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天倾
字体: 16 + -

第71章 人生若只如初见(五)

    呃,这章写的很糟糕,但玉昆这几天受刺激了,不知不觉的就写成这样了……如果不喜欢跳过便好了,抱歉。

    ……

    ……

    琴音随着茂德的一双纤手起而又伏,绵延不断。皓肤如玉,李存看着一时间不由得有些痴了。

    那是一个简单的故事,如果没有后来的穿越与重生,相似的事情会发生在无数人的身上。

    “我叫李存,你呢。”

    “我叫海若!”

    “以后就是同班同学了,请多指教!”

    “哈哈,你挺逗的!”

    这是他们初见时的时候。

    ……

    “高考还有多久,你还在看这些闲书!”

    “劳逸结合,放松一下嘛。”

    “你给我讲讲这道题!”

    “好嘞……”

    这是高三的时候。

    ……

    “你愿意做我女朋友吗?”

    “马上就要高考了……”

    “你愿做我女朋友吗?”

    “嗯……”

    这是高考前的一个月,第一次面临决定人生的岔口,少男少女们寻找着各种可以缓解压力的方法。而暗恋她了三年的他,也终于鼓起勇气去告白——竟然成功了!天可怜见,他当时是有多么的兴奋与激动。

    ……

    “成绩出来了,差两分。”

    “那我们岂不是不能上同一所大学了……”

    “没事,只是四年而已,况且我们假期还能见面!”

    他握着她的手,第一次感觉到命运的无常,可他并不准备放弃!

    ……

    “我们永远不要分开好吗?”

    “永远,永远都不分开!”

    这是大学第一个假期时的约定。

    ……

    “这个假期不回来了吗?”

    “恩,下半年要考tef,暑假留在学校好好复习。”

    从大三开始,就连假期,也见不了了。

    ……

    “我要去巴黎了。”

    “不能留下吗?”

    四年转眼而过,但是,一切并不如他所想的那样。时间,可以改变一个人的许多……也许,是别人都在前进,而唯独他留在原地吧。

    ……

    “那是我的梦……我们分手吧!”

    终于,她提出了那两个字。

    ……

    “珍重。”

    “珍重!”

    这是最后一次见面。

    一切,本该就此画上句号,但一场车祸降临,使得故事的另一半仍在继续。

    “莫要再伤了他......毕竟是撞了他,多给些银钱好好医治吧。”

    “海若……”

    重和二年,穿越之后第一次见到海若,只是在这一世,她却已是茂德。

    ……

    “帝苑重地,你是何人!”

    “我想求见帝姬……”

    “就凭你?滚吧!”

    身份的悬殊,使得他连见上她一面都不可得。

    ……

    “帝姬出降蔡家,东华门外好生热闹,李兄不去吗?”

    “你们去吧,我没心情。”

    宣和三年,帝下旨茂德帝姬出降蔡太师五子、宣和殿待制蔡鞗,东京喧沸,而他,只能祝福。

    ……

    “元帅令嘉德、荣德、安德、茂德诸帝姬出城入营……”

    “今城已破军已丧,金人势大,乞和之事全凭二太子一言而决,切不可忤逆之……”

    “陛下……”

    靖康二年,东京内外城皆破,仅有皇城独存,新帝赵桓决议出降,金军统帅指名要茂德诸位帝姬入金营,帝从……

    而他,却无能为力。

    ……

    “莫要再伤了他......毕竟是撞了他,多给些银钱好好医治吧。”

    “茂德!”

    这是第三世的初见。

    ……

    “再次见到你真好!”

    “嗯?”

    这是在玉津园外……

    ……

    一曲终了,远处抚琴的女子起身,浅浅行了一礼,然后重新坐下。

    琴音终落,李存许久才缓缓回过神来,看向那不远处少女的目光,充满了复杂。

    “我便说嘛,茂德知道李公子来后,定会亲自致谢。”再一旁观看了全程,一直是一副微笑模样的郓王品了一口茶,说道。

    李存闻言,顿时一个激灵,想起这会是在郓王府邸,这才算从回忆中完全回过神来,恋恋不舍的将目光从茂德身上移开,转回身子,平整了下心情,然后才说道:

    “帝姬殿下的琴艺果然绝伦。这一曲《雁落平沙》可谓通体节奏三起三落:初弹似鸿雁来宾,极云霄之缥缈,序雁行以和鸣,倏隐倏显,若往若来;其欲落也,回环顾盼,空际盘旋;其将落也,息声斜掠,绕洲三匝,其既落也,此呼彼应,三五成群,飞鸣宿食,得所适情。

    全曲委婉流畅,隽永清新,仅凭这一曲,殿下便有大师风范。”

    茂德方才弹的这曲名为《雁落平沙》,在后世也被叫为《平沙落雁》,相传是前唐时陈子昂所作。这是一首古琴曲,而不是后世常见的古筝。

    本来李存应该是辨别不出来的,他在后世上的只是一个三流学校,读的也是农林类专业。但幸而读大学时和几个好友开了一家饮品店,当然生意很是惨淡,在最初的两个月过去之后,便彻底称为了他们自娱自乐的地方。倒是有幸认识了一位住在附近教古琴的老师,老师下课后经常去他们店中坐会,有时还会带着琴来。几年下来,李存倒也了解了一些古琴方面的知识,此时却正好用上。

    “哈哈,李公子果然不凡,这一番点评,让我都觉得茂德所弹的非常出众了!”

    郓王哈哈一笑,这番评价和这琴曲一样,并不一般,想到情报中关于李存的种种,让他越发觉得眼前这人并不简单,最起码才华方面是这样的。这不由的让他对李存的好感又增加的许多——有才华的人总是惺惺相惜的,作为皇帝诸子中学识与文采最高的,郓王对京中有才识的士子最为看重,不然国子监上下也不会大多都是他郓王党人!

    若是李存知道郓王的想法,定然会偷笑不已,虽然他受了那位老师数年的熏陶,但终究还是外行之人,听个热闹罢了。方才那一番评价也并非他所原创,而是《古音正宗》中所书,不过那《古音正宗》在明崇祯七年才会问世,离现在还有五百多年……如此说来,他到也成了原创。

    “殿下说笑了。”李存面色不改的回答道。经过上一世几次文抄公的经历,李存的一副脸皮,已然练的出神入化。

    “京中这二月间一直都在出传闻,说李公子的文采非凡,填词作诗自是一流,只是一直不得见。方才茂德一曲《雁落平沙》相谢,李兄可有什么好词句相赠呢?”

    郓王眼珠一转,嘴角轻笑,不知抱着什么目的说道。

    “诗词吗……”

    李存闻言并没有拒绝,他虽然这世并不想做文抄公,但先是辛弃疾的《青玉案》,而后又是吴承恩的《西游记》,虽然每一次都有不得已的原因,但既然先例已开,抄一首是抄,抄两首也是抄,不在乎多的那一两篇而已。更何况,是写给茂德……

    见李存点了点头,郓王当即大喜,双手一拍,不多时亭中的石桌上便被腾出,摆上了笔墨纸砚。

    李存拾笔,目光复杂的看着茂德片刻,想起方才脑海中闪过的种种,终是拿定注意,俯身而下,笔尖蘸墨,在纸上写了起来: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一直注视着这边的茂德见状,此刻也再次站了起来,有些好奇的望着这边,想要看李存到底在写着什么。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郓王见李存写完第一句,心中顿时大喜,想着今日似是又要见到一篇传世佳作了。只是到了第二句写完,那原本一直保持着微笑的脸庞却变的有些难堪了。不过李存并没有注意到郓王的变化,依旧沉浸在刚才的回忆之中,笔在手上,一刻不曾停歇。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最后一笔落下,李存像是放下了一个包袱一般,长出一口气。

    只是一旁,却传来一声训斥:

    “李存,你大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