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路
字体: 16 + -

第18章 舒尔茨训练下属

    八月中旬的一天,天气异常闷热。

    滨江城郊外的某处荒野中,一支九人小队正在进行着急速行军。

    这批人穿戴整齐,排列着“一字”队形。远远看上去,铁灰色的制服与暗黄色的大地是那样的格格不入。他们就是德国大使馆的警卫部队的二分队全体人员。

    领头的是一位来自汉堡的上尉舒尔茨。人高马大的外形与其蓝色的眼睛,看上去很是有型。

    小队携带了较为先进的步兵装备,例如军用水壶,匕首,防毒面具等这些在日军中很难看到的东西。

    尤其是在这支队伍中除了有常规的毛瑟98k步枪之外,居然配备了一挺mg34机枪,着实让他们的战斗火力大增。

    该款武器主要是安装在坦克与装甲车上进行辅助火力支援。不过步兵也普遍装备了这款利器。

    每分钟可以达到一千发的子弹的射速,被它所“关照”的目标,实在是一场浩劫。特别的是这款武器还可以进行快速的拆装,在各类防御堡垒与步兵急行军中可以轻松切换。

    通常一个战斗班组有至少两名士兵组成。一人为射击手,主要负责枪支的持有与背负,另外一人则是背着一个携带有四个弹鼓。

    经过半天的急行军使得大家都十分疲惫。在队伍中也渐渐出现埋怨与牢骚。舒尔茨大声喝道:

    “你们这些懒骨头走点路就坚持不下去了?你们难道不知道我们的战友现在正在苏联,与那些红色野兽在战斗吗?这点累算什么?”

    在队长的怒喝下,手下的士兵停止了埋怨。说个实话,携带超过二十公斤的单兵装备,在荒郊野外走上三个小时也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情。

    又前行了半小时后,汉斯也累的坐在了地上。看到队长也不得不休息了,大家也纷纷就地坐下。

    原来这一野外急行军是按照汉斯的命令去执行的。原因主要有两点:其一,前不久发生的日军和土匪的战斗,让汉斯决定要大力加强使馆保卫人员的体格素质。

    其二,最近手下的人非常懒散,除了去酒吧就是在大使馆睡觉。警卫值班的人完全都是心不在焉,没有一点军人样子。

    有一天日本宪兵军官来大使馆找他,居然警卫都没有发现。日本人一直走到他的办公室门口,他才知道。

    原来负责警卫的几个家伙在值班室玩牌的玩牌,睡觉的睡觉。谁也没发现日本人进来。

    事后日本人提出了善意的意见,说可以提供日军士兵进行协助保卫之类的话语。虽然言辞客套,但嘲讽之味非常强烈。

    在这样的局势下,汉斯经过大使的批准,对于警卫部队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体能素质再教育活动。在这一活动的宣布仪式上,汉斯扯着嗓门喊道:“你们太懒散了,需要去活动下筋骨。”

    滨江的天气说变就变,刚才还是晴空万里,一眨眼就阴云密布。舒尔茨看了看天空,说道:“大家立刻出发,正前方两公里有一个村庄,可以避雨”。

    言毕,地上坐着的人立刻起身,朝着前方继续进发。

    原来舒尔茨在刚才休息的时候就查阅了本地区的地图。在地图上就显出前面有一个叫做李家村的村庄。

    为了保持好的军容军纪,舒尔茨挑选了一个会汉语的士兵走在最前面。如果遇到当地人可以进行关于水源,休息等事务的处理工作。

    在对待中国人的态度上,大家基本上都认为,中国虽然在这次战争中属于战败,但是中国的历史文化与人文风俗等方面是日本难以匹敌的。

    再则,中国人也显得较为友好。因此,大家对本地的中国人都持有一种礼貌的态度。

    这个李家村位于滨江城东南部的郊外四十公里之处。一座无名的小山坐落于村庄东部。村庄的四周除了一片叫不上名字的树林之外就是一片荒芜。

    村民们在自己的家园种植了一些旱田度日。

    当地人从没有见到过欧洲人的模样,当小分队进入村庄后。村民们都对他们投来惊异的目光。蓝眼睛,黄头发以及人高马大的体格,实在是让这些村民长了见识。

    舒尔茨一行在村庄中,没花费多少时间就找到了当地的村公所。在会汉语的士兵翻译下,成功的联系到了村长。

    经过一系列的语言沟通之后,村长知晓了这队军人来到本村的目的,并且也达成了为小队人员提供住宿和餐饮服务。

    尤其是村长得知洋人会给出合理的服务费的时候,真是喜上了眉梢。

    村长接过汉斯递过来的五个大洋后,甭提多高兴了。五个大洋管这九个人的两顿饭和住宿,真是太划算了。其实一个大洋就足够了。

    看着这些洋人被安置在村公所的食堂吃饭的场景,村长感觉今天真是自己的好日子。

    不过,在场的德国人对于中国人的筷子使用着实不习惯,闹出了不少笑话。看着这些洋人的滑稽样子后,村长心里想到:“这些洋鬼子看上去比起东洋鬼子要和蔼多了,也讲道理。”

    正在吃饭的时候,大雨悄然而至。噼里啪啦的雨水打在屋顶上的响声,犹如爆炒豆子一样。没过一会村公所门口的池塘就被雨水注满了。

    这个时候,一个村民跑进来告诉村长,给洋人安排的空屋被雨水所淹。村长听后头皮一麻,半天说不出话来。

    这个时候舒尔茨也看到了村长和村民之间的交谈,虽然他听不懂他们的说话内容,但是依然派遣懂汉语的士兵过来询问。

    知晓了原委后,舒尔茨又询问村长附近有无其它适合的住所可以提供。村长十分犹豫不知道该如何表达。

    原来村的西边不远处有一个废弃观音庙,地方宽敞而且地势很高,完全不会被风雨所毁坏。只不过废弃多年,没有人进行打扫与清理,十分破旧。村长迫不得已将此处告诉了舒尔茨。

    舒尔茨听后十分高兴,能够看到中国的庙宇是一件非常值得庆幸的事情。尤其是在他听说该庙宇有将近一百年的历史后,更是执意选择该处作为今晚露营的场所。

    当大家知道不远处有一个中国古代的庙宇可以成为今晚的住宿场所后,大家都欢呼起来。

    饭后,舒尔茨等人辞别村长,按照方向指示,朝着这一庙宇冒雨进发。看着他们欢喜的态度与离去的背影,村长真的是搞不懂洋人到底听明白他最后的几句话意识没有。

    原来村长最后将这一庙宇闹鬼的事情简单的告诉了那个翻译,只不过后者的汉语水平非常一般,对于神鬼之类的词汇完全没听懂。

    为了让自己显得汉语能力卓越,也只有胡乱的翻译给了自己的长官。不知者不畏,这个道理很正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