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天
字体: 16 + -

第129章 闲逛伍河镇

    秦高的感觉非常的不错,很快,明德的斥候来报,说是在前方河道处,发现了大量的船只。他马上派军队警戒,但是对于河上船只,没有任何的办法。这里是小路,三面靠山,因此,想逃也无法逃。

    秦高在思考着,是要暴露哪样底牌。他还在思考的时候,就听到“戒备!”声传来。所有的军队进入战备状态,对于水上的攻击,大家都不熟悉,因此,只好把盾兵放在沿河之路上。

    船只接近了河道,马上射来了箭支。这可是铁箭,盾兵虽然能够抵挡住,但还是被射伤了不少的士兵。秦高顶着一张木盾,走到士兵之前,道:“大家注意,木箭兵用火箭,听我号令,躲在盾兵后面射击。”“是!陛下!”

    明德把命令传了下去,很快队伍就行动了起来。整支部队在各自寻找躲藏点,从水上船只里传来的箭支,非常的严密。秦高的反击,太慢了,主要是火木箭被放在辎重车上。

    火箭射出之后,终于前面来的船只,很快被这从天而降的火箭给射的七零八落。秦高看到木船已经逃的无影无踪后,这才让所有人收拾行李,直接上路。这场突袭战,因为水面的阻挡,一切的罪证,都被这条河流带走。

    秦高看着前路,他知道,这场水上的战斗,应该只是开始。整个路程,应该还有更多的“惊喜”等着他们,他们应该想要试探出他的底牌。因此,一路之上,要小心了!

    出了狭水坡,就是一座镇,这座镇非常的大。秦高看了看地图,叫伍河镇,这个镇子是淮江流域的一个大镇。这里水域丰富,有着许多小村庄,这个伍河镇是因为旁边有五条水路从此镇的四周走过。

    在伍河镇中,秦高决定休息一夜再走,因为长江就在不远之处,这里将是最后的一个休息点。而且秦高已经相信,在长江之中,一场恶战将要来临。这里将是他在水上战斗的第一次,检验他的新式部队战斗力的时候就要到来。

    张良!墨家的战斗要开始了,第一战:长江水域战!

    这个镇很大,因此秦高决定在这里逛逛,补充一下粮食。伍河镇中,都是木屋石楼,因为偶尔会发生涝灾的原因,这个镇住的地方都是了水的。半山腰上,秦高把军队驻扎下来,对明德道:“明德,朕去镇上逛逛!”

    “陛下!现在外面比较乱,而且这里靠近九江,恐怕有暗探会在镇上。小心中伏!”明德的提醒让秦高差点打消了出行,但是很快,他就放下心来。自己的队伍这么大,他们只要不派出大部队,什么地方不能去?

    “陛下!要出去也行!但是你必须带上护卫才行,这样才会安全。”明德还是吩咐他,于是秦高只好带了四个明卫。暗卫是明德派的人,暗卫是弩手,明卫是两盾两剑。

    大秦的镇是比较清静的,因为大秦之前的政策的原因,一般除了一些大城还有郡上才有商人。因而镇上都是比较穷困的,除了一些专门经营某些方面的重镇。在大秦,所谓的重镇就是官方专门经营某些方面的镇子,一般由专人打理。而镇里所住的居民,都是官员的家属及后代。

    伍河镇虽然并不是什么专门经营水产类的大镇,但因为其独特的地理环境,这里的水产品非常的丰富。以鱼虾类、水草类等为主,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因此,伍河镇的人一般都比较富足,不比一般的城市差了。

    江南之地,素来都有“鱼米之乡”的称号,而且因为这边跨过一道大山之后,进入了南部地域。气候温和,一年的“栗米”等粮食,可以种植两季,因此,比北方的一季之产要富余的多。

    走在伍河镇的道路之上,顿时感觉到了不一样的气氛。靠水的地方,人们的脸上的气色要好的多。而在上郡,他一路所见,除了一些家中还算好的,基本上都是脸色枯黄,形容枯槁。伍河镇上对于秦高的巡视,似乎非常的害怕,他不以为意。

    这是一种对于官兵的畏惧,就算是后世也差不多,平民怎么敢与官家扯上什么瓜葛呢。不得不说,这个地方,还是有一点好的,竟然看到了一个地方有人聚集在一起。于是走了过去,这才发现,竟然是在办酒宴。

    秦高不由的手痒,想凑一下热闹,不过,他怕自己暴露身份,让大家害怕。虽然出来的时候,也换了一身便衣,但身上的绸锻之衣,不像是贫苦人家的打扮。很快护卫回复,这是有家老爷五十岁生日。

    这个老爷姓伍,为本地的一个儒生。儒生一向是受到本地人的尊敬的人,据秦高所知,这主要原因就是,儒生只会教书、说书、读书。不会对于社会和大秦产生什么危害,故此无论是乡绅还是地主,都不会对儒生有什么想法。这就是为什么,无论在哪个时代,在某地有名声的总是儒生,不管是在禁儒的大秦还是其他时代。

    “给朕……咳,给我递上拜贴。就说我,我高勤从荥阳而来,特来拜宴!”好久没有说“我”字了,竟然差点给露了。“是!陛下!”

    “等一下!大家等一下叫朕,叫我,高公子,不要露了。我想好好的吃点这里的特产,你们记得保护好这里就是了。”“是!陛下!不,高公子!”

    “嗯!这才算是好!本公子就外出看一看风光,哈哈!看看这江南之地的大秦有何丰富的特产!”秦高哈哈一笑,走向宴府。

    伍府的门庭是一家中等的院子,在这镇上算是最大的府邸之一了。秦高接管了朝政之后,秦都的许多地方乡绅都被重新放回了其故地。大秦管制的时期,这些乡绅,都是从大秦各地搬迁而来。这一度千万了秦都的用地紧张,不仅如此,还造成的严重后果就是秦都并没有那么多的谋生岗位。

    因此,许多原来在本地生活的很好的豪强,到了秦都之后,反而变的一贫如洗。而秦高之所以把这些乡绅放回,都是经过调查的,一些在地方上作威作福的,他还是把其留在秦都。放回之后,不仅这些人能够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而且能够管理一地的秩序。

    大秦初平,许多地方的官员对于地方上的统治其实并不是那么的稳固,因此,这些人的回归,有利于管控着地方上的秩序。还有集市的建立,如果没有这些有钱有势人的参与,建立起来就要慢的太多了。

    “陛……高公子!伍先生请你入前去入宴!”护卫跑回来道。秦高道:“此事甚好,大家今天好好休息一下,朕,我就在此地闲逛一会。”

    走入庭院,一片郁郁葱葱的果林出现在眼前,这是一片桃树林。二月间的桃花还未盛开,但树上的嫩芽、绿枝条和花骨朵,如同那青色的精灵一样,立在树枝之上。看起来,春色满枝头,等到三月间,桃花盛开,好一片落英缤纷之地。

    “是高公子吗?”一位年轻的书僮打扮的人,站在门口,轻声问道。秦高点点头,护卫们一直紧张的看着院子,秦高暗暗的挥了挥手,他们才放松下来。

    “贵客上门!我们家老爷有请!”书僮有礼节的向秦高一挥手,风度自然。不愧是儒生府邸,连一个开门迎客的小书僮都这么有礼貌。

    “大胆!此乃陛,公子高。你们伍家竟然就派一书僮前来迎接!”前面两个带刀护卫轻轻的握在剑柄之上,秦高没有说话。

    “高公子,还请恕罪!老爷有要事,正在与另一贵客相谈,因此,不便相见!”书僮的话让护卫有些恼怒,秦高哈哈一笑道:“好了!退下!既然伍先生不便相见,我等也不得为难。走吧!带我前去宴席吧!本人,对于南方的食物闻名已久,不知今日可否一见得!”

    “多谢公子!虽然鄙舍简陋,但粗茶淡饭还是能够吃饱的,相信不会让贵客失望!”“请!”

    五一长假,让大家看个痛快,一天四章,之后每天三章!希望大家来订阅,收藏、推荐票……

    谢谢!挣扎,不过是生活在底层的一个写手。生活不易,写作不易,不鼓勿喷。喜欢就多多支持!

    我一定写完本,写好,写出自己的风格来!欢迎评论指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