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天
字体: 16 + -

第95章 新皇改革第一枪

    秦朝时,朝会不像后世一样,两列并排,而是跪坐在上。前面分别有文案,上面放着自己要呈上去的竹简。当然,前后秩序仍然按照三公九卿的位置排名,依旧往下坐。

    每一张文案也有不同,不仅其文案的颜色,样式,都与其官职相匹配。而且,大秦时候的朝会,一般要开近两个时辰。大家不仅要带着自己本职工作的竹简来,而且还要带笔、简以及印信。

    在朝会的时候,基本就要把皇上安排的事情处理完成。后世就把朝会的时间缩减了,变成了一个时辰,甚至更少。而办公的地点,也不再是朝会现场,而是自己的家中。而除非非常紧急的事情,皇上就会在当朝之中下令,用玉玺印章。

    今天因为在后院行走,耽误了许多的时间,因此到达朝会的时候,大家已经等了很久了。可是等皇上大家可不敢有怨言,要是大臣迟到,恐怕要拉下去执行廷杖了。

    秦朝的上廷的程序不是后世的大呼万岁,而是:大秦万世昌盛,吾皇万岁常延。是不是很像后世的万岁之言?可惜大秦终二世而亡,之后历朝,把前面的万世昌盛给去掉了,以免给史书嘲笑。

    “众爱卿平身,今日,朕于后宫之中,突然思想妻儿。望众大臣加大力度寻找朕妻儿,后宫之中佳丽甚多,朕有心改变,问臣等何如?”秦高向着群臣道。

    “陛下!不可!如今天下初定,若选天下佳丽以充后宫,恐天下乱贼再起。”首先站出来的是左相李斯。

    “李大人误会了!朕是看后宫佳丽太多,思议将其遣散归家,可好?”秦高摆摆手道。

    “陛下!不可!历代选夫人,都是由地方推选,若是直接遣散,恐天下人心思变。于民不利,且后宫夫人、美人众多,各种事物需人照料,若是遣散,恐扰乱后宫秩序。万望陛下三思!”这时,右丞相冯去疾站了出来反驳道。

    秦高不由的有些恼了,不过,他也没有反驳,而是看向下面众大臣。果然,有人闻弦而知雅意,立马中书令司马风站了起来,道:“陛下!我认为此事尚可有为!不过,后宫丽人,不管是入宫还是为婢,都是皇家中人。若是放归故里,受他人欺凌,皇室颜面何处?因此,此事需另立他法!”

    “司马大人此言差矣,须知,天下大事,我们为臣可以讨论。而此是后宫之事,陛下就可以决断。”一个站了出来,正是王盛旺。

    然后又有一人站了出来,道:“陛下决议后宫之事,不过是想要众大臣出点意见而已。如今各位大臣推东阻西,莫不是觉得,后宫之事与你们有关了?还请不要多语。”这句话可是得罪了很多人了,正有人要站出来时。

    秦高立即鼓掌大笑道:“此言甚合朕意!此事就此而定,早朝过后,几位内史大臣,来吾书房,计议一番。”说完,就开始讨论其他事情,大秦初定,需要汇报的事情多了。

    尤其是关东地方,因为这两年起义军的骚扰,整个关东之地的经济和农业受到了严重的打击。于是秦高听了众多大臣汇报之后,立马下了一旨批文,说是关东众多地方,免半年徭役、劳役以及税赋。虽然也有一些大臣反对,但是几个重要大臣都觉得此旨甚合。

    接下来,就是当初入军队的骊山劳工和长城劳工的事情,虽然都已经编入军队,但使的上郡以及咸阳等附近重要郡县基本没有了劳动力。现在将近冬季,许多地方出现了严重的饥荒现象。要知道,当初,五十万刑徒,可不是用朝廷的粮食,而是自备粮食。

    这时,秦高才问起,秦朝时期的粮食产量以及重要粮食产地。这才知道,秦朝时期,粮食的产量低的令人发指,甚至一些地方,根本不是联合耕种,而是散养。

    其中最主要的几大粮仓,分别是咸阳郡这块关中粮仓。上郡由蒙恬将军以军耕为主的关北粮仓,以及兴建的河南河套粮仓。四川西蜀的天府粮仓,也是一大主要产地,但由于二世在那里盘踞,因此,现在也拉不回粮食。还有楚国之地,也有几大粮仓,但因为楚国基本是六国起义军的主要战斗之地。使的整个楚地陷入了有耕无种,有粮无收的情况,许多粮食都已经浪费掉了。

    楚国地处南方,那里是两季之地,早季,处在七月间,早就被起义军队充做军粮。而十月间,因为战斗的持续,整个楚地,基本上都成为了一片荒野,有粮无人收。因此,秦高只好让大臣着关中平原的粮食,以及修书一封,送上郡。让蒙毅准备一些粮食救急,同时,给予加入军队的劳工,一个选择。

    一,正式成为大秦军队的人,稍后进行军饷发放,给予家中补贴。二,给予释归的权力,从此成为平民,不享受任何的权利,一视同仁。三,仍旧做完以前的劳役,给予家中粮食以及一定的补贴。

    三种方法,放归于咸阳的守军部队之后,马上叫他们统计,而赵兴成为执行官。同时,工匠们已经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使的军队开始了重大的改革。当然,现在秦高主要处理的是政务,因此,军队的事物,各归各管。比如上郡的军队归蒙毅管理,外出的军队由蒙恬管理,而咸阳城的军队由赵兴和小月共同管理。

    可以说,整个大秦军队,基本上是蒙家在处理。而经过一个多月,项羽刘邦的联军,已经退回了会稽郡,并且在那里霸占了三个郡县。秦高现在只是派出了小股军队去到九江,联合吴王,把那里封锁。

    而关东之地,几个王爷现在成为了阶下囚,因此,六大王室之地又重新统归大秦的统治之下。而整个大秦的兵戈慢慢的停止,只有西蜀、吴江以及百越等地,虽然名义上属于大秦,却被几大军阀占据着。

    而经济上,秦高看到整个国家处在高压的法制之下,于是放宽了限制。允许百姓家,欢乐聚会,但原则上是,不准许超过一百人以上。而且,整个大秦之内,郡县之中,除节日之外,其他时间实行的咸阳的宵禁制度。

    而同时,在各郡县实行市集制度,允许一月开市至多三次。这是第一次实行的制度,一度受到了所有大臣的反对。秦高给他们分析了其中的利弊。虽然从短期来看,这可能不利于整个大秦的统治,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金钱和资源的混乱。但从长远来看,互通有无,更加有利于民众归心。

    同时,开了集市之后,重新让设计了一个小部门,称之为商业部。管理每个郡县每天的市场情况,易货情况。同时,重新把币种和物价定义,原来二世发行的复行钱和大半两,回收。也就是说,只能到专门的集市上把它换成现在通行的半两钱,不能直接流通。

    而在政治上,秦高点燃了他的第一把火,遣散宫女归家。因为众多大臣的反对,因此,他决定让内史各官来商议,怎么样遣散,这才是最主要的目的。

    虽然秦高对于什么皇家颜面不看重,但是如果真的表现太过,又恐得罪众大臣。因此,在下朝之后,秦高仔细思量着,到底应该怎么样才行。

    在与内史讨论之后,他的情绪更加的低沉,因为讨论了一天,他们也没有给出什么有用的条件。反而一直是在大扯乱扯,这时,秦高才想起,所有的大臣反对,那么内史也不会同意。之所以在这里讨论,不过是认为,这是他的一时心血来潮而已。

    下朝之后,他来到东宫,因为心情沉闷的原因。连众美女给他献媚的表现,他都视而不见,来到宫殿的书房之外。看到,李家两位正在照料着树木,于是走了过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