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导火索
字体: 16 + -

第216章 94. 转移

    张团长离开了特务,在他看来在这家伙的嘴里也就是这点情报了。

    张团长来到了桌前,看了看桌上的地图,转身向警卫员说:“把这家伙押下去!”

    警卫员就把这个特务押出了团部,王文清和作战参谋围到了张团长的身边。王文清问道:“团长,我们该怎么办?”

    “转移!跳出鬼子的包围圈。”

    “四面都是鬼子,我们就从佐藤一郎和松本的结合部冲出去,据侦察员报告,所有的包围圈中,只有这个部位最为薄弱,只要我们快速通过,完全是可以冲出去的。”

    作战参谋看着张团长笑了笑说:“咱们的团长自有妙计!”

    “真的?”

    “那还有假!”

    “好了,你俩别斗嘴了赶快组织所有人撤退。”

    “从什么地方冲出去?”王文清问。

    “老虎嘴!今天,我们要不动一枪一炮,从鬼子的眼皮底下安安全全撤出。”张团长随即喊道:“通讯员!”

    “到!”

    “给我把老羊倌请过来!”

    “是!”通讯员应声而去。

    “原来团长早有准备?”

    “那当然了!”作战参谋说。

    “我们的部队一进住这个小山村,团长就领着我对全村的十一户人家访贫问寒,有些实在揭不开锅的,还给了些粮食。这个村原来没人,是为了躲避外面的战乱,举家搬到了这里。为了生存他们在这个村里掏出了窑洞,开了荒地,广种薄收,搞些养殖,还能勉强着生活。”

    作战参谋说着还叹了口气。

    “这个老羊倌,就是这村里的养殖户,养着一群羊,靠着这群羊养家糊口。他对这一带极为熟悉,张团长给他送去十斤小米。老羊倌很感动。对于鬼子包围我们的消息,团长比我们早知道了半个小时。”

    “团长真乃诸葛亮也!”王文清给张团长竖起了大拇指。

    张团长笑着说:“我没你说的那么神,更何况那诸葛亮也是写小说的杜撰出来的我知道的也是老羊倌告诉我的。我所不明白的只有两点。那就是鬼子给我们派进了特务,再就是鬼子的确切人数。”

    “哦,老羊倌太伟大了!”王文清夸赞地说。

    张团长接了他的话说:“是啊,我们需要人民的支持。只要有人民的支持,我们就是有水的鱼,有山的狼,把这群小鬼子耗倒!”

    作战参谋说:“刚才,团长就想组织大家转移,但听到有特务混到了我们这里,一旦转移就被鬼子发现。因此,团长就决定先把鬼子的眼线清除掉。只有清除了特务,我们才能安全转移。现在,已经清除了特务,我们就赶快转移吧!”

    “说得对,王排长!”张团长马上对门外喊了一声

    “到!”警卫排长走了进来。

    “你带着人去安排村民们和我们一起转移,叫他们不要喊叫,注意安静,越无声越好。”

    这时,通讯员带着老羊倌走了进来。张团长热情地迎了上去,亲热地握住了老羊倌的手,对老羊倌说:“老人家谢谢你了,我们这一团人的生命就是您给的!”

    老羊倌闪动着胡子说:“快别这么说,你们打鬼子、打汉奸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我们中国,为了我们千千万万的老百姓。只要把小鬼子赶出中国,我们才有好日子过。”

    老羊倌的一席话,听得大家很感动,王文清的眼睛也湿润了。有这么好的人民支持,小鬼子何愁打不跑呢。

    原来这老羊倌的放羊和别人不一样,他的十几只羊都在对面的大山里放养,晚上就赶到了一个山洞里。他觉得这样对他的羊很安全,不会受到鬼子扫荡的威胁。

    这天他正在山洞里躺着,猛然听到山下乱糟糟的,似乎有很多人在活动。他悄悄地出了山洞,往山下一瞧,就见有汽车灯在路上闪动,汽车灯光下,是些头戴钢盔的日本鬼子,人数很多。再看远处,也是灯光闪动,人影跳跃。

    他看着,发现了一个问题,所有这些灯光人影,都是围着他们的村子转悠,在村子的四周形成了一个包围圈。只有老虎嘴那边无人把守。这些鬼子肯定认为,那边是一个天然的绝壁,上不去,下不来。

    但在老羊倌的眼里,那里不是绝壁,那里是有路的,有一条人们不注意的小道,他赶着羊群从那里走过。

    那里看似一个垂直的绝壁,但是,那里却有一个斜坡。斜坡上还有砌成的台阶。以前这山头上有个庙宇,日本鬼子进来后,鬼子的飞机就把庙宇给炸成了平地。

    庙宇的前面有条车马行走的大道,这小道是僧人们下山取水用的。由于三、四年没人走动,荆条、荆棘长得遮住了小道。所以,这条小道就成了秘密。

    老羊倌看着鬼子围住了村子,马上想到:坏了,他们是冲着八路军而来的,必须尽快地把这个消息告诉张团长他们,否则,八路军就该倒霉了。

    老羊倌把洞口封了,拿了把砍刀,就向那条秘密的小道走来。

    小道上,荆棘不时地封了路,老羊倌就用砍刀通了路,就这样,老羊倌回到了村里,向张团长报告了情况。

    转移,在沙沙的脚步声中进行着,为了尽量的少说话或不说话,人们开始用手语交流,听不懂的地方,就附耳说上一遍。

    张团长站到街中心用手指挥着人们加快步伐,前面是作战参谋和王文清,陪着老羊倌在前带路。紧挨着他们的是二十多个村民,他们当中有老人。孩子。接下来的是一、二、三营按次序排列着向前行走,行走的速度很慢。

    最后面,是三营长带着几个战士拿着长扫帚负责清理脚印。

    队伍行进之间,张团长来到了一营长的面前。一营长附在张团长的耳边说:

    “向这样的行进速度,天亮之前是跳不出鬼子包围圈的。干脆叫战士们架着、背着他们走,兴许比这快。”

    “行,就按你说的办?”张团长也看出了弊端,只有这样,才能加快转移的脚步。

    曹营长一挥手,一连长来到了他跟前,他在一连长的耳前说了几句,一连长又一招手,上来十几个战士,他将营长的命令,小声地告了十几个战士,这是十几个战士一拥而上,把那些老头、老婆、小孩等,一下子该背的背,该架的架,转移的速度,一下子加快了。

    就在这时,人群中跑出一个人影,警卫员疾走几步想追上那个人影,但那个人影跑的飞快。急得警卫员想喊又不能喊,罗喜龙跑了过来,警卫员小声地说:“特务跑了!”

    “追!”罗喜龙小声地说了,就和警卫员向那个人影追去。眼看着相距二十几步远的时候,罗喜龙抽出了匕首使劲地向那家伙甩了出去,只听“噗”的一声,那家伙就栽倒在地。他们跑过去一看,匕首一刺进了那人的后心。

    他们又向大部队追去。

    全团所有的人员迅速赶到了老虎嘴。老羊倌第一个走向了秘密小道,所有人一一跟进。很快他们就攀上老虎嘴的绝壁,上了那个山梁,进人到了大山里。跳出了鬼子的包围圈。

    (本章完)