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
字体: 16 + -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五章

再回房,咏棋已经醒了,正坐在床边,偏着头找袜子。

咏善进门瞧见,情不自禁道:“怎么起来了也不说一声?哥哥找什么?”

他们这些天彼此心存芥蒂,都不怎么开口,咏善话一出口,不觉怪怪的,见咏棋头紧张地一低,抿唇不说话,顿时心里难受。

暗道,为了那药的事,他恐怕这辈子也不会原谅我。

肠胃里缩得冷冷凉凉。

咏善装作不在乎,落落大方地走过去。

新准备的长布袜挂在黄花梨木架子上,干干净净,雪一样的白,料子极好。

咏善取了袜子,在床下单膝跪了,握住咏棋垂在床边的右脚。

那脚晶莹白嫩,刚从被窝里出来,暖暖的,握在手里,说不出的舒服。

他本来一心要帮咏棋穿袜子的,这一来满心地下想放手,只盯着手里白皙得没有一点瑕疵的脚看。

咏棋被他握得浑身发烫,脸上热辣起来,好像被人握住的不是脚,而是自己一颗怦通怦通的心。

他紧咬着牙,才能勉强自己不一阵阵颤抖,保持着安静的姿势。

居高临下,他看得清清楚楚。

这弟弟脸上,写满怜惜不舍,满腔爱意柔情。

如果可以一辈子都这样被他看着,纵死也甘心了。

只是……

利用咏善的信任,偷取了咏善密格中书信的自己,不可能有这样的一辈子。

一旦咏善发觉,一切,那么温柔亲昵的一切,都会遏然而止。

他再不会被咏善这样深深凝视,珍爱。

咏棋难过地轻叹一声。

这叹息把咏善惊醒过来,还会错了意,不敢再肆意乱来,默默帮咏棋把长袜套上。

右脚之后,又换左脚。

然后再给咏棋把靴子也穿上,低声道:“好了。”

他想问咏棋刚才叹息什么,忍了忍,终究没有问出口。

如果咏棋就此反问他为什么要对自己下药,咏善不知该如何作答。

他能言善辩,通读诗书,下药这种事在宫里也司空见惯,任谁问他,他都能流畅说出一番教人哑口无言的理由。

唯独对咏棋。

他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那种思恋、渴望、得不到的痛苦、想得到的焦切。

那种不惜一切、不择手段的心情。

即使舌灿莲花,也说不出来。

咏棋下了床,两人在房里愣看着,许久都没什么话。

安静得,彷佛一呼一吸,都会被对方听见。

本该叫宫女内侍们进来伺候的,两人却不约而同的讨厌这个想法。

咏善轻咳一下,正经八百地道:“今天放晴了,哥哥,出去走动一下?”

咏棋摇头。

“那么,写写字?”

咏棋沉默,没吭声。

咏善偷偷瞧他,见他似乎有些犹豫,忍着难过道:“如果是我妨碍了,我出去就是。”

咏棋脸色微变,似乎有些诧异,又像狐疑,还带着点不安。

他小心翼翼地瞅了咏善一眼,仿佛怕他真的掉头就走掉似的,半天后,摇了摇头。

咏善仔细观察他的一举一动,想从这些沉默又不好琢磨的动作里瞧出点什么。当咏棋轻轻摇头时,咏善心里蓦地怦一下,隐约生出点希望来。

难道……

难道他不怨我了?

“这样想,心跳得更快,虽不确定,已有头晕目眩之感,他这样的人,居然也紧张得口干舌燥。

踌躇了半天,默默一咬牙,干脆把事情说白,只要能过了这一关重新和好,不管哥哥要怎样重罚,自己只管豁了性命应承下来就是。

他想个明白,跨出一小步,和咏棋脸对着脸,惴惴不安地低声道:“哥哥……”

“哥哥,天气放晴了。”

一个熟悉的声音和咏善同时响起,其音量和音调,把咏善刻意压低的小心声音完全掩盖了。

这永远都在不适当时候冒出来的小混蛋!

咏善恨得咬牙切齿。

咏临从房门出来,看见两个哥哥都在,赶紧进来,“今天好不容易出太阳,咏棋哥哥要不要出去走走?”

今天算斯文了,快步走进来。

换了往日,这样难得的隆冬晴天,早让他叫唤得整个王府都能听见,上窜下跳兴奋地撺掇别人去郊外冬猎。

自从咏棋病倒后,咏临真的老实了不少。

见到咏临出现,咏棋脸色又是微微一变,下意识地和咏善拉开两步。

还是……无法面对咏善烟一白自己的罪行。

刚才咏善靠近过来,让他的心像上了弦的箭,弓拉得满满的,那样的气氛,他差点就想跪在咏善脚下,把自己做的见不得人的事情,一五一十通通说出来。

他辜负了咏善。

他利用了咏善。

第一次去冷宫时,他就得到了母亲的授意。

他一直、一直,都享受着咏善给予的一切美好温柔,却居心叵测地要背叛咏善。

是他,趁着咏善不在的时候,利用咏善的关爱允许,利用咏善对他的珍惜思念,轻易打开密格,偷走了恭无悔的书信。

差一点,他就有足够的勇气,开口痛快地说出来。

然后任凭发落。

只差一点。

咏棋真不知道,自己是该感谢忽然闯进来的咏临,还是该生他的气。

“怎么了?”咏临看着面色古怪的两个人,闷闷地问。

经历这些事后,他已经知道自己是个惹祸精了。

难免比从前小心许多。

见到哥哥们脸色异常,立即在心里回想是不是自己又闯祸了。

好像没有啊。

“没什么。”咏善终于恢复过来,答了他一句,顿了顿,又道:“下次进来,先打声招呼。多大的人了,虽然是兄弟的房间,也不该没礼貌的乱闯。”

“谁没有打招呼?我在门口吭了声才掀帘子的……”咏临低声嘟囔。

三人都有各自心事,对着也是闷闷的,又不知为什么觉得尴尬,应付着各找事干。

咏棋在书桌展了纸,心不在焉地练字,咏善不知道他到底怎么想,也不敢太妨碍他,在房里寻了个角落坐下,翻看剩下的奏折。

咏临模模糊糊知道自己不受欢迎,却不甘心就这样走。他找不到合适的事干,在房里东看看西看看,想起从前虽然调皮,两个哥哥都挺疼爱他的,现在怎么成了人见人嫌的那个?鼻子酸酸的,有点想哭。

不过,好像自己也是罪有应得。

也不知道哥哥们以后会不会永远都这样讨厌他。

咏临一边想,一边在房里观天望地,他如今不敢乱嚷嚷乱翻东西,憋得比谁都难受,老实了一会儿,终究忍不住去找咏棋,要帮他磨墨。

咏棋轻轻道:“不必,我也不写多少,这么点墨够写了。”

他是无心之言,对咏临而言却好比一盆冷水浇到头上。

咏临只好踅到看奏折的咏善身边,盯着咏善看了半天,才低声问:“哥哥,母亲今天来了?”

“嗯。”咏善抬起头来扫他一眼,“你怎么知道?”

“听门口的小内侍说的,他说你还搀扶着母亲,送到门外。”

咏善不置可否,只道:“母亲最近身子不好,你该去看看。”

咏临猛然沉默。

过了一会儿,露出孩子似的倔强,恨恨道:“她骗我喂咏棋哥哥吃毒药,我……我再也不要见她!”

咏善看他瞪大铜铃般的眼睛,眼珠子黑白分明,好像一辈子也长不大的小老虎崽子,也不知心里是什么滋味。

咏善扯起嘴角,苦笑一下,喃喃道:“你这蠢东西……”

举起手上的奏折。

啪。在咏临脑门上轻轻拍了一下。

咏临脑门上挨了一下,却并非全无所得。

王少心里不知为何,猛地轻松了不少,好像咏善那一奏折拍得正是地方,又把他拍回了自己这个弟弟该有的位置。

他嘴巴里嘀咕了一下,站起来伸个懒腰,重新坐下,兴致勃勃地看咏善批奏折,偶尔牢骚一句,“每天看这些东西,也不知有什么趣味?”

咏善又好笑又好气,一边盯着奏折,一边随口道:“凭你也敢对这些发议论?这些东西是弄来玩的吗?还讲趣味。东北一场雪灾,压塌房屋无数,朝廷就靠着下面官员的奏折报告灾情,该发放多少赈济,怎么安抚百姓,设多少粥场,还要提防有人趁国难贪污赈灾银子,稍一个地方照顾不到,百姓轻则冻死饿死,重则因为活不下去引起民变,朝廷就难以收拾了。亏你还是皇子,若江山到了你手上,也不知道糟蹋成什么样子。”

咏临才说了一句,就被咏善侃侃教育了一通,听得眉头直打结,捂着嘴打哈欠,“好哥哥,我知错了,你少教训两句。我又不是,不懂就不懂。”

咏善被他一言提起心事,好像喉咙被堵了一下,片刻后才淡淡道:“不懂就算了。像我这样,未必是福气。”

咏棋正弯腰在书桌上练字,听着这话,无端地笔尖一颤,把好不容易写到一半的一幅字给毁了,不动声色地把废宣纸卷起来,搁了笔。

咏临有听没有懂,使劲眨了两下眼睛,刚要开口问,常得富正巧这时候跑着小碎步匆匆进来,抹着脑壳上的汗向咏善禀报,“殿下,殿下猜得真准,王太傅真的来了。小的已经把他老人家请到厅里去了。”

咏善一凛,猛站起来,怀里几份奏折哗啦掉在地上。

他这一站,才知道自己实在太紧张了,好像绷紧了随时要断的弦,忙按捺了自己,止了常得富伸手,自己弯下腰,缓缓把地上几份奏折一一拾起。

借着这一点功夫,人已经冷静下来,直起身轻轻一笑,“看我,这几天下雪,着实想念太傅的课了。常得富,你去和王太传说,我换过正经衣裳就过去。”

咏棋犹豫一会儿,走过来道:“我也是太傅的弟子,和你一起去见他吧。”

咏善似笑非笑地看着他,“虽然都听太傅的课,我和哥哥又怎么同呢?”

竟用这么一句教人摸不着头脑的话挡了咏棋,到隔壁厢房让宫女们伺候着换上正装,前往侧厅。

咏善进到侧厅,王景桥就坐在里面。

好茶已经沏好,老太博像往常那样,一身整整齐齐的官服,矜持地正襟危坐,手里端着茶,正抵在颤巍巍的唇上轻轻吹着。

一眼瞅见咏善进来,赶紧放下了茶碗,有些老态地站起来。

“殿下。”要给咏善请安。

咏善跨前一步,双手一伸拦住了,温声道:“说了多少次,太傅是我的老师,这种俗礼就免了吧。”

亲自搀扶着王太傅坐下,自己也撩衣襬坐下,“最近大雪天,太傅好几天没来讲课,我心里几番念挂着。天冷,老人家晚上要盖厚点,万一受了寒可就不好了。对了,我这里刚刚得了一袭长白山的白狐狸皮,裁了当坎肩,这种天穿最好不过。”接着就唤常得富来,吩咐道:“开库门,把上次那顶级的长白山白狐狸皮取出来给太傅。”

常得富答应一声,小跑着去了。

咏善一番和风细雨,又问候身子,又送东西,王景桥的老脸却仍是皱着一道一道坎,似有满腹话说不出来,隐隐约约地神色教人瞧着难受。

他按着规矩,先站起来谢了咏善的赏赐,坐下后,沉吟丁一会儿,开口道:

“殿下还有下棋的兴致?”

厅里的棋盘是张回曜来的时候,咏善亲自摆下的,因为没有吩咐,内侍们也不敢擅自撒掉,仍旧摆在原处。

咏善聪明绝顶,这句再寻常不过的话,听在他耳里,好像一锤子砸在心窝上似的,立即浑身的神经都扯紧了,脑子里转着念头,脸上却不动声色,装作不懂地问:“琴棋书画,是父皇常叮嘱我们也要涉猎的。怎么?太傅觉得现在不是下棋的时候?”

王景桥历经沧桑的老脸纹丝不动,只干干地道:“不,下棋很好。殿下,我们来下一盘?”

“好。”

两人隔着放棋盘的小桌对面坐下,择了黑白,摆开棋局。

常得富取了狐狸皮过来,看见两人在棋盘旁边,知道要下棋了,也不敢打扰,悄悄退到门外。

咏善选的是黑子,坐在桌旁瞅着棋盘,一边把黑琉璃做的棋子捏在指上,一边悄悄打量太傅的神色。

这老太傅是父皇身边信得过的老臣,这种时候,绝不会无缘无故过来。

既然来了,一定是有话要说的。

静心等待他开口就是。

两人捏子对着棋盘,一个字也不说,仿佛真的全心全意思考棋局,偌大侧厅,顿时静得一丝声音都没有。

王景桥不吭声,咏善也按捺着自己,默默等着。

不料两人你一子、我一子,棋子渐渐摆在棋盘上,占了大半,王太傅还是一个字没说。咏善心里不踏实起来,他原本就没心思在棋上,一踌躇,连下错了几个子,被老太傅抓住机会,竟把左下的一条大龙给吞了。

咏善看了看棋盘里零落的黑子,将手里的棋子放下,苦笑道:“太傅真是国手,这盘我认输了。”

王景桥抬起头,混浊的老眼珠子里藏着幽光,盯着咏善,轻轻问:“殿下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输吗?”

咏善福至心灵,站起来走到老太傅面前,双手一合,作揖长拜,直起身后,低声道:“学生愚钝,请太傅指教。”

“殿下聪慧睿智,棋已经下得极好,老臣不敢说指教二字。”王景桥拖着又沉又长的调子道。他请咏善坐下,斟酌了好一会儿,才缓缓地开口,“若说殿下的棋艺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老臣有一番话,不知道愿不愿听。”

咏善屏息,恳切地看着自己的太傅,“太傅请教导。”

“与人下棋,要先看明白对手是谁。请殿下看看老臣这头白发,”王景桥用手抚了抚自己满头白发,意味深长地叹道:“殿下,您是在和老人家下棋啊。和老人家下棋,最要紧的是什么?”

什么最要紧?

咏善抿着唇:心里闪过无数个答案,最后都没说出来,只虚心道:“请太傅赐教。”

王景桥眼中掠过一丝欣赏,点了点头,语重心长地道:“最要紧的,是要沉得住气。”

“沉住气?”

咏善咀嚼这几个极有内涵的字,正要再问。

王景桥已经慢慢地站了起来,“棋下完了,老臣也该走了。”

咏善见他扎手扎脚地行礼告辞,知道留不住,也再讨教不出什么,又温和地叮嘱了一番注意身体。

常得富在外面听见,赶紧捧着狐狸皮进来,把狐狸皮给了王景桥,又周到地吩咐两个殿的小内侍给太傅捧着,送到宫门外。

王景桥再次谢了赏,谢绝咏善亲送,跨出厅门,走了三四步,不知为什么,又迟缓地转了回来,对咏善道:“有一件趣事,是老臣在外面官员里听说的,告诉殿下,让殿下也笑一笑。”

咏善问:“什么趣事?”

“好像是上任江苏巡抚苏焕的夫人,有三个娘家兄弟,姓宋。他们的父亲宋老爷子可是个起名字的好手,生第一个儿子的时候,因为缺钱,给大儿子起了个名字,叫宋钱来,后来果然有钱了。生二儿子的时候,又想要光宗耀祖,就起了个叫宋名来的名字,没想到又应了,这二儿子就中了科举。生三儿子的时候,宋老爷子就打算给这儿子起个名叫宋棋来,结果被宋老夫人指着鼻子大骂一顿,你这死老头子,有钱有势后就想换妻了?还要送妻来,你作梦!”

这故事倒有趣,咏善莞尔一笑,“这宋老爷是个奇人,给儿子起名,花的心思真不少。”

王景桥不置可否,慢吞吞道:“给自己儿子起名,哪个当父亲的会不花心思呢?可怜天下父母心,说的不正是这个。”

说完,再次告辞,转过身,拖着老迈的身影,一步一步缓缓去了。咏善目送了太傅,咀嚼着他的话,离了侧厅,沿着回廊慢慢向房间走。

王景桥精通老庄,是朝中公认的智者,似句句无意,又似句句点着了根源,让人似懂非懂,满心知道他要提醒什么,但朝无数个方向去解,又都是解得通的。

听过王景桥一番提点,咏善一颗原本七上八下的心,从悬在空中变成泡在冷水里,涨了一点点,随着水波上上下下,却仍是触不到实地。

这面上风光,锦袍底下遮起的双脚却是光的,踩在荆棘刺上,淌成满地殷红,痛得不知几何,却还不能露出半点不自在。

咏善一边想着,一边装作没事人般的闲庭信步,踱到门外,正巧听见咏临在里头说话。

“好哥哥,就让我摸摸又怎样?我保证轻轻的,绝不弄疼你。”

咏善眉头一抽,骤然加快脚步,掀帘子跨进房里。

咏棋坐在床边,咏临就站在他跟前,还弯着腰,正扭着脖子细细往咏棋脸上瞧。

听见身后动静,咏临转过身子,看见是咏善,好像见到救兵似的,赶紧道:

“哥哥你快来看看,咏棋哥哥是不是又不好了?我瞧他不对劲似的,想摸摸额头探下多热,他偏又不肯让我摸。”

咏善听明白事由,冷冽的脸转为开切,走过来对着咏棋问……哥哥觉得身子怎样?这病总是反复,真教人头疼。”

伸手贴在咏棋额上探了探,吃了一惊,“早上不是好一点了吗,怎么一会儿就烫成这样?快躺下。”

咏临在旁边浑不是滋味。

从前他和咏棋最为亲密,自从这些事后,咏棋却好像变了个人似的,对自己一日比一日疏远。

别说像往日那样宠溺纵容,连手脚额头都不肯轻易让自己触碰,好像他忽然之间得了瘟疫似的。

倒是对从前极不愿接近的咏善,态度暧昧不明。

凭什么咏善一伸手,哥哥就乖乖不动了呢?

正满腹嘀咕。

“咏临,去叫太医。”咏善一边把咏棋扶到**躺下,一边吩咐咏临。

咏临虽然心里酸酸的,对咏棋的病还是挺在意的,听话地应道:“知道了,这就右。”

咏临一走,房中只剩两人。

装出来的清静安详,彷佛转眼就被瞧不见的思绪全部挤走了。

两人目光一触,顿时又各自别开去,偌大的房间,好像狭窄到令人非要张着肺呼吸似的。

咏善垂着眼,默默帮咏棋掖好被子,静了片刻,低声道:“我知道哥哥心里有话,只是不肯对我直说。不管好听不好听,索性哥哥大发慈悲,今天就把要说的都说了吧。”

他说的其实是指**一事,可咏棋却完全想岔了,脑海里冒出来的,只有偷信二字!

心内大震,抬起沾着水气的黑玛瑙般的眸子瞅了咏善一眼。

惧色满面。

心道,他果然都知道了。

末日临头,也没此刻可怕。

咏棋浑身激烈颤抖,双唇猛然发青,又由青转紫,上下两排牙齿咯咯咯咯,竟然惧得不断碰撞,彷佛整个人随时会颤成无数碎片。

咏善想不到自己只说了一句,咏棋就激动成这样,色变道:“哥哥不要急,松一口气再说话。”心中悔恨不尽,深怨自己当日贪享身体欢愉,居然干下这般蠢事。

哥哥这样的人心田澄净,万万禁受不住。

想不到只是提一下,就气急成这样。

他把咏棋连被子一同抱在怀里,紧搂着央道:“哥哥,哥哥,你别吓我。你要怎样都好,不要这样对我……”

咏棋满脑子天翻地覆的崩溃,却清楚听见了后面一句,咏善那“不要这样对我”六字,好像往他心窝上插了六把刀子,卡在肉上拔也拔不下来,痛得他浑身打颤,从被中伸出发抖的双手,用力反抱紧了咏善,咬着唇,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咏善见他腾出手,本以为他要推开自己,没想到刚好相反,却是紧抱不放,心里一愕,瞬间暖成一片阳光下的海洋,眼睛放出欢喜光芒。

两人隔着一床软被子,抱在一块,好似永远也不分开般。

咏善把脸凑过去,轻轻赠着他的发鬓,柔声问:“好哥哥,你好些没有?”

咏棋在他怀里一阵阵发抖,双唇颤了半天,才嘶哑地道:“你……你还肯对我好吗?”

咏善仿若重生般欢喜不尽,忍不住往他热热的脸颊上亲了一下,只道:“我对你好,一辈子都对你好。好哥哥,从前的事我再不敢了,饶我这一遭。”

心焦灼一片,也顾不上太医什么时候过来,一边说着,一边把嘴赠到咏棋唇边。

轻轻吮一下。

见咏棋乖乖的没动,只觉得一切像在梦中般美好,简直不可能是真的。

那触感,却偏偏如此真实。

咏善又试着用唇碰了他一下,咏棋愣愣的,眼里满溢着解释不清的东西,悲伤、恐惧、怀疑、期盼混在一起,逼得眸中碧波荡漾,水灵灵地颤动。

咏善看着那眸子,那真是天底下最漂亮的眸子,好像陷在笼里的小兔子一样,让人瞧着情不自禁就想摩挲,亲昵,安慰,好好的疼。

咏善问:“哥哥,我们和好吧。从前的事,都忘了好不好?”

咏棋怔怔看着他,迟疑地问:“你真的能都忘了?”

“哥哥都能忘了,我怎么不能?”咏棋不敢置信,狠狠甩了两下头,清逸的脸透着连气都不敢喘的怀疑和紧张,战战兢兢,“你别骗我。”

“不骗哥哥。”

咏棋脑门上一热,心上绷紧的弦一松,差点晕过去,结结巴巴问:“咏善,咏善,今后你……你还会对我这么好吗?”

咏善愣了一下,咬牙道:“我要是对你不好,罚我活该被父皇废黜幽死在内惩院。”

咏棋浓密的睫毛一眨,大滴眼泪连串淌在被上。

他喉咙梗塞着,什么也说不出来:心里想着这毒誓怎么如此不祥,咏善实在不该说这样的话。

但内心深处,却隐隐约约安宁下来。

他原以为永远失去的东西,好像,还稳稳当当在那。

咏棋抱着咏善,哽哽咽咽地哭起来。

发热的身子缩在弟弟怀里,哭得浑身汗水泪水,好多天的忧虑愁苦,像要在这难得的一刻喷涌而出。

他一点,一点也不想,失去这个曾经让他颤抖畏惧,恨不得远远逃开的人。

他无法忍受,自己不再被这弟弟深深的,无怨无悔的爱着。

从前,咏棋并不知道世上有这么一份珍宝,不知道,所以不在乎。

现在,他试过了,再也撒不开手了。

两人多日来相敬如冰,彷佛隔着一道看不见的墙,此刻相拥相抱,才知道心里缺的那块,又回来了。

抱着多时,恨不得天地就这样停顿,不再日升日落,不再理会宫廷帝位,任何旁人的性命前程。

可愿望,只是愿望。

脚步声响起,有人掀开门帘,匆匆走了进来。

“殿下,”常得富在身后紧张地道:“圣旨到。”

咏善心里咯登一下。

咏棋倚在咏善怀里,才觉得好些,忽然听见来了圣旨,想起很久未曾见面的父皇,不免惊惧起来,惴惴不安道:“父皇怎么忽然派人宣旨?”

咏善展颜笑道:“哥哥也是金枝玉叶,怎么听见圣旨二字就吓成这样?我是,父皇自然常有旨意过来,没有倒奇怪了。”

让咏棋躺回**,又叮咛,“好好睡一会儿,等咏临把太医叫来了,再让太医给哥哥诊脉。”转身要走。

咏棋扯住他的衣袖,看见他回头,在**撑起半边身子。

“不必叫太医,我原没有什么要紧的病。”咏棋脸颊微红,沉吟一会儿,低声道:“今天这心病一去,我就什么病都没有了。”

咏善何曾听过这腼腆哥哥如此大胆地说话,又惊又喜,一时竟不知说什么了,痴痴看了他一眼,道:“哥哥,等我回来。”

回过身,领着常得富迈开大步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