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之最强争锋
字体: 16 + -

第125章 求二乔赋

    刘瑁遂道:“焦先生,我有赋一篇,不如诵于先生品评。”

    焦光感相救之恩,拱手言道:“情愿洗耳恭听。”

    刘瑁寻思片刻,遂吟诵起来:

    “为苍生以巡游兮,登层台而临风。

    “望江南之沃野兮,欣欣然以向荣。

    “念二京之尘嚣兮,怀庙堂之忧忡。

    “得高才之辅佐兮,必拂袖而澄清。

    “若天下之太平兮,愿临江以修亭。

    “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

    “欣群才之来萃兮,协飞熊之吉梦。

    “扬仁化于宇宙兮,尽肃恭于天庭。

    “惟桓文之为盛兮,岂足方乎圣明?

    “休矣美矣!惠泽远扬。

    “翼佐我苗裔兮,宁彼四方。

    “恩化及乎四海兮,嘉物阜而民康。

    “愿二乔之永伴兮,乐终古而未央!”

    刘瑁吟罢,焦光越发诧异,遂问:“公子这篇赋目光高远,胸怀雄阔,何题也?”

    刘瑁道“余美梦之后,痴迷之作也,名曰《求二乔赋》。”

    “求二乔……何为二乔耶?”焦光问。

    “皖城之两位绝世美女也。”刘瑁直言相告。

    那焦光满脸不屑,道:“听公子之辞赋,以为当有大志于胸,如何只顾儿女情长耶?”

    刘瑁道:“焦先生此言差矣。所谓‘江山美人’,英雄所欲也。吾有心扫平天下群雄,重整大汉朝纲,救生民于水火,扶社稷于即倒,此乃大丈夫之所为也。然美人入梦,仙人相授,天作之合,岂能不细心寻访乎?”

    焦光听了,哈哈大笑道:“公子果然英雄风流。今日公子对焦光有救命之恩,不如我这便和公子约定。若是他年公子大器已成,拯救天下有望,可再来此焦山之中寻我。我当记下公子此《求二乔赋》,替公子寻访二乔美人也。若何?”

    刘瑁听了,当即谢过。

    到得焦山脚下,焦光勒住马匹,道:“五里已到,公子可回去,剩下之路,我独自回去便可。”

    刘瑁见他腿脚不甚方便,硬是要继续送他,也想顺便看看这焦光住处,免得将来寻他寻不着。

    毕竟二乔能否找到,他可是希望所在。

    然那焦光硬是止住刘瑁,只说今日有救命之恩,若继续相送,承受不起矣。

    刘瑁无奈,只得停下来,和云儿下马等待,让任夔再送先生一程。

    焦光争执不过,只得允准任夔继续相送。

    刘瑁便与刘云在山脚下等待。

    过了足足小半个时辰,任夔骑着一匹马,牵着一匹马回来。

    刘瑁忙问:“可将焦先生送到家了?”

    任夔下马回道:“未送到家。有其夫人和一双女儿于山口哭泣,见他回去,皆破涕为笑,向天祷告。那焦先生方令我独自回来了。”

    “嘿,猪脑子!”刘瑁骂了一句。

    方才当着焦光之面,他不好交代,让任夔将焦光送到家,记住他家所在。

    本指望任夔透灵些,实未想到,还是……

    刘瑁想知道更多,只得又问:“还听到什么了?”

    任夔道:“其他也未有什么……呃,对了,还有一件,那焦先生一双女儿,大的约摸十二三岁,小的约摸十一二岁,见到焦先生,都扑进他怀里,哭作一团。只是焦先生忽然叫那大女儿为‘大乔’,叫那小女儿为‘小乔’,不知这……”

    “什么?”刘瑁一听,大喜过望,慌忙扑上来,一把将任夔胸前衣襟,急问,“你说那焦光叫他的两个女儿分别为大乔、小乔?”

    “是啊。”任夔见刘瑁如此激动,还以为他办错了什么天大之事,唬得两眼发直,结结巴巴问道,“公子……您……您这是……”

    “你个猪!猪!猪!”刘瑁大骂道,“那你怎么不拦住他?”

    “拦住他?”任夔还是不明白。

    刘瑁气得直跺脚,道:“那大乔、小乔便是我要找的姓乔之人!”

    “怎么可能呢?”任夔一脸懵逼,笑道,“公子,这回定然是您错了。那大乔、小乔既是焦光之女,名字应该叫做‘焦大乔’、‘焦小乔’才对,她们肯定是姓焦的,怎么可能姓乔呢?再说,即便大乔、小乔非焦光亲生,也应该姓‘大’或者姓‘小’才对呀。”

    “姓大姓小?”刘瑁一巴掌糊在任夔脑袋上,吼道,“我想将你猪脑袋砍了做下酒菜!还姓大姓小!你就没想过,若是这焦光隐姓埋名,而那人家反而姓乔,两个女孩儿,未有大名,直呼大乔、小乔,又当如何?”

    “耶!公子所言最为合理!当是如此!”任夔慌忙拱手拜服。

    “嘿,我就说嘛,老任表面透彻,实际上就个猪脑袋!”刘云因其方才嘲笑他脓包,现世现报,他这便嘲笑他蠢如猪头。

    “都给我闭嘴!一群猪队友!”刘瑁吼一声,道,“上马,随我追!”

    二人不敢多言,只得立即上马,随刘瑁进山。

    刚入山口,忽见前方树木丛杂,山路崎岖,早已不见焦光一家身影。

    天色渐渐暗淡下来,刘云和任夔担心城门关闭,他们无法进城,在这荒郊野外,若是有失,如何是好?

    故皆劝刘瑁今日方回,不然甘宁和徐庶定会责骂他们。

    刘瑁骑在马上,立在山口,恨与二乔失之交臂,良久,只得叹息数声,道:“看来还是缘分未到啊,回去吧。”

    三人遂拨转马头,抄小路竟回城。

    这一日,可谓与佳人擦肩而过,刘瑁越发伤心绝望。

    回去之后,简单用过晚膳,便回至房中歇息。

    翌日晨,众人早准备好了上路所需之物。

    刘云和任夔知刘瑁心事未有达成,不知刘瑁如何决定,是否尚要前往焦山之中,寻那“焦光”和二乔。

    然刘瑁出门,见众人准备妥当,仿佛什么事儿都没有,神清气爽,精神饱满,笑问徐庶:“先生,都准备妥当了?”

    徐庶躬身道:“皆已准备妥当,敢问公子,早膳之后,是否继续上路?”

    “上路!”

    刘瑁等方才吃过早膳,任夔忽闯进院来,神情慌张,急报道:“公子,大事不好了,刘勋派人全城搜捕昨日杀死官军之人,有一队人马朝客栈搜来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