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大汉
字体: 16 + -

第131章 寒门黄邵

    宛县县城内,秦颉大摆筵席,开酒禁,放粮仓,犒赏三军,宛县上下全城欢庆如过大年一样,没有人不歌颂朝廷的军队是天兵天将的,尤其将那锦衣亲军传的如神一般,就是黄忠李严也得到了很高的赞扬。

    秦颉更是发现了黄忠的才能,如果是在和平时期,武将说白了就是个摆设,但是在真正的战时,这份能耐也就显现了出来,对于这样有才能的人,秦颉可不希望人被挖走了,他可是看出了楚飞以及董卓都对这位极其稳重的中年武将十分的感兴趣了。

    这一点上,秦颉做的是非常的好的,不似那些党人中的顽固份子,他很明白武人之于他是什么意义,这才是真正的聪明人的做法。

    筵席上,董卓可谓是豪气奔放,因为楚飞和秦颉都给予了他最基本的尊重,这对于他来说是少有的,不论在河东,还是在洛阳的官员那里,他都要低三下四卑躬屈膝的,因为他的出身决定了这一切,一个连屠家子都不如的游侠儿出身,怎么可能让这些士人看在眼里,那鄙夷的眼神一直都是董卓心中的痛。

    不过这次很好,秦颉和他同为太守一职,并没有摆出士人的那副臭嘴脸,楚飞更是与董卓把臂言欢,那副模样就好像多年未见的老朋友一样,当董璜前来敬酒的时候,董卓红着脸硬是让他叫楚飞为叔叔,弄的大家哄堂大笑,说起来董璜比楚飞的年纪都要大一些,这董卓竟然让他叫楚飞为叔叔,大家岂能不笑,但是有心人也明白,这是董卓一个十分明显的示好,楚飞更是心底明白的很,不过这种场合也不能说过多的话,只能继续喝酒罢了。

    整个筵席上还有一人被人灌的酒颇多,那就是新来的文聘,因为张曼成就是被他一枪刺死的,本来这事徐荣完全可以办到的,但是当看到了‘楚’字大旗,看到了那十分特色的黑盔黑甲,跟随董卓多年的徐荣还不明白吗,这是锦衣亲军到了,自己再抢功劳就过分了,成功的围堵了反贼的去路就已经可以了,至于斩贼酋的功劳就让了吧。

    黄忠徐晃等人没有分清谁是张曼成,一个擒了黄邵,一个斩了张曼成麾下另一员将领,到是便宜了小将文聘,除了击杀马元义外,南阳战场上斩张曼成可是最大的功劳,有这个底子表明了这次他要升官发财了,大家伙岂能在酒桌上放过他。

    至于楚飞嘛,一则是身份摆在那里,二则是大家都知道楚飞是病体刚痊愈,没几人敢来劝酒,不过大家都过来敬个酒意思一下就是了,不过楚飞也满喜欢这种高兴的场合,很自然的略多喝了一些,到也有些微晕。

    宴后,有些微醺的楚飞带着唐周和王二去了太守府的大牢中,王二虽然也有战功,但他很明白什么时候该喝酒,什么时候不该喝酒,所以这种场合他都会隐藏起来。

    这处牢房中关押着被擒回来的黄邵以及投降了的邓展等一些黄巾军的将领。

    楚飞来这里主要是为了看看黄邵,对于黄邵这个人他是不熟悉的,只不过唐周特别的对他说过这个人,寒门出身,熟读诗书,本来是在冀州方面,不过后来被马元义要了过来,此人有才智,但是却不是急智,就是说这个人有智谋,但你要给他时间来想,不是个十分会随机应变的家伙。

    对于是有迟智还是有急智楚飞才不理会呢,关键先看看这个人,如果可用,保下这么个人还是很轻松的,相信秦颉董卓这些能跟上面说话的人是不会多嘴的。

    囚室中,黄邵一脸的颓废坐在那里,楚飞特意叮嘱过,所以他没有被上镣铐,但那委顿的神情依然让人看得出来这个人已经走到了绝望的边缘。

    “老黄,吃点东西吧,我家主公来看你了。”唐周拿过食盒,将一些吃的端了出来,缓慢的说道。

    听到声音,黄邵慢慢的抬起了头,仔细的看了半天眼前的三人后才苦笑了一下后无力的说道:“唐书文,你到是找了个好出路啊,想我黄邵是命不久矣了吧。”

    “老黄……”唐周看到黄邵这样,心里也不是很好受,当初在太平道的时候,两人的关系颇好,又都是寒门士子,比较有共同语言,现在看到黄邵落得如此现场,也是很心酸的。

    唐周的话没说出来就被楚飞阻止了,他摆了摆手盘腿坐到了黄邵的对面,将酒壶中的酒倒在杯中一饮而尽后说道:“黄先生难道也存了求死之心?”

    黄邵睁眼看了楚飞一眼,他当然知道楚飞的身份,毫无表情的说道:“句注侯难道不是来杀我的?”

    “呵呵,你先告诉我我为什么要杀你呢?”楚飞笑道。

    “这宛县外数万的生命皆因我等而亡,句注侯又有什么理由不杀我呢?”黄邵说道,这一句话明显力气要比刚才大了些。

    “哦,是这样啊,那你当初为什么要跟随张角起兵造反呢?”楚飞丝毫不为所动的问道。

    “大贤良师的想法岂是你等凡人能琢磨的?”黄邵有些不屑的嗤笑了一下偏过头去说道。

    “谁说要琢磨了?不过就是些什么造福于民的狗屁话罢了。”楚飞同样嗤笑着说道。

    “你……”黄邵听了这话竟然长身而起,十分激动的指着楚飞想说什么,却又说不出来的样子。

    被他这么指着,楚飞也不生气,依然笑呵呵的坐在那里,喝一口酒吃一口菜,颇为悠然自得,

    这个时候黄邵的肚子居然不争气的叫了,那声音让他十分的尴尬,满脸涨的通红。

    “坐下吧,吃点东西,只有吃饱了,才有力气去为民造福不是?看看你们现在做的事,还是为民造福吗?因为你们的想法,到使得无数百姓命丧沙场,流离失所,现在已是春耕时节,你看看这四野下,遍地荒芜,你们这是在造福还是毁民呢?”楚飞并没有因为黄邵肚子饿的声音而发笑,只是缓慢的说着自己的想法。

    本来黄邵还要固执,但是唐周又劝了两句,最后终于抵抗不住饥饿的难受,坐了下来,也不管别人怎么看,狼吞虎咽了起来。

    “也许我说的黄先生并不赞同,但我说的却是实话,如果没有这场战争,也许这些人还在家耕作打猎,过着自己的生活,对,我承认有很多人已经吃不上饭了,但是这其中是不是还有些本是有着不错的家室的,真若是说大家都生活不下去了,朝廷自会有解决办法,难道在你眼里朝廷上的所有人都是无所事事的吗?如果是那样,老子在并州还玩个屁的命,老子那些兄弟在并州卖命都他妈是为了谁,难道不是为了这大汉的百姓,鲜卑人真要进了中原还有你们的活路?不从根本上来解决事情,光想着乱来,空有一肚子经纶,却甘心被其他有野心的人利用,你说你是不是个傻子?”

    楚飞越说声越大,面色越来越严厉,黄邵一开始无动于衷,但是随着他的话,手上的动作越来越慢,神色也是越来越凝重,诚然,楚飞说的话确实打在了他的心坎上,大汉的百姓们虽然活的很困难,但是在黄巾军中也不乏一些家境殷实之辈,而且这些人一般都会成为头领,因为他们将自己的家产拿了出来,那是义无反顾的加入到了造反大军中,可这些人真的是为了什么吗?不,其实他们只不过也想功成名就,一旦造反成功,他们就成了功臣,一朝功成后世享福,大部分的人估计都是这个想法吧。

    想想北疆和西疆上的外族入侵,再想到张角与鲜卑匈奴的交易,黄邵突然觉得自己特不是人,这不是有联合外族之嫌吗?不管对大汉是否忠心,但是说到底自己是汉人,之所以跟随太平道起事,不过就是想给寒门士子找个出路而已,想打破这个名门世家把持一切的制度,但是却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难道自己坚持的错了吗?不,绝对没有错,大贤良师才是真正的救世之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大贤良师绝对不会说错的。

    看着黄邵犹豫不决的脸色,唐周插口说道:“老黄,可听过七步诗?”

    黄邵闻听抬起头来,脸上有些茫然,但马上又点了点头,楚飞当初的七步诗现在已经传了开来,天下不论名门士子还是寒门士子,大多都是知道的。

    “可知七步诗便是我家主公所做?”唐周继续问道。

    黄邵听后继续点了点头,句注侯文武全才他还是知道的,毕竟楚飞不只作了一首诗,在洛阳名声大噪后自然会传遍天下的。

    “当初主公在句注山七步成诗的时候曾对我说过,人们总是在追求大义,认为自己的道路是对的,可是有多少人想过,在追求大义的道路上我们是不是已经迷失了自我,从而已经偏离了道路,若已经偏离了道路,我们追求的又是什么呢?”唐周将当初在句注山自己想楚飞效忠时楚飞说过的话又说了出来,可见他对当日的情形仍是记忆犹新。

    黄邵听着这话,眼神渐渐有些迷离,好像在回忆自己这么长时间来的所作所为,楚飞见火候已经差不多了,便起身说道:“黄先生好好休息,飞改日再来陪您聊天。”

    说罢带着唐周和王二离开了牢房,只留下黄邵一人依然呆愣在那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