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新华1610
字体: 16 + -

第26章 想一出是一出

    这一次出兵并没有像上次那样倾巢出动四百多人,而是只出了两百人“小规模”。除了敌方部落只有大约五百人的原因,还有就是要让新归附的部落出个有分量的投名状。

    昨天给他们下了个硬性指标,每个部落至少要出五十名勇士。加上王大羽部所出的勇士,预计将有两百五十人。

    就整体实力而言,这场战斗十拿九稳,所以这边的工程依旧进行中。只是因为穿越众抽调了一些人手,稍微减缓了工程进度。

    今天将进行两个新项目,一个是定居点的场地平整。按照最初的规划设计,将是一个长宽各五百米的矩形内城。未来将会在外围建设一个外城,毕竟仅仅五百米城区是满足不了以后穿越众的胃口的。另一个则是是红丘劳改营的扩建工程,今天要去抓俘虏,肯定需要继续扩建营地了。

    因为抽调了一批青壮穿越众劳动力,为了降低对于工程进度的影响,董志明正在与吴世林讨论人手分配问题。

    “咱们目前,主要的项目是矿场、土作坊、农场和定居点这四个大项目用人比较多。还有后勤的这些老年、儿童、妇女等也占有比较大的比例,今天自己人可以调动的大约是两百三十人左右。而俘虏还是七百七十多人,可以分配的人手还算足够。”

    “我刚想到一个问题,我们有必要在俘虏中培训专业的人手,可以提高他们的待遇等,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这几天看这些俘虏实在是,效率太慢了。除了不适应咱们现代的工作方式,还有一个原因是我们想一出是一出,今天让他挖土砍树,明天让他盖房子,后天让他烧砖。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对于他们来说难了点。”吴世林放下手中的笔,认真的跟董志明说到:“而且对于我们来说也不好开展工作,林友海反应,他一直没有固定的人手开展农业生产。我们必须改变一下,比如从俘虏当中挑出比较机灵的,去干需要用点脑子的,比如盖房子等。而挖土砍树等这些没有多少技术含量、又累的,则交给迟钝点的或者不配合的俘虏。分开差异化的待遇,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你的建议挺不错的,之前王少伯也有提到过,不过他当时是打算让王大羽他们这些归顺的部落出人手过来这边工作,并逐步让他们脱离原本的氏族体系。”董志明一边回答一边点日益减少的香烟。

    “王少伯的建议都不错,但是都太保守和过于长久的事情。这些都要建国之后整体制度完善起来再说,而俘虏却是可以马上拿来用的。”吴世林显然很了解王少伯的想法。

    “好,等会你跟何通他们去分类一下俘虏,编组成各专业队伍。就按照之前军事组的一个组织方案来安排,五人一组,十人一班,五十小队,一百中队,五百大队,这样编组来安排。大队以上的暂时不用设立,以后再考虑,毕竟现在人数也不是非常多。”

    最后划分了八个“劳动改造教育中队”,部分中队不满编。其中技艺中队一个,农林渔中队一个,后勤中队一个,建筑中队两个,基础中队三个,。各队任务并非固定不变的,若基础建设苦力活不够人,技艺中队也会被调过去帮忙。

    最后矿场安排两个基础中队,“土作坊”安排了一个技艺中队,农场和渔业部分安排了一个农林渔中队,定居点相关工程安排了一个基础中队和一个建筑中队,红丘劳改营扩建的二期围墙工程安排了一个建筑中队,而后勤中队则在穿越众后勤组的指导下处理一些后勤事务。

    当林有海得知专业分队的时候,立马兴冲冲跟吴世林和董志明握了个手。夸奖他们的办事效率又快了一点,便一转身赶过去认领农林渔中队。准备用开始让这群俘虏开始一段做牛做马的生涯,额,不对是幸福愉快的劳动改造教育生活。

    俘虏们不单单是在农田劳作,还将学习穿越众的现代农业知识;而且穿越众还将在劳动中教他们学习汉语以及跟重要的学会做人。在可以预见的未来穿越众如果将他们赦免释放,他们将会有一技之长,而且能够快速的融入社会当中。嗯,现代穿越众的节操满满的。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是在后勤中队当中还增设了一个教育小队,穿越众把带婴儿的妇女、大约十六岁以下的少年儿童编组起来,他们将接受穿越众的教育。除了小部分时间的劳动之外,更多的时间是接受基础教育。

    毕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成年之前最容易灌输和培养的。而他们的伙食也是俘虏中最好的,他们暂时被安排进甲3区(穿越众的办公区)接受教育。

    作为“老师”之一的陈少怀正在上第一节课,不过刚开始也没上什么,主要是先跟学生们磨合一下以及整理教学场地。

    原本高中作为体育特长生的何峰将担任数学老师、体育老师、汉语老师以及暂时总负责人,而他本人还是红丘劳改营的管理人员之一。没办法整个负责俘虏教育的老师加上他也就两个人,其他也是临时兼职的。

    而且整个学校连个名字都没有,更不用提校长之类的。这个三无教育机构也就是老年妇幼委员叶玲杏临时想到随口一说:“那个何峰还有许灵你们两个以后兼管一下俘虏儿童的教育问题,何峰作为总负责人,许灵协助。俘虏的教育也挺重要的,主要是让他们学会听说读写汉语,其他的要求可以按照王少伯那个小子说的建议。另外具体怎么的章程,你们参照咱们自己人学校的临时规定来。”

    然后“学校”便算成立了,陈少怀和许灵觉得校名没啥卵用,就暂时不取。其实是因为大脑不够用,没时间想个好听的校名。

    现在他们主要是制定安排作息时间,以及准备教学场地之类的,好在他们主要是负责指挥,不至于累死。

    许灵正忙的时候,陈少怀过来说:“嘿,美女,我觉得刚定的那个临时教育计划要更改一下,我觉得可以年龄大的这些孩子,必须用准军事化教育来执行。刚定的临时教育计划感觉像是在散养,必须加强一下。”

    正在整理东西的许灵直翻白眼:“你怎么跟王少伯一下,想一出是一出。反正我主要负责是这些年龄小的,那些大点的少年儿童你看着办,我只负责教汉语等。其他你想怎么折腾尽管去,还有这个帮我搬出去,你可以走了。”说完便指着地上一大箱杂物让他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