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带我去修仙
字体: 16 + -

第二章 序(前世)

    第一章序(前世)

    二月,风很香,云很淡,二月深处是淋湿了的故乡。

    二月,冬春交替之际,春暖花开,莺飞草长,万物复苏,到处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各种不知名的花儿争向吐艳,开满枝头。春雨沙沙,给大地披红挂绿,春雷唤醒了各种冬眠的动物,大地渐渐苏醒起来,也渐渐热闹起来。

    有太阳的日子,大人们纷纷带着小孩外出踏春游玩,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

    公园里,小区的草地上,田野里,调皮的小孩在草地上翻滚,奔跑玩耍,稍大一点的孩子放纸鸢,踢足球,留下了串串笑声!

    中老年人喜欢在公园的池塘边寻个僻静处垂钓,或在湖边(鱼塘)垂钓,怡然自得!

    勤劳爱干净的人忙着洗洗晒晒,一副忙碌的景象。年轻爱美的姑娘、小伙们早早地换上了美丽的春装,美丽动(冻)人。

    二月,似暖咋寒!看似生机勃勃的场景,却也隐藏着莫大的危机。倒春寒,天气温差变化大,导致流感肆虐。

    五岁以下的小孩和六十五岁以上的老人,因为本身身体抵抗力差,最容易感冒或患流感生病了。

    感冒症状轻的进门诊诊治,有些感冒引起肺炎或高烧至脑膜炎或脑积水等重症患者往往需要住院治疗,更有甚着,因患流感引发呼吸衰竭,需至抢救室抢救。当然也有不治身亡者存在,每年都有不少人死于流感。

    你们看,二月的医院里人满为患,医生忙的团团转。熬夜上夜班,高强度,高节奏的工作,医生过劳死猝死事件时有发生。

    医生是人类健康的卫士,医生这个职业,为他人的健康,透支着自己的生命!

    春捂秋冻,是人们长期以来总结出的一条养生之道。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看似一点小小的感冒,对于抵抗力差的幼儿和老人来说,也是一场大的灾难!

    人的生命其实是很脆弱的,人人都要要珍爱生命,远离疾病。

    ……

    接下来,我们要讲的是有关于一个博士医生过劳死的事件。

    这是上海的一所公寓,叫桂碧园,因为地处一家医院附近,所以二十八岁的女博士医生与她的闺蜜好友兼搭档两人合租在1802室。她们两人在同一家医院上班,两人从小就相识。女博士医生名叫丁翰青,闺蜜好友名叫程艺林。

    丁翰青平时与父母同住,家在郊外,离医院较远,所以她若逢晚上上班,就会宿在桂碧园与程艺林合租的寓所。合租也是为了省钱,当然也还有两人合住,也方便相互照顾等等因素考虑。

    这天下班回到寓所,已经是深夜三点多钟了,丁翰青对于熬夜已经习以为常了。

    回到寓所,发现程艺林还没有回来,大概又是夜班。艺林不像自己,常常回家与父母同住。

    艺林她打算一个人自己长期住在这公寓里了,所以丁翰青的加入,她很欢迎,多了个伴,可以分摊昂贵的房租,还可以相互照应。

    如果不是与丁翰青合租,她也会找别的合适的同事合租,上海的公寓,合租现象很普遍,毕竟房租租金不便宜。

    丁翰青迅速拿好换洗的衣服,匆匆进了浴室,打开了淋浴喷头,利索的洗起澡来,忙到现在下班,已经很累了,想要快快洗洗,快点睡下休息了!

    没过多久,程艺林也下班回来了,她进门就听见了浴室哗哗的水声,心道:“青青,你快点洗,我也想早点洗洗,然后早点睡下,今天实在是太累了。”

    公寓不大,只有一间浴室,两人共用。两个小房间,两人一人一个,两人共用一个浴室,还有一个小厨房和一个小客厅。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程艺林进了自己房间,拿好准备换洗的衣服,来到客厅,把疲惫的身子窝进了沙发,想小憩片刻,不料,没一会儿便沉沉的睡去了,等她睡眼惺忪的醒来,一看表,发现自己已经睡了两个多小时了。

    “丁翰青,你见我睡着了,怎的也不给我盖个毯子你!”心想:平时遇到这种情况,丁翰青肯定会给自己盖条毯子的。

    程艺林嘴里嘟嘟囔囔着,人已经拿起准备换洗的衣物,起身向浴室走去,打算先洗洗,再上床睡。

    “嗯,卫生间灯还亮着,门反锁着,打不开。”程艺林便敲门叫到:“青青,青青,你在里面上厕所吗?快点,我要洗澡了!”

    见无人应答,程艺林觉得好生奇怪,她回到青青的房间查看,发现床上竟无人睡过的痕迹,于是心中大感不妙,拿出钥匙,把卫生间的门打开了,发现丁翰青已经倒地,失去了意识。

    程艺林立即对丁翰青进行了紧急抢救,并迅速拨打了120,也随即打电话通知了丁翰青的父母……

    ……

    清晨太阳刚刚升起,一辆救护车就急匆匆地驶进了医院,一个看起来还很年轻的姑娘被推进了抢救室。

    跟车的医护人员和抢救医生汇报:姑娘丁翰青,是一名刚毕业没多久的女博士医生,昨晚还在值夜班,清晨突然倒地不起,昏迷不醒,心跳异常,初步推断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

    医生当即将丁翰青推进了手术室,可手术开始没多久,丁翰青就没了气息,医生全力抢救,也没能救回这个姑娘。

    手术室外,丁翰青的母亲放声大哭,口口声声说是自己的错,是自己害死了女儿。

    事后,医生才了解到,原来丁翰青是名副其实的“三高女”:高学历,高收入,高年龄。

    丁翰青是家中独女,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从小聪明伶俐,志向远大,读书学医有成。

    这些年,因为一直在读书,丁翰青至今还是单身,这让母亲很挂心,整天想着给丁翰青介绍对象相亲。

    事发前一天晚上,本来不是丁翰青上夜班,可当晚丁翰青的母亲竟然把相亲对象领回了家里,丁翰青为了躲避相亲,才临时借口要加班走了。

    丁翰青的母亲悔恨不已,如果不是自己逼着孩子相亲,她就不会去上夜班,或许就不会发生这次意外了。

    可医生在了解了丁翰青的生活后却说:以丁翰青的生活习惯来看,出事可能是早晚的事!

    原来丁翰青这些年一直很努力,从上高中开始,就没有十二点前睡过觉。这几年,因为结婚问题,工作问题,丁翰青一直处于很大的压力中,经常熬夜过劳,巨大的压力,这些才是诱发心梗致死的原因。

    医生提示:心脏很脆弱,别让它太多负担!熬夜伤害心脏;过劳让心肌缺血;压力诱发心脏病。

    该如何防治呢?必须营养多一点;水分多一点;运动多一点……

    张弛有度,劳逸结合,修身养性,阴阳平衡。

    《黄帝内经》“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阴强不能密,阳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这段主要讲的就是阴阳调和的重要性,阴阳不平衡了,身体就生病了,阴阳分开了,生命就终止了。遵从自然规律,阴阳调和,这就是最好的治病养生方法。

    《黄帝内经》告诉我们:人体生病全由内外邪的双面夹击所致。以寒邪为首的寒、风、暑、湿、燥、火等“六淫”外邪,和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不节所致的内邪,时时都在危害着人类的健康。无论哪种养生方式,最终都要归结到“强正御邪”上来。

    老祖宗的阴阳调和养生之道:“寒从脚底起,病自心中生”,就是将这种健康概念运用到实际当中,从饮食、经络、运动、情志,甚至是日常的起居坐卧等生活的方方面面,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日常养生之法,助大家内强正气,外避邪气,激发自愈力,提升免疫力,将邪气拒之门外,让疾病消于无形。

    丁翰青的离世,对她的父母造成了重创。如星陨落在天际,只绽放了刹那间的光华。

    博士好像是全球最高学历了吧!九年制义务教育,高中三年,本科四年,硕博连读至少五年,她的人生在读书与工作之间忙忙碌碌,未曾婚育,一个治病救人的医生,却没有保住自己的性命,竟然过劳死!

    一个国家,一个家庭要培养这样一个人才——医学博士生,是多么的不容易!

    我们说寿高的有智慧,长寿也是一种福气!但有智慧的却不一定长寿。医生,健康的人用不着医生,有病的人才用得着医生。

    在所有读书的课本中,医学书几乎是最厚的,医学院读书的年限几乎是最长的,医生几乎个个都是学霸,几乎全校的优等生才会被医学院录取。

    医生应该都是智慧的,殷勤的,当然,医生长寿的也很多,因为他们比普通人更懂得养生。

    我在这里呐喊一声:“处在过劳死边缘的人,请你们歇歇脚吧!你们走这么快,难道是赶着去送死,赶着去投胎吗?!生命只有一次,请珍惜生命!”

    知识是无穷无尽的,读书多,著书多,身心疲累!

    人总有干不完的活,做不完的事。小到为一日三餐,为蝇头小利忙忙碌碌;大到为国为民,呕心沥血。

    人人都该为自己的健康负责。我的健康我负责,人人都该有这个意识!一切以人为本!

    正气养人,病邪入侵都是生活不当所引起的,所以医人得医心。心正了,病自然也少了。

    鲁迅先生弃医从文,是因为他觉得医治国人的身体并不能使国民真正健康,更重要的是医治国人的心灵。

    当然我不是说让医生们放弃医学,弃医从文的意思。我的意思是人少生病,医生就可以减轻负担了。中国的医学博大精深,先人的医术要弘扬,要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