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大汉
字体: 16 + -

第443章 雁门来客

    雁门之外,如潮的鲜卑大军退了下去,只留下了一地的尸体曝露在那里,向世人诉说着这一场战斗的惨烈。

    这已经是鲜卑大军第二次攻城了,却收效甚微,总是无法攻上雁门的城头,两天里扔下了上万的尸体,当然,和连这两天也是气的暴跳如雷。

    他始终无法理解,就这么一面城墙为什么就会阻止他所向披靡的鲜卑铁骑,那城头之上的大汉龙旗看着是那么的让人烦心,像是在嘲笑着他一样在风中招展着,每每看到都有一种想要杀人的冲动。

    雁门之险,不只是在这个时代,华夏自有雁门关后的上千年里,这里阻挡了无数外族的入侵,匈奴,鲜卑,突厥……许多强大的敌人被阻隔在外,虽然这不只是雁门一个地方的功劳,但这里却是不可抹掉的存在。

    华夏的古人们很聪明,造城建关选择的地方都有说道,城池建设大凡都要找有水源的附近,地域平坦,城外适合耕种,地理位置关键,最主要的风水也要好,适合人们生活的好地方。

    但关隘却是不一样,必选险要之地,易守难攻,尤以两山之间选择的是最多的,雁门关也是如此,它就建造在雁门山中,关口两边沿山脉逐步升高,十分险要,在整个万里长城之中,与那宁武关和偏关合称外三关,被后人誉为中华第一关,更有那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之说,足以证明这雁门的险要。

    不过雁门关这个词还是起源于唐朝时期,在汉时,这里称作勾注塞,后被称为西径关,只是便于称呼,这里还是称呼为雁门关的好一些。

    城头上,看着退去的鲜卑大军,张燕长长的出了一口气,旁边戒备的亲卫这时才敢放松了些许心神,闫柔从不远处跑来:“将军,我看明天鲜卑人会攻的更猛啊。”

    张燕望着那远处的鲜卑大营,缓缓的点了点头,一丝恐慌都没有的笑道:“怎么,伯书,还怕了他们吗?”

    闫柔虽然是一脸的疲惫之色,但听了这话也是嗤笑了起来:“哈哈,就这些鲜卑蛮子?让他来多少死多少,要不是主公腾不出手来,就那和连杂种岂能如此张狂。”

    “呵呵。”张燕也笑了:“昔年暴秦一统六国,秦皇派大将蒙括由此出兵北击匈奴,硬是将那匈奴人赶到了阴山之下,才有了这关头,我大汉飞将军,冠军侯都曾与此驰骋塞上,今日里,你我兄弟也要在这里与先人们比比,不要丢了大汉的脸面啊。”

    “是啊,我等绝不能丢了大汉的脸面,对了,我记得主公身边有位剑客名为蒙原,据说是那蒙括的后裔,却不知是真是假,若是真的,他若在这里到也应景的很,嘿嘿。”

    “唔,是真的,不过蒙原很少露面,此人性格淡漠,不喜征伐,到是和他祖上不同。”张燕淡淡的说道,其实他和蒙原接触也不多,这些人都是听说过蒙原,但是见到的少,更没人知道蒙原手下还有一群可怕的剑士。

    这时,有亲兵匆匆跑上来报:“将军,二爷带人来了。”

    并州只有一个二爷,那就是楚云,只要有人说二爷怎么回事,放心,和关二爷没啥关系,这里的人只认识楚二爷。

    听到亲兵的话,不只是张燕,闫柔这些人都面上带着喜色,那可是楚云楚二爷啊,被誉为武中第一的人物,当年成皋关前打的联军将领们哭爹喊娘,曹操手下数人独战这楚云都没讨到好去,从此名扬天下,让全天下都知道了并州有个飞熊楚云。

    二爷一到,恐怕这些鲜卑人要不好过了,只这人一人足可抵上万军之力了,张燕也不多说,带着众人匆匆下了城头去迎接楚云。

    楚云等人此时已经入了关,只有三百人,方便的很,但这三百人绝对可以当三千人用,只看那一身的杀气就能感觉的出来,这些都是些在战场上杀过无数人的杀才。

    “二爷,辛苦了。”张燕当先迎了上来。

    楚云大嘴一咧:“飞燕大哥,你怎么也和他们一样,我大哥可是说过,你是他平生知己,你还是叫我大熊的好。”

    他这话说的张燕心中一暖,他知道楚飞对他如何,但没想到这楚云也是如此会做人,和这粗犷的外表完全不相符,心里不禁暗叹,这楚家兄弟着实的了得。

    楚云虽然这么说,张燕可不会自认为自己可以称呼人家的绰号,笑了笑说道:“二爷,尊卑不可废,咱们还是不说这些了吧,这一路劳累,还请先行歇息一下。”

    对于称呼问题,楚云也不会固执的去较真,摆了摆手说道:“不算累,到是你们在这里守卫雁门,想那鲜卑和连已经到了吧。”

    “已经打了两天了,庆幸鲜卑人攻城器械少的可怜,雁门之险没那么容易破的。”

    “走,咱们上城看看。”

    众人遂跟着登上城头去观望鲜卑大营,却不知此时在鲜卑大营的东面,正有一支小队缓慢的行进着,这群人数量不多,仅仅五百人的样子,每个人有些疲惫的样子,为首两个年轻人,都是面如冠玉,英气逼人。

    “国让,大概明天便可以到达雁门了吧?”一名小将看了看天色,舔了舔干裂的嘴唇说道。

    “是啊,应该到了,可是……”那被称作国让的年轻小将迟疑了一下。

    “怎么了?”

    “子龙啊,咱们这一路上都没碰到鲜卑的人,恐怕那和连已经带着大军兵临雁门关下了。”

    “嘶……那咱们去了不是也入不了关?”

    “已经无路可去了,呵呵,要不是那该死的王门引了袁绍大军入幽州,咱们怎会这样,若有一天我能碰到那王门,必将他碎尸万段。”

    这被称作国让的人叫做田豫,而另一人正是赵云赵子龙,二人本在公孙瓒麾下驻守鸡鹿塞,然而公孙瓒麾下部将王门却突然背叛,引袁绍大军入幽州,这才使得公孙瓒败亡。

    在鸡鹿塞的田豫和赵云也在这个时候遭到了鲜卑大军的猛攻,没办法,二人带着些许部曲杀出重围,这已经在草原上游荡了许久了。

    前往雁门也是二人商议的结果,袁绍那里,他们打死也不会去的,能为公孙瓒报仇的人就只有并州楚飞,而且楚飞当初破西部鲜卑的时候二人就曾暗叹过,为何当初没有投到并州军中。

    不过这两个家伙很有风骨,既然公孙瓒接纳了他们,他们就不会做出半路转投的事情,就是历史上,那田豫也是先跟的刘备,后来才到了公孙瓒那里,而赵云更是在公孙瓒败亡后才去找的刘备。

    只是历史上一直都有争执,就是赵云这个人是否存在的问题,谁知道呢?谁也没在这个时代存在过,这是个无法诉说的事情,更有人说,当初赵云离开,刘备哭着说‘直恨不能与君一起建立大业’的这句话不是说给赵云的,而是说给田豫的。

    事实上田豫却是有这样的才能,他投靠曹操之后,历任颖阴,郎陵令,弋阳太守,而且地方让他治理的井井有条,建安二十三年,曹彰奉命征讨代郡乌丸,也是以田豫为相,用田豫的计策大破乌丸,后来他持节,任为护乌丸校尉,更是威震北疆,而且这个家伙活的够久,去世的时候享年八十二岁,在这个时代里,能活这么久的不多啊,而且还是官居要位,可见此人的能耐还是不小的,最起码的军政都有一手的人物。

    俩人研究着如何能进了雁门的事情,若是鲜卑大军就在雁门关前,那就不好办了,看着身后跟随的部曲,田豫有些心中不忍的说道:“子龙,不行的话咱们就赌一把。”

    赵云俊眉一蹙:“怎么赌?”

    “鲜卑大军此时肯定是在雁门关下了,这个咱们不用纠结,咱们就去闯一下这雁门,就看雁门关内的守军会不会接应咱们,只要他们能出城接应,想必咱们还有一线生机。”田豫一字一句的说着,这个主意很大胆,也完全是一个九死一生的主意,一旦被鲜卑大军围住,就他们这不到五百人的样子,肯定是死的透透的。

    “嗤……”赵云听了这个主意不怕反而笑了一下:“怕个甚,都已经这样了,鲜卑大军又如何,咱们就去闯一闯,就算闯不过去,能多杀一个是一个。”

    “好,子龙如此说,你我兄弟便闯他一回,今夜便在这里休息,明日就让那和连知道厉害,哈哈……”田豫大笑了起来。

    对于部曲,他们二人没有隐瞒,这些老兵都是跟随他们日久的,听了这话丝毫没有气馁的样子,大家异口同声的要与将军一起闯雁门。

    如此,田豫和赵云让所有人将抢掠来的吃的一股脑全弄上了,吃了一顿饱饱的饭食,夜里便在这里扎下了营帐,大家踏踏实实的睡上一个美美的觉。

    第二日,太阳刚刚升起,大家都已经起来收拾停当,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一股子视死如归的神色,田豫和赵云沉静的看着众人,话没多说,只吼了一句:“兄弟们,上马,咱们去会会那和连杂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