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吟
字体: 16 + -

第9章 昔我往矣

    辞别会稽王后,一行人从王家正院出来,众人又相谈一番,陆三先生便与陆家众子弟提出告辞。

    谢无欢道:“待此间事了,无欢回去见过三兄,定赶赴吴郡当面向陆二先生谢罪。”

    陆鱼笑了笑道:“无欢哥哥是君子,君子是不能食言的。”

    谢无欢听了这话,苦笑道:“我可不是什么君子,陆三先生是知道的。”

    陆三先生不禁想到他在陆门草庐的般般劣迹,开口道:“你是不是君子我可管不着,不过当初被你削断四枚无生木牌的人连生意都不接了,你还是早作准备吧,只怕他们七人出关第一件事就是找你讨回断牌之辱。”

    陆家众人听了他们的话,不满的情绪也淡了一些,陆鱼倒是担忧的看了他一眼谢。

    谢无欢轻轻一笑,丝毫不放在心上,又朝着恒伊道:“不知恒公子有何打算?”

    恒伊淡淡道:“此间事了,恒某便告辞了。”

    说完便径直离开,留下众人无语半晌,只觉这位恒郎君着实傲慢的紧。

    谢无欢与郗超送着陆家众人一路朝着庄园外的官道走去。

    这时迟迟赶来送行的王徽之一边道歉,一边招呼仆人准备马车。

    马车走了一会,见陆鱼掀开帘子一直看着他,谢无欢不忍,朝她挥了挥手。

    郗超调笑道:“七郎翩翩少年,却已是风流人物。”

    谢无欢斜了他一眼,只装做没听到。

    郗超看了眼谢无欢又看了看王徽之,忍不住拿谢无欢与王家兄弟作比较,只觉得王家兄弟虽然也算一表人才,却缺少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

    三人目送陆家一行人离开,正要返回王家庄园,忽然听见一阵马蹄声,回过头去却是一辆马车朝着王家庄园赶来。

    马车到了近前,车上先下来一道倩影,原来是个约莫十一二岁的女孩,那女孩见到谢无欢便朝着他跑了过来。

    谢无欢笑着跑过去接她,一边喊道:“道韫慢些。”

    那女孩张开双臂被他抱起来转了个圈,咯咯笑道:“小叔叔,你已经这么高了啊。”

    这时车上又下来一位书生模样年轻人,谢无欢放下谢道韫拉着她的小手问道:“六哥,你们俩怎么来了。”

    书生模样的年轻人便是谢家六郎谢铁,这时他笑道:“三兄收到你的信便让我赶来,顺便有些话对会稽王交待,这丫头非要跟来见你。”

    谢无欢低头看了谢道韫一眼,却见她早已低下了头,一双眼睛只是盯着脚上的鹿皮靴子。想到这小丫头装模作样起来实在跟他没有区别,忍不住摸了摸她的脑袋。

    谢道韫不满的蹭了蹭头,又抬起头来愤愤然看着他道:“我已经长大啦,再摸长不高怎么办。”

    谢无欢只好牵着她的手同谢铁朝着王徽之与郗超走去,几人又相互见礼,一道入了王家庄园。

    几人在外院走了一会,便见司马道福带着下人迎面走了过来。

    司马道福方一见到他,露出一丝喜意想要过来打个招呼,随后便看到他正手牵着一个小姑娘,还不时低头笑着与那小姑娘言语着什么。

    看到他那柔和含笑的模样,司马道福心中轻轻一颤,只觉得从小到大都不曾体会过这样的感觉,父母兄长虽然对她也极为宠爱,却绝不是这种不经意间都带着的呵护。

    她忍不住大喊道:“谢无欢!”

    谢无欢听见喊声,这才注意过来笑道:“原来是小郡主啊,道韫,这位是会稽王家的小郡主。”

    谢道韫见对面那女孩贵气十足,却也恼怒十足,眼珠子一转嬉笑道:“原来是小郡主姐姐。”又朝着谢无欢道:“小叔叔,郡主姐姐好漂亮。”

    司马道福见她与自己年岁相仿却叫自己姐姐,又听她叫谢无欢小叔叔,情知自己误会了,开心地跑过来瞄了眼谢无欢,犹豫了一下拉着谢道韫的小手道:“你生得也好看。”

    接着又对着谢无欢道:“无欢哥哥,我还以为你走了呢。”

    谢无欢还未搭话,谢道韫又道:“不妥不妥,我叫郡主你姐姐,你叫我小叔叔哥哥,这如何是好呢。”

    她叽叽喳喳哥哥姐姐叔叔的不停,就连谢无欢也一阵脸黑。

    司马道福羞涩的看了谢无欢一脸,笑着与谢道韫说起话来,只觉得这姑娘实在是讨喜的紧。

    一路上郗超若有所思,王徽之也不禁露出一丝苦笑。倒是谢铁装作漠不关心,想来这便是谢家独有的风格,谢安的言传身教已经深深影响了这些正处于成长阶段谢家子弟们的一言一行。

    进正院时,郗超、王徽之便带着谢铁去见了会稽王。

    谢无欢道:“道韫,你不是一直吵着要去我在王园练字的地方瞧瞧吗?”见司马道福也看着他,又道:“小郡主不妨一起去。”

    司马道福点了点头,对于谢无欢的在意,看得出她很是开心。

    若说王家洗笔池与一般池塘有什么区别的话,除了雅致了许多,最明显的就是池边石壁上那些般般墨迹以及道道划痕,墨迹虽然还有许多是最近染上的,却遮掩不了岁月的痕迹,灰白与漆黑交织在一起,说不出是凌乱还是有序,倒是那些划痕还能看得清楚些。

    谢无欢三人绕过假山又沿着走廊行了几步便拐进了一处院门,此时洗笔池边摆放了三张几案,有三人跪坐在几案下的蒲团上,从几案上摆放的笔墨纸砚来看,很明显他们正在执笔描摹。

    谢无欢对两个小姑娘做了个食指放在下唇的动作,示意她们别出声,便抬脚朝着那三人身后走去。王家子弟别的不说,品行和定力都还不错,特别是练字的时候便十分专注,有一个身为书法大家的父亲,肩上的压力也必然不小。

    谢无欢先是看了眼那位年纪最大的青年,谢无欢自然知道他便是王家次子王凝之,王凝之的书法可以说是极好,谢无欢自问两人在伯仲之间,或许比自己还要好些,只是他的字体太过端正,书院里最品学兼优的学生也很难写出这样的字,甚至可以说是古板近乎迂腐。

    谢无欢看了一会,又朝着一侧的小姑娘走去,那小姑娘鼻尖上满是汗水,拿着细豪正在临摹一副行书,谢无欢不禁点了头头,因为小姑娘的字正是跟他学的,如今也有六七分神似。

    他不愿打扰到正聚精会神的小姑娘,又缓缓朝着另一个几案走去。看着几案边的孩童,他突然想到了谢朗,谢玄他们几个小侄儿,一年多不见也不知他们怎么样了。那孩童正襟危坐笔下如飞,谢无欢看了会露出一副惊讶的表情,忍不住开口道:“献之已有王叔叔的风范了。”

    正在书写的三人听到声音皆抬头朝他望来,王凝之放下毫笔,起身作揖问道:“谢七郎君何时回来的?”

    那临摹行书的小姑娘懦懦地看着他,秀气雅致的小脸上仿佛涂了一层胭脂。

    谢无欢只得一本正经的作揖道:“见过王家二郎,无欢刚到不久。”

    接着他又朝着小姑娘做了个鬼脸,轻笑道:“道茂妹妹还是这般怕生呀?”

    郗道茂还是那副吱吱唔唔的模样,好一会儿才摆了摆小手,温婉道:“无欢哥哥又不是生人。”

    王献之听了夸奖后仍是笔走龙蛇,这时估计写完了,起身谦逊道:“谢家哥哥还是不要笑话我了。”

    他说完又难掩得意的看了眼郗道茂,小姑娘装作不搭理他,这自然是跟谢无欢学的。

    这时司马道福不满的呛道:“道韫,道茂的这般亲切,对我就是张口闭口小郡主。”郗道茂听了涨红着一张小脸,见司马道福瞪了她一眼,更是不愿言语。

    王献之年幼心性,笑着朝着司马道福作揖逗弄,开口道:“你是郡主,自然要礼敬代之啊。”

    谢无欢打了个哈哈道:“是极是极。”

    司马道福无话可说,只得又瞪了一眼王献之。

    谢道韫见桌上毫笔宣纸皆有,便小跑过去一阵挥毫,接着又拿着宣纸跑到谢无欢边上邀功道:“小叔叔,我这可是在你练字的地方赠字于你。”

    谢无欢接过一看,只见纸上用行书写着“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十六个字。

    轻轻一笑,将纸还她,挪身拔剑朝着一旁的假山挥去,衣袂飘飘,长剑舞动下这十六个字已然显现在石壁之上。

    谢道韫看得正出神,突然发觉一道目光盯着她,回头一看却是王家二郎王凝之,那王凝之见她望来,霎时呆立如根木头。

    这时王徽之赶来道:“小郡主,王爷准备启程回返了,托我唤让你一声。”

    司马道福看了眼意气风发的谢无欢,嘟囔着嘴也不答礼,急忙跑了出去。

    “家父今日不巧出游去了,家母方才吩咐定要留下谢家六郎、七郎,以及道韫小娘子吃顿便饭再走。”王徽之又道。

    谢无欢心想:“王右军想必知道今日会稽王过来,这才游山玩水去了。”想到这里他便开口道:“如此只好恭敬不如从命,还请徽之替无欢,六哥以及道韫谢过王家姨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