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美人抄
字体: 16 + -

第257章 分工

    李达一愣,难怪在正确历史之中,刘基能够辅助朱元璋直接建立一个大明朝呢!原来了这家伙做事情,还真是未雨绸缪呢!

    既然刘基已经准备好了,当即李达就开始将他的“中心主义”建立计划,一项一项说给了刘基,在这个过程中,刘基问起了很多问题,但是不得不说,聪明的大脑,博古通今的学识,会让聪明人在冥冥中产生一种默契,李达的盗版“马老爷子思想”一说出来,刘基的眼睛立刻就亮了起来,居然以一种学生的态度,双眼发光地听着李达的话,一直到李达说完了,他还一幅意犹未尽的样子。

    “喂喂……我说完了!”

    看着刘基一幅神不守舍的样子,李达不由自主地在桌子上敲了敲。

    他不敲还好,这么一敲,刘基直接就跳了起来,大呼一声:“好!太好了!”

    他直接从桌子上爬了出来,一把抓住了李达的手,激动地道:“良策!良策啊!有了这个什么……什么……主义,不敢说能能继往圣之绝学,至少这种不是限定的治国模式,开万世之太平是没有问题的!”

    李达整个人现在都贴在了椅子上,手也被刘基紧紧地抓住,表情已经充满了震惊,就像是要随时被人**一样。

    “我说……我说……大哥,你别这样,我这可是刚刚才找到红颜知己啊……”

    刘基却完全管不了李达在说什么,只是忽然就从桌子上跳了下来,开始负着手在房间里快速踱起步来。

    “对,对,对,将土地收为国有,农民有国家出钱雇佣耕种,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土地兼并和地主的存在,商人固然喂四维之末,可是却能起到国家之中交通有无的作用,可以重用,但同时也要苛以商税,以交易价确定税额,轻利项目则由国家实行统一经营,就算利薄,国家也是大大有利可图!好……好……好……实在是好!”

    李达咳嗽了一声,道;“喂,我说,我刚刚不是跟你说过嘛……土地确实是由国家出钱雇佣农民更耕种,但是这样会让农民失去耕种的积极性,我们应该做的是让他们耕种土地,农税以总收成及国家所需决定……这样才能保持农民的积极性!”

    “还有,我刚刚就跟你说了,这不是一程不变的治国法门,这应该是一门……额……哲学!对,就是哲学!跟你说了那么多,不过就是方法论,‘中心主义’的本质,应该是消除私有制度,最终实现天下大同!”

    “方法论这种东西,要随时随地与时俱进,这样才能保证我们‘中心主义’永葆青春!”

    刘基再次回过头来,看着李达的眼神,就好似看着大成至圣先师,或者说好似恶鬼看着一盘牛肉。

    “喂喂喂,能不要用这种眼神看我吗?”

    “奇才啊!”

    刘基再次大叫了起来。

    “大王,你绝对是治国的奇才,将来要是不成为开国之君……”

    “我去你大爷的!”

    撑着刘基还没有继续说下去,李达直接从桌上拿起了砚台,毫不犹豫地就砸了过去。

    “我特么说过多少次了!我不造反!”

    他快无语了,现在怎么说刘基也是一方管理者了,现在搞来搞去还是忘记不了造反这桩事业。

    就在两人开始计划,未来的总体方向应该如何进行的时候,忽然只听门外传来了一个焦急的声音。

    “大人,大人,有急事相求!”

    两人都是微微一愣,李达显然还没有反应过来出了什么事情,倒是刘基的嘴角忽然微微翘起,露出了一个淡淡的笑容。

    只听他轻声来了一句:“妈的,我就知道撑不了多久!”

    “啊?”

    李达一愣,回头看向了刘基,刘基却是摇了摇手,居然比李达还熟稔地开口道:“进来!”

    随着他的话,书房的门被推开,走进来的并不是原本应该进来的小厮,而是一个身穿衙役服的人。

    “大人,快想想办法吧,现在几家粮食都已经耗尽了,可是进入庐州府的难民却是越来越多了,好像现在除了庐阳县和周边几个县,几乎整个北方天完都都发生了饥荒,听说这里有吃的,几乎全部都涌到这里来了!”

    李达的眉头霎时间就锁了起来,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果然所有难民都涌到这里来了,说说不让任何人饿死简单,但是真的做起来可就是另一回事了!

    不让人饿死,那就得有粮食,现在他们最缺的就是粮食,要是在这么下去,别说难民了,就是庐州府本地的人,能不能保住都是很大的问题,若且随着粮食的减少,庐州府本地人的生活质量肯定会下降,到时候庐州府本地人肯定也会产生逆反情绪,那就麻烦大了!

    这时候,刘基忽然站了出来,缓缓走到了李达面前,居然对着李达施了一个标标准准的大礼,然后才用一种冗长的腔调,开口道:“大人,既然你把我叫到这里来,还跟我说了这么多治国方略,想来就是为了让我帮你治理现在的庐州府,甚至是未来的天完国。”

    “既然如此,这些事情就交给在下吧!大人是要干大事情的,以后还有更多的事情,需要大人去做!”

    他的态度,十分恭敬,语气十分恭谦,真正如臣子给帝王行礼。

    可是这只是看在别人眼中的样子,看在了李达的眼中,却是让他咬牙切齿,恨不得再次拿起砚台拍这老家伙脑袋上。

    因为在背对着所有人,只面对着他的刘基老脸上,是一副嬉皮笑脸,外加挤眉弄眼。

    这孙子真是不忽悠的他去造反,死也不瞑目啊!

    “好吧,此事就交给你去解决了,不过你可以先跟我说一下,粮食从哪里来嘛?”

    刘基再次哈哈一笑,开口道:“这个需要一点时间,我去筹措朗草……不过……”

    说着,他的脸上出现了一丝狡黠:“安抚大批难民涌入,必然会对原本庐州府本地人造成很大的冲击,这安抚民心之事,下官就多有不便了,还请大人自己完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