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斗狂沙西辽传奇
字体: 16 + -

第103章 也米里

    听哨探一番细致的解说,众人对西域有了初步了解。耶律大石得知前面也米里河附近的绿洲开阔,与翼只水相距不远,可以视为一处立足之地。大石与李天晟带一小队人马去探路观摩后,决意在附近修筑城池,招兵买马,建立正式领地,暂时给契丹人和众部族一个落脚栖身之地。

    李天晟见大石拿出城池的图样,提议参考过去辽代的城池图纸兴建一座新城。李天晟深知辽国崇尚中原文化,加上由于南北面制,过去辽国五京在都城的格局上,基本都分为皇城和汉城,皇城为宫殿大内所在,用于契丹贵族居住,汉城主要为汉人及其它渤海人、奚人、回鹘人等杂民居住。李天晟见大石说起遵照过去五京布局营造,便道:“若能如此,大辽立足西域便初具规模,对各族杂居,大王倒须慎重。”大石点头道:“不错,大辽将延续正统,一切制度将依照本朝旧制,此也米里城也将分南北内外城,并且宫殿、街市都会让各族百姓看到中原气象。你看这大殿,所谓‘南面而立,北面而朝’,主体沿中轴,左右对称,前后呼应。这里一片在外城有各族帐区域,供给回鹘、达旦等部族,城外方便放牧。虽然知道不能和过去五京相比,但至少会有一番中兴气象。”

    跟着,大石再拿出一张地图。李天晟一看,是新绘制的西域各邦地图,“李兄弟,你看看这个,那日听了探马回报西域消息,我命萧斡里剌叫人连夜绘制的,虽然我们所知尚且有限,但就以这大体分布的邦国看,你应该知道我们修筑也米里城,势所必然了吧。”李天晟微微点头:“过去汉代,也米里这里属于乌孙国,到了大唐时设甸延都督府。周围的山川地形具备立足优势,大王请看,西北和东北群山将此处包围,中间这就是也米里河,地势嘛,我们这几日看过,东北高西南低,三面环山,向西开口,北有山,东南有山,中部是大片草场,宜于我们整军和让族人放牧。”

    大石道:“兄弟所见不差,我们长途跋涉大半年到此,大辽需要一段时日整军操练,然后壮大力量。不过,从长远来看,这里处于大山和沙漠的包围之中,地域依然过于狭小,东南面就是回鹘国,而西面是地域广大的黑汗国,想来,也该就是当年我在大辽时听到过的大石国了,要说真正的大食国,应该往西还更加遥远。说来这大石国我当与它有缘,父母为我起汉名大石,正因为我出生之时,有大石国来大辽入贡。当初也是在圣宗皇帝年间,我大辽威加海内,远在西域的大石国主曾来大辽京师给他们的王子求亲,双方结为姻亲,如今我大辽如此……而他们的大食国依然有广阔的地界,我们在北面这片绿洲其实仅供立足而已,要想中兴大辽,假以时日东征金国,重返中原,势必借助大食国力收服整个西域,或许才有希望。”李天晟心中一凛,看了看他:“唔,大王深谋远虑,所言甚是,西域广大,要前往大食国须分兵而进……否则,可能会腹背受敌……”大石道:“嗯,不错,且兵贵神速,因此须尽快准备,争取早日进发。”

    李天晟奉命安排燕山和撒八等军士和部族修筑城池,陆续迁移到此的族人安营扎寨。另一方面,萧遏鲁负责招兵买马,耶律术薛与萧迪里轮番训练士卒。过了一个多月,萧塔不烟为耶律大石生下一个儿子,大石欣喜不已,为孩子起名夷列,那是因为如今契丹部族自也米里向西扩展到金山和衣列水一带,与割禄部和康里部杂居。

    一番大宴,既是庆贺大家来到西域立足,也是为众将士各有封赏。在欢喜之余,大石也让李天晟尽快准备婚事,李天晟淡淡一笑:“大辽军士与各族百姓跟随大王开疆拓土到此,当以国家基业为重,如大王当日说过,应从速先稳住回鹘国为要,小弟婚事乃是个人小事。”大石哈哈一笑:“也罢,如此今日先以兄弟之言为准,一旦回鹘安定,你可不许再多言推脱。”李天晟笑着应允。

    耶律大石命李天晟准备调集军马,然后亲自修书一封先让一队辽国回鹘商旅充当使者南下高昌回鹘国。

    西州回鹘国占据高昌故地,今称和州,为当地人称呼哈喇和卓的谐音,中原习惯称西州。这高昌城最早为汉朝大将李广利出征西域时,专为汉军屯田所建,两晋之际才成为高昌郡。

    当北凉国在河西崛起后,将势力扩大到西域,吞并高昌及相邻的车师国,高昌之地位日益显著。北凉国在河西被北魏所占后,其高昌地界还独立支撑了北凉一十八年,期间成为河西与西域佛教的传播中心。随后,当地由阚氏、张氏、马氏到曲氏,一共出现四姓君主,都以汉人为主,以中原文化为宗,因此,这高昌一度是西域最为繁荣文明之地。

    唐朝太宗年间,高昌国因抗拒归并而遭到覆灭,随即整个西域均纳入大唐一统。但后来原本居于漠北的回鹘人被辖戛斯人逼迫西迁,回鹘王子庞特勤领着十五部族进入西域,庞特勤所领族人被称为西州回鹘。而另一大批回鹘人南越大漠进入了河西,则称为河西回鹘,起初实力还在西域回鹘人之上。唐朝武宗年间,沙州豪绅张议潮领导河西十一州驱逐吐蕃人,得到回鹘人响应。之后,这一部回鹘人便在甘州立国,后来宋朝建立之后,曾经数次入朝。这一部回鹘人与大唐建立了共同遏制河西唐古人,也就是党项人的联盟。但党项人的崛起势不可挡,李元昊还在当太子的时候就攻破甘州,使河西回鹘彻底并入后来的西夏。

    而庞特勤入西域也分为几支,其中一支先到龟兹定居,后来有人称这一支为安西回鹘,源于龟兹是唐朝安西都护府所在。不久,又分出一部分人到高昌。唐懿宗咸通七年,回鹘首领仆固俊从北庭南下,击败吐蕃,收复高昌、轮台等地,使以高昌为中心建立的回鹘政权安定下来,以回鹘语称高昌为哈喇和卓,这正是西南李氏于阗深受吐蕃侵扰之时。除和州定为王城外,还在天山北麓唐代北庭的旧址营建夏都,作为夏季避暑及放牧之地。整个高昌回鹘的疆域,东起哈密力,西至龟兹故地冰达坂,北抵赤列河,南距吐蕃。境内实行回鹘旧俗双王制,即高昌回鹘和龟兹回鹘各自分立大小国君。由此,回鹘在西域反而越来越昌盛。不光回鹘境内,往西的黑汗国其实也以回鹘人为主,所以同样分立大小汗王,只不过黑汗国的习俗自信奉摩诃末以后,与原来的回鹘人渐渐有了很多风俗区别。

    和州回鹘王室自封为叶护,其君主也称为阿厮兰汗。但叶护本为西北自古以来各强大部族的一种官爵旧称,并非王位或汗位的称号。从匈奴、乌孙到突厥都曾有叶护一职。和州回鹘王室自封叶护,不直接称汗,是由于当时的首领仆固俊本人并非真正的回鹘王室。因此,他所建立的和州回鹘汗国就把身份略微降低,但照样统领宰相、枢密使、断事官和众多于尔奇、伯克。此外,和州回鹘叶护对宋朝也甚为亲近,不仅数次朝贡,还延续大唐和亲传统自称“西州外甥”。眼下的回鹘叶护为毕勒哥,他早从哈密力伯克那里获知,契丹辽国在数年前被女真金国所灭,还听闻有一些契丹余部在近年里陆续往西迁来。毕勒哥在高昌和州城内外都安排士卒加强巡视,也号令各城伯克和于尔奇注意警戒,尤其对受雇佣的卡朗奇,购买的图图克,还有散居流动的卡达篱等各色人丁,都要严密监管,防止与契丹人密谋联系。另外也开始征召兵勇。

    这一日,宫中接到奏报说有大辽使者求见并呈上书信。毕勒哥在大殿上见到所谓的大辽使者竟然也是回鹘人,深感诧异。捋着胡须侧眼询问了几句,原来他们都是长年往来西域的商旅,贩卖西域丝绸和珍宝,说起历来契丹人对回鹘都是友好而尊重,不论在军中在城中,都设有回鹘营,回鹘人丝毫不受欺压。

    毕勒哥坐在狮王宝座上,头戴回鹘传统黄金丝冠,黄布包头,须发蜷曲,拿到大石送上的羊皮书信,摊开一见全是汉文,虽然他也识得几个汉字,可这样一篇文绉绉的书信,还是看不大明白。急忙招手让坐在一旁的宰相让懂得汉话的枢密使曹里弗看,曹里弗恭恭敬敬接过,一见上面遒劲有力的汉文书法,眼前一亮,颇为赞叹,见文中写道:“昔我太祖皇帝北征,过卜古罕城,即遣使至甘州,诏尔祖乌母主曰:汝思故国耶,朕即为汝复之;汝不能返耶,朕则有之。在朕,犹在尔也。尔祖即表谢,以为迁国于此,十有馀世,军民皆安土重迁,不能复返矣。是与尔国非一日之好也……今我将西至大食,假道尔国,其勿致疑……”看了心中一惊,急忙对阿厮兰汗解说一遍。

    这信中谈到回鹘与契丹的一段往事。这乌母主可汗曾是甘州回鹘之主,实力原本比西州回鹘强大,但辽太祖耶律阿保机西征之时收服很多漠北部族。回鹘大将毕离遏想抵抗结果兵败被俘,契丹大军一路杀到西域可汗浮图城,也就是唐朝时期的北庭都护府。阿保机给回鹘乌母主可汗派出了使者,既是宣谕也有威胁的意思,乌母主可汗知道不是契丹之敌,当即表示臣服。随后带着回鹘多数部族迁居西域,经历了十余代才到毕勒哥。如今耶律大石忽然翻出此事,大有重演历史的意思,毕勒哥听得明白后脸色一变,望着代表辽国的使者,尴尬地笑问:“那么,这大辽契丹王上如今在何处?何时经过哈喇和卓,本……小王一定率群臣准备最好的美酒和丰盛的牛羊迎候契丹王师。”使者相互望了一眼,也微微一笑,向毕勒哥行礼:“谢过王汗,契丹大王不日就将到此,届时一定亲自致谢。”毕勒哥笑着示意宰相温拖向使者敬酒,命于尔奇安排回鹘歌舞助兴。

    第二日一早,使者离开高昌城,一路说笑此番回鹘定能与大辽再度结盟重现当年西域繁荣的局面。行到傍晚时分,就发现北面大漠烟尘滚滚,大批兵马往和州而来,待到看清,正是辽军旗号,显然是耶律大石的兵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