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洲称皇
字体: 16 + -

第115章 权利和金钱

    吕不韦听着嬴政的言论,对于嬴政这个刚登基的十三岁的少年则是另眼相看,也让吕不韦想不到的是,嬴政从秦国“藏书阁”出来之后竟然会发生如此巨大的改变,这个改变吕不韦也曾在嬴政的父亲嬴异人身上见到过。仿佛是脱胎换骨一般的蜕变。吕不韦的心中则是对于王权充满了敬畏。

    此刻的吕不韦在自己官拜丞相之后才发现,秦国的王城之中仍有许多自己看不透的地方,仿佛是自上古便流传下来的规则。许多地方只有秦王血统的人才能开启,就比如这个“藏书阁”。

    虽然吕不韦心中对于秦国很多神秘的地方感到发自内心的好奇,但是却并没有产生太大的野心,官位做到他这个位置。现在秦国的政治中心已然在吕不韦的手中。而摆在吕不韦眼前的这个“王位”却也吸引不了吕不韦这颗饱经历练的心了。

    官极人臣,吕不韦虽不在实位,但是掌控的权利却是已经到达了巅峰,可以说秦国境内嬴政第一,那么他吕不韦就是第二。而此刻的吕不韦的心中则是朝着更高的理想出发了。此刻已经不再年轻的吕不韦,已然不在意权利的角逐,他觉得他的一生到达这一步已然是值得和满足了。

    对于嬴政,吕不韦是费尽心力的辅佐,当然这也不只是为了嬴政,也是为了这个倾尽自己心血的大秦。现在已经近五十岁左右的吕不韦,看到的则是昌盛秦国之下的滚滚暗流。他想找到一种思想,稳定民心。让人民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未来的太平盛世,指望法家则是远远不够的。

    对于嬴政的这个“打造秦国为经济中心”吕不韦敏锐的政治嗅觉,已然察觉到了站在高台之上的嬴政那颗不甘寂寞的心,面上的那自信的神情莫不是与自己年轻时相近。一样的意气风发,一样的不可一世。天地长叹,自古圣贤皆寂寞。

    此刻的吕不韦带有欣赏的目光说道:“大王,说说你的构想吧。若是构想得当,微臣手下所拥有的商贾资源,可以为大王做些贡献。”

    嬴政看着吕不韦表示而出的对自己的支持,心中一喜。得到吕不韦的支持,就相当于有一个富可敌国的世家财阀的资助。不过纵然得到吕不韦表态的支持,但是嬴政也不会让吕不韦吃亏的,在此刻的嬴政严重,吕不韦的资源已然是秦国的资源了。吕不韦手下商贾的损失,那就是大秦的损失。

    嬴政此刻心中不断的规划,良久才定策说道:“寡人决定,第一步消除关税,引入外资倾入我秦国。然后进一步降低外资商人的交易税。普通交易每个月按照账面来征收百分之三,第二步,对于高新技术之间的交易,采取保护,只征收百分之二的交易税。来促进秦国的科技发展。第三步,为了防止外国商人来扰乱市场,接下来需要我秦国的商人来进行统一定价。”

    “若是有人扰乱这个市场经济,那么便要接受制裁。只有一个良好的交易环境,别国的商人才会愿意拖家带口的来我大秦做生意。商人们来了,大量资本的灌入,我大秦就可以有足够的血液,蒸蒸日上!”

    吕不韦听言,赞叹道:“大王这三步可是开天辟地的创举啊。这样不出十年,我大秦便可以吸引天下有识之士的来临。”

    突然一个中气十足的话语传出,正是王翦。“大王,如此开辟商业经济,若是普通民众纷纷弃农经商,一国的命脉没人来劳作,竟是些投机倒把的活动,那么谁来保证秦国的运转啊?大王如今可是十五个普通人养一个士兵啊。如今我大秦常驻军六十万左右。年年招收新兵,;老兵退伍也得领取退伍粮饷。这天下并不安定,此刻发展商业岂不是自掘坟墓,即使要发展商业,也得要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取消关税可以,降低税率这种事情可是万万不可。”

    吕不韦听到王翦的话语,琢磨了一下也说道:“臣也觉得王翦将军说的甚是在理,商业活动不应该存在损害国家利益的事情,若是现在大肆发展商业,许多人弃农从商,那么招兵就困难了,而且天下人皆重利,若是大多数人投入了进来,现阶段许多人大字不识一个。造成虚假经济。若是有些居心不良的商人坑骗佃农们的粮食,这可就是社会动荡的开始啊。”

    “而且现在的商业活动,也大多都是优胜劣汰的,很多资本侵吞,若是大秦招收了天下商贾,虽然可以繁荣秦国的经济,但是臣可以断言许多麻烦事情也会接踵而来!商人重利,也可以说商人会取巧。这不能说是缺点,反倒是一个个的都特别的机灵,胆子大。商人多了,事情也就多了。社会风气很有可能就会被带坏了。”

    “老臣举一个简单的例子,那就是商人多的地方,官商纠结就会越多,这时历史的定律,有一句话说的好,那就是永远不要拿权利和金钱来考验一个人,哪怕这个人是好人。这两个东西放在一起,臣说句不好听的,那就是色狼和一个躺在床上的****,可是会相互吸引的。”

    这个时候朝堂之上的众人纷纷大笑。“吕国相,你还是这样的为老不尊。”这时朝中有人笑骂说道。

    嬴政此刻听言,觉得吕不韦说的确实也并无道理,但是这个商业经济,不能因为困难就退却啊。没办法,嬴政问道:“那吕国相有何高见。”

    这时朝堂之上一片寂静,众人也都纷纷的望向吕不韦。嬴政不得不赞叹,虽然是古代,但是这些高官们的智慧较之后世也是丝毫不差的。只是历史的局限性。历朝历代能当大官的哪一个不是足智多谋的,你想到的,他们会想到,你想不到的,他们也能琢磨到。

    此刻的嬴政对于名流青史的人都是心存敬佩的,哪怕是坏人,也是极其聪明的坏人,其实世间本无善恶,只是诸人行事理念不同。在一系列的因果之下,所造成的一些不可挽回的结果。毕竟没人会想做一个坏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