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警戒之复兴之路
字体: 16 + -

第10章 基洛夫的日常

    在上完一天的全部课程回到休息的地方后基洛夫便疲惫的睡了,因为第二天还有重要的事需要做。

    清晨的基洛夫公园里总有不少前来锻炼身体,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基洛夫这个和自己同名的苏联名人。基洛夫在三十年代里的苏联政坛可谓是风云人物,威望不低,可惜不幸被刺。在其遇难后不久,全苏联各地便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了一批以基洛夫命名的公园、街区,甚至城市。不仅如此,在后世意识形态严重的游戏红警中,更成为红色帝国的利器!

    看着悠闲自在的人们,基洛夫觉得这样的生活其实也不错。当然基洛夫来这里并不是来这里散步来了,而是为了完成学校组织的实践课,就是要在规定时间找到线人获得情报然后成功将情报反馈回基地,看似简单但其实并不简单。

    交谊舞舞会?当然在苏联,这种舞会很多,而且是青年人聚会的地方。而且这种舞会会成就很多男女。甚至叶利钦的妻子在奥伦堡的一次舞会后差点成为尤里*加加林的妻子,然而不知为何最后这个叫奈娜的姑娘没有选择那个世界第一位宇航员,却成为了奈娜*约瑟福夫娜*叶利钦娜——当时还是建筑工人的叶利钦的妻子。

    青年宫的位置,应该就在这个公园附近。

    苏联的夏天的太阳升的早落的晚,尤其这里更加靠近北极圈……不知道过了多久,看看已经稀疏的人群,开始挪动步子朝着青年宫走去。

    因为青年交谊舞舞会并不需要任何证件,基洛夫大步迈进了大厅,里面的男男女女正在幸福地跳着舞。看着这些幸福的男女舞池中的某处看着他,故意伸了下懒腰。然后一个二十多岁的女人走了过来,淡黄色的头发垂到肩膀,淡绿色的眼睛,高耸的鼻子,总的来说还算漂亮。

    “基洛夫公园的松树……”那个女人刘健边的时候,不经意地说了这么一句。

    懵逼了一下的基洛夫觉得这应该是个暗语,“是的,从那里来参加舞会的……”

    “那么您可以陪我跳上一只舞,基洛夫点点头,知道正戏来了,然后和那个女人迈进了舞池。那个时代的苏联夜晚是充满了舞会的,当然,苏联化的各种交谊舞和基洛夫在学院学习的那些正规的西欧的交谊舞是略有不同的,苏联化的交谊舞更多地掺杂了斯拉夫民族的狂放和野,很不正规,所以教官才会在学院里教习他们正规的西欧式的探戈和华尔兹。

    虽然各种交谊舞自己都学过,但是苏联人跳舞的那种奔放的味道自己绝对学不来,反而自己多了些斯文!不过对于爱学习的自己来说,在旋律的节拍下也浅浅入戏了。

    基洛夫故作亲密地揽过那个女子,然后随着音乐的节拍迈着舞步。然后一边移到人少的地方,开始窃窃私语。

    从醒来那天到现在,自己头一次这么亲密的接触姑娘,居然显的有些不自然,不过还好这也还在情理之中。我搂着她的腰,她撘着我的肩,没错这和电影里的画面差不多,就是这样。睡着舞曲的结束,众人纷纷结伴而退。

    “你的舞跳的真不怎么样”姑娘眼睛盯着自己。

    这丫头似乎在挑逗自己,基洛夫心想,“哈哈,看来有时间得和你请教一番了”

    “那得看我心情喽”姑娘说完后准备转身离去,“再见”最后扭头看向自己。基洛夫点了点头后便离开了。现在的自己可没有时间来泡姑娘!没办法,要写作业呗。

    像这样的日常任务只是无数任务中的一个,比这有难度的任务可以说数不胜数。而基洛夫也通过这些宝贵的锻炼机会让自己长了不少见识。

    几天后的一次课堂上,值得注意的是贝利亚的肖像被人取了下来,这让许多同学感到并不是很吃惊。显然,所有人都心知肚明。现在的社会消息传播速度虽然无法与互联网时代相比,但几天时间里,大家都知道莫斯科又发生了大事。

    基洛夫看着报纸上的那些熟悉的罪名,哎,又是这些常用的词汇.......生活中我们听别人说话自己不能全信,自己要对事物有自己主观的认识,这样才不容易被洗脑。

    “来,咱们走一个”基洛夫将手中的报纸丢在一旁和旁边的几位学员道。随着夏天的到来,自己为能在晚上经常在树林里吃烧烤而感到兴奋。

    “听说我们的中国兄弟在朝鲜半岛将美国佬打的不耐烦了都”一旁的兄弟说道。

    听到这里,基洛夫想起了现在距离朝鲜停战协定签订也没几天了。而且现在是暗流涌动的1953年,不是安静祥和的21世纪,自己也许应该做点什么,做点能够让更多的人得到幸福的事,而不是像现在一样,仅仅是生存着,却没有去生活。生活需要的是理想,而不仅仅是像现在一样活着而已……

    “也许这场战争快结束了吧!”基洛夫若有所思的说着。

    “好了,不说这个了,聊聊别的吧”这些日子自己也和这几个同学渐渐的熟悉了解很多了,没有之前的生疏感。

    “你箱子是啥东西,拿出来看看”基洛夫指着说道。

    “没啥……你们见过法国花毯吗?”这位哥们拿出来说着。

    “不就一个毛毯么,至于么兄弟?”一旁道。

    “呃,这一切都来源于一个这个村子服役回来的红军战士,他在波兰弄到了一块镂空的木板——波兰人用这种木板刷涂料在毛毯上,就像这张一样,很漂亮不是吗?当然真正的法国花毯要几十卢布呢,而他回来后把这门手艺一教,大家都很快学会了。当然这样描上涂料

    不过才几十戈比。城里的人都不新欢没有颜色的毛毯,这种生意很赚钱。

    他们每年教给农庄一些钱,农庄就会开一张证明:‘该同志已经付清全部的款项,允许其外出。’听说他们要去很多地方——莫斯科、列宁格勒、阿拉木图、基辅……甚至有时候还要乘坐飞机……结果就像你们看到的,拖拉机站的机器都没有男人去开,都是些留下的婆娘,我这个农庄主席都快成了******妇女主任了……”

    “哈哈哈哈……”几个人都笑了起来,而唯有从后世来的基洛夫簇起了眉头。他的一番话,仅仅一个小小的侧面就将苏联将来面临的种种问题透漏了出来。

    对于集体农庄,自己始终觉得那是迫不得已的产物——欧美经过几百年的殖民统治和对黑奴劳力的使用,早已经完成了资本积累。但是苏联脱胎于满目疮痍的沙俄,经过二次国内战争,和四周资本主义国家的敌视,不得已采用了这种挫伤农民积极性而以此来积累财富。

    而想想,一块如此恶劣的描纹花毯都可以大行其道,可见苏联的轻工业是多么的差劲。而为了赶时间,居然乘坐飞机……重工和轻工的不协调,农业的不合理,种种问题都已经显现出来……

    想到这里,头渐渐大了起来,不知道到底该做些什么,好像明知道前面一个大坑,但是却不能告诉朝前走的那个盲人,因为自己现在无能为力。去和现在掌权的马林科夫去说吗?还是去和赫鲁晓夫去说?

    未完待续……

    抱歉了我不定期的日常更新

    让我明白持之以恒的重要性!

    (本章完)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