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道人间
字体: 16 + -

第3章 缘由

    杨小刀听到这,才知道原来老和尚说的不是自己,便放眼往声音的来处望去,只见在自己家院子外面不远处的路边一棵书后面顿时飞出两人,此二人这一飞竟都越过树顶直接落入杨小刀家的院子中来。其中一人是一位道士,穿着一身深蓝道袍,看上去年龄和老和尚差不多,只是此人穿着非凡,手中握着以玉为柄的拂尘,仙风鹤骨,面容慈祥,全身上下都打理得十分整齐清洁。年纪看似已老,但刚刚飞过来的身形却身轻如燕;在二人施法飞过来的途中,另一人的轻功在道人的旁边确是相形见绌,看上去些许生硬,但见那人穿着奢华,年龄和杨易山相仿,显是俗世间某个富贵武功门派出身。这二人如此飞进院来,直看的杨小刀瞪大了眼睛,又是今天发生这么多不可思议的事一时缓不过神来。那年龄与杨易山相仿的中年人在院中落地后,看见杨小刀蹲在客堂门口,心里便有了点数,随即在面向屋里法华大师和屋外小刀的中间方向微微点头,略一微笑,小刀方反应过来,感觉这个中年人有点眼熟,只是不知此人这一点头对法华大师还是对自己。但与此同时,那道人似乎早已知道杨小刀在这,仍然一脸平和,只是甩动拂尘,跟着那中年人一起作了一揖,以表礼数。

    那老和尚见他们已经来到院子,忙起来迎接。杨易山看这两人竟也有如此本事,也赶紧起来邀请进屋,只是忽然若有所思,觉得这位中年男子似乎有点面熟。随即老和尚说:“阿弥陀佛,冯施主来的正好,贫僧和这位杨施主正谈论到十五年前的大战,冯施主当年大展神威,击败百妖堂诸多妖人,真是功不可没,善哉善哉。”这位老和尚口中的冯施主应道:“大师过奖了,在下当年无非杀死一些妖堂小妖,大师当年凭借一身神通击败百妖堂八大妖王中的四个,阻止了妖人祸害人间,大师您才是功德无量啊!”老和尚道:“冯施主谦虚了。”后又对着那道长道:“阿弥陀佛,贫僧看道长气宇非凡,修行高深。贫僧甚是钦佩,敢问道长法号。”那道士忙回礼应道:“贫道法名青玉,常居此处深山中,敢问大师可是了尘寺的法华大师?”话毕众人皆颇为惊奇,看这道人刚刚轻功身法精妙,料想必是得道高人,不想竟是人们常津津乐道的临仙镇深山中的仙人。原来这老和尚是名满天下的了尘寺的长老之一,此人常云游四方,功力修为却极其深厚,老和尚随即暗想:“原来这位道兄竟是传说中山中之人,难怪刚刚轻功如此俊逸,只是不知这道兄怎么知道贫僧的。”此时,杨易山更是喜笑颜开,脸上掠过一丝似有似无的得意之色。随后,法华大师将杨易山和这位冯施主互做了引荐,杨易山请两位新客坐下,并给他们道倒了茶,在引荐了一会后,大家也都知道了各人来历。在交谈之中,青玉道人也向大家略微介绍了一下深山中,谕言山崖之后的情况。原来人们通常以为是神仙的居住地的深山中,也是一个修道门派,名叫——玉清派,玉清派也收凡间因各种原因而无力独自生存的孩童为徒,只是每有道人出山,一般都要隐藏道行、布衣微服出行,故而长时间以来尘世中都没人知道,而玉清派也以此保留着与外界的联系。加之十五年前法华大师在正魔大战中也颇有名声,因此,青玉道人才一眼认出法华大师。说完这些,青玉道人特意嘱咐在场众人切不可轻易将此事说出去,众人随即一一答应。而另外一位法华大师口中的冯施主,也身世不凡。这位冯施主名叫冯仁,是人间武功大派——无极门的副门主。随即法华大师又开始了之前正要说道的话题——十五年前的大战。

    之前,法华大师说道此处就停了,确是因为感应到院外有两人在那,那两人不隐藏修为,想也不是什么坏人。再仔细一感知,认出了老友忘年之交——冯仁。既然冯仁也经历过当年大战,倒不如也请他进来一叙,于是催动修为内力邀请二人进来。随后,屋里三人谈论了不少关于当年与妖魔交战的往事。杨小刀此刻在门外听得入神,忘乎所以。此时此刻,杨小刀已知道法华大师刚刚那声话不是在说他,但大师既然连比他更远的地方的人都能察觉到,肯定也知道他在这,大师既然没有招呼他,那便是不介意他在这里,于是就继续蹲在门外偷听。此时太阳已全部落山,杨家厨房里炊烟也逐渐消失,随即里传来了一声“开饭啦!”显是王老四已把饭做好。

    知道王老四把饭做好了,杨小刀随即起身去帮助王老四把饭菜端上来,随后又挑了一些菜给他妈妈送去。由于法华大师在,饭菜中并无半点荤腥,但种类也颇多,吃饭时大家只是交谈了一些无关痛痒的问题。由于冯仁在来到这之前,已在临仙镇一个小客栈里要了一个房间,法华大师念在旧友重逢,饭后打算送他回客栈。杨小刀苦苦央求法华大师送完就回来,要给他讲更多的故事,看那阵势就像大师晚上不回来他就要自寻短见了似的。杨易山忙责怪小刀无礼,大师只是微微一笑,并未责怪小刀,随即答应下来。小刀方才停止哀求。而青玉道人说此次出山并不是他一个人,还有他一个名叫吴承之的徒弟随他一起出来,眼看天色已晚,青玉道人正欲去寻他。道人与其余几人相互道别后便一瞬间不见了,也不知施的什么法,用的什么方。向来对山中仙人神往的小刀自是及其不舍,只是来不及也不便再做挽留,也就眼看着青玉道人去了,只留下一脸惋惜,却也无可奈何。

    法华大师和冯仁也随后启程。王老四吃完饭也和杨易山父子道别回家去了,杨易山把今天打到的鹿分了一些肉给他。一时之间,杨小刀家里又恢复了平常,杨易山随即招呼杨小刀一起去照看张春兰和刚刚出生的孩子,一家四口其乐融融,只是杨易山一边高兴,一边又似乎在想什么。不过这也不奇怪,家里新添了成员,以后就多一口人吃饭,作为一家之主,自然要提前考虑这些问题了。

    出了杨家门不久,冯仁看看四周无人,便先打破了回去客栈途中的沉静,对法华大师说道:“大师特地来此临仙镇,恐怕也是因为前些日子此地附近忽然出现的妖气吧?”法华大师道:“阿弥陀佛,冯施主所言极是,贫僧此番来此地正是为此。本来十五年前大战之后,各地虽偶有小妖小魔闹事,但是前段时间此地出现的妖气贫僧真是前所未见,也不知他百妖堂什么时候出了这等人物,按那妖气来看,修为恐怕还在当年‘嗔魔’之上。贫僧怕此处众人会遭到妖人害命,故赶过来看看虚实,没想到倒是在这里又碰见了冯施主,想必冯施主也是为此事而来,真是雪中送炭啊!”冯仁忙回道:“大师过奖了。和大师相比,在下法力低微,之前又不在此地,因此也没那本事能感觉到这里的妖气。只是前段时间我兄长路过此地附近,忽觉此地妖气逼人,过来查看一番却又什么都没发现,回去无极门后又特地吩咐在下前来查看。故而得以与大师在此重逢。此次若有用得着在下,冯仁必不敢推辞!”此时,天色更晚,但月亮还没爬上天空,有几颗早出现的星星慵懒的眨着眼睛,不远处小河上石桥边的几棵柳树由于没有光的照射而看起来黑的有些可怕,正被一阵疾风吹得枝条乱飞。

    法华大师看看天空后又对冯仁说:“冯施主能有此侠义心肠,真是苍生有幸,贫僧在此先谢过了。只是此次我们即将面对的妖人修为定在你我之上,无极门和了尘寺又都距此甚远,贫僧担心的是这妖人要是出来作怪,必不是你我能挡得住的。”冯仁见法华大师这么说也是紧紧皱起了眉头,随后又略带疑问的道:“大师您是当世绝顶高人,要是连大师也无法对付那妖人,这可如何是好?”法华大师只是双手合什默念了一句“阿弥陀佛”。冯仁微微低头略加思考后又忙说道:“说来也奇怪,在我动身出发到这,那妖气却再无出现,不知那妖人是不是已经不在这了?”法华大师眉头稍皱,好像遇见了什么更糟糕的事情似的,随后说道:“阿弥陀佛,这正是贫僧最担忧的事情。本来贫僧到了此地到处行走观察,不见有半点妖气,也以为那妖人已经走远不在此地了。只是当贫僧从山上下来时看见杨家院子里聚集了很多人,想是出了什么事,便过去帮忙。过去后方知是杨家小施主大哭不停,贫僧见状便断定那妖人还在此地。”冯仁不知所以便又问道:“却是为何?还望大师赐教。”法华大师看似更担忧的闭紧了双眼后又睁开,随后平静的说道:“‘人之初,性本善’刚刚出生的小孩有世间最善良纯洁的心灵,那小施主岂是被恶鬼缠身而哭闹不止,方是由于心无半分恶念而感应到了你我感应不到的东西。而此妖人竟能把修为深藏,以致你我都感应不到一丁半点的妖气,此等修为远在你我之上,真是贫僧前生未见。阿弥陀佛,善哉善哉。”说道此处法华大师又闭眼默念了一次佛号。冯仁瞳孔变大似豁然开朗而又震惊不止,而后声音微颤道:“大师是说那小孩感应到了那妖气。”法华大师道:“正是如此。贫僧知道缘由后用了了尘寺基础修习定力的法门——护心咒给小施主治疗,小施主方恢复正常。而后贫僧感应到有两人来到附近,只是还未现身,凝神一想,知道是冯施主到了。既如此之后的事情冯施主必已知晓,贫僧就不重复提了。只是不知青玉道长此次出山是否也是因为如此。”冯仁强自镇定心神对法华大师说:“不瞒大师,青玉道长和他的一位徒弟此次出山,正是为寻找那妖气而来,在下与青玉道长在山中相遇,后又感应到山下有人施法,便下山来看个究竟,原来是大师在施法救人。”法华大师眉头稍稍放松,说道:“阿弥陀佛,有玉清派相助真是三生有幸!善哉善哉。”

    过不多时,二人已到客栈之前,法华大师就此道别回杨易山家,并与冯仁约好明日再来客栈商讨接下来的事情。

    且说杨家这边的情况,杨小刀自法华大师走后便一心想着他快点回来,表面上的在照顾妈妈和弟弟,实际上一直在注意院子里的动静,一有动静就往屋外跑,但不是自家的鸡在到处走动,就是有飞鸟落入院中,并不是大师回来了。这多次让杨小刀颇为失望,忽然感觉这时间过得无比漫长。他便这样一直等着,又等了很久院里终于又有了动静,小刀飞速往外跑去,看是法华大师回来了,那叫一个高兴,跑到大师旁边又是蹦又是跳的让大师赶紧进屋给他讲故事。家里其他人都已睡着,只有小刀和大师在客堂交谈。大师给他讲了不少故事,而后大师忽然发现小刀没声了,定睛一看却是趴在桌上睡着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