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剑天上来
字体: 16 + -

第18章 血染点将台,兵发飞玉门

    翌日清晨,那第一缕阳光刚从遥远的天际洒在这片黄沙漫漫的土地上时,一夜沉睡的嘉峪关军营便被一声震耳欲聋的号声给彻底破了晓。

    那腰间悬挂着一柄佩剑的李白站在点将台边,他已经洗过澡换上干净舒适衣服,整个人看起来精神奕奕。柔软丝绸将长发束于背后,修长的身躯犹如一柄利剑一般挺拔而立,倒真有玉树临风之姿态。

    李白含笑看着在一声号响中迅速苏醒的军营,心中暗暗称奇。

    这军营方圆有十里之阔,屯兵两万之众。当第一声号声响起时,远处的第二声号声便再次响起,犹如烽火台一般将信号传遍方圆十里。

    而那无数帐营也在一瞬间发出窸窸窣窣的声响,紧接着密密麻麻的身影从中钻了出来,就如同下雨天前那地势低洼的蚂蚁窝一般,只是这里换成了成千上万的将士,声势骇人。

    那张俊俏得可称得上人中龙凤的脸上,两只时常让人捉摸不定的眸子上常年弥漫的“云雾”仿佛一刹那散开,眯起漆黑星眸,李白手指敲打着剑柄,自言自语道:“耳闻不如一见。玄卫军?真不愧为陛下平诸侯,息狼烟之神兵也。只可惜这号称屠杀百万的神兵军林,也有那毒虫害群之朽木。”

    “万事不会从一而终,万事不会一成不变。天都在变,更何况是这人间凡俗的玄卫军呢?”

    一旁双眼惺忪的小和尚拿带着一串木疙瘩佛珠的右手揉着脸,双眼未睁,仿佛在说着让人听不懂的睡梦胡话,可这一句话却是让李白皱了皱眉,那眉梢眼角间,浮起了一抹不知为何的担忧。

    仅仅片刻时间,在这高达三丈的点将台下,那片被西北黄沙终日笼罩腐蚀的土地上,密密麻麻的身影持枪而立,一眼望不到尽头。

    风吹树摇,黄沙漫天,可军列中无一人动也。

    站在点将台中央身披重甲的曹仁节目光炯炯看向这两万之众。

    陡然间,那举于台下得张玄遇大声喊道:“玄卫军两万将士集结完毕,请将军下令。”这声音如鼓响雷鸣,在一道灵力的包裹下传遍大军,人人可闻。

    目色郑重的李白被这肃穆之气感染,心中暗赞一声。达摩也收起了懒散姿态,手里扒拉着那串木疙瘩佛珠,淡然看向前方。

    曹仁节直视着大军,声音如洪钟大吕,传遍四方,他道:“今日有私贩军饷、勾结外族者三十二人,证据确凿,军法处斩。”

    他的话音落下,李白便看见台下有将士押着一行人走过来,这三十二人皆头戴枷锁,脚戴锁链,面露绝望。

    曹仁节再一声大喝:“带契丹贼寇!”

    耶律思齐面带怨恨地被押送过来,他目光阴冷地扫视着大军,然后又转到点将台上,最终落在了李白身上。

    李白瞧得他的面色,心中暗自诧异,这耶律思齐倒真是善于伪装。

    昨日那副贪生怕死的面貌果真是他装出来的,契丹人怎么会派一个知道军事秘密的软骨头过来?而能在临死前有这种目光的人又怎么会是贪生怕死之辈?

    这样一想,只怕那情报或许也有问题。

    李白心中一凛,他看向这生机勃勃的两万将士,脚底生寒。

    与此同时,曹仁节厉色大喊一声:“斩。”

    三十三道鲜血顿时飞溅,如残阳映霞,红染一片。

    军中士卒齐声高呼:“杀!杀!杀!”

    契丹人和军中叛逆的人头和鲜血彻底将士气提高到了极点,有道是“一鼓作气”,此时出兵将士定然悍不畏死。

    李白暗自点点头,看着一瞬间便慷慨激昂的战士们,对于曹仁节的御兵之书颇为佩服。

    “报!契丹五千铁骑已在飞玉门外五十里处。”

    “报!契丹五千铁骑已在飞玉门外四十五里处。”

    “报!契丹五千铁骑已在飞玉门外四十里处。”

    一刻三报,军情紧急,曹仁节当即下达命令:“众将士随我征。”

    浩浩荡荡的军马如一阵黑云向着城外飞玉门而去,三千铁骑奔走带起雷霆威势,高头大马下尘土飞扬,这是曾经踏碎三十六诸侯狼子野心的玄卫军铁骑。

    虽只有二万军马,但威势依旧震天动地,毫不畏惧契丹三万大军。

    因为,玄卫军曾经以一万五千兵马大败南阳侯六万五千兵马,杀四万,俘两万五,名扬天下。

    在那铁骑之中,一面恢弘大旗迎风飘扬,上书一字:玄!

    气吞山河!

    天下间谁可与玄卫军一争锋芒?

    骑着骏马的曹仁节大笑一声,扭头问道:“李先生和小师父认为我军如何?”

    达摩道:“气吞山河。”

    李白甩了甩缰绳,却是闭口不语,眉间隐隐愁容。

    曹仁节见状有些不解:“难道有什么问题?”

    李白叹了口气,慎重道:“此契丹五千铁骑自然不在话下,只是恐怕有计,将军定要谨慎。”

    张玄遇哈哈一笑挥鞭驱马,道:“先生真是多虑了,陛下为何只调遣两万兵马于此营?那是因为玄卫军两万兵马再加上长城守卫军可守住契丹大军十万兵马的疯狂进攻。”

    他顿了顿,脸上豪气干云,道:“而若进攻,也可对敌五万,此时李尽忠大部军马未到,先生无需担心。”

    曹仁节含笑点了点头,也同意张玄遇的说法。他只以为李白不了解玄卫军的实力方才担忧,但自己身为玄卫军的将军,哪会不知道自己这支军队的厉害?哪怕这只是玄卫军的一小部分将士,但依旧足以吃下这三万契丹军马。

    李白挥了挥手道:“我并非不信任玄卫军的实力,只怕耶律思齐口出谎言,误我军机,应当谨慎行事。”

    达摩也附言道:“的确应该如此。”

    哪知曹仁节挥了挥手,淡淡笑道:“放心吧,此战必定大捷,我也会在陛下面前为二人请功。”

    李白闻言只能作罢。在军中他是将军,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只能心里祈祷希望没有变故的好。因为这事关两万军士的性命还有嘉峪关能否守住。

    一眼看不到尽头的军队远远看去犹如一条黑色的河流流淌,那铁骑就如同撞击礁石激起的浪花。气势如虹。

    就在这时,探兵来报:“报!契丹五千大军已在前方十里飞玉门。”

    张玄遇道:“他们疲于赶路,此时是进攻的好时机,有道是以逸待劳。”

    曹仁节当即下令骑兵先行,主动迎击。

    李白望向那浩荡而去的铁骑,和达摩对视一眼,目中隐隐担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