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天
字体: 16 + -

第299章 大秦变化

    最后,秦高还是回了大秦!南方确实已经不需要他了,他把树人军团留在南方,这里才更加适合他们的发挥。北方不适宜于树人军团的发挥,原因自然是,北方多沙漠,在那种地方作战,他们的战斗力非常的差。

    随行的只有一百卫兵,要不是因为,路途遥远,秦高还不准备带这么多人回去呢。最后呢,跟他回去的,只有项庄这一个将领,他是一员虎将,在北方战场可能可以发挥一点作用吧!

    回大秦之前,南越要安排的事情还是非常多的,首先是军政分离的问题。当初赵陀以军代政,管理南越,没有多大的问题。但是现在南越的局势变了,如果不想多出一个南越王来,秦高必须分化他的力量。这无关于信任,而是由人心决定的,无论多忠诚,他还有家族利益以及士兵利益,一旦“被迫”称王,那么,不想称王也不行了。

    因此,在走之前,秦高就在粤州城内建立了一个南越自治会,与赵陀的将军府以及走之前成立的粤州人民政府,开成三足鼎立之势。但最高的行政机构还是大秦,只不过,发号施令的咸阳太远,平常的事务,只要不牵扯到南越以外的事件,都可以由三者一起处理。

    南越自治会,南越部落联盟的自治长老阁,由各大部落的大长老担任。这样可以让他们参与到南越的政治中来,但同时,又因各个部落之间的矛盾,让他们不能同心协力的合作。粤州人民政府,由南越的中小型部落成立,一个部落最多只能有一人,而且固定名额三十六人。

    最后,由秦高代表大秦政府成立了升仙阁,升仙阁提供大秦的专有工具。包括农具、兵器、粮食等任何物品,为了此事,秦高专门向咸阳要了几个女宫的人,在这里建立了分部,分管着升仙阁和女宫。可以说,除了三个政治团体之外,女宫才是南越最强大的势力。

    “走吧!”站在城北,秦高轻轻的叹了一口气。因为这些日子的不断竣工,城北的道路已经挖了十多里了。现在,秦高就站在这条路的终点上,从马车上下来。

    “恭送陛下!”只听赵陀向前,对秦高一躬身。其他士兵齐齐跨步上前,铠甲的声音拍打在身上,发出“哗哗”的钢铁交加的声音。“恭送陛下!”

    “恭送陛下!”这时,来自各部落的族长也向秦高一敬礼,终于把这个神送走了。他在这里简直是剥削人啊,都差点法子活了。

    “恭送陛下!”这是全体粤州城的百姓们,他们是发自内心的臣服,这是一个仁帝。不仅让他们更加的强大,而且还爱民如子,为南越留下了许多的技术和经验。

    “平身!大家都回去吧!”没有任何人动身,秦高也只是说说,三人向前冲去,很快消失在树林之中。

    “陛下不会有事吧?”玄山部落族长玄粹轻声问赵陀。赵陀笑了笑,没有回答,当初他想要派士兵护送,秦高就拒绝了。不过,后来看到他们的本领之后,他知道,三人的目标小,反而危险更小。

    秦高出了城北之后,带领着三人向北行去,他们行走之间,走的不是小道,而是山林。这样的地方虽然危险,但反而对于四人有利,因为他们都是山林之王,完全能够防备住可能会有埋伏。

    很快摆脱了许多的监视,他们出了山林,已经离南岭之地不远了。来到南岭,当然就要看看当初的山顶部落了,这可是大秦的士兵啊。在这一个月之中,他们被治好了身体的残缺,但秦高并未叫他们南下。反而在此地驻扎下来,当成是大秦从粤州通往楚荆之地的安全通道。

    因而,现在山顶部落已经成为了一个秘密的军事基地,但秦高还从来没有看到过新建之后的山顶部落。来到山顶部落之后,果然受到了大家的热烈欢迎。山顶部落的士兵因为已经治好了旧疾,已经恢复了精神面貌,各个精神倍佳!

    而山顶部落也被他们改造成为了一个城池般的军事基地,箭塔、瞭望台、训练营、耙场、猎场、矿场以及生活基地。可以说,整个山顶部落,除了住宿的生活基地,其他地方,都与军事有关。这些日子也相对在南岭发生了许多的事情,虽然秦高也不知道具体的情况,但在粤州的军报中,他们偶尔会提到一些战绩。

    参观完之后,秦高也不由不感叹,军人果然做事一丝不苟。在现在山顶部落的周边二十里的范围,他们都尽在掌握,有时候,还会有不定时的巡逻队会去二十里外狩猎,观察其他部落的动向。可以说,粤州城最近发生的事情,完全在掌握之中,山顶部落功不可没。

    原因当然是南岭与十万大山交界,而西越的许多部落想要绕过十万大山,攻向粤州城,都会与南岭交界。这时,山顶部落的瞭望台就会起到它应有的作用:示警和探测。这种瞭望台,采用的是高倍望远镜,在高处能够观察到南岭以南的近三十里地。当然只能是正常的天气,若是雾天就不行了,这是原始的望远镜的弊端,秦高暂时还没有“科技”能够克服。

    出了山顶部落,秦高继续往北走,一路之上,遇到不少于十波埋伏的队伍。不过,这一切都瞒不过四人,他们只是暗中记下了这些埋伏人员的气息,推测出他们所属的部落,等待日后赵陀对他们的报复。而秦高则不会理会他们,自顾自的走路,避开他们的包围圈。

    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秦高虽然有信心坑他们,但完全没有必要,他觉得回咸阳的事情还是要重要的多。

    “听说了吗?京小学堂今天举行学期结业比赛了,大家去看看!”

    “什么?你说的是城北的京小学堂吗?”“当然啊,不然还能有哪个?”

    “走!看看去!听说考的好的,学堂还有奖励呢,啧!听说至少有十两银子!”“十两银子?”

    所有人都震惊了,真是大手笔,十两银子,如果一个贫穷之家,想要赚取这十两银子,至少要一年时间才有可能。而一般的富贵之家,赚取这十两银子,也需要一个月的时间。而因为一场学期结业比赛,竟然这么凶残?

    站在人群后面的四人,非常的奇怪,像是大人物出行一般。前面两个正在讨论的人,看到他向自己走来,不由的心中加速。这个可是大人物啊,不会说错什么话了吧,惨了!

    “请问!你的说京小学堂是什么?结业比赛又是怎么回事?”只听那贵公子非常礼貌的询问道。

    “公,公子!这里大家都知道,我就说说!”刚才说了一通的中年人,明显有拘束,结巴的把事情的由来一一说起。

    京小学堂是咸阳的唯一的一个小学堂,当年秦高只是规划了咸阳的太学,但孔鲋非常的给力,很快把各地的学堂建立了起来。但后来秦高失踪,开业典礼也差点黄了,于是,在秦四世登基之后,孔鲋就在朝廷之中上下打点,走通了关系。

    学堂开业之后,迅速的壮大了起来,许多权贵子弟都放弃了私学,转而进入这朝廷公立的学堂之中。原因自然不用说了,若是升级快,一旦升到太学,就等于有了官方的身份。更何况,秦高当初规划的时候说过,若是在太学之中达到前三的成绩,可以直接成为九品官员下放到乡村历练。

    这种诱惑,哪个贵族能够抵抗的了,因此,孔鲋的实力在短时间内扩大。之后,整个大秦的四十八郡,基本上每个郡至少有一个学堂,甚至一些出名的大郡,有两个以上的学堂。咸阳的学堂计划就这样拉上了日程,从小、中、大学都给建立了起来。分别被称之为京小学堂、京中学院、京大学府,为大秦的至高学堂。

    今日是京小学堂的第一届结业礼,更是整个大秦的小学学堂的统一结业比赛。孔鲋在这次比赛之中下了大本钱,不仅前三的学子各有金钱奖励,其师也有等级奖励。因为是第一届公开的结业礼,受到了大秦百姓的围观。

    秦高向三人微微一笑,道:“走吧!我们也去看看!”“陛下!这……”

    “没关系,都到地头了,也不着急这一点时间。更何况,这学堂可是我一手建立起来的,现在发展到这样的规模,我还从来没有进去看过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