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天
字体: 16 + -

第70章 激战函谷关

    六国军队,攻城部队,齐齐向着函谷关涌来。章邯站在城墙之上,回首看向上郡的方向,轻声道:“将军,此战我必死守!大秦你才是最后的希望,李由!”“末将在!”

    章邯看向攻向城墙的六国军队,苦笑一声,然后转为平静,道:“死战!鸣战鼓!”“鸣战鼓!”命令一下达,在函谷关上的战鼓响起,战鼓雷声响动,遮盖住下面六国军队铺天盖地的喊杀声。大秦士兵顿时精神一震,血液中的勇气和战力,顿时沸腾了起来。

    “死战!”“死战!”大秦士兵喊起响亮的口号,向着城墙下面扔石头,抛热血,开弓射箭,矩木档梯。攻城战的开始只不过是血液燃烧的前奏,随着六国军队把他们手中的青黑色木箭射上墙头。突然在一处处的城墙之上着火,顿时,整个守城秦兵慌乱了起来。

    章邯道:“慌什么?李由!派卫兵把火焰扑灭!”“是!”李由领命带兵去灭火,章邯站在火堆之前,仔细的查看着木箭上的异常。原来这箭上竟然抹了一些黑色的水,摸起来沾在手上,黑漆漆的,还擦不掉。味道却是甚浓,非常的难闻,这难道就是他们六国的攻城利器?

    扑天盖地的火光让整个函谷关似乎在太阳之下着了火,这些火虽然只是使秦兵混乱了一会儿。但是却阻挡了秦兵的大规模在城墙之上的聚集,接下来,攻城武器从下面抛上来。城墙之上的秦兵已经无法完全阻拦了,章邯不由的让李由派出更多的部队来到城墙。

    整个函谷关墙上就那么大,因此,派出来的军队,只能挤着过。但是却给了下面六国军队更加有利的射箭和抛枪的打击。不过,虽然给予远程的打击要大,但是却对于整个攻城的部队却是有力的增援。

    就这一会儿,已经跳上城墙的一些起义军,都被清理了下去。正当秦兵欢呼时,在观察着六国动向的章邯发现,六国竟然停止了攻城兵的打击。把盾牌竖起,后面的投石机开始装载着大石头,正缓缓的活动着。

    章邯不由的大吼一声,道:“大家小心,躲着点!”他回头的刹那,从六国的后面抛起一块块的大圆石,向着函谷关飞来。

    不得不说,虽然投石机有着毁墙重器的称呼,但是在秦朝,这些东西,还是非常的不好用。最主要的原因恐怕就是准头和力道的把握了,这些武器制造困难,携带不方便。而且有时候如果抛射角度不好,甚至会敌我不分,打在自己一方。只有在攻城站之前,这些武器才有大用,但是能够伤到城墙,就看运气的事了。

    也因此,在古代,有着“尽人事,听天命”的说法,这也包括这投石机。让所有人尴尬的是,一轮六台投石机竟然都没有一个砸到城墙之上。不是砸到城墙之下,就是飞过了头,飞往了函谷关的后面。甚至还有两枚石头,砸到了函谷关所在的山脉之上,从山上滚落下来,滚到了六国的军队之中,当场砸死了十几人。

    一轮攻击之后,六国的投石机重新装弹,调整方位等。而这次,因为投石机的恐怖,使的函谷关上的城墙有了一段空虚期。因此,六国起义军加紧了攻势,向着城墙上爬去。章邯连忙让军队重新调整城墙上的守势,同时,把刚才受到惊吓的部队调到后面。

    正当此时,六国军队再次发动了投石攻击,也许因为前面的一轮攻击没有起到作用。所有人都忽视了这轮攻击,而且,六国军队正在紧急攻城,他们也不怕攻击到自己的军队?当六枚石头向着函谷关抛射而出的时候,大家才反应过来。

    敢情上一轮攻击只是试试手感和威力,而这轮攻击才是真正的杀招。虽然有六国士兵在攻城,但是相对于城墙的威胁,这些士兵的牺牲算是值得的。果然,这一轮攻击要比前面要的多好的多,有一块大石头砸在城墙之内。虽然没有起到任何的作用,只是吓到了几个人而已。

    甚至有些石头落在函谷关之前,砸到城墙之外攻城的六国攻城兵。但是看到了希望,六国军队加紧了攻击。抛落的石头,成为整个函谷关前的最大威胁,章邯只好让后面的守城盾兵来到前面,以阻挡石头的攻击。

    虽然有了重武器,但是这武器实在是太落后了,一刻钟才发现一次攻击。五轮过去,仅仅砸中了函谷关几个位置,砸死砸伤的人物可以忽略掉了。而因为砸落的石头,有些砸在城墙之外,阻挡了函谷关的城门。

    六国的攻城兵经过一轮轮的奋战之后,死伤无数。而秦兵的死伤也有许多,可以说,这是六国军队以自己的生命来换取这座关口的攻城战。整个函谷关前,一块块的石头,一根根的箭矢,一排排的枪林,交响着血与汗水。太阳见证了这场战争,整个函谷关前的血液甚至淹没了整个平地。

    首先建功的还是重武器,投石机。在一轮投石之中,一枚从而天降的石头降落在函谷关前的城墙之上。把关口的两处城墙分成了两部分,把秦兵分隔成了两个世界。然后,六国攻城兵奋不顾身的发动了冲锋,经过一天一夜的战斗,抢占了一半的城墙位。

    有了城墙的依靠,六国军队在此建立了基地,与城墙之下的人们用攻城梯连成一片,再次发动了近程战。但是正因为六国军队攻占了这一半城墙,反而激起了大秦军士的血性。章邯、李由对六国起义军发动了疯狂的反扑,反而让他们在另外一半城墙之上损失惨重。

    接下来的日子,白天黑夜,六国起义军发动了不要命的攻击。随着攻击的持续进行,第三天,秦兵已经各自疲惫不已。强打着精神和体力,秦兵们在城墙之上休息,换班。他们不敢擅离一会儿,害怕被六国军队趁隙偷袭。他们不敢休息的太死,害怕就这样一睡不醒。

    章邯站在钟鼓楼台之间,看着疲惫的秦兵,知道现在函谷关前的军队已经是强弩之末。而六国军队虽然也疲惫异常,但是他们的军力强大,现在才损失了近十万。还有五十多万军队正在围攻着函谷关,而且关东之地,也有着大量的军队前来支援。

    突然,一个卫兵从下面跑了上来,他的眼睛中满是血丝,满是疲惫和劳累。对章邯道:“章将军!函谷关外来了一群士兵,说是上郡前来支援的!”章邯顿时精神一震,道:“终于来了!给我请上来!”

    他喊完之后,对着城墙方向哈哈大笑,道:“大秦的士兵们,打起精神来!我们的援兵已经到了,大家一定要撑住!”不久,一队守卫带着一排青白色的士兵走上城墙,章邯看到这些士兵,精神一振。他正要上前问的时候,一个守卫走到他面前,轻声道:“章将军,来援的只有这些人了!”

    章邯差点没吓的一坐地上,看了看上来的人,青白色的衣服,身上带着一把随身剑和一支木弓。仅仅只有一万多人,竟然是来援的?他不敢相信,蒙恬将军会犯这样的错误,这些兵不仅少而且,都是轻型兵种。怎么可能守的住城墙呢?

    他走到这群支援的人前,道:“谁是你们的将领,叫出来,我要问话!”一个大汉走了出来,对着章邯一施军礼,道:“章将军,来援军一万五千人,弓骑兵!请指使!”

    “你叫什么名字?”章邯看到这个大汉,穿的是一身军官装,而且身上不仅有剑和弓,还有一个大大的盾牌。顿时明了,这是一个剑盾兵转的弓兵,也许根本就不是弓兵,只是临时凑成的而已。“报!末将蒙虎,忝为蒙将军座下弓骑兵将领!”

    “蒙将军,有没有什么对我说的?”章邯道。蒙虎道:“章将军,末将粗人一个,不知道传口信,特带来一卷书信,请过目。”

    说完,从怀中拿出一卷黄白色的东西,像是丝绸。但是章邯接过来后,感觉到根本就不是丝绸,比丝绸要轻,要细滑,但却一片平滑,像是从一块木板一样。要不是这轻柔的感觉,他一定认为是一块木板。

    不过,他的目的可不是研究这个,于是把手上的“书信”打开来,上面写着一些字迹。章邯不由的面色一变,但是却有一种苦涩的味道。

    他收起书信,放入怀中,看向城墙的另一半以及函谷关外的几十万大军,不由的叹息一声。转头对蒙虎道:“好了,我知道了,你们先上城墙抵住这一波。等一会儿吃完东西,我们再商量办法。”“是!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