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之最强争锋
字体: 16 + -

第110章 方略之论

    然见他一脸虔诚,道:“汝有何计,说来。”

    庞羲道:“益州多有东州兵,许多乃我以前之部曲也。今我只需派出少许士卒,混入东州兵之中,言刘璋、赵韪待众人不公之举,东州兵心怀怨愤,必然生乱。如此,益州尚能北顾乎?”

    刘瑁听罢,甚喜,遂问荀攸、法正,其计若何?

    荀攸、法正皆点头称善。

    刘瑁遂令庞羲施此计谋,但有所成,必然重赏。

    庞羲拜谢,遂挑选心腹人发付而去。

    不数日,果有斥候报来,言东州兵暴乱,刘璋大惊,已派赵韪亲自带领前往,前去安抚。

    至此入冬之际,刘璋不复北伐之议。

    刘瑁寻思之后,将当前任务与众位谋士将佐商议,皆以为不过两点:

    一者,招兵买马,训练士卒,保疆守土,以待来年。

    二者,收编流民,开垦荒地,发展生产,打牢基础。

    对于前者,刘瑁令吴懿、杨任、沈弥、娄发、杜濩、朴胡、袁约、孟达各自招兵买马,分兵训练,务必隔年训练出十万精兵。

    尤其令沈弥按照他所传授气功武术,训练锦帆军三千人,重点训练锦帆卫一百人。

    对于后者,刘瑁采用阎圃、程畿之论,安置流民,鼓励垦荒,冬季给予粮米充饥,来春发付粮种下种,收取十分之一税负,充作军粮。

    流民皆悦,四方聚集者二十余万众。

    后方打理妥当,刘瑁当考虑进取之事。

    这一日,刘瑁与荀攸、法正、阎圃、张松、程畿、黄忠、甘宁、魏延、吴懿等诸位文臣武将,询问下一步大政方针。

    荀攸道:“目今天下大乱,群雄争锋,朝廷不振,献帝丧乱,关中连年用兵,关东扰攘纷乱。主公已得汉中为根据,当稳定百姓,善养士卒,积蓄力量,以待时变。既有可乘之机,便可北出斜谷道、子午谷,进图长安,抑或东下荆襄,然后天下可定也。”

    法正却道:“公达之言,前一半是也,后一半尚早。依某之见,积蓄力量,明年当杀回城都,尽得益州,剪除后患,然后沿江东下,以取荆襄,北出秦川,以震三辅,天下可立定也。”

    阎圃又言:“此时关中大乱,李傕、郭汜、马腾、韩遂,皆西凉称雄,极善马战。非有万全之策,出秦川问鼎京师,必然惹祸上身。今翻主公既已和马超义结金兰,不如以示盟好,稳定后方,出兵南下,以攻刘璋,即可剪除后患,亦可积蓄力量也,实为上策。”

    张松又道:“诸君之言皆有不妥。关中大旱,生民十无其一,且李傕、郭汜为患,马腾、韩遂称雄,急切不可北上。南下攻伐刘璋,愚以为亦不可也。刘璋乃主公兄弟也,且为朝廷赐旨之益州牧。无端用兵,岂非盗贼耶?天下人将以为我主如何人耶?以松之见,除内修政理,继续力量外,可伺机东出上庸、房陵,进驻宛城,当可窥伺天下也。”

    张松言语未完,程畿痛道:“诸君皆错矣。莫非诸位皆非大汉之臣耶?现天子受难,为李傕、郭汜二贼困于长安,明年继续力量,当救天子,然后待天子平定天下是也。”

    众人各抒己见,各不相让。

    一翻之乎者也,刘瑁早听得头晕眼花,虽然众人所言,皆非他心中所想,然多有益处。

    综合起来,不过几个方面:

    一、安抚百姓,发展生产。

    二、招兵买马,扩充武备。

    三、采取善策,扩大地盘。

    四、尊奉天子,平定天下。

    刘瑁听着,只管连连点头,说实话,这几个方面,他皆认可。

    只是出兵扩大地盘,从何处开始,如何开始,尚需从长计议。

    此时他不过只有一郡之地,势力薄弱得紧,勿要说和李傕、郭汜、马腾、韩遂之流争锋,便是和刘璋敌对,怕是也不一定能够取胜。

    刘瑁将几个方面总结之后,说于众人听,众人都点头称是。

    刘瑁遂道:“深入追究,上述几条,实现之要旨,在于何处?吾以为,乃是人才也。诸位文臣武将,堪称良才,然若欲将汉中弹丸之地扩至四极,文不能有治国安邦之才,武不能有征伐天下之将,诸位大政方针皆难以施行也。吾非言尔等非人才,汝等皆是我心腹大才也,只是还不够。”

    “那主公以为若何?”荀攸问。

    刘瑁长嘘口气,放眼望向外边天空,道:“以吾观之,明年朝廷将有巨变,关东诸公亦不安分,东南吴地当起狼烟。朝廷四野将乱,大才必将出世。我欲前往走一遭,趁乱收取俊杰,壮我汉中盛威,如此开疆拓土,必将事半功倍也。”

    法正不解,问道:“主公何以知四野将乱?”

    刘瑁笑道:“这有何难?朝中李傕、郭汜、樊稠、张济四人,虽皆是董卓手下,然四人争权夺利,勾心斗角,无需多久,必然反目。如此,朝中岂有不乱之理?冀、幽之地,袁绍、公孙瓒,连年用兵,何曾停歇?曹操、吕布大战于濮阳,曹操落败,岂能善罢甘休乎?刘备成为陶谦座上客,据说陶谦一再想让,欲让刘玄德领徐州。若真如此,曹操以为报父仇之名,必定不容。自孙坚死后,小霸王孙策在袁术帐下,心有不甘,定会伺机自立,建立江东基业也。如此,吴地战乱还会远乎?凡此种种,吾揣度之,当可伺机利用,前往阵前,招揽贤士,以为我用,可也。”

    刘瑁一席话,说得众人瞠目结舌,不敢相信。

    张松笑道:“若真如此,主公真乃神人也!”

    刘瑁怕令众人质疑,遂笑道:“此亦无他,不过妄加揣测耳。”

    “以此说来,公子莫非要暗中巡游天下乎?”荀攸问。

    “正是此意,只是我有心中只有一虑,诸位若能应之,我将放心也。”刘瑁道。

    “何事?”众人异口同声问。

    刘瑁道:“吾此次出游,少说亦须一年半载,唯不能放心者,只有吾弟刘璋。若明年来攻,谁能保我汉中?”

    众将皆道:“愿意舍命保疆守土。”

    众位文士亦道:“谅刘璋帐下,能有多少人物?无需忧虑也。”

    刘瑁大喜,遂坚定巡游天下之心,招揽人才之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