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王者闯天下
字体: 16 + -

第6章 这里的改革从青楼开始

    每个皇帝都天生好大喜功,没办法,谁当皇帝都这样,这是职业病。

    要不是唐太宗手底下有一位千古喷子,唐太宗早就不知道自大成什么样了。

    李瞳就是抓住了皇帝的这个弱点,才能对症下药。

    有人或许会说,你李瞳这么叼,为什么前世只是一位幼儿园老师,而不是进了国务院任职?

    李瞳只能这样回答:因为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啊!

    李瞳放在前世,顶多算一个对历史很熟悉的人,但是在这里,就不一样了。

    华夏五千年历史总结的经验教训就是巨人,李瞳就是站在这位巨人肩膀上的。

    至于李瞳为什么判断他现在所处的世界比不上他上辈子的世界,那是因为我们总结过历史的发展进程。

    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到封建主义社会再到现代社会(最后一个是啥社会大家都知道,心照不宣就行了)。

    现在的皇帝西门大官人两眼放光,完全被李瞳描绘的李唐盛世所迷惑。

    大太监梅继不知道何时站在了李瞳身后,阴恻恻的道:“刚才我家大官人问,李公子描述的盛世可曾真的出现过?李公子缘何不做回答?”

    李瞳擦了擦嘴道:“当然出现过,只不过是你们孤陋寡闻而已,世界那么大,你可曾全部去看过?”

    梅继怔了怔不屑的笑道:“难道李公子这么年轻就看过了?”

    李瞳叹了口气对西门皇帝道:“你这个仆人当真没文化,连读万卷书如行万里路都不知道!

    我虽不出门,但是已知天下古今之事!”

    梅继不依不饶的问道:“书呢?”

    李瞳不悦的道:“想学啊你?我不会教你的!

    教会了你,我怎么报效朝廷。”

    梅继无话可说,文化藏私很正常,而且人家都说了要报效朝廷,他总不能阻止吧?

    看西门皇帝的表情,梅继要是阻止了,肯定凉了呀!

    西门皇帝问道:“李公子,你既然要报销朝廷,为何又……”

    剩下的他没说,李瞳也知道什么意思,你说想要把自己上交给国家,结果一直不交什么鬼?

    李瞳惆怅的道:“不做出一番事业,到时如何拿的出手啊。”

    西门皇帝眼睛一亮问道:“李公子现在作何事业?”

    李瞳大手一挥道:“青楼!”

    西门皇帝:“……”

    梅继:“……”

    你特么在逗我?!

    第一次见开个青楼被说的这么清新脱俗的,还都扯上报效朝廷了!

    亏老子准备好了纸巾要感动一把呢!

    现在西门皇帝连和李瞳喝酒的欲望都没有了。

    西门皇帝起身道:“李公子且独饮一番,在下有事先行告辞。”

    他现在连逛青楼找姑娘的兴趣都没了,觉得和李瞳谈话还是有收获的。

    李瞳端起酒杯一饮而尽自顾自的说道:“又是一个庸人,西门公子去吧。”

    梅继高喝一声:“大胆!”

    西门皇帝不悦的道:“李公子,道不同不相为谋,为何骂我庸人?”

    李瞳要是说不出满意的答案,他就让梅继把李瞳收了。

    李瞳还不知道他的小兄弟正在受到致命威胁,依然头也不抬的道:“听话只听开头,不是庸人又是什么?”

    西门皇帝缓缓的坐回来道:“请李公子继续说。”

    李瞳给西门皇帝倒了一杯酒道:“先罚你三杯。”

    西门皇帝制止了梅继暴打李瞳的冲动,一口气喝完了李瞳给他倒的三杯酒,举起酒杯翻过来示意滴酒不剩,神色严峻的说道:“李公子请继续说。”

    李瞳满意的笑道:“当然,说起这国家,是由人民,呃,百姓支撑起来的,皇帝的作用不是很大……”

    梅继再次高声喝道:“大胆狂徒!胡言乱语!”

    西门皇帝笑着阻止道:“多嘴!让李公子继续说。”

    他觉得让李瞳进宫真是便宜他了。

    李瞳继续道:“这百姓只要安居乐业了,皇帝的龙椅在就坐得安稳。”

    西门皇帝感觉话题终于走上正轨了,拍手叫道:“李公子这话在理!”

    “可是如何让百姓安居乐业呢?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西门皇帝拍手道:“好!当浮一大白!”

    “既然我们知道了结果,就要努力去寻找方法。

    要仓廪实,就必须百姓都有自己的地,可是国家那么多百姓,都去种地,效率实在是低。

    百姓懂这个道理,所以就有了士农工商的职位划分。

    这里面最基本的就是农!

    农民依靠田地里面的产出养活自己,可是产出太低,于是就有了工具,工匠依靠制造工具来提高田地产量,商人依靠贩卖工具和农产品,使得工匠和农民都有了积极性,士人则是依靠自己的学识调控农工商,造就了这繁荣的天下!

    所以士农工商是职业划分,而不是等级划分!

    四个职业关系密切,不可分割,相互依靠,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西门皇帝用食指不停敲打着桌面,陷入了沉思。

    李瞳的观点若是放到朝堂上,早就被喷死了。

    半晌后,西门皇帝问道:“若依李公子而言,国策当如何?”

    “去除重农抑商政策,由国家调控各个职业的发展,大力发展经济。

    只要百姓有饭吃,就不会有动乱,他们才会感恩赐予这一切的国家,誓死保家卫国。

    只要商业繁荣,不用战争,就可以吸取别国的血液。

    只要工业发达,百姓就能提高产量,商业就能更加繁荣。

    只要士人聪慧,农工商就可以协调发展!”

    李瞳的话,犹如大炮一样,轰轰轰的,炸开了西门皇帝的心门。

    妙啊!

    为什么朝廷的诸公就想不到这些呢!

    天天喊着重农抑商,结果国库空虚,百姓饥荒仍时有发生。

    战争那是打一场败一场,领头的将军居然还用屡败屡战这种词糊弄天下,明明就是屡战屡败好吧,说的他有多努力战斗似的。

    西门皇帝感觉他就是在努力送人头,把对面发育的都超神了!

    “说了半天,这和李公子你开青楼有什么关系?”

    “因为这就是做出改革的第一步啊!发展耳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