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奴
字体: 16 + -

第127章 十八韵

    第二天上班,李关月将两个书吏叫道了自己的面前。

    “我来教你们一个法子,你们按照我的法子,从新将书整理一下。”李关月想着怎么将前世图书馆的排序方法嫁接过来。不过光靠自己一个人不行,这么大的房间,这么多书,等让他们两个帮忙。

    “大人快说。”早已受够了这种委屈的书吏眼睛一亮,有些迫不及待了。

    “就按照首字母的顺序排列。”

    “首字母,什么事首字母?”

    “首字母就是……”在详详细细的给书吏们科普了什么是拼音字母之后。李关月觉得自己不是在唐朝的秘书局,而是回到了现代的幼儿园。自己由员外郎变成了幼师。

    “大人,你说的这“啊”、“哦”、“额”、的到底是什么东西?”

    看着两位一脸懵逼的手下,李关月终于明白了前世老师们那种恨铁不成钢的目光里包含了多少的怒其不争。

    两个书吏觉得有些愧疚,李大人是皇上钦点的员外郎,但一点架子也没有,昨日为了维护他们不入流的末吏,和王少监吵了一架,现在又教给他们这等高深的学问。只是自己两人实在是愚钝不堪,辜负了大人的一番苦心。

    在没有拼音,没有字母的古代,让他们用首字母来排序,是不是太为难他们了?

    最终,李关月不得不放弃了教导他们这种“简单易懂”的字母,另寻良策。

    不是老师不用心,

    而是学生太白痴。

    说话间,就见李泰进来了,身后跟着的正是昨日前来借书的侍卫。

    “参见魏王殿下。”李关月和两个书吏赶紧行礼。

    “不必多礼。我只是来借几本书而已。”李泰上前搀住李关月,表示尊敬,“听闻先生被父皇任命到了秘书局,便顺道来看望。先生在这里还习惯?”

    书吏们接过李泰手里的书单,开始了海底捞针。

    “多谢魏王关怀。”李关月抱拳道谢,“下官很喜欢这里。”

    李泰却是面露愠色,替李关月打抱不平,“先生乃是父皇钦点的员外郎,这萧大人也真是,竟然让先生来着书阁,做一个书吏干的活。我得去和他好好说道说道。”

    李泰作势要去找萧璟理论。

    李关月赶紧拦住去路,“殿下不必如此,下官第一次做官,什么都不懂。萧大人让我来着书阁,也是想让下官锻炼锻炼。况且,殿下要是为了我而与萧大人闹不愉快,那下官怎么过意的去。若殿下为我出头,那下官日后还有什么脸面继续在这秘书监待下去?”

    李泰也就作罢,夸赞道,“先生如此胸怀让本王佩服,不过先生放心,凭借先生的大才,这秘书监绝对不是先生长待之地。”

    李关月和李泰聊着天,书吏们花了好一会儿才将书给李泰找齐,李泰拿了书,也不多待。好像真的只是来借书一般。

    “大人,没想到魏王殿下对大人如此看重。”书吏们羡慕道。

    李关月摆了摆手,“魏王只是来借书而已。”

    书吏不以为然道,“若是借书,怎会让魏王亲自跑一趟,我看借书只是借口而已。”

    “这种话,以后不准乱说,若不是因为昨天你们找书找了那么长时间,惹恼了魏王。今日人家怎么会登门?”

    既然书吏都看出来了,那外面的那些当官的自然也不是瞎子。但是,知道是一回事,说出来就是另一回事了,李关月不想自己身边的这两个书吏乱嚼舌根。

    书吏也听懂了李关月话中的潜台词,便不再做声。

    “刚才教给你们的首字母你们既然学不会,那我就教你们另一种方法。”

    刚才和李泰聊了好久,这两人才将李泰要的书给找出来,看来书阁整理是迫在眉睫了。

    “还有什么方法?”书吏有些担心李关月再教什么难学的东西。

    古代虽然没有拼音,但是写诗作词都讲究押韵,那韵脚自然是每个读书人都很看重的东西。

    一个汉字的拼音有声母和韵母组成。

    首字母或者首两个字母组成声母,剩下的即为韵母。

    既然声母学不会,李关月打算教他们韵母。

    李关月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咱们取书名的第一个字,然后根据这个字的韵脚来排序。”

    “这个好。”书吏们这下听懂了李关月的意思。

    “不过大人,这不同的韵脚是不是太多了点。”一个书吏觉得这样反而更乱了。

    “看着多而已,如果整理一下也就十三种而已,如果在分的细一点,也就十八韵而已。”

    “只有十八韵?”书吏有点不相信李关月的话。

    李关月自然不是无的放矢,只是在唐朝没人总结而已。明清时代,有人根据发音将汉字的韵脚分为十三辙。

    十三辙的名目是:发花、梭波、乜邪(miéxié)、一七、姑苏、怀来、灰堆、遥条、由求、言前、人辰、江阳、中东。

    特别指出的是,十三辙中每一辙的名目不过是符合这一辙的两个代表字,并没有其他的意义,所以同样也可以用这一辙的其他字来代表该辙,如“梭波辙“也可以叫做“婆娑辙“、“言前辙“也可以称作“天仙辙“或“三千辙“。

    打个比方,比如“姑苏辙”,韵母是u。只要这个汉字最后的韵味发“u”的,都属于姑苏辙。

    除了这十三辙之外,另外还有一个小儿辙,只要是发“儿”音的都属于这一辙。

    后来有人又将这十三加一的十四辙细分为了十八韵。

    李关月让书吏取来笔墨,在纸上默写十八韵。

    一麻花[aiaua]、二波歌[ouoe]……十七庚青[enging]?、十八东钟[ongiong]。

    写完了十八韵,李关月又一次当起了老师,对于十八韵,两个书吏学的倒是非常快,很快就记住了这十八类韵脚。

    学会了之后,便开始忙碌吧。

    李关月开始指挥两人开始清理书柜,整理书籍。

    书实在是太多了,而且杂乱无章。李关月和两人一起忙碌了整个下午,也才堪堪整理出了三个书架而已。

    到了下班时间,李关月没有像前世那些公司老板剥削劳动阶级,没有让两个书吏加班,而是准时放了两人回去。

    员工不加班,身为主管的李关月更不会加班,反正时间多的是。不急在这一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