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天
字体: 16 + -

第149章 鄣阁镇

    三月三,龙抬头。传说,天上的龙会在这一刻抬头吸水,引起浩天大浪。

    而不知道这天到底有没有,龙在抬头。但是处在风雨之中的九江,已经进入了一个雨水满城的地步。

    九江城,最后,因为孟家湾的水战,拉开了反攻。在此半岛之地,秦军水师利用其强大的撞击能力以及强大的火力,一举击毁了近半的九江水师。致使九江的水路交通被完全封锁,成为一座孤城。

    之后,水陆两面发动了进攻,然后,城内竟然发生了叛乱。被关押的李由将领被人释放出来,周文身死,吴王被俘。知道大势已去的张良等人趁乱逃走,水路在夜晚之中,不知去向。

    秦高其实差点与其相遇,只是那天他实在是太累了。之后还是听船夫在议论的时候,他才知道,竟然放走了这几艘逃跑的船只。

    半路上,他遇到了追击而来的大秦水师,秦高亮明了身份。秦高直接让水师回去了,他需要重整大军,发兵楚汉之都,会稽。

    三月三日这天,秦高再次回到九江城。这座城市在战争之中,并没有多少的损毁。大雨也来凑热闹,从这天起,一直不停的下。卫舞的身体还没有完全好起来,珊儿的妹妹瑚儿,比珊儿更加的害羞。

    秦高来到九江之后,感觉到自己的时间非常的少,想起在会稽不知会不会受委屈的两女。心情非常的烦闷,他这两天一直在惊慌中度过。

    “蒙将军!身子骨可好了些?”“好多了!陛下!战争之事,不能如此急!”

    “蒙将军!你还是守在九江吧。会稽之战,朕会让韩将军全程负责,此事,必须早!”秦高这次唯一驳回了蒙恬的建议,他的心情非常的焦急。

    “韩将军,城内的大军是否已经整理妥当,有何损失?”

    韩信拿出一张军事布置图,道:“此次对楚汉国用军,共计军队八十万!现九江城中共有三十八万大军,水师两万五千,陆军三十五万五千。接皇帝旨后,臣迅速整合军队,由于天气原因,预计我军到达会稽郡鄣阁镇的时候,八十万大军才会会合。”

    “好!朕不管韩将军需要多少军队,什么样的方式,必须在一个月之内打下会稽郡。可知,韩将军能否办到?”

    “臣必定办到!”韩信大声立了军令状:“若一月之内,未攻下会稽郡,臣愿献上项上人头。”

    “好!韩将军如此有信心,事成之后,东征将军之名唯韩将军是也!”“谢陛下!”

    所谓,养兵千日,只在一时。

    在咸阳休养了两年的部队,大秦铁师,发动了铁血之战。继九江之后,鄣郡、吴州,相继被攻破。韩信不愧是用兵如死士,但伤亡也是非常惨重的。三十八万,除水师之外,共有十二万人无法再战。

    当然,到达鄣阁镇的时候,共会有七十万大军,攻向会稽。整个长江下游,简直是血流成河,后世称:秦三世元年三月三,长江水为赤,天降雨也无法冲灭整个东吴的烟火。无数的家族家破人亡,无数的人流离失所,东吴之地为之一静。

    九江,郡守府!

    又是一年的寒食节,秦高愁眉苦脸的,对于任何的食物都没有味口。韩信已经到了鄣阁镇,这个镇就处在苏县之外,从鄣阁镇到达会稽郡城,就算是步行也仅需要五六天时间。战争一触即发!

    秦高之所以有些发愁的原因,是因为时间已经过了半个月。若是刘邦对于秦军的攻击毫无反应,仍旧执行选“美人”之举。那么,姜梦会不会有危险?秦矛呢,会不会拼命阻止。他止不住的心想着在会稽郡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

    孟珊顺利见到姜梦吗?她会怎么做?要怎么救人?会不会两人都被抓了起来?会不会秦矛被认了出来?

    越想秦高越是慌乱,他不知道事情到底会怎么样,但他无法在九江再呆下去。见到军情比之他自己上战场更加的让人着急,他想着再也坐不下去了,叫道:“来人!”

    “陛下!何事吩咐!”秦操站了进来道。“送朕去前线!朕要去会稽!”

    “不行!陛下!这次说什么也不能让你去!战争上生死无眼,很容易出事的!”秦操对于上次秦高偷去了苏州的事情非常在意,因此,这次再也不肯让秦高轻易犯险。

    “秦操!朕的话没用了是吧!再废话,你就给我回咸阳守城门!”秦高拉着脸,看着秦操,他顿时惶恐了。“是!陛下!”

    来到蒙将军府邸,秦高坐到上首,道:“蒙将军!咸阳军到达哪里了?”咸阳军团的事情,一向是蒙将军负责,这次直接出兵,由葛婴领军出发。直走大秦直道,下郯郡,直通鄣郡到达鄣阁镇。

    “回陛下!葛统领已经到达郯郡,正在各地收复郡县。再两日就会到达鄣阁郡,韩将军今日清晨亥时到达鄣阁镇,现在正在休养。”蒙恬回话。

    秦高道:“朕在此地坐不住了,朕要去会稽!”蒙恬很意外,道:“陛下不怕见到战争的残酷了吗?做好了上战场的准备了吗?”

    秦高直视着蒙恬,道:“朕为大秦之主!战与血终究要来临,会稽之战,是朕的崛起之机。”“好!好!好!”蒙恬抚掌三叹!大秦开疆拓土,从来没有在宫中享受的君主。唯有秦二世,一世纨绔,故此,蒙家那么容易就降了秦高。

    秦高的醒悟,说明大秦这才真正的迈入新的颠峰,不再是以文治国的时代,以武立国的信念从未改变过。因此,蒙恬大叹三声,终于放下心来。

    “秦三世亲朕上会稽,灭***铁血之帝的风采开始散发!”从来没有人想到过,这“铁血”大帝的称呼,只不过是因为两个女人而已。

    鄣阁镇

    “什么?三世皇帝要亲征会稽?”韩信从将座上站起身,他之所以如此激动,完全是因为,这个皇帝,有着临阵脱逃的前科!为将者,不怕将士不用命,怕的就是这种临阵脱逃的士兵。尤其是做为统率,亲自上阵的时候,竟然不见了影踪。

    上次在九江,要不是最后秦操又回来颁布,秦高带着孟家湾的胜利而归。恐怕,整个军队的军心都要被他给毁了。这就是皇帝亲征的好处和坏处,好处,就是作为一国之主亲自上阵,无疑会使军心凝聚。坏处就是,做为一国之主,完全由其支配军队的作战方式。若是铁血的帝皇,军心自然大为振奋,若是仁慈的帝皇,军心就会受挫。

    鄣阁镇,很快就热闹非凡了。大秦军队攻来,整个楚汉国,顿时开始分裂了。毕竟大秦铁军之威,才过去了多少年。当年王家和蒙家先将,打的楚国东奔西逃,楚国几年之间,竟然被打的被灭国。

    现在楚汉国,重新建立,本来是好事。可惜,残暴的秦二世被赶走,秦三世上位,一系列的仁政,使许多的百姓体会到了秦的好处。有了大秦,整个地域顿时变窄了。以前觉得周很宽,可是大秦建立之后,大家发现,周国仅仅就那么小一点。

    有了大秦,许多地方开始通讯了,有了不同的文化。货币交易,物资交换以及语言沟通,都变的容易起来。有了大秦,建立了直道,许多地方,通信和交通便利了。

    秦三世才上位半年,整个大秦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使人们觉得大秦变的好了起来。而这场对楚汉国的战争,人们也开始祈盼着大秦的胜利。这是一种真切的改变,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祈盼。

    秦三世这次来鄣阁镇,与九江的不同。九江出行,只有咸阳的人们知道。而这次秦高召告了天下,发兵讨贼,亲征楚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