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终结者
字体: 16 + -

第27章 王明问计荀公达,稚然一怒奔长安

    初阳照耀大地,纵然如今已经是初秋,炙热感也只是丝毫不减。

    “恭喜骠骑将军获封并肩王!贺喜骠骑将军获封并肩王!”

    荀攸贱兮兮的对着王明模仿着那些拍马屁者说的话。

    “荀公达!”王明被气的牙齿都开始咯咯响。

    “信不信我把你丢进这河水里!”

    “有本事你就丢啊!”荀攸做了一个贱兮兮的鬼脸。

    “只要你不想知道我的解决办法,在下任由并肩王处置。”

    经过这些天的相处,荀攸早已摸透了王明的心思。

    王明此人刀子嘴豆腐心,严格来说,还算是位好人。不过,这个好,只对自己人罢了。对于敌人,王明可是如同猫见了耗子一般——必杀之!

    见荀攸一脸痞里痞气,王明气的牙根直痒痒。

    “荀公达!算你老小子狠!”

    说罢,王明从衣袖中掏出一本小册子递给了荀攸。

    见到小册子之后,荀攸立刻从玩世不恭变得敬重无比。

    只见小册子不过巴掌大小,封面三个大字“三字言”。令人惊奇的是,正本整本册子居然是由纸张组成,着实有些精美。

    “这本三字言你可要给某保存好了!”王明见到荀攸目瞪口呆的样子,心里也是颇为自豪。

    这本三字言其实就是三字经的翻版。

    三字经本是宋末人所著,乃是孩童启蒙神作。

    在后世基本上每个孩童都会哼几句三字经的词句。

    王明在三字经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将那些后世之事删除,添加出一些春秋战国时的故事。

    总体来说,三字言也是一本孩童启蒙的神作!

    不过在此时的大汉,连纸张都是奢侈品,知识传播靠的是手抄,抄到的还是竹简之上。

    不过王明出现了,自然得有所作为。

    在并州王家的支持下,王明招揽的大批能工巧匠,尤其是在董卓迁都长安之际。

    王明麾下的能工巧匠堪称天下之最!

    这纸张也在蔡伦纸的基础上改造而成,因为匠人们都被并州所收留,故称为“并州纸”。

    但是并州纸虽然在文人之间口头传颂,但是还未流通。

    因为量产是个问题。

    若是有人有幸得到几张并州纸,可以令其吹嘘半年。

    不过,这些对于王明来说就不算什么了,因为这纸的主人就是王明。

    荀攸将小册子小心翼翼的打开,生怕用力过大将纸张扯坏。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荀攸小声朗诵着册子的内容,脸上表情虽然还是未变,但是心里早已掀起惊天骇浪!

    要知道,荀攸可是颖川荀氏八龙之后。

    东汉时,颖川可以说是一颗璀璨文学的代称词。

    荀氏八龙便是其中的最有名气的了。个个都堪称是东汉文学硕儒!

    荀攸则是八龙之一荀昙之孙,而荀氏另一人荀彧则是八龙之一的荀琨之子。

    纵然荀攸比荀彧年龄大,荀彧也是荀攸的小叔。

    所以说荀攸无论是见识还是学识都是异常丰富的。

    荀攸见到三字言后还是震惊许多。

    在东汉,有识之士都是豪门子弟,即便不是豪门也不是寻常人家。

    他们出将入相,凭借的便是手中的无法大量复制书籍。

    若此书传天下,天下将皆为有识之士!

    你说荀攸能不震惊吗!

    “公达!”王明对荀攸这种情况早就预料到了,“你说说你的妙计!”

    “啊。”

    王明这一喊,荀攸才回过神。

    荀攸只好把所见到的压到心底,心中暗道“回去之后定要于族中长辈商议。”

    “马屁精们仰慕的不过是您的并肩王头衔,在京城您无法拒绝这些人。只要您出了京城,又会有几人会去打搅您呢?”

    荀攸将自己的想法委婉的向王明说道。

    王明踌躇片刻,抚掌大笑道:“公达好计策!”

    “并肩王要注意的是‘三人成虎’,人言甚于猛虎。”荀攸忍不住提醒一句。

    的确,大将在外,君命可不受,对于帝王来说,本来是助力,却又成了潜在的威胁。

    这时候若是有人进谗言进行挑泼离间,恐怕外将轻则招回,重则杀之!

    君不见蒙恬、岳飞乎?下场何其残兮。

    “我相信刘辩!”

    王明一个迷之微笑,让荀攸有些琢磨不透。

    “我既然有把握将其立为帝,就有把握将其从帝王之位拉下来!”

    王明淡淡的说道。平凡的语气中透露着对大局绝对的把握!

    “啊切!”

    坐在尚书房的刘辩突然打了个激灵,然后打了个喷嚏。

    每天必不可少的早朝过后,刘辩便会到尚书房,与王允一起处理各种事物。

    “陛下是否传太医?”一旁的王允看到,以为刘辩感冒了。

    “朕无事!”刘辩也觉得无解,近半年刘辩从来没有感觉到身体没有一丝不适,一直都是精力充沛的样子。

    “想必圣令已到弘农,李傕在骂朝廷。”王允捋着寸长的胡须,笑眯眯的说道。

    王允对于刘辩来尚书房共同处理事物,感到很满意。

    这才是天下共主应有的样子!

    “季亮此计必然西凉内部乱之!”刘辩想起王明的计策就想大笑。

    朝廷给李傕的圣旨中,令李儒为弘农太守,李確为镇东将军。

    “我很不高兴!你惹到我了!”李傕恶狠狠的冲着长安方向吼道。

    李傕好巫事,天下人皆知。圣旨到时,正好巫师占仆一卦,显示上上卦。

    李傕以为朝廷会加封自己,以安抚西凉军。

    没想到,居然要李儒做弘农太守!自己去做所谓的镇东将军。

    去他大爷的吧!

    本来,李傕对朝廷还有一丝幻想,没想到来的圣旨居然是这样!

    将李傕的最后幻想打的稀碎!

    “点起所有兵马,奔西而去!誓破长安!”李傕咬着牙,用尽全部的力量吼道。

    还好使者是个聪明人,将圣旨送抵后,便立刻躲了起来。

    否则,这使者的项上人头必将会被李傕用作祭旗。

    李儒得知这个消息后已经晚了。

    李傕的本部人马正在备出征之物,若不是李铁多心一问。

    李傕不拔营,恐怕李儒是不会知道的。

    刚开始李儒还觉得朝廷有些脑残,越想越觉得有阴谋。

    但是李儒说也说不上来,只是单纯的感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