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之最强争锋
字体: 16 + -

第228章 恩威并施

    袁涣,字曜卿,陈郡扶乐人。

    其父袁滂,曾担任东汉司徒。

    刘备曾经推荐袁涣为秀才,后来袁涣避难于江淮之间,被袁术所任用。

    也就是说,这袁涣曾经是刘备的下属。

    现在侍奉袁术,又反过来和刘备为敌。

    此次刘瑁、刘备、吕布三路大军决战寿春,袁术能够逃脱,多亏袁涣之力。

    袁涣被带到刘瑁、刘备和吕布面前,众将无不恨之。

    此时,东线战事已然结束。

    吕布大军和严颜、张任大军东西夹击,早将张勋大队人马驱散。

    张勋帐下士卒,多半被严颜、张任俘虏。

    吕布武功高强,名震天下。

    张勋见到吕布,不敢怠慢,带领众将,只管攻击吕布,结果吕布却是抵挡了张勋大部分士卒。

    那吕布带领部曲死战,竟将张勋斩杀。

    如此张勋大军作鸟兽散,刚好被严颜和张任俘获甚多。

    吕布刚刚穿过寿春西,来会刘瑁、刘备,看到袁涣逆贼,提起剑来,就要斩杀。

    刘备见到刘瑁身边有那么多文臣武将,心中极为失落,此番见到袁涣是个人才,便有意拉拢。

    况且袁涣曾经是刘备部将。

    刘备急忙阻止吕布,待袁涣如兄弟。

    关羽、张飞见刘备待袁涣这种人如此厚意,心中不服。

    那张飞哇哇叫道:“主公,此何等人也?不过袁术帐下一狗耳,何必如此?杀之可也!”

    刘备厉声斥责。

    关羽见刘备真生气了,不敢多言,拉着张飞离开。

    吕布自然也不明白这刘备到底怎么了,气哼哼的走向一旁。

    刘瑁却恭维道:“刘兄仁义,礼贤下士,世之楷模也!只是这袁涣助纣为虐,随袁术反叛朝廷,玄德兄莫非手下却谋士乎?何必如此厚待此人?留下一人,而失朝廷大义,窃以为不值也。”

    本来刘瑁也不见得非要杀这袁涣,现在眼见这刘备要留下他,为打击一下刘备虚伪的心理,刘瑁只得说话了。

    那刘备知晓刘瑁之威,还想为袁涣求情,那张飞却在一旁跳得腰高,大叫道:“大哥,如意兄弟说得很对啊,如此反复之人,便如吕布,如何留得?速速杀之!”

    “张翼德,环眼贼,莫非要恶战乎?”吕布实在厌恶张飞,动不动拿他开涮。

    这回那张飞倒是不生气,立在关羽身边,嘿嘿笑道:“三姓家奴,大战便大战,哪个怕你?只是今日爷爷饿了,要先吃饱了再说!改日再战!”

    张飞说着,和关羽走向一旁。

    刘备见一圈人反对,也不敢再固执己见,只得概叹一声,道:“袁先生,悔不该当初分离!今日你相助袁术,悖逆朝廷,犯下大罪,吾不能保也。”

    刘备说着,泪珠儿扑簌簌滚落下来。

    刘瑁见到此节,忽然翻转口气,说道:“玄德兄真乃仁义之人也。玄德兄不必如此伤感,虽说曜卿先生犯下大错,然其忠心护主,却是感动苍天。天子亦非无情之人,袁先生之命可暂时留下,待到我等返回汉中,禀告天子,赦免先生之罪,岂不可也?”

    刘备听到刘瑁此言,一怔,脸上青一阵,红一阵,破涕为笑道:“如意贤弟之言,真乃……真乃合情合理,合情合理也!”

    刘备口中如此说,心中却是一百个难受。

    很显然,这是刘瑁耍了个小手段。

    他并非要故意黑这刘备,而是要看看刘备这只蚂蚁敢不敢挑战他的权威。

    年龄上,他比刘备要小得多,呼之为兄,并不为过。

    只是身份上,他可是朝廷大将军,目下拥有益州、凉州、梁州、雍州、豫州等数州之地。

    天下群雄之中,怕是只有河北袁绍能和他抗衡了。

    眼前,袁术已灭,最好趁机收拾了刘备、吕布这两股势力。

    哪怕为了对付曹操,暂时多留几天吕布,也要将刘备这个棋子紧紧握在手中方好。

    此时他使用这一招,就是想告诉刘备,虽说他两个是故交,且是同宗,成为兄弟,然此时他是主,刘备才是次!

    刘备也是聪明人,自从刘瑁赦免了袁涣死罪,自然也明白刘瑁心思。

    虽说他脸上没了丝毫面子,甚至有点下不来台,但他并不敢跟刘瑁正面为敌。

    不但如此,就在刘瑁赦免了袁涣之后,刘备还得装作很高兴的样子。

    刘瑁目的达到,心中高兴,拉着刘备,叫着吕布,准备回寿春去,准备庆祝胜利。

    袁涣被释放,跟在后边,并不知道是该感谢刘瑁还是该感谢刘备。

    寿春城中,大宴三日。

    第三日,许褚帐下张辽亲自从嵩山赶来,回报军情,言说许褚、褚燕两路大军,围困袁术于嵩山脚下。

    结果在嵩山落草为寇的雷薄、陈兰二将,主动截击袁术,掠取袁术绝大部分粮草,致使袁术气得吐血而亡。

    许褚、褚燕二位将军趁机攻打嵩山贼寇雷薄、陈兰,二贼拒不投降,不想此时从山中出来一队人马,相助许褚、褚燕二将,攻破二贼寨门,捉拿二贼。

    二贼方才投降。

    刘瑁听得奇怪,忙问流星马那山中一路奇兵到底是何处人马?

    张辽道:“那正是许褚将军在葛坡坞时的乡民族人。”

    刘瑁听到这话,甭提多高兴了。

    军情回报完毕,张辽从背上解下一块黄布裹着的方形物件,先给刘瑁。

    “此乃何物?”刘瑁问。

    “主公请看。”张辽将物件献上。

    刘瑁打开,方知是传国玉玺。

    看到这传国玉玺,刘瑁不禁感叹道:“哎呀,这可是国之宝器啊!可惜,袁公路无福消受,终究身首异处!”

    张辽继续报,不出三日,二位将军便会带领大军回到寿春。

    刘瑁叫张辽速去传令,令许褚、褚燕二将大军无需回寿春,便在禳城休整即可,此传国玉玺和袁术首级一起送回汉中,向天子禀报此天大喜讯。

    张辽再次接了传国玉玺,得令而去。

    刘瑁在寿春,并不回军,也不做下一步打算,只是拉着刘备、吕布****欢饮。

    他之所以在这里耽搁时间,正是想给北方曹操更多时间,诱惑其起兵攻打徐州。

    果然,战事刚刚结束,就在吕布、刘备准备北撤回军之际,两路流星马分别来报,言说曹操率领大军,已经攻破小沛和徐州两地。

    吕布、刘备听了,皆是大吃一惊,道:“怎会如此?”

    吕布不敢怠慢,当即带领大军,返回徐州去了。

    刘备匆忙召集关羽、张飞、孙乾、简雍、糜竺、糜芳等,心急火燎的,也要北归。

    刘瑁却一把拉住道:“玄德兄,此时再回,岂不晚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