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炉
字体: 16 + -

第11章 青灵门

    洛河,秦国三大河流之一,东西绵延千万里,贯穿整个秦国大地。

    秦国历史文献上有过记载,作为文明起源地之一的洛河曾经发生过三次大规模的洪涝,菏泽千里,毁田掠地,造成了上千万平民百姓的流离失所。

    即便如此,作为世代靠着洛河为生的百姓,对这方母亲河依旧满怀感激。

    洛河西南部,流经秦国两百六十座州府之一,青州河段,有着一个名为洛家庄的小村子,整座村子不过三百余户人家,家家以洛河的“洛”字为姓,靠着洛河水岸捕鱼为生,世代如此。

    村子不大,民风淳朴,每年二月二,整座村子的村民都会自觉的聚集洛河岸边,朝着对岸遥遥在望的青峰祭拜,希望居住在青峰上的神仙保佑村子风调雨顺,年年有余。

    这种类似祭祀的习惯世代传承,已经持续了将近万年之久,还别说,当初洛河三次洪灾,水漫大地,洛家庄的村民却稀里糊涂的逃过三次大劫,整座村子丝毫无损,不禁让人啧啧称奇。

    只是洛家庄的村民并不知道,就在洛河对岸,那茫茫青峰深处,还真有一座仙家门庭。

    青灵门,大秦国三大仙家门庭之一,与坐落在秦国北部,国都所在的秦阳道宫、秦国西部,濒临沐水的六合宗齐名。

    秦阳道宫,三大仙门当之无愧的魁首,与其余两座仙门不同,秦阳道宫内除了教授那些仙门法诀外,还传经授艺,内设武道传承和经学治国之道。

    因此,秦阳道宫内,除了追仙逐道的那些修者外,还有天赋绝佳的武道苗子和大量有志于仕途的儒者文人。

    传承万年,不管是仙家法诀,还是武道绝学,亦或是治国经略,秦阳道宫包罗万象,被列为秦国第一学府,可谓名不虚传。

    不过秦阳道宫招收弟子主要面向皇亲国戚,或者朝廷宰辅、官家嫡系,或者闻达天下的一些天才学子等,普通人想要进入秦阳道宫,基本不可能。

    三大仙门中,若论声势,当属六合宗第一,主要是六合宗传道不论身份,不分贫贱,三教九流,只要本身拥有灵根,有志于仙道者,皆可前往拜山学艺,因此,六合宗的弟子之多,遍布整个秦国大地,实力参差不齐,相差极大。

    当然,想要得到真正的传承,只有被那些长老收为弟子才行。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这句话在青霞山这里体现的淋漓尽致。

    青霞山绵延仅仅只有百万多里,在整个西岭大地来说属于小型山脉,整座山脉落在一条灵脉之上,因此,一年四季,翠色氤氲,草木丰盈。青灵门,便落在青霞山几座主峰之上,被一方巨大的阵法笼罩阻隔,肉眼望去,只能看到绿荫滔滔,峻峰美景。

    青灵门六峰并联,除了中间作为主峰存在的通天峰外,其余五峰以金、木、水、火、土五行命名,分别为金蕴、木衍、水行、火精、土重,根据修士灵根属性的不同,拜入不同的峰头。

    整座青灵门除了掌门青阳真人外,其余五大峰头之上,还有一位长老坐镇,算是青灵门的顶尖力量,当然,除了这些实权长老外,按照青灵门的规矩,一些实力达到金丹境界的闲散长老同样有权利占据一座峰头,作为主修道场。

    金丹长老之下,身份最为尊贵的,当属那些真传弟子,青灵门修者过万,真传弟子却只有二十人左右,想要成为真传弟子,除了要有过人的天赋毅力外,实力最弱也得达到筑基才行,云天启,便是青灵门真传弟子之一,除了那些金丹长老外,一身实力在门内弟子当中属于顶尖般的存在。

    真传弟子之下,便是那些宗门管事和五座峰头的内门弟子,宗门管事有着一定的权利,处于不上不下的尴尬地位,许多宗门管事都是由内门弟子担任,真正说起来,身份倒不比内门弟子贵重多少。

    每座峰头的内门弟子大多一二百人,最多不会超过三百之数。想要成为内门弟子,除了要在规定的期限内达到炼气六层外,还要完成宗门下达的一些考核任务,通过考核后,便能成为内门弟子。

    最底层的便属于外门弟子,严格意义上来说,外门弟子,并不算青灵门真正意义上的弟子,只是处于考核阶段,定期由宗门长老统一讲授一些基础的修仙功法,三年内,若不能达到练气六层,则不会被青灵门接纳,并且外门弟子都会被分配一些杂务,修炼的时间着实有限,三年内,真正能够达到炼气六层的,通常十不足一,不过相比于每年拜入山门的数万弟子来说,竞争程度依旧非常惨烈。

    青灵门招收弟子主要面向那些世家大族、豪商巨贾,或者有一定实力的江湖门派等,来历身份不明者,即便资质逆天,也不会收录,若非云家作保,小六无论如何来不到这里。

    虚空之上,飞舟静静地悬浮着,从高空俯瞰,青灵门六座峰头呈微弧形,直插云霄,云层飘渺,看起来如仙宫一般,有种不真实的虚幻之感。

    云天启双手一掐诀,飞舟嗡鸣一声,缓缓朝着山脚落下,同时一边告诫小六道,“青灵门外门弟子通常居住在山脚下的那些竹屋内,若是没有允许,不许登上六峰,每个月会有门中长老给你们讲授修仙之法,以你的资质,辛苦一些,三年内达到练气六层还是不难的。”

    说着,飞舟已经落到近前,见状,小六一个闪身,已经从中跃出。

    入眼处,一片错落有致的竹屋遍布四周,绵延数里,几乎看不到头,无数青衣弟子在周围忙碌着,一些和小六同样还未拜入山门的弟子穿插其中,这些弟子年岁都不大,不过如小六这般仅仅七八岁的,同样不多,大多都在十二三岁左右,各个衣着不凡。

    限于青灵门的规矩,来到这里,是不允许携带家眷仆人,因此,尽管这些公子少爷看起来面白金贵,却没有几个矫情之人,穿衣吃食,各个自己动手,显然已经习惯。

    小六两人的到来倒没引起多少轰动,能够来到这里所有弟子所在的家族,在世俗间都有一定势力的缘故,拜山弟子由飞天法器接送的倒也不少。虽说作为青灵门的真传弟子,云天启在整个青灵门弟子中威望极高,平日却有些低调,即便内门弟子中,也没多少人见过其模样,更别说山脚下这些外门弟子了。

    云天启将飞舟收起,四周望了望,随即轻轻一叹,似乎有些感怀,不过随即又开口道,“青灵门招收弟子除了要看天赋外,还要有一定的身份,有我作保,成为青灵门的外门弟子,不会有任何问题。”

    说着,云天启朝着通天峰所在望了一眼,接着道,“罢了,你先随我去见一个人,有他的关照,你在这外门日子也会好过不少。”

    声音落下,已经朝着通天峰的方向行去,见状,小六紧紧随着,目光不断地朝着四周打量,即便以小六两世为人的沉稳性子,此刻也忍不住有些激动起来。

    杂务堂,青灵门给外门弟子布置杂务所在,坐落在通天峰的峰底,面积不大,通体由半人大小的青色石块砌合而成,平日由门中一位姓沈的管事专门负责打理,当小六两人来到这里时,堂门紧闭,显然空无一人。

    见状,云天启似乎早有所料,手掌一翻,一张火红色的符纸落在手中,轻轻念叨了几句,手一扬,符纸无风自然,化作一道火光,朝着通天峰半山腰处疾驰而去。

    约莫一盏茶的功夫,一位八字须,扩额窄腮,看起来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从山上紧赶慢赶的小跑而来,离得老远,已经有些惊喜的高声呼道,“云兄?刚刚接到传音符还有些不敢置信,没想到真的是你,我们有七八年未曾见过了吧?当初我们一起拜入山门,难得你还记得我。”

    中年男子似乎有些激动,说着,已经来到近前,只是见到中年男子这幅模样,云天启却暗暗皱了皱眉,不过随即便将脸上的神色隐藏,呵呵一笑道,“呵呵,沈师侄,我这次来此,也是有事相求啊。”

    一声“师侄”,原本惊喜莫名的中年男子神色微微一滞,终于冷静下来,忙摆了摆手,“云师叔言重了,有事尽管吩咐,能够为云师叔办事,是我沈千的荣幸。”

    一边说着,目光朝着小六的方向望来,显然是意识到了什么。

    “也没什么大事,这位是我一位远亲,唤作孔小六,准备拜入我们青灵门,还望沈师侄能够照拂一二,日后云某定有重谢。”

    云天启缓缓开口道,话音落下,沈千脸上没有丝毫意外,恭恭敬敬的一礼道,“师叔放心好了,日后孔小弟就是沈某的亲侄儿,在这外门,有任何事情只管来找我便好。”

    沈千笑的一脸和善,语气热切的开口道。

    闻言,云天启点了点头,腰间一拍,手中灵光一闪,一只巴掌大小的木盒落在手中,轻轻抛给对方。

    “这些灵石就当是我的谢礼了,日后若有需求,可给我传信。”

    云天启说完,再不肯多言,身形一展,化作一道流光,朝着通天峰峰顶疾驰而去。

    待到完全看不到云天启的身影后,小六上前两步,刚要拜会一番这位外门管事,却见后者似乎完全忘记了自己的存在,手指轻轻一弹,木盒内,将近百枚青枣大小的乳白色灵石氤氲着浓郁之极的灵气,沈千直接晃直了眼,脸上毫不掩饰的透出热切的贪婪之意,与刚刚那副义薄云天的豪爽模样简直判若两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