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之最强争锋
字体: 16 + -

第269章 果然有鬼

    嘭!

    张玉兰死亡之后的第三个月,也就是百日之时,一天夜里,风雨大作,一声爆响,如雷击大地。

    半夜之中,刘云慌急传来详细,让凤儿将消息传入内室。

    张玉兰的坟墓被炸开了!

    刘瑁大吃一惊,急忙从大乔、小乔的被窝里爬出来,草草穿上衣服,在刘云、吴凤、赵云、吴懿等一众人等的保护之下,前往张玉兰埋骨之处查看。

    刚出府衙,便看周瑜也赶了过来,言说恰巧听到信息敢来。

    刘瑁令一起前往。

    那坟茔已经炸裂开来,棺木开裂,棺盖被炸飞在树上,棺材之中,却是空空如也。

    刘瑁看吧,极为惊诧。

    此时雷声隆隆,大雨倾盆。

    刘瑁头也没回,问道:“有什么发现么?”

    刘云拱手应道:“有。”

    周瑜道:“云儿,大雨之夜,能有什么发现?”

    刘云一怔,眉头一皱,并未回答。

    刘瑁沉吟道:“算了,此时雨大,莫要淋坏了公瑾先生,还是回去吧。”

    当夜回去,刘瑁并未召集众人再议,而是令众人回去歇息,明日再说。

    众人不知刘瑁何意,自然也不敢多问。

    翌日晨,刘瑁迟迟并未前往府衙正堂,而在内室和大乔、小乔消遣娱乐。

    二乔见刘瑁不似往日,催促他前去处理政务。

    刘瑁道:“大老婆、小老婆,莫要担心于我,相公即便在美人怀里,也有可能是在处理政务哦。”

    大乔、小乔不信,只以为刘瑁在戏耍他们。

    不多时,吴凤在门外拜见。

    刘瑁叫进来。

    吴凤见二乔在刘瑁身边,不敢多言。

    刘瑁道:“但说无妨。”

    吴凤道:“云儿传来消息,炸开张夫人坟茔之人,已经探听清楚,果如主公所料,乃是……”

    “说。”刘瑁直言道。

    吴凤道:“长水校尉种辑、议郎吴硕。”

    “还有其他人吗?”刘瑁问。

    “怕是他们坐下大事之后,担心追查,暂时没有来往。”吴凤道。

    “继续给我盯紧喽。”刘瑁道。

    “启禀主公,要不要先将这二人抓起来?”吴凤请示。

    “弄死他们如弄死两只小老鼠,有什么用?——炸开坟茔的事儿,是谁做下的?人抓到了吗?”刘瑁问。

    “抓到了。”吴凤道,“云儿正亲自审问。”

    “嗯,给我好好审,只是不要把人给我弄死了。”刘瑁道。

    “是。”凤儿领命。

    刘瑁起身道:“更衣。”

    二乔这才明白,刘瑁这是要去府衙议事了。

    二乔侍候刘瑁整衣之后,送出门外。

    刘瑁到达府衙之时,众位文臣武将早已经等在那里了。

    刘瑁坐下,道:“诸位有什么事儿,都说说吧。”

    徐庶、法正、诸葛亮、庞统等见刘瑁面色不对,都不说话,只有周瑜言道:“启禀主公,张夫人坟茔被炸,此事定有蹊跷,这是对主公的大不敬。若不追查,天理难容。”

    刘瑁道:“嗯,公瑾赤诚之心,我已知之。张夫人因于我琴瑟和谐,故而招张氏故旧仇恨,装神弄鬼,搞出这些名堂来,不过是意欲扰乱我等罢了,还能翻了天去?不必管他。”

    周瑜听罢,满脸堆笑,道:“主公果真心胸宽大之仁义君子也!”

    “公瑾对此事如此热心,几次三番进言,总算让我看到公瑾摆脱了往日心情,我心甚慰,以后还望公瑾多多为我出力呀。”刘瑁勉励道。

    刘瑁说出此话之时,两只眼睛盯着周瑜,好像要看透他的心思。

    周瑜丝毫并不反对刘瑁之言,拱手遵命。

    刘瑁和亲信谈妥诸事,前往皇宫大殿,拜见天子。

    天子赐坐,一帮元老旧臣,立在殿下。

    刘瑁三叩九拜,礼仪到位,言语恭谨。

    拜完之后,天子赐坐。

    刘瑁谢座,坐于天子下手。

    众位旧臣对天子三呼万岁,而后又朝拜刘瑁大将军。

    拜过之后,董承上来质问刘瑁,何以如此迟迟不来上殿拜见天子?

    刘瑁道:“董将军怎么问我?你不是心里清楚么?”

    董承见刘瑁之言,似乎话中有话,一时心慌,脸色铁青,道:“我……我清楚什么?……”

    刘瑁道:“你不清楚,恐怕长水校尉种辑、议郎吴硕都清楚吧?”

    原本刘瑁还想等刘云将口供全部拿来之后,再说出来,免得打草惊蛇。

    但他现在越来对手下的玄冥使越发信任,既然贼匪已经拿到,如何能撬不开他的嘴?

    刘瑁相信,朝议散去之前,恐怕结果已经出来了。

    今日他放眼望去,见朝廷旧臣来得很齐,便想今日必定弄个清楚明白。

    若是弄不明白,不下朝便是。

    此时上朝散朝,那还不是他说了算?

    那上水校尉种辑和议郎吴硕听到刘瑁之言,都唬得什么似的,忍不住暗中偷瞧董承和王子服。

    刘瑁早就知晓,董承和王子服本就和这些事儿有关。

    等待刘云口供,不过是想给众人一个证据而已。

    虽然他的到来,改变了历史上的很多事。

    然还是有很多事儿,在朝着历史的走向前进,只不过因为他的到来,发生的时间已经和历史上的时间有很大的变化了而已。

    比如这董承联合种辑、吴硕、王子服、马腾、刘备等,谋诛曹操,乃是历史上的公元200年。

    而此时这董承联合种辑、吴硕、王子服谋杀他,却提前到了198年。

    况且因为马腾已经投靠于他,刘备不再汉中,没有见过献帝,先来也不会和这些人勾结吧。

    刘瑁想到此节,又看到他们暗中眼色,当即呵斥道:“董承、种辑、吴子兰、王子服,还不出班自守,莫非要我调兵捉拿尔等么?”

    纵然董承等人久在官场,哪里抵挡得了刘瑁虎威?

    刘瑁一声呵斥,四人无可置疑,认为刘瑁已经掌握了他们阴谋诛杀刘瑁的证据。

    不过那董承老奸巨猾,依然硬着头皮问道:“大将军,你此话何意?”

    “董承,打什么哑谜?难道你们做下的天大好事?这么快就忘记了?”刘瑁喝问。

    董承脸色铁青,阴沉得能够拧出水来,道:“我不知道大将军说什么?”

    便在此时,刘云径直走向大殿,走到刘瑁身边,将一方写满蝇头小字的白绢送到刘瑁手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