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璀璨江山
字体: 16 + -

第25章 唇亡齿寒

    八月,于是隗嚣便派马援手持自己的文书前去洛阳觐见建武帝,当时的唯一交通行具就是马,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凉风吹着马援一行人心旷神怡。

    行驶途中只见庄稼里的农民正在忙碌着丰收熟透的果实,一路上没有感到寂寞而且嘴里还念叨着:“今年又是一个硕果累累的季节。”

    马援一行人走街串巷看着繁华都市,不知不觉到达了大汉首都洛阳,走到皇宫城下亮出了使者印牌,卫尉统领确定无疑后为了宫禁安全考虑。

    开始对马援一行人等进行搜身,身上没有携带任何锐器,由一名卫尉将领协同朝觐天子,当时建武帝在宣德殿接待了马援。

    建武帝看完隗嚣的书信后先搁置一旁,对马援开玩笑地说:“马将军周旋于两个皇帝之间,今天见到马将军果然气度不凡,是一个身为将军应该有的雄风,没能得到马将军这样的将才,真令朕感到惭愧。”

    马援起身顿首(叩头)说:多谢陛下的赞赏,当今这个世道并非君主选择臣,而是臣选择君主,臣与公孙述是在一个县城里面居住的,而且我们从小关系就亲密无间,我之前到蜀郡拜访公孙述,他先吩咐将士们排列成阵然后再让文渊觐见,现在文渊从陇地远道而来,陛下如何断定臣不是刺客奸人?

    建武帝扶起马援笑道:“马将军不是刺客,只是一个说客罢了。”

    马援起身说:当今天下的人盗用刘氏旗号越来越多,可谓不可胜数,今天见到陛下恢廓大度(这就是此成语的由来)与高祖可以相提并论,文渊相信帝王自然有真龙天子。

    建武帝笑着说:“马将军好口才,朕想外出南巡游玩消遣一下烦闷,可否请马将军一起陪衬,也好缓解一下彼此热情?”

    马援心想即使来当说客的,陪乘对方也在说客范围之内,两手作揖恭敬的说:我马援愿意陪乘陛下,心中不胜荣幸。随后建武帝和马援各乘坐一匹马你一句我一句甚是开心。

    建武帝好奇地问:“马将军这么高的武功师从何处?”马援说:我的武功可不是拜师学来的,是祖上传下来的。

    建武帝的好奇心又勾起来了,询问道:“哦!依马将军的武功来看,其祖先绝对是一个出类拔萃之人,可否说一说是那位令自己感到骄傲的祖先?”

    马援说:当然可以!其先祖就是春秋战国时期赵国将领赵奢,秦国来侵犯的时候恰巧赶上先祖病逝,当时没有人可以抵抗秦国虎狼之师,赵王迫于无奈起用先祖之子赵括为将,但是赵母坚决反对赵括出征打仗,可是赵王心意已决。

    赵母说:”让赵括领兵出征可以,但是有一点,若是赵括兵败请大王不要治罪。“

    赵王答应了赵母的请求,其后赵括就率领着四十万赵军与秦军决战于长平(今山西省晋城市高平市)由于指挥不测四十万赵军全军覆没,赵括也被乱箭射死,赵王得知兵败的消息后长叹不已,难道老天爷也不助我赵国吗?

    赵王遵守先前赵母提过的要求,赦免了赵氏全族,即使保全了全族性命,以后的子孙为了不让别人讥讽长平惨败是赵括所为,便以先祖的封爵马服君首字作为姓氏。

    建武帝说:“原来如此!不愧是马服君传受的武功。”

    先是到了黎丘,一路长谈到了东海郡,游玩结束后回到了洛阳,建武帝封马援为待诏,一起进完餐之后要求回去,建武帝便让太中大夫来歙持节护送马援回到陇右,马援等人到达了陇地边郡辞别了来歙。

    马援回到凉州之后隗嚣便询问洛阳情况,马援说:“前几次去洛阳朝觐建武帝,每次宴请臣从早晨一只到晚上才散席,经过数十次交谈发现这个人不仅有胆识而且还有谋略,不是一般人可以与其匹敌。

    然而以诚待人,话语之中无所隐瞒,而且心胸阔达宽广,可以和高帝相比,饱读诗书,政事处理的恰到好处,先朝的人们无人可比。

    隗嚣问:爱卿认为刘秀和高帝相比如何?————马援回答说:”高帝无可无不可,而建武皇帝处处为老百姓做实事,行动起来说到做到,且又不喜欢饮酒作乐。

    隗嚣说:照爱卿这么说,刘秀岂不是超过高帝了。马援说:“臣刚才所说的话只不过一家之言,是好是坏还需陛下自己定夺。”

    隗嚣这个土皇帝还算不错,马援直言说敌国皇帝好,就这样隗嚣也没有治通敌之罪。

    隗嚣思量了许久赞同了马援的建议,随后马援遣送长子隗恂入洛阳为质,表示自己愿意臣服于汉政权,马援及其家属也一同跟随至洛阳。

    ——————————————————————————

    建武帝封来歙为中郎将携带圣旨前去凉州联合隗嚣一起对抗割据蜀郡的公孙述,隗嚣的部将王元表示反对联合抗敌,并且提出了许多疑点,隗嚣走来走去始终犹豫不决,这时来翕的刚毅性格爆发出来了。

    心中的一团火熊熊燃烧,斥责地说:“国家认为你能够分清熟是熟非,知道废兴应该站在哪一边,这才给你下达敕书表明讨蜀之意,前不久你把儿子送到洛阳为质,这是你忠诚的表现,是君臣之间互相信任的结果。

    现如今反偏听佞人的蛊惑之言,背叛主子应该灭族,岂不是违背了当初的忠信,是凶是吉就在今日。”

    来歙见到隗嚣还没有作出答复,于是拔出佩剑欲要行刺,隗嚣起身躲开吩咐身边将领召集士兵前来救驾,来歙见势不妙转身逃,乘坐一辆马车遁去,隗嚣见到来翕逃跑了很是恼怒,王元劝说追杀来歙,于是命令牛邯率兵追赶,

    另一名部将王遵说:“且慢!臣听闻为国家着想的君主不会因为牺牲一名将领而去报仇,为私怨而去报仇必定会生祸端,如若能为国家着想,则将是们都会服从命令,倘若轻率用兵将是们流血牺牲暂且不论,家族的人也会受到遭殃,今将军遣送长子入汉为质,将军并非真的臣服于汉,心怀有别的志向。”

    如果杀掉汉朝使臣势必造成祸乱,从古到今国与国派来的使者,他们在两国之间徘徊看重的是和睦相处,而不是挑起战争,更何况是奉了王命,目前隗世子还在洛阳为质,一旦开战隗世子恐怕性命堪忧,君叔(来歙)虽然乘坐单车而去,而去他还是建武皇帝表兄,若是执意想要杀掉来翕话,对于汉朝没有任何损失反而还会招来灭族之祸。

    昔日宋国扣留楚国使者也相互交换儿子为质,楚王认为小国的耻辱,于是斩杀宋国质子发兵开战。

    我们若是不吸取教训的话悲剧就会再次重演,隗世子恐怕也难逃此劫,听闻来歙为人有仁义,说话没有任何避讳,往来游说句句属实没有隐瞒,咱们西州的士大夫都敬重他,这才得以脱身向东驶奔而去。“

    来翕到达洛阳后把这件事情上报朝廷,这次虽然是来翕动武在先,建武帝认为隗嚣不好控制便想出兵陇右,可是必须要有一个讨伐理由,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正当建武帝为讨伐之事发愁的时候,公孙述发兵侵扰南郡,建武帝心想让隗嚣出兵去打公孙述,若是不肯发兵南郡正好以上下级讨伐隗嚣,若是爽快答应发兵则也不亏损,试探一下忠心若何?

    于是写信给隗嚣派使者务必送往凉州,汉使到达凉州之后把信件交给隗嚣,可是隗嚣读完信不想出兵,随即写了一封回信并让汉使捎带回去,建武帝打开信一看感觉到了出兵陇右的理由。

    信中写道:“哪里地势险要,且有栈桥为道,去了之后必败无疑。”

    随后建武帝又回了一封信,隗嚣看到此信瞻前顾后,始终拿不定主意,信中写道:“朕想要借道陇右去攻打蜀郡的公孙述,不知将军可否答应?”

    隗嚣再三斟酌后决定把汉使斩杀,吩咐将士们砍伐树木将每个进入陇地的关隘全部堵死,消息传到洛阳建武帝心喜不已。

    便对满朝文武官员说:“朕写信给隗嚣令其攻打公孙述,作为我大汉朝的西州大将军竟敢抗旨不遵,不出兵也就罢了,朕想路过陇右他就不肯而去斩杀了我朝使臣,砍伐树木将其要塞堵死,这就是罢明了要挑战我大汉朝的权威,朕决定先操练士兵然后再出兵剿灭隗嚣。”

    隗嚣受到了王元的挑唆又想恢复称帝的想法,隗嚣正在蠢蠢欲动谋划如何对抗汉政权,马援得知后上书劝谏不要称帝,隗嚣看到信之后,怀疑马援已经背叛了自己,随之而来的是第二封劝谏书,隗嚣看到之后仍然没有放弃称帝的念头。

    马援心想如果继续待在隗嚣身边没有用武之地,于是带领着几个心腹部将决定弃暗投明离开了陇地,喃喃自语的说:“幸亏先前本将军的家属已经移居洛阳了。”

    ——————————————————————————

    建武七年(公元32年)建武帝着来歙,祭遵,冯异,吴汉,耿弇,盖延,王常,马武,刘歆,刘尚御驾亲征讨伐隗嚣,选择了从北边向陇右出发,行至到漆县(今陕西省咸阳市彬县)先是让侦察兵去探一下路途,避免作战的时候造成不必要的阻碍,几个时辰过后侦察兵回来了。

    建武帝询问陇地情况,侦察兵的回答是:“陇地那里的地形及其复杂,大山环绕的小山紧密相连,前行困难。”

    建武帝不想打没有效果的战斗,这样只会减少将士们的性命以及粮草匮乏,便下令全军暂时安营扎寨,商讨一下作战计划。

    马援等人到到达了洛阳要求朝见陛下,皇宫正面卫尉将领说:“马将军来的真是不巧,陛下刚刚率兵亲征隗嚣。”

    马援一路从西边走来却没有看到亲征大军,心想有可能是从北边过的,于是一行人等向北出发,马援看到不远处有汉军在活动,确定这是亲征大军后加速赶过去。

    建武帝看到日夜朝思暮想的马援前来投奔自己心情非常喜悦,设宴款待聊得甚是开心,建武帝问:“马将军为何从陇地专门来投靠朕?”

    马援说:隗嚣受了奸人的迷惑欲想再次称帝,臣上了两封劝谏书都没有说服他,臣待在那里没有机会为国家进忠,这才投奔陛下而来,臣知道陛下为攻打陇右的事情操心,特意献上计策。

    建武帝笑着说:“如此甚好!如此甚好!马将军在陇地生活数年,对地形一定十分了解,等温饱过后,朕召集诸位将军一起目睹马将军的谋略。”

    君臣吃完饭之后建武帝带领着诸将和马援来到了专门商议军事的偏殿,马援随即向陛下要了一袋大米,建武帝疑惑地问:”我们是来商量如何消灭隗嚣的方案,马将军用米做什么?“

    马援说:臣自有用处,保准给陛下呈现一个完美的应敌之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