一定也要在这里养老。”

    赵太后转头看着嬴政笑道:“这里长寿宫建造之处便是给人养老的,政儿你还年轻,别轻易言老。王者不老。不过本宫算是老了。现在走几步路都感到累。”

    嬴政听言安慰道:“母后不老,看起来还是那么貌美依旧。天下人比母后美的没几人。”嬴政真心夸赞。也不是胡说,赵太后虽然不再年轻,但是身上并没有任何老态,反而多了一种成熟的韵味。眉眼中可以看到年轻时赵太后绝对是个倾国倾城的美人。

    赵太后听言,心中暗自的欣喜,看着嬴政笑道:“你这孩子嘴越来越甜了。人长得大了,也知道讨母后欢心了。过两年,母后再给你寻思着几门亲事,让那六国漂亮的公主嫁给你。他们也算是门当户对。”

    嬴政听言,挠了挠头尴尬说道:“母后这个事情还是以后再说吧。寡人想学武。所以说对男女之事,二十五岁之前并不考虑。所以这个事情母后您就别费心了。再说与他们开战还娶他们的女儿,这有点耍流氓。”

    赵太后听言,脚下一顿,身后跟随的侍女们也目露惊讶的神情,赵太后有些生气道:“不可胡闹!想你父王娶我之时才十五六岁,如今你已然十三岁了。也不算小了。王室血脉的开枝散叶,本宫还等着抱孙子呢。再说了政儿你看得上他们的女儿,还算是他们六国的荣幸了。”

    嬴政自然知道古代人对于后代的重视,尤其是王室宗族,生的孩子越多越好。尤其是男丁,王子,以后王位的继承人,还有疆土的镇守都是派遣王室子弟镇守着各地。

    无奈只得说道:“母后,寡人知道了。咱们还是先去要虎符吧,至于这事过两年再说,寡人这不有王后在嘛。”

    赵太后复而继续往前走。“女子多,才生养多。罢了你还小,以后你就会懂了。对了待会见到华阳太后,一定不要顶撞她老人家。”

    “。。。。。”

    就这样,嬴政在赵太后一路的唠叨下,走到了一个极为豪华的宫殿前,只见宫殿大门上挂着九个红色灯笼,门匾上金漆龙飞凤舞写着三个大字“仁寿殿”。从大殿门外往里望去。里面很多侍女,小太监。还有一些身穿华贵服饰的小孩子。极为的热闹。

    这时门外驻守的太监、侍女看到嬴政、赵太后一行人,连忙喊道:“大王、太后到。”

    大殿中原本热闹的场景,被这一喊,刹那所有人仿佛定格在一个画面中。随后全部跪倒在地。迎候嬴政、赵太后的到来。

    这时一个苍老而又充满喜悦的慈蔼声音从殿中传了出来:“可是大王和赵太后到了?”说着一个身穿紫色衣袍的身影走了出来。

    这时嬴政笑着说道:“孩儿见过祖母。”赵太后也对着华阳太后作了一个福。说道:“见过华阳太后。”

    华阳太后看着嬴政挥了挥手,慈爱的说道:“政儿来啦?快来,让我看看长高了没有。”眼睛之中倒是丝毫没有理会赵太后。

    嬴政听言,走向前去。入目的华阳太后,头上有些许白发,容貌虽然苍老,但是仍可以看出年轻时候的美貌。打量着,嬴政走到了华阳太后的面前。

    这时华阳太后笑道:“像!简直太像了。政儿你现在跟你的祖父孝文王年轻时简直太像了。简直就像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说完华阳太后神情之中充满了追忆。

    嬴政自然也看得出来华阳太后神情中的追忆落寞。安慰说道:“祖母,寡人以后会好好孝敬你的。”

    华阳太后笑道:“你这孩子嘴就是甜。这一点跟你父亲一样。”说完,华阳太后笑着招了招手说道:“好了,别在外面站着了,快进屋聊聊。”

    “人呐,一旦老了,就想热闹一点。有了这些侍女、太监还有些小孩子们在这里玩耍,倒也不那么清冷。”华阳太后转身看着殿中跪倒在地的众人颤微说道。

    然后挥了挥手说道:“你们也起来,先出去玩吧。别在这跪着了。”

    “诺。”大殿之中,众人纷纷退去。有些人出门的时候,两眼会瞟嬴政两眼,仿佛嬴政是珍稀动物一般,看的嬴政有点不自在。

    华阳太后走入门内,转身说道:“政儿快进来吧。别傻站着了。”

    “好。”嬴政点了点头,迈开步伐朝着仁寿殿走去,赵太后自然也紧跟其后。

    嬴政转头看了两眼赵太后,赵太后无奈的对着嬴政笑了两下。

    嬴政此刻心想,这婆媳关系不合,果然古来有之,而且看样子华阳太后还听不待见自己的生母赵太后的。

    嬴政、赵太后很快进到仁寿殿中,嬴政发现这仁寿殿中很大,不过却也很空荡,就几个桌子,还有一些牌位,牌位之前点着香火。

    华阳太后走到了一个坐垫上坐了下来,然后看向嬴政指着身侧的坐垫。示意道:“来,快来坐。你可很长时间没有来祖母这里聊天了。让祖母好好看你。”

    嬴政自然不会拒绝,大步的走到华阳太后身边坐了下来。赵太后则是在原地站着,面带笑容。

    紧接着,华阳太后面色一变,面无表情的看着赵太后说道:“你也过来坐罢。”

    赵太后对着华阳太后行了个礼,笑道:“谢母后。”随后缓缓走到了嬴政身边的坐垫下,坐了下来,随后眼观鼻,鼻观心。面带微笑,丝毫不动。

    这时华阳太后笑着看向嬴政说道:“政儿,你最近生活的可还好?朝中有没有大臣让你生气了?跟你祖母说,我收拾他去。”

    嬴政摇了摇头,笑道:“祖母这个倒是没有。毕竟我是大王,也没人敢对我不敬。”

    华阳太后笑道:“是啊,如今生活越来越好了。政儿你可不知道我年轻的时候,那时候你的祖父孝文王的生活可是苦啊,内忧外患,就没过过几天安生日子。如今生活好了。我秦国成为强国了,天下也太平了。我也安心了。”

    嬴政感慨说道:“是啊,要没有先辈秦王为我打下来的这个基业,寡人也不会这么安稳。祖母辛苦你们啦。”

    华阳太后笑容如花,脸上的皱纹都似被抚平。“好了,别哄本宫开心了。说说吧你们来我这里有什么事情?”毕竟华阳太后活了这么久,人老成精。这赵太后忧愁的面容,还有嬴政这有些不快的面色上,再加上这赵太后可是不会轻易来自己这仁寿宫,如今两个人同到。精明的华阳太后,哪能不知道这大秦出了事情。

    只是刚才问了嬴政,朝堂之上,并没有不安份的人。华阳太后敏锐的感觉到,事情没那么简单。索性便直接问道。

    嬴政看着华阳太后,慈祥的面容,一脸轻松的道:“祖母也没什么大事。就是那山东六国,最近不怎么安分,觊觎我大秦,相约一同来函谷关做客,孙儿来祖母这里,就是为了借祖母的虎符。用来调动咸阳城的精锐秦军。跟他们一起聚聚。”嬴政打趣的说道。

    嬴政虽然说的轻松,但是听在华阳太后的耳中,不亚于晴天霹雳!华阳太后表情一脸的慎重,还有点恼怒。“他们这群残兵败将,还敢主动犯我大秦?老身也活了几十年,也跟他们打了几十年的交道。可谓是知道他们的狼子野心。就这些国家的君主,一个个的不求上进,坐享先辈余荫,只龟缩在山东六国。一点能力都没有,还偏偏喜欢瞎折腾!政儿。这次祖母支持你!跟他们打!”这时华阳太后优越感十足。

    “不过!”这时华阳太后话锋一转。问道:“这次他们一共来了多少人马?”

    嬴政如实说道:“二十五万。”

    华阳太后,面上愁容更重。“那我秦国守军多少?”

    嬴政仍是如实回答:“十五万。不过祖母放心,这一战我大秦依托函谷关的雄关狭隘,寡人有九成的把握能赢。”嬴政夸大说道,只是为了不让眼前的这个老人家担心。

    华阳太后听言,神色无半点变化,反而追问道:“果真?”

    嬴政点了点头,开怀笑道:“祖母是真,寡人自然不会骗你。这一次孙儿还要御驾亲征呢。他们是冲着孙儿来的,寡人自然不能怂!此战我要打出威风!”嬴政面容之上,有着初生牛犊的强烈自信。面上是大无畏之神色。

    华阳太后听言有些生气道:“胡闹!哪有王者上前线的道理,那么危险!正所谓各司其职。”随后华阳太后懊恼的看着赵太后:“怎么说政儿也是你的亲生骨肉,你也不看着点!怎么能任政儿如此莽撞。那前线是闹着玩的?果然是民间村妇,没有见识!”华阳太后埋怨道。

    赵太后听言,面色一变,不过却也紧接尴尬说道:“政儿也不小了,应当出去历练一下。这次有王翦将军跟随,应可保政儿无恙,毕竟王将军战功赫赫。无一败绩。本宫到时候嘱托王将军,时刻保护好大王。”

    华阳太后听言怒道:“胡闹!”

    这时嬴政赶忙说道:“祖母。不干母后的事情,而是孙儿自己要求的。他们六国趁着孙儿才登基月余便来挑衅,明摆着是冲着寡人来的,寡人当然不能任他们挑衅,而没有一丝血型,我大秦的成长便是在法与血中成长起来的。寡人可不要当一个软蛋!”

    华阳太后听言。叹息一声:“十五万人,终究太少!你给祖母一点时间,祖母让王室宗师子弟给你凑兵。一路反推他们!”

    嬴政听言,面上一喜。不过紧接面上有些急切说道:“祖母大概来不及了,只有三天他们便会进攻函谷关,孙儿已经与王翦将军商议调兵之策。孙儿希望祖母,能在寡人走后,进行征兵,然后输送到函谷关处。寡人想等他们撤退时,狠狠的打击一下他们的有生力量!”

    华阳太后听言,笑道:“孙儿有如此雄心!很好,不过你们可要坚持住啊!祖母会给你再凑十万兵马。跟他们同等兵力,依托函谷关,这一次算是我大秦面对的一个小磨难,若是渡过去,本宫根据以往经验推测,到时候我大秦会面临一个不短的和平期。”

    随后华阳太后生气道:“那山东六国就是属狗的,非得把他们打狠了打怕了,他们才会安分下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