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英雄本色
字体: 16 + -

第16章 意外收获

    秋天的塞外草原已经带有寒气,草叶上沾满露珠,太阳的光亮才略有抬头,整个营地已经一片人喊马嘶的忙碌景象。

    四处燃烧的营火逐次熄灭,打水归来的马队将炊事营的水缸全部灌满。在炊事兵们进进出出的忙碌中,飘散着马奶茶香味和羊肉味的早餐已经准备好了。这也是第八战区相比其他条件艰苦战区的一个优势,背靠后方和当地发达的牧业,只要不在战时,士兵们的饮食条件还是有保证的。

    被早晨的喧嚣吵醒,梁三儿起床走出账外。呼吸着塞上草原早晨清新的空气,深深吸了一口气,做一个扩展运动,感觉前一阶段鞍马劳顿带来的疲惫一扫而空,整个人又恢复了神清气爽的最佳状态。

    与作风上的纨绔不同,梁三儿由于常年练武,作息上反倒比别人要坚持的好。要是平时,这时候他已经练过晨功了。只是此次从三义县出发以来屡担大任,一行人的安危和手头的物资不容有任何闪失,鞍马劳顿、殚精竭虑是难免的。此次返回交接完任务,身心放松后浑身积淀的疲惫如潮水般涌来,再加上与欧阳静怡的小冲突中大获全胜,心情难免舒畅,昨夜竟是睡了一个酣畅淋漓的饱觉。

    相比其他营区早晨的喧嚣,骑兵独立团这里要安静的多。毕竟都是白七爷几个地方豪强竭尽全力培养的精锐,加上梁三儿也能服众,略有提点都能很好的遵照执行。

    与其他行伍出身的大老粗不同,梁三儿确实是受过精英教育的。虽然他不好深学研究,但聪明,先生们讲过的知识点都是领会掌握的。

    车队回归后,骑兵独立团只剩下300多人的作战部队。虽然身在81军的大营,但这三百多人的安营扎寨和夜巡步哨以及潜伏哨探都是一样不落,完全按照梁三儿规定的操典执行。梁三儿只需安顿下去,自然有人详细划分,执行的井井有条,一点也不马虎。整体营地的安静完全建立在队伍的高度契合基础上。相比其他单位成员构成复杂、训练层次不齐造成的热闹,这里的安静更显一股肃杀在里面。

    看到梁三儿起床,营地执行官吹响了用餐令,已经喂养、洗刷过战马的骑手们按作战序列排队领取早餐。梁三儿也不说话,正想洗漱后也排队领取早餐,一个娇俏的身影手端托盘从旁边毡帐的角落走来,用柔柔的汉语说:“将军,娜仁向您请安!这是您的洗漱用具。娜仁先服侍您洗漱,一会儿娜仁就将早餐送到将军的帐中。”

    梁三儿略一愣神,一反常态地一脸严肃:“你会说汉语?”

    “谁让你干这个活的?”

    “吃饭我自然会和我的人在一起,不需要有什么特殊的地方。这里不用你了,你去忙你的吧!”

    不同于一般女孩受到诘问和训斥后的委屈,这个女孩出奇的落落大方。她毫无做作的回答:“娜仁是蒙古头人的女儿,父亲从小就很疼爱我,给我请过很多老师,部落里也经常会来汉人的行商,汉语自然是会说的。”

    困惑的眨眨眼,娜仁不解地问:“至于服侍将军,不是将军昨天安排的吗?”

    不等梁三儿反驳,娜仁继续说:“昨天将军明明说过,在您军中这段时间,不让我无所事事,游手好闲,要干点活。您的部下问我能干什么?我想了半天,除了服侍将军大人,别的活我真的不会耶。这样他们就安排我服侍您了!归根结底,这个任务也是您要求的呀!”

    说完,娜仁脸色一变,以一副泫然欲泣的神情说:“父亲自小疼爱娜仁,从不让娜仁干什么体力活吃苦受罪。这里除了服侍将军是娜仁力所能及的工作外,其他挤奶、喂马、做饭、补帐、擦鞋的活娜仁都干不来的。娜仁虽然是草原儿女,但也是女儿家,天生娇贵。将军要是不疼惜娜仁,让娜仁吃苦受累,娜仁怕是挨不过这段时日的!”

    梁三儿耍流氓的对象都是含蓄内敛和传统温婉的女性。头一次碰到这么牙尖嘴利的女孩,顿时吃了一瘪,不知该说什么好了。

    远处偷听的一众骑手们顿时“吃、吃”笑了起来,尤以温大成和项子义一帮小头目们笑得最肆无忌惮和大声。

    梁三儿脸上顿时挂不住了,他冲几个小头目大喝道:“你们过来!”

    几个小头目立刻屁滚尿流的跑过来立正站好。

    梁三儿手指着几个人说:“这个人质的事儿你们看着弄好。看她能干什么干什么去,别让她来烦我。瞅你们几个皮痒的样子,想挨鞭子了吗?跟我这么长时间,还不知道我的规矩?谁允许吃饭开小灶的?”

    温大成几个功夫早练出来了,脸上神情立刻绷得紧紧的,大声回答:“谨遵团座钧令。”

    项子义毕竟年纪小点,幸灾乐祸的心情这个时候还没控制住,脸上还带有笑意。立刻就被梁三儿抓了典型。指着项子义说:“你什么意思?我说话你没听到啊!今天早上不准吃饭。对了,这个人质是你带来的,那就交给你看护了。她既然这么喜欢服侍长官,那就让他服侍你好了。”

    说完梁三儿一甩袖子就想走,项子义赶紧上前一把拽住梁三儿的手:“这不怪我啊三哥。这个事情是有原委的。”

    说着项子义把梁三儿拉到远处,偷偷给梁三儿说:“这女孩他爹要给咱们凑值三千头牛羊的黄金呢。金子没到手前,这个女孩在咱这儿不能受委屈啊。况且,他爹也敞亮,灭了当地日本人的驻地特务机构,把缴获的枪支原封不动都给咱们送来了。三哥你不知道,这里面有120条日本三八式钢枪,一挺九二式重机枪,三把短枪,子弹数千发。这是给咱们递了投名状了。咱也不能亏待了他女儿啊。”

    看到梁三儿的脸色缓和了下来,项子义乘热打铁的说:“开小灶也是逼不得已啊。这女孩吃得上真是挑。吃菜吃菜心,吃肉吃里脊,每天必须一顿白米饭。条件达不到就绝食,她一个人一天的伙食费随便抵我们一、二周的费用了。我前一阶段已经被她吃穷了,最近的花销都是贷得你们白家堡温大成的高利贷,一毛的利钱,我都愁拿什么还账呢。”

    梁三儿大怒:“哪儿来的小娘皮敢在咱爷们头上撒泼!她不吃就饿她两顿,我还不信治不了她。管保到时候给她什么她吃什么。”

    项子义一脸苦笑:“三哥啊,这招我早用过了。这小娘们对自己那可是真狠。我用这招的时候她生生两天时间水米未进。看在金子的份上,我又不能不管她,结果好不容易伙食条件达到了,她还是不吃,要我道歉。兄弟我长这么大了,头一次向个小娘们鞠躬道歉,那个憋屈啊!三哥啊,为了您的大业,兄弟把没受过的委屈都受了啊。”

    擦擦眼角,项子义继续说:“三哥,开小灶看似是她服侍你的时候沾你的光吃点小灶,实际是你沾她的光,吃她的小灶啊。不这样的话,没法给其他兄弟交代的。”

    梁三儿反应灵敏,立刻问:“这个小灶的钱谁出?”

    项子义一脸理所当然:“你吃小灶当然你掏了!”

    梁三儿气得扭头就走,项子义却追在后头继续说:“三哥,你看我欠了温大成的高利贷,你能不能给他说说给我免了去?”

    梁三儿停步扭头冷冷一笑:“我们白家堡的规矩你可能不清楚,钱财方面那是亲兄弟、明算账。慢说是你欠了他的帐,就是我欠了,照样得一分一厘还清楚。你小子就慢慢儿去还吧!”

    不理会在原地哭丧着脸的项子义,为多养一张成本奇高的嘴而闷闷不乐的梁三儿匆匆洗漱后去队伍里吃过行军餐。倒背着手带着温大成、项子义一伙去营外地辎重地,想看看项子义偷藏起来的日本特务的军火。

    走出骑兵团没多远,梁三儿就看到欧阳静怡指挥几个人将毡房打包装车,设备装箱。马鸿宾的军事秘书小张在旁边帮忙。

    看到梁三儿在一伙狗腿子的簇拥下摇晃过来,昨晚气得一宿没睡、顶着俩黑眼圈的欧阳静怡更是气不打一处来,缠着绷带的右手更是隐隐作痛,无数报复的念头在脑海飞来转去。恨不能把梁三儿打翻在地,踏上一万只脚,让他永世不得翻身。

    像欧阳静怡这样用眼光报仇的人梁三儿见得多了,他压根不在意。装作没看到,梁三儿直接问小张:“这是怎么回事?大清早的就瞎忙活。”

    赶紧堵在要发作的欧阳静怡面前,小张打着哈哈说:“这不是马司令昨天安排把电台班配属给你们骑兵团嘛。昨晚太迟了,今天早上他们就收拾好了去你们营地,以后就跟你们一块行动了。”

    梁三儿嘟囔一句,“电台班原来这么多人。”

    小张接口道:“可不。这种大型电台运行要靠移动发电机发电,要架设天线,要译电编解码,专业性很强,需要一套队伍的。”

    怕二人再起冲突,小张赶紧把欧阳静怡叫去收拾行李了。

    咂咂嘴,梁三儿带着人到了他们平时藏私货的地方。揭开车上的被服包,撬开一排排堆放整齐的箱子,里面是新崭崭的步枪、机枪,雪亮的刺刀,黄澄澄的子弹。枪支上涂满了保养的黄油,竟然是没有使用过的新枪。

    梁三儿倒吸一口冷气,这是一块没想到的天上掉下来的馅儿饼啊。仅这一项这个娜仁家族带来的收益就不小了。看来自己的思路还不够开阔,日本人对绥远早有野望,准备周到细致,着力点恰恰是国府的空白处,眼光不可谓不毒辣,行事不可谓不周密。自己这次完全是瞎猫撞上死耗子,全凭得是运气。

    这个娜仁家族看来还不能见好就收,得放长线钓大鱼,弄不好有意想不到的好处。

    重新掩藏好军火,梁三儿带人朝营外走,准备熟悉熟悉周边地形。没走多远,突然看到一个硕大但破旧的蒙古包矗立在一个小山包上,周围也显冷清破败,两个明显是伤兵的人坐在那儿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

    梁三儿好奇心下随口一问:“那是干嘛的?”

    项子义接口道:“那儿,没啥意思。35军撤下去的时候把一些用不着但又舍不得扔的破烂全塞在这儿,放俩伤兵看着。主要是战场上用坏、打烂的机枪和小炮,全是一堆破铜烂铁,没啥用。”

    梁三儿眼神一眯,“咦?机枪和小炮??这个有点意思。”

    回头命令:“去个人,把谢狗子叫来,让他来看看这儿的行情,看是不是都是破烂?”

    立即有人跑回了营地。不一会儿,一个满嘴烟熏牙的高瘦个跟着来了。他是白家马队的人,除了嗜烟好酒,更有一手修理枪械的好手艺。

    用两包烟收买了伤兵。梁三儿一伙走进蒙古包,立刻被里面的场景震住了。里面全是缺胳膊断腿的各种型号的轻重机枪和迫击炮、掷弹筒。机枪少说不下百挺,50、60毫米口径的迫击炮有7、8门,掷弹筒也有近10个。这里头的军火如果完好,完全可以撑起****一个师的支援火力。

    压下心头的贪婪,梁三儿轻声问谢狗子:“狗子,你看这些有多少能修好?”

    谢狗子仔细看了看,扳着指头算了算,然后肯定的说:“迫击炮我没办法。掷弹筒好修,只要手头有机床,我保证全能修好;机枪型号太杂,不好修。从坏得厉害的枪上拆些配件,我再想办法加工些零件,轻、重机枪加起来我大概能修好50挺左右。这问题的关键是得有机床才行。”

    梁三儿身后传来一片倒抽凉气的声音,这次发大财了。

    梁三儿喃喃道:“机床不是问题。只要能把这些枪炮修好,就算天皇的裤衩我也想办法给你弄来。”

    “哈哈哈哈哈哈”

    蒙古包里响起了这帮坏仔肆无忌惮的狂笑。

    出了蒙古包,梁三儿和颜悦色的和两个伤兵聊了起来,对35军将士的英勇顽强大加赞誉。表示愿以自己的微薄之力帮助35军将士重振军力,再展雄风。

    当即表示用50支日本三八钢枪换这些无用的破铜烂铁。并每人资助50块大洋,安排专人送他们返回35军休整地。

    身后三义县的一伙坏仔都是千年老朝奉,七嘴八舌帮起腔来,把这些本来就是破烂的军械贬得更加一文不值,并诱之以利,很快就拿下了这两名归队心切的伤兵的心理防线。

    不久以后,在一片依依惜别的告别声中,两名伤兵带着属于自己的银元和属于35军的三八式钢枪踏上了归队的路程;梁三儿一伙得到了他们想得到的待修理军械。

    在之后的岁月里,这些焕发新生的军械帮助梁三儿一伙渡过了一个又一个险滩,赢得了一场又一场战斗,夺得了一个又一个好处。从这里开始,他们即将踏上新的征程,在更广阔的天地里挥洒人生的精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