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天
字体: 16 + -

第79章 换卫

    “进来!怎么样了?”一个身穿青色装的年青人坐在树根之上,对着进来的人道。

    “公子!一切准备就绪,他们没有什么防备。只要明天一上城墙,我们就可以发动。只是东城墙,我们为什么不派人去?”一个瘦弱的人对着他一拱手,疑问着道。

    “你能这么问,说明你已经用心了。不是我不想,而是一则,我们人手不够,二就是因为他不是我们的敌人,放他进来,嘿嘿,这是给他一次机会。”年青人坐在凳子上,沉思了半晌又道:“好了,下去吧,按照计划行动。这次我们只能成功不能失败,要是失败了,就算是用生命填,也要拖到蒙将军回援。希望我们不要到这一步。”

    “是!公子!”

    司马风回到家,已经是一片冷汗了,他知道今晚的事情一定没完。明天会怎么样都不知道,因此他需要拉一个同盟。而整个秦都之中,除了退休的李斯,只有一个人是特殊之人。他想明白了,立即带上一样东西,来到王子府。

    子婴是整个大秦中,唯一还幸存的正式血脉,大秦嫡系除了二世,几乎被屠一空。但因为子婴的特殊地位,以及他身后的支持集团,因此,才得以幸存。司马家族自从秦襄王之后,就陷入了中立状态,那次的家族大损,导致了大秦之后,他们家族一直是不上不下。这次,他知道,已经关系到整个家族的生死存亡了。因此,他只好拉下脸来,去求子婴,希望有一线生机。

    “司马家族司马风求见暗王!有紧急事情,希望暗王能够接见!”司马风站在子婴的大门前,恭敬的递上了拜简。子婴在整个大秦的地位,就是王,一个不一样的王,暗王。此王并非指存在于黑暗之中的王,而是指,它所代表的地位。

    当年秦国政变,致使秦朝的政治被两方所把控,一方就是以古秦嫡系为首的西秦和巴蜀势力。另外一方,就是以楚为首的代表文士势力。两方在进堂之上相互牵制,相互平衡,因而,使的秦始皇慢慢的壮大起来。

    后来秦始皇统一之后,楚势力因为被秦所灭,受到了重创。而古秦国的势力就慢慢的放弃了在秦朝里的势力斗争,转入暗中。而掌控其中的势力之王,就是暗王。

    子婴任暗王,已经是秦快要统一六国时,当时,蒙武和王翦攻楚,灭项燕。之后,楚与秦的旧势力就慢慢的隐于暗中,秦始皇统一后,子婴的暗王势力,已经成为了整个大秦的后盾之一。因而,二世一直都没有敢动他,就是因为“暗王”的存在。

    司马风拜见子婴的动作很快为人所知,但是没有人知道,他们谈论了什么。第二天,赵高在朝堂之上,因为阿房宫楼台被毁一事,想要惩罚司马家族。但是却有几个基层非常重要的官员站出来,替他抗罪。而奇怪的是,这些官员,并不是与子婴的势力有关。

    反而,这些官员,都曾经与前世子扶苏的关系密切。这不由的让整个朝堂,有些不明白,莫非是司马家族投靠了其他势力?而接着,有人在朝堂之上,把最近市井之中传的谣言传了上来。

    顿时,赵高的发怒的方向完全改变了,二世闻之,也是大吃一惊。于是下令彻查,正当朝会将要散去的时候,一封加急简被送到了朝堂之上。

    “东门集合,兵少千余。事发突然,急需支援!”顿时整个朝堂一片哗然之声。赵高已经感觉到很多人看他的目光不对了,因为,招募新兵是他提出的。现在竟然在关键时候,少了千多人,这对于整个城防体系是一个心理上的致命打击。

    “丞相大人!”“冯大人!你有何话说?”

    “东门之事,关系到大秦皇室的安危,还请派兵固守。”“难道冯大人有好意见吗?”

    “陛下,臣有二法!”“哦,冯爱卿说来!”

    “一法,拆南北两城城守,支援东门。此法,恐是反贼之计,不保万全。”“那依冯丞相之言,有何万全之策?”

    “臣闻陛下有五万勇士,勇猛无比,万望援助东门。只需要守的半日,再在城内招募勇士,咸阳自当无虑。”“善!就依丞相之言!”

    百官退朝后,赵高急忙对二世请辞,说是家中有要事。二世今天没有玩乐,于是到后宫自己找乐子去了。

    东门的事情还没有传到其他城门,但是除东门之外的城门,却发生了许多怪事。先是许多城卫官没来,接着又是熟悉的队长都换人了。尤其是西门,更是让整个城墙之上差点闹出了兵祸。竟然有一伙从来没有见过的新兵,联合起来,把原来的城卫军控制了起来。整个西门已经陷入了这伙人之手。

    而随着咸阳的外城墙之上发生的动静传到起义军里时,东西两门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东门,因为城墙之上的人手变少了,发起了主动进攻,顿时,在援军还没有到之前,整个东门差点被人登上城墙了。

    而西门,却是一个时辰的沉默,辰时,刘邦率军发动了猛攻。但上来的人似乎比之以往的城卫更加的强大,因此,刘邦又坚持了昨天的计划。而南北两门仍旧没有任何的变化,似乎没有人发现这里的变故。

    东门的战事,很快就草草结束,项羽发现城墙上来了五万援军,主动放弃了进攻。东西两门今天在没有到中午的时候,就几乎同时放弃了进攻。咸阳城内的人已经是欢呼一片,但是有些聪明人,已经发现了不对劲,于是收拾好了东西。

    而在咸阳发生了巨变的时候,各大军的情况也发生了一点变化。首先,就是蒙恬已经挥师回援咸阳了,最多两天的时间就能到达咸阳城外。而且这还是算上在路上被人阻拦的情况,虽然骊山附近有直道,但不知道什么原因,一路上被人暗中破坏了。也因此,蒙恬的军队才在措及不防之下着了道。

    而接着,章邯和楚怀王的联军,在戏水之岸不再对峙,反而两军相互打了起来。章邯是边打边退,希望与蒙恬军队会合,一起回援。而怀王和各王联军,是越打越兴奋,因为后面来了他们的援军。九江吴王队伍已经入了函谷关了,不日即将到达戏水。只要吴王队伍到达,蒙恬只要不把项羽刘邦的联军一举打掉,他们就能直入咸阳。

    章邯的军队已经是真正的残废了,要不是因为害怕损失过多,影响了攻打咸阳的计划。恐怕在戏水,几场战斗下来,章邯的残兵就会被淹没。

    咸阳,已经危在旦夕,但是咸阳内城,更是已经暗流涌动着。自从那晚的“指鹿为马”事件之后,朝堂之上,在一天之内收到了许多弹劾官员的木简。这些消息,自然被关注着这些事件的官员所知,整个咸阳内外已经乱成一团。

    而在不为人知的角落,整个朝廷的****都落在有心人的眼中。随着二世的几万勇士去向东门,赵高突然让整个内外城的防御加紧了。这差点让秦高的布置暴露出来,秦高一惊,他突然知道,赵高想要干什么了。可是,他在城内的部队都被派了出去,分守三门,已经没有力量强闯内城了。

    他只好让几个人从外城射入内城几支警信木箭,不知道能否改变些什么。蒙恬远在回咸阳的路上,而他的弓队还未进城,只好祈祷着一切都不会从他的不安的感觉上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