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天
字体: 16 + -

第37章 市场整改

    阳周的事情已经完了,秦高与姜城主告辞,搜查的事情就交给诡涧关的将领了。这里的事情基本上就这样了,当然,这是没有法子的事情。就算是他们托辞如此,那么秦高也不得不慢慢的派人调查。

    与诡涧关的分手之后,秦主等人仍旧往东走,他想去看看山菊母女。现在骊山出事了,如果她们还没有找到她们的家主,他会帮忙。因为骊山之徒,不能成为秦王室的牺牲品,他必须去到骊山见机破坏。如果找到了,就直接进入骊山内部,找机会联合所有人,成为埋葬秦二世的最后一根稻草。

    坐车骑马速度快多了,一会儿就见到熟悉的山峰,可是到了那里,没人。家里似乎几天没有人了,都堆了一层灰烬了。这次直接往村里来找,落山村,非常的偏僻,见到秦高的排场,已经引起了轰动。

    落山村还真是个落后的山村,什么商业都没有,只好找到里长。这里有一个设在直道边的里长,也算是一个官方部门了。吃完之后,说明了来意,才知道,最近村里许多人都去了骊山支援。

    骊山开工,本来也没什么,早在许久之前,骊山就把附近的百姓拉过去了许多。随着秦始皇的死去,基本上都回来了,而山菊她们的丈夫在咸阳郡有亲戚,因此吃住在其家。随着骊山的重新动工,又把名单上的所有的名字重新念了上去,还多征了许多劳工。接着二世,为了节省粮食,宣布自备粮。

    于是有了轰轰烈烈的备粮运动,这时大家都在春种,谁有多少余粮啊。于是做为地方的官员,就一家一家的让自己有人在骊山做工的,也自备粮食。而官方只备给其一半的粮食,这种情况之下,山菊带着女儿去到骊山送食物去了。原来如此,于是秦高吃完后,把一张木板留在山菊的家门口,希望她能够看见这张“告示”。

    北方,胡口集市已经开启,可是情况不容乐观。虽然说集市早已经开业了,可是到现在为止,几乎没有看到大规模的买卖。只有一些零散的买卖,而真正的大物件,畜生买卖没有卖出去一单。

    秦高从上郡回来,没有休息,就再次回到了云中郡中。这次他来处理这个胡口的问题,虽然说大秦现在处在困难时期,尤其是马匹是战略性的物资,没有人敢私人买卖。而其他的畜生,大家基本上都是穷苦人家,怎么可能有闲钱来买呢。

    那秦高来干嘛的呢,他要怎么样解决这个难题呢?其实在这之前,他还真的没有太好的办法。云中也只是一座新城,城中的百姓也不是很富裕,买小东西完全没有必要多跑十多里。而如果买牛羊什么的,又感觉太远了,一两头他们也感觉到不划算。而在大秦时期,商人非常的难做。

    最近秦二世又大搞全国建设,尤其是骊山的重新开工,已经严重的影响了整个大秦的经济发展了。因此,胡口集市的发展缓慢都是能够看的到的,但以秦高的看法来说。正是因为如此,胡口才能在这样的情况之下,第一个成为集市。如果一旦有了发展,那么,大秦边市第一的称号将会非胡口莫属了。

    他来这里不是来看,胡口集市是怎么做生意的,而是来看看胡口的建设。一切开头难,他来给胡口拉第一批生意,这个生意以他这个世子身份来做。

    “阿拉卓,给我准备成年牛马羊各五十匹,这些东西,我会让蒙将军派人送来的。你先把帐算好,我来看看你们的建设到底如何了。”秦高首先把订单发了出去,虽然说呼和部落有现货,但是如果光让他们把一百五十头准备好,恐怕呼和部落将会陷入囧境。因此,给他现钱,他会去草原之上买卖其他的牛羊等畜生。

    这批东西,他准备运到骊山,具体作用,肯定是到时候看看再说。整个胡口建设的还算好,木屋搭设的也很到位。已经有了一个集市的基本功用了,不过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这个集市如同城市里的一个菜市场一样,非常乱。

    而胡人虽然说只有三样东西,他们却准备着众多的店铺,而且装修那叫一个惨不忍睹。一间间破木屋也算是门面的话,那还搞集市干嘛?集市,不仅是一个市场,而且是一个“市”,它必须有一定的阶级层次。

    比如畜生棚,可以旧,必须牢固,宽敞。接待客户的区域,必须干净,与放养的棚隔开。而另外还需要准备一个试用区域,虽然古代买卖来说,有种说法,买定离手。但是如果没有试用区,买回去不满意呢?退是不会退,下次的生意是没有的做了。

    而其他的皮毛和工艺品区域,又各自不同。皮毛区域,就像是后世的服装批发市场一样,比较简单、平实。而工艺品区域,虽然卖的都是骨制、玉制以及其他制作的,但是它必须有一个字:品味。也就是说这里必须装修的要上档次,豪华。

    可是,整个市场,一进来,如果不是摆了东西,恐怕秦高还找不到到底哪个卖的什么东西。因此,整个集市的定位不明确,摆放不明确等缺点必须改正。于是把所有的提议,都给了阿卡拉,让他在这三四个月内把这些修改过来。可以自己派人到云中郡、九原郡、上郡等城市考察,秦高是不会参与的。

    又到了呼和市去看了看,这里没有什么要求,就是帐蓬,不能散乱。像后世的城中村一样,帐蓬要排列的整整齐齐,看起来有序。这样,如果以后,有商人来这里批发什么的,就会看到一个不一样的放牧民族。而且,又交待了阿卡拉,以后奶制口需要多种样,以后商人们来这里批发,也可以作为一种商品。

    商机,在这里其实无处不在,只看能不能发现而已。秦高急着走,他必须去布置整个大秦的攻略,针对秦二世的谋划,进军咸阳的事情。这些事情,必须快而且隐蔽,因此,必须与蒙恬商量着。把整个上郡地区,都要戒严起来,把整个上郡做成一铁桶。而阳周城只不过是一个周边的试点而已,与整个大局其实并没有什么联系。

    来到骊山,把所有的畜生寄放在骊山附近的地方。一个五十多万的大工程,做的事情是非常多的,因此,在这之前,他需要打通一些关系。虽然在大秦工作效率如此低下的纯手工时期,做这样的工程全靠人堆出来的。但,还是以正规的方式来管理着整个施工队,

    叫秦操带一些士兵把当时埋下的半两钱重新挖了出来,他开始一村一村的,从里长到亭长,贿赂了一遍。然后把自己带来的畜生加入到施工队之中,而同时用小道消息来传扬自己是蒙家戍边军的人。因为看到大家做工程辛苦,因此,带来了一点代替人力的东西。

    虽然工程队之中也有马和牛等畜生,但是这些都是官家的,而且都是省着用的。因此这消息一打出来,再加上牛马之上戴上了一副长城标志,大家顿时都对蒙恬将军感恩戴德。

    这个时代的赞助什么的,可真是引起了轰动,听说这事情在整个骊山传扬开来的时候,二世和赵高也很赞扬。专门以书信的方式来赞扬了这件事,他们却没有看到这个赞助的真正目的。

    看到骊山的事情差不多了,他也找到了山菊母女和她们的家主,一个看起来非常老实的男子。没有再见面,他感觉到这已经差不多了,这时,在阳周的秘密部队给他传回来一个消息。他需要赶往阳周,原因在于,他的身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